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持续5a对杉木和闽楠混交幼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持续施肥5a后,施肥与不施肥(对照)比杉木平均胸径增长量提高了 7.58%-45.45%,平均树高提高了 3.45%-39.66%,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增长了 17.69%-166.92%;闽楠平均胸径增长量提高了 13.51%-37.84%,平均树高提高了 4.88...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合肥和微量元素配施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林生长的影响,为云南松幼林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U*15(157)均匀设计,开展复合肥、氮、磷、镁和硼肥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8年生云南松幼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1)施肥后1.5 a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增长率分别达23.5%~50.3%、18.0%~31.4%和75.3%~159.3%,均高于对照的22.4%、14.8%和67.3%.处理组合间,除施肥后0.5a的树高增长率外,施肥后0.5、0.5~1.5 a和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增长率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2)施肥后0.5和1.5 a 2次测定时,影响以上3个指标增长率的主导因子呈现动态变化,其中,施肥后0.5 a时,影响胸径和树高增长率的主导因子分别是磷和镁肥,施肥后0.5~1.5 a和总的为硼和磷肥,影响材积的主导因子与胸径的相一致.(3)因素的水平间,①除0.5~1.5 a期间复合肥和镁肥外,其余肥料种类的不同水平都对胸径和材积增长率产生极显著的差异影响(P<0.01);②树高仅尿素和磷肥对0.5~1.5 a期间和总的增长率产生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的差异影响,即云南松幼林施肥对胸径和材积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树高的.(4)复合肥、磷和镁、硼肥分别为0.53,0.10 kg/cm和2.50,0.50 g/cm配施可加速云南松幼林生长,极大提高林分蓄积量.[结论]多种肥料配施可极显著的促进云南松幼林生长,最优配方在施肥后1.5 a时,单位面积蓄积量可达对照的2.0倍以上.此外,土壤缺磷的云南松林区,增施磷肥对云南松林木生长极其重要;尿素抑制其胸径生长,但促进树高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杉木人工林的蓄积量,进行了袋控施肥试验对杉木的生长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第3年,树高年均增长1.70~2.07m,其中处理A(6孔、施肥深度15cm)较空白对照的年增幅最大,施肥后第4年,树高年增长1.32~1.55m,所有施肥处理年增长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C(10孔、施肥深度15cm)增幅最大,达17.1%。施肥可以有效提高杉木人工林的蓄积量,处理C效果最佳。6孔施肥深度25cm袋控处理的肥效释放速度可能更适合植物的生长需求。肥料的施入可提高杉木人工林林地中土壤C、N、P养分的浓度水平,每个施肥处理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袋控施肥可使养分更有效地持续释放,保证杉木在生长发育期对养分的吸收,袋控处理C蓄积量增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4.
福建柏幼林深翻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光海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22-123
对福建柏幼林深翻施肥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幼林深翻施肥与对照比平均树高增长量提高了22.7%,平均胸径提高了24.8%,林分蓄积量提高42.9%。经过方差分析,不同处理福建柏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林分蓄积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福建柏深翻施肥能够促进福建柏幼林生长,可在福建柏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杉木施肥17年后土壤养分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杉木幼林施肥 1 a及 1 7a后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结果表明 ,杉木幼林施肥 1 a后 ,比无施肥 ( CK)土壤对照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以及土壤 p H值和小于 0 .0 0 1 mm的粘粒变化不大 ,土壤的速效氮增加 1 4.96%~ 1 5.62 %,速效钾增加 2 6.0 9%~ 43.75%;杉木幼林施肥 1 7a后施肥比无施肥 ( CK)的土壤有机质增加 1 7.1 3%~ 2 3.76%、全氮增加 1 2 .37%~ 1 4.67%、速效氮增加 1 3.1 0 %~ 66.2 4 %、速效磷增加 1 3.95%~ 2 4 .2 4 %和速效钾增加 6.52 %~ 36.1 1 %;土壤 p H值和小于 0 .0 0 1 mm的粘粒变化不大 ;3年生杉木施肥后当年效应显著 ,每株施纯元素NPK混合肥 0 .2 5kg( N为 0 .1 5kg;P为 0 .0 5kg;K为 0 .0 5kg) ,即 375kg/hm2 .施肥比无施肥对照 ( CK)树高增加 1 4.0 4 %,地径增加 1 8.36%;1 7a后 ,施肥持续效应也是显著 ,施过肥的比对照 ( CK)树高增加 1 9.79%,胸径增加 1 1 .65%.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亚热带森林优势树种木荷和杉木为研究对象,研究氮添加、干旱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两种幼苗生长、光合、同化产物分配及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碳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增加(P0.05)木荷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胸径、树高和总生物量,但显著降低(P0.05)木荷细根可溶性糖含量;而仅显著增加杉木(P0.05)总叶绿素含量和树高.干旱处理显著增加(P0.05)两种幼苗总叶绿素含量,降低(P0.05)木荷净光合速率、胸径、树高和总生物量,同时显著降低(P0.05)杉木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氮添加和干旱交互处理显著增加两种幼苗总叶绿素含量,但对两种幼苗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氮添加和干旱分别使杉木的BVOC-C释放增加7.4和4.5倍,二者交互处理显著促进(P0.05)木荷BVOC-C释放,但对杉木BVOC-C释放无显著影响,说明木荷和杉木BVOC-C释放对氮添加和干旱的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12年生杉木施肥3a和9a后的肥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选择12a生杉木材地施加微量元素肥料,分析施肥3a和9a后的效果。