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鸵鸟新城疫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2月,红河州个旧市某鸵鸟场暴发了一种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和病理剖检观察、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新城疫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1发病情况 2000年11月3日,该鸵鸟场从外地引进106只90日龄的鸵鸟.  相似文献   

2.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家畜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家禽和啮齿动物则表现为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多种畜禽易感,一般只有少数发病,但病死率很高。1999年1月,河南省新乡市某豫北鸵鸟养殖场,8月龄育成鸵鸟120只,陆续发病,病死率几乎100%,经诊断为李氏杆菌病。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病是禽类的高发性疾病,传播力强、死亡率高,主要通过种蛋、空气中的尘埃、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各种龄期的鸵鸟均可感染发病,幼龄鸵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成年鸵鸟。2005年8月2日,我校动物医院对长春市某地发病鸵鸟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长春市某地共饲养15只鸵鸟,2005年7月30日发现8只鸵鸟羽毛蓬乱,缩头闭[,呆立不动,拉灰黄色稀便,2天内死亡2只,随后蔓延至整群。2临床症状发病鸵鸟羽毛蓬乱,精神沉郁,缩头闭[,呆立不动,离群独处,拉灰黄色稀便,继而食…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病毒属副粘病毒科中的副粘病毒Ⅰ型(PMVI),多种禽类均出新城疫病毒的天然易感宿主,新城疫在鸵鸟中感染率较高,各种年龄的鸵鸟均易感。2004年9月武夷山市某鸵鸟场发生新城疫,该场共有鸵鸟24羽,发病死亡2羽。  相似文献   

5.
<正>致病性大肠杆菌常经呼吸道途径感染,导致家禽发病率、死亡率升高,对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2022年6月,广西某市某鸵鸟养殖场的雏鸵鸟出现疑似上述病原感染病例,将病例送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相关科技人员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测,诊断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本文介绍此起疫情的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测以及防治措施,供同行参考。1 发病情况2022年6月,广西某市某鸵鸟养殖场14日龄左右雏鸵鸟陆续发病。  相似文献   

6.
鸵鸟新城疫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源新城疫(ND)强毒株F48E9和鸵鸟源新城疫强毒株O-XJ99-12,对不同免疫状态下2~4月龄鸵鸟进行动物试验。动物发病后经剖检、组织切片、病毒分离等方法证实:鸵鸟源和鸡源新域疫病毒(NDV)毒株,经静脉和黏膜感染非免疫鸵鸟,均可引起特征性的鸵鸟ND症状和病变,对鸡胚致病力强的NDV毒株,对非免疫鸵鸟的致病力也强;鸵鸟ND的免疫临界点,HI抗体效价最低为5log2。  相似文献   

7.
日粮钙过量和钙磷比例不当引起的雏鸵鸟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鸵鸟养殖场,在孵化育雏中有2批不同日龄的雏鸵鸟陆续出现软腿、胫骨弯曲、关节肿大、跛行等症状,病情严重。经病史调查、饲料中钙磷检测、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观察,笔者认为该病是由饲料中钙过量和钙磷比例不当引起的。1发病情况该鸵鸟场的雏鸵鸟26只,饲喂本场配制的雏鸵鸟饲料,于出生15d开始发病。之后发病数量逐渐增加,先后有8只死亡,8只症状明显且病情严重,3只病情较轻,死亡率达42%。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雏鸵鸟精神委顿、食欲减退、腹泻,随后腿部症状逐渐明显,病雏鸵鸟两脚发软,向内或向外弯曲,跗关节肿大,行走困难,跛行…  相似文献   

8.
1999年7月 ,郑州市某鸵鸟场的雏鸵鸟发生一种以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的传染病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验、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魏氏梭菌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建于1997年 ,养殖鸵鸟300多只 ,1999年7月23日 ,该场15日龄的雏鸵鸟开始发病 ,3~4天后开始死亡 ,一天死鸵鸟少则1~2只 ,多则达6~9只 ,虽经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但未见成效。2症状该病特点是发病急、死亡快。病鸵鸟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羽毛蓬乱、体温升高、离群、喜卧 ,且大便干燥 ,病的后期有的挣…  相似文献   

9.
<正>大肠杆菌的致病菌株可以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在禽类多见于鸡、火鸡和鸭。雏鸵鸟大肠杆菌病也是引起雏鸵鸟死亡的病因之一,特别是建场时间长、防疫条件差的鸵鸟场,发病更为普遍。现将广西某鸵鸟场发生的一起鸵鸟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鸵鸟新城疫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县黄花塘镇某鸵鸟养殖场现有鸵鸟 80只 ,其中成年鸟46只 ,4月龄左右的幼鸟 34只。近日有 5只 4月龄左右的鸵鸟发病 ,病程达 5d ,其中 1只死亡。 2 0 0 1年 1 2月 1 5日到我站就诊 ,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 0 0 1年 1 2月 1 0日 ,发现有 1只 4月龄的鸵鸟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喉头有大量分泌物 ,呼吸时发出“罗音” ,病鸟不断甩头 ,眼睛流泪 ,病程 5d。陆续有 5只发病 ,死亡 1只。用庆大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并无好转。2 剖检病变病死鸵鸟心脏有出血点 ;肝、脾有出血斑点 ;腺胃乳头肿大、出血 ;肌胃角质层易脱落 ,角质…  相似文献   

11.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鸵鸟感染该病呈现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广泛寄生于鸵鸟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上,与鸵鸟共生,为条件致病菌。鸵鸟在应激状态,尤其是热应激状态时发病,发病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1月,泰州市动物园饲养的一只雌鸵鸟疑似发生传染性鼻炎,用灭菌棉拭子采集发病鸵鸟鼻腔分泌物在鲜血琼脂平板上画线,再用葡萄球菌在平板上交叉画线,置烛缸中37℃培养24 h后,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长出很多细小的"卫星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阴性,通过PCR试验将分离到的细菌鉴定为副鸡