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作为犯罪学而非刑法学意义上的概念,涉林犯罪是对涉林行政违法和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违反林业法律规范应受行政处罚的行政违法行为,也包括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前者如盗伐林木,滥伐林木,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毁坏林木、非法狩猎等林业行政违法行为,后者如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非法狩猎罪等犯罪行为。犯罪黑数,亦称犯罪隐蔽数、犯罪暗数、犯罪潜伏数,是指实际已经发生,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被计算到官方正式犯罪统计中的犯罪”数字。  相似文献   

2.
刘斌  陈晓梅 《湖南林业》2008,(11):32-33
安化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67.8%的林业资源大县,现有林地面积37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167万立方米。近年来,随着林业经济的发展,滥伐、盗伐林木案件的发生率也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2006年,安化县检察院所查办的滥伐、盗伐林木案件为23件,占当年“涉林”案件总数的57.5%;2007年,该院所查办的滥伐林木、盗伐林木案件为21件,占当年“涉林”案件总数的67.7%:2008年1~8月,查办滥伐、盗伐林木案件25件,占已查处“涉林”案件总数(42件)的59.5%。笔者拟结合这些“涉林”案件,就滥伐、盗伐林木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初浅分析。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严打”整治专项斗争中,将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作为重点,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统计,到 6月末,全林区共查处各类森林案件 233起,收缴木材 538立方米,收回非法占用林地 36.5亩,挽回经济损失 24.8万元。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各级森林公安机关集中警力,周密部署,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林木、非法运输木材、毁林开垦开矿、非法捕杀收购野生动物、非法经营、加工、销售木材等犯罪行为。特别是对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及林业内部盗伐、滥伐林木违法行为进行了重点打击。林区各级森林部门还组织发动群众投…  相似文献   

4.
正一、涉林犯罪三元法益观的提出背景由于大部分自然犯的法益保护对象、范围受到传统法秩序和伦理秩序的影响,其外部表现形式较为明显,如故意杀人罪的手段行为、盗窃罪中的秘密窃取行为。涉林犯罪作为新型环境犯罪,其法益的广度和深度受到社会发展、刑事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出较为模糊的复合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身、健康法益,也与环境管理秩序法益有所区别。我国涉林罪名包括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伐、毁  相似文献   

5.
一、从新旧刑法对比看林业地位的提高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旧刑法”),涉及林业犯罪的规定,只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一章的第一百二十八条和第一百三十条两条,且是粗线条地规定了盗伐、滥伐林木罪和非法狩猎罪.而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新设“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共9条,规定林业犯罪的  相似文献   

6.
<正>据中国林业网消息,2016年12月29日,国家林业局依据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对《林业行政案件类型规定》作了相应修订,并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原《规定》明确了盗伐林木案件、滥伐林木案件、违法使用林地案件等14类案件,盗伐林木行为、滥伐林木行为、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等93种林业行政违法行为,同时明确了处罚依据。修订后的《规定》,对第二章第七条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 ,现行林业法律、法规及新刑法对违反森林法规的犯罪行为 ,作了较为明确的定罪量刑规定。笔者对十种主要犯罪及其刑罚分析整理如下仅供同行们参阅。一、盗伐林木罪盗伐林木罪 ,是指违反森林保护法规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数量较大的行为。该罪的主要特征是 :1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2 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实施了盗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盗伐数量分为“较大、巨大。特别巨大”三类 ,这是根据 1 987年 9月 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伐、滥伐林木…  相似文献   

8.
正从2016年9月1日起,海南省林业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六大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集中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毁林开垦,违法采石采矿,盜伐、滥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9.
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犯罪与盗伐、滥伐林木犯罪经常交织在一起,为了准确认定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有必要对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罪名作细化分解,把握各分解罪名中"明知"含义的特殊性,正确处理"一罪"与"数罪"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如何认定盗伐、滥伐森林及其他林木罪(简称盗伐,滥伐林木罪)的问题 (1)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及其他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包括他人依法承包经营管理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擅自砍伐他人自留山上的成片林、情节严重的行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或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也构成盗伐林木罪。  相似文献   

11.
基层林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时时常就有关盗伐林木和滥伐林木的法律规定和定性问题把握不准。为此,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犯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解释,谈谈盗伐林木和滥伐林木的定性和法律规定,以供林政执法人员在执法实践中参考。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以及其他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擅自砍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在森林采伐许可证规定…  相似文献   

12.
在办理盗伐林木、滥伐林木以及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等毁林案件中,林木数量是区分违法与犯罪、犯罪情节轻重和选择法定刑的重要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林木数量以立木蓄积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  相似文献   

13.
闾刚 《森林公安》2013,(6):39-41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外,一般都不进行违法与犯罪的区分,大多采取定性的方法来界定犯罪,定量的方法则只对量刑有意义。在我国,则采取定性加定量的方法来界定犯罪。即按性质和程度,对违法行为实行分级处置:从违法(包括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到犯罪。在行政违法行为达到一定危害程度,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时,其性质即由行政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行为。因此,许多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在行为形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八所:好样的     
成立不到一年半的内蒙古科右前旗森林公安分局大青山第八派出所本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原则,狠抓民警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到目前为止,共查处盗伐林木案100余起,滥伐林木案 20余起,非法狩猎案5起,收缴木材20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惩治腐败保护森林□黄仁平,陈其增从1992年下半年起,福建省闽清县刮起盗伐滥伐林木歪风,且不断蔓延,逐月严重,屡禁不止。至1993年10月,林业公安部门受理盗伐林木案件77起,滥伐林木案件12起。检察院审查批捕起诉的11件林业案件中,其中盗伐林木案件...  相似文献   

16.
湖南林业杂志社:《湖南林业》杂志今年第5期“政法园地”刊发了两篇文章:第1篇题为《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该如何认定?》说的是通道县某镇一个体木材经营户周某在同吴某联系购木材一事后,吴某便找到丙买下他们的青山并以丙的名义打了申请采伐的报告,在未取得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下,吴某擅自雇请他人对其所买下的山场进行砍伐。该报道的作者杨添川认为吴某的这种行为应定盗伐林木罪。第2篇报道题为《肆意滥伐松树判刑!》说的是会同县一农民甲买下乙兄嫂两户责任山上的松树,并以乙的名义写出了申请采伐的报告,但在未等林业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吉林省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违法犯罪方式从以往的以盗伐、滥伐林木为主,发展为目前的以非法占用农用地、无证采挖树木违法犯罪为主,虽然盗伐、滥伐林木在当前涉林违法犯罪总量中还占一定比例,但该类案件的发案数现已呈现出逐年下降和所占比例逐年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下称《森林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盗伐林木违法行为,"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对滥伐林木违法行为,"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由于对"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这一表述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导致各地的执行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9.
孙明 《森林公安》2005,(2):37-3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盗伐、滥伐珍贵树木,同时触犯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第三百四十五条规定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该规定明确指出,盗伐、滥伐珍贵树木行为,如果既触犯《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的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同时又触犯《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规定的盗伐林木罪或滥伐林木罪,不能按数罪认定,  相似文献   

20.
牟督 《森林公安》2004,(3):15-16
鉴定结论是涉林案件中证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案件的最终判决起着关键作用。涉林鉴定主要包括:对珍贵树种的鉴定;树木年龄的鉴定;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鉴定;森林火灾、盗伐、滥伐林木、故意损(毁)坏树木直接经济损失的鉴定;盗伐、滥伐林木在原物灭失后立木蓄积的鉴定;对假、冒、伪、劣林木种子鉴定等。只有准确作出涉林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