结果表明,12a生杉木林地施用NPK或加施锌、铜微量元素肥料,施肥3a后,不同施肥处理间的胸径、蓄积大小差异显著,树高大小差异极显著;施肥9a后,不同施肥处理间的胸径、树高和蓄积大小差异均不显著,胸径、树高和蓄积均以加施锌微量元素肥料的生长效果最好,加施铜元素肥料的次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施氮水平(高氮、低氮、对照)下杉木幼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养分分配进行研究。[方法]测定杉木幼苗的胸径、树高以及叶片、茎、根氮含量。[结果](1)不论是施氮1个月后还是施氮5个月后,各处理下杉木幼苗的胸径和树高大小比为:高氮处理低氮处理对照处理。同一时间段下,杉木幼苗的胸径大小比为:高氮处理低氮处理对照处理,树高的变化趋势与胸径的一致。(2)同一处理水平下,施氮5个月后各个植物器官氮含量均大于施氮1个月后;同一时间段下,相比于对照CK,高氮和低氮处理都能提高杉木幼苗各组织器官氮含量,如施氮5个月后,叶片高氮和低氮相对于对照分别增加了68.05%,17.71%;茎则是3.52%,1.83%;根则是167.01%,49.83%,其中叶片中氮含量增幅最大。[结论]施氮会明显增加杉木幼苗各个器官氮含量,影响植物养分分配及平衡。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采用裂区区组设计,以肥料品种为主处理,以施肥量为副处理,开展杉木幼林施用螯合型复合专用肥与通用型复合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而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生长效果越好;施专用肥比施等养分量的通用型复合肥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而且长势旺盛;Ⅰ型专用肥(N∶P2O5∶K2O=12∶12∶6)和Ⅱ型专用肥(N∶P2O5∶K2O=15∶9∶6)的施用效果没有差异,适宜的施用量为每株450~600g。与施450~600g等养分量的农用普通型复合肥相比(基本等价投入),施用后前2a的未成林阶段,林分树高、胸径分别提高3.54%~9.84%和5.27%~15.08%;施肥后4a,林分进入6a生幼林阶段,则林分总体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6.64%~13.67%、4.47%~9.36%和23.26%~26.71%;专用肥的肥效可以持续4.5~5a,比常规化肥的肥效可长0.5a。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处理四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杉木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杉木幼林生长,施肥对1、2、3、5年生树高生长和5年生胸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方差分析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均为施肥与不施肥之间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施肥方式对生长影响不大,1~2年生施追肥比施基肥稍好,3~5年施基肥比施追肥好些,但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施肥量对杉木幼林有一定的影响,肥量多者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麻疯树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7年种植的麻疯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该林分所在的林地进行施肥试验,设置了15个施肥处理和1个不施肥为对照,运用施肥前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单株产量和土壤养分变化讨论了施肥对麻疯树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麻疯树树高、地径生长、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处理12、处理13和处理14与对照相比,树高分别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次之;氮、磷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以及碳氮比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与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对棉花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于2014年和2015年在山东省金乡县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研究普通尿素60%基施+40%追施(CU),控释氮肥一次基施(CRN)和控释氮肥、控释钾肥一次基施(CRNK)对棉花产量、品质和0~100 cm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加树脂包膜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树脂包膜氯化钾田间养分释放期分别为65、86、82 d,一次性基施可供应棉花整个生育期养分需求。与CK相比,CRN和CRNK处理提高了棉花单铃质量和成铃数,分别显著提高皮棉产量15.0%~20.1%和22.1%~23.3%,提高经济效益44.9%~59.4%;与CU处理相比,CRN和CRNK处理显著提高了皮棉产量,分别增产9.3%~13.7%和12.1%~21.9%,提高经济效益36.3%~49.9%;CRNK与CRN处理间皮棉产量无显著差异,但CRNK较CRN处理增产2.5%~7.2%。与CK处理相比,CRNK处理棉花收获期0~20 cm土壤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了38.5%和8.9%,且伸长率显著提升了10.0%~11.6%。研究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及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棉花单铃质量和成铃数,从而提高皮棉产量,节时省工增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减氮施肥对水稻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显著性提高。20%氮肥减施(T2)后有机质、pH、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所上升,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显著性升高,各处理间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水稻苗期,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数量明显提升。在水稻分蘖期,100%氮肥施肥(T1)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显著性升高。在水稻成熟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水稻生长期间可培养木霉菌数量差异都不显著。说明在稻菜轮作土壤中实施合理减氮施肥是减少养分累积、保持土壤养分稳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损失,提高其有效性,增加作物产量,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超微细活化磷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土壤养分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以不施肥和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磷肥与钾肥、腐植酸、沸石粉、硅藻土不同搭配并进行超微细化处理。