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炭疽叶枯病(Glomerella cingulata)是我国苹果上新发现的一种病害,为了了解病原菌的产孢条件和产孢动态,为病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测试了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炭疽叶枯病新形成的病叶润湿后,在15℃~30℃下保湿培养2~6 d后可产生大量橘黄色的分生孢子堆,其中30℃下产孢量最大,产孢速度最快,仅需2 d时间。炭疽叶枯病菌在新形成的病叶上于15℃~30℃下培养20~30 d可形成子囊孢子,最适温度为25℃,子囊孢子的形成需要高湿环境或叶片润湿。炭疽叶枯病菌的单孢分离菌株于15℃~25℃下,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培养20~30 d也可形成子囊孢子,最适产孢温度25℃。紫外光、黑光和日光都能促进子囊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介绍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炭疽叶枯病、锈病等4种早期落叶病害的症状诊断、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金针菜是宿豫县地方特色菜,2002年列为国家有机食品开发品种之一。金针菜叶枯病是金针菜上的偶发性病害,但具有毁灭性。2002年金针菜叶枯病在本县大流行,平均病田率100%,病穴率100%,病叶率79.3%,病指30.81;一般田块减产15%~50%,严重田块减产80%以上,个别田块绝收。12002年大流行特点叶枯病是由半知菌平脐蠕孢属(Bipolarissp.)真菌侵染所致。主要为害叶片,首先在叶尖或叶片上、中部的边缘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病、健交界处呈褐色云状斑,后向下扩展,使叶片上部枯死。湿度大时,整张叶片枯死呈灰褐色;干旱时,呈红褐色。2002年该病发生具有以下特…  相似文献   

4.
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条纹叶枯病乃水稻生产大敌。近年江苏省因该病肆虐,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大敌当前,切不可掉以轻心。回顾近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工作,发现部分农户在防治上存在着六大误区。1选种不科学部分农户认为更换抗条纹叶枯病品种,就可以高枕无忧。殊不知,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本省近几年才开始上升的新病害。由于我国针对该病害的抗性育种起步较晚,抗病品种的筛选和鉴定工作才刚刚起步,虽然生产上出现了一些抗性较好的品种,但抗性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抗性稳定性有待考证。加之有些抗性品种综合抗性差(只抗条纹叶枯病,而高感其他病害,易倒伏等)或品质…  相似文献   

5.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国南北稻区水稻上的主要病毒病,山灰稻虱(Laodelphaxstriatellus)传播,70年代在浙江普遍发生,主要为害双季晚粳。近年来该病又在云南、江苏、山东等省一些县市流行为害,以为害单季晚粳为主,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而水稻的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生产上可采用种植抗病品种来防止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苹果炭疽叶枯病病原菌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的侵染致病特征,在分离获得该病原菌的基础上,采用形态学观察、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其进行了鉴定,并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病原菌在嘎啦苹果叶片上的侵染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咸阳地区分离获得的9株病原菌均为围小丛壳G.cingulata.25 ℃下接种9 h后,分生孢子中间产生隔膜,双胞化,并萌发产生芽管和附着胞;24 h后分生孢子的2个细胞均可萌发并形成芽管及附着胞,部分芽管顶端可产生次级分生孢子;48 h后次级分生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72 h后,附着胞下形成的侵染钉可直接入侵寄主,在表皮细胞内形成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此时叶片表面已出现褐色斑点.接种7 d后叶片病斑处出现分生孢子盘和子囊壳.表明陕西省近年出现的苹果炭疽叶枯病病原菌为围小丛壳G.cingulata,该病菌在嘎啦叶片上的一些特殊侵染行为可能是导致该病害易在短时间内暴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miR1320是水稻与Xoo互作中重要的调控因子。本研究在接种Xoo后的0、12、24 h分别检测了10个粳稻和8个籼稻品种中miR1320的积累和4个防卫基因的转录水平,测量了各品种叶片上的病斑长度,分析了miR1320的积累和防卫基因的表达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接种Xoo后,miR1320的表达模式在不同品种中有所不同;籼稻和粳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分别与接种后24 h和12 h时miR1320的表达量呈紧密负相关;且相对于防卫基因,miR1320更能反映品种间的抗病性。因此,miR1320可应用于评估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辅助水稻抗病种质的鉴定。  相似文献   

8.
贺占雪  马建鹏  杨斌  赵宁 《植物保护》2019,45(4):195-200
为了解云南地区不同核桃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从而为核桃抗病品种选育和叶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调查和离体叶片接种法获得病斑面积和病情指数,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田间调查和离体接种的病斑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病害分级标准,综合评价云南主栽37个核桃品种对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大泡核桃1’叶片上未出现病斑,‘小圆果’病斑面积最小,为5.05 mm~2,而‘圆菠萝2’病斑面积最大,达到887.68 mm~2;采用Ward最小偏差平方和法和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效果与接种结果和田间调查结果的吻合度最好。通过田间调查和离体接种综合评价,将37个核桃品种分为13个抗病品种、15个中抗品种、7个中感品种和2个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飞虱在水稻上传播水稻条纹病毒(RSV)造成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笔者对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的途径与特性、影响传毒的生态因子以及可能的传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汇总,以期加深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内在原因的认识,并为该病害的宏观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药褐斑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药褐斑病又称山药白涩病、叶枯病、斑纹病。此病主要为害山药的叶片和茎枝,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和茎蔓枯死。近年来,山药褐斑病有不断加重的趋势。为此,笔者于2000~2002年对此病的症状及发生特点进行了观察,并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1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面上  相似文献   

11.
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是华南地区栽培规模较大的蔬菜,炭疽病是菜心的一种常见病害,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宜该病害的发生.作者选用了4个对炭疽病抗性不同的菜心品种,测定在被炭疽病菌侵染后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以期为菜心抗病品种选育中生理、生化指标的确定和对抗性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病情指数是病害发生普遍程度与严重程度的综合体现,其数值越大,表示病害越严重。但是,要计算病情指数必须对病害进行分级,在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的调查过程中,当出现白叶枯病病斑面积界于叶面积的1/2—3/5之间,纹枯病顶叶以下各叶鞘或叶片发病时,参照《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分级标准就无法划定级别,笔者认为这两种  相似文献   

13.
西瓜叶枯病的大发生与防治刘宏谋胡玉玲马俊霞王磊梁建中(河南省中牟县植保站451452)西瓜叶枯病是中牟县西瓜上近两年来新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发生早、蔓延快、为害重、损失大。随着西瓜品种的增多,该病在中牟西瓜产区内形成了大发生。据调查,发病瓜田,大部分...  相似文献   

14.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CgCMK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苹果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威胁苹果树的生长。CMK1-MAPK途径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苹果炭疽叶枯病菌中克隆了黄瓜炭疽病菌(C. lagenarium)CMK1的同源基因CgCMK1。CgCMK1基因ORF全长1 068 bp,编码355个氨基酸。CgCMK1敲除后不影响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营养生长、色素沉积以及脂滴的转运。ΔCgCMK1突变体产孢能力显著下降、分生孢子萌发但不产生附着胞,外源添加cAMP不能诱导ΔCgCMK1突变体形成附着胞,在ΔCgCMK1突变体中,过表达cAMP信号途径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基因CgCPK1也不能恢复突变体形成附着胞。CgCMK1基因参与氧化胁迫的应答反应,但不参与离子胁迫的应答反应。ΔCgCMK1突变体对苹果叶片完全丧失致病性,即使有伤接种也不能产生病斑。CgCMK1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分生孢子和附着胞中均有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上述结果表明,CgCMK1参与调控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分生孢子产量、附着胞的形成、氧化胁迫应答及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接毒传播引起的病毒病.2000年以来,该病害在宝应县呈重发趋势,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2004年为大流行年份.发生面积达4.75万hm^2,重发田块病株率达70%以上,部分田块绝收,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总结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及防治情况的基础上,笔者对影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苹果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威胁苹果树的生长。CMK1-MAPK途径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苹果炭疽叶枯病菌中克隆了黄瓜炭疽病菌(C. lagenarium)CMK1的同源基因CgCMK1。CgCMK1基因ORF全长1 068 bp,编码355个氨基酸。CgCMK1敲除后不影响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营养生长、色素沉积以及脂滴的转运。ΔCgCMK1突变体产孢能力显著下降、分生孢子萌发但不产生附着胞,外源添加cAMP不能诱导ΔCgCMK1突变体形成附着胞,在ΔCgCMK1突变体中,过表达cAMP信号途径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基因CgCPK1也不能恢复突变体形成附着胞。CgCMK1基因参与氧化胁迫的应答反应,但不参与离子胁迫的应答反应。ΔCgCMK1突变体对苹果叶片完全丧失致病性,即使有伤接种也不能产生病斑。CgCMK1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分生孢子和附着胞中均有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上述结果表明,CgCMK1参与调控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分生孢子产量、附着胞的形成、氧化胁迫应答及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水稻白叶枯病菌在什么地方越冬?越冬后怎样传播发展而造成病害?这是防治上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在这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国进行大量调查和研究发现:(1)稻种上可以检验到,并能分离出白叶枯病细菌;(2)试验证明白叶枯病细菌可以在稻种内存活和越冬;(3)病田收集的稻种播种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新推广大豆品种病害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以及传统的植物病害鉴定方法,在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广东省新推广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的病害种类、发生危害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发现病害共有12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分别是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丝核菌叶枯病、炭疽病、白绢病、白粉病、镰刀菌根腐病和煤烟病;细菌性病害、线虫病害和病毒病害各1种,分别为细菌性叶斑病、根结线虫病和花叶病.主要病害为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花叶病、丝核菌叶枯病和炭疽病等.不同季节大豆的主要病害发生情况不同.春大豆以霜霉病发生较为严重;而夏大豆则以红冠腐病、锈病、花叶病毒病和丝菌核叶枯病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正>铁皮石斛具有生津养胃、滋阴清热等药用价值,而病害的危害是影响铁皮石斛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疫病、黑斑病、煤污病、黑腐病、褐斑病、叶枯病、白绢病、软腐病、叶锈病、根腐病。1炭疽病1.1发生症状叶片上出现褪绿小点并逐渐扩大,形成深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草莓炭疽根腐病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国珍 《植物保护》2015,41(2):234-236
草莓炭疽根腐病是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和严重的草莓病害,但对该病害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区。本文介绍了草莓炭疽根腐病与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在症状表现、病原菌种类及用药策略上的不同,并指出了国内草莓炭疽病发生和危害的特点,勿将炭疽根腐病误认为是红中柱根腐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