结果表明:超微细活化磷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小白菜的产量,增产率达0.44%~12.82%;与氮磷钾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超微细磷钾-腐植酸-硅藻土-沸石粉活化处理小白菜的Vc含量增加了5.37%,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8.23%,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53.13%,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7.20%~24.87%,磷肥利用率提高了3.28~8.47个百分点。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在肥料生产和施用中选择超微细磷钾-腐植酸-沸石粉活化处理的肥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肥料对柳杉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制定柳杉壮苗施肥措施及其人工林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盆栽柳杉幼苗,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不施肥(CK,处理1)、施硫酸造粒肥(处理2)、施蒸汽造粒肥(处理3)和施有机肥(处理4)4个处理,1年后测定各处理苗高、地径、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盆栽土壤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各施肥处理的柳杉苗木生长、养分积累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且均极显著高于CK(P<0.01),其中处理2的苗高最高、地径最粗,分别比CK增加24.4%和40.7%,处理3的植株干物质、氮、磷、钾养分含量最高,分别比CK高216.0%、119.4%、192.0%和198.8%,处理4的幼苗盆栽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施用硫酸造粒肥能加快柳杉苗木出圃,施用蒸汽造粒肥培育的柳杉苗木更适用于多风易致苗木损伤弯折林地造林,施用有机肥可活化土壤中的氮、磷、钾明显提高土壤有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缓释肥施用比例对油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供氮量不变的情况下,将缓释肥与速效肥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施用,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长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过程中,每隔10d测试一次土壤速效氮的含量,60d后测油菜鲜质量、干质量、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与CK(不施肥)相比都能提高油菜生物量和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并且缓释肥在基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油菜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越高,凡是有缓释肥的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在前期都相对偏低,而在20d之后含量均上升,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与缓释肥添加量呈正相关。缓释肥养分释放速度具有先低后高再低的趋势,其释放高峰期正好可以满足油菜生长需求,因此既可以提高肥效,又可以提高油菜生物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连续20 a的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褐土耕层土壤钾素平衡、各形态钾素含量及其在全钾中的比例和全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磷化肥或与有机肥配施都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地上部对土壤钾素的吸收;土壤钾素除单施高量有机肥处理有所盈余外,其余处理都表现为亏缺,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钾素的亏缺量减少;只施用氮磷化肥处理,随着氮磷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水溶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钾素形态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水溶性钾、非交换性钾和矿物钾在全钾中的比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钾素各种形态含量以及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和特殊吸附钾比例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矿物钾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非交换性钾变化规律不明显。长期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可以减缓土壤全钾含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配施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油菜田间肥效试验表明:合理施用氮、磷肥能显著提高油菜的株高、一级分枝数、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并降低第一分枝高度;施用钾肥可以明显提高油菜株高,对其他生长指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如氮、磷肥明显。施用氮、磷、钾处理的油菜增产率分别为77.0%、19.2%、31.3%;最佳施肥量:N 219.4 kg/hm2,P2O553.8 kg/hm2,K2O 73.6 kg/hm2,最佳产量为2653.7 kg/hm2;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既能提高油菜体内各养分的含量,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油菜的各项生长指标几乎都达到最优,产量也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小麦施肥结构,推动化肥减量化,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测土配方施肥等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为7845 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56%。测土配方施肥提升了小麦籽粒与秸秆对氮和磷养分的吸收,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籽粒氮和磷含量分别提高5.85%、8.75%。各处理中测土配方施肥处理100kg籽粒养分吸收量中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大,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12.34%、10.95%、4.67%。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5、2.3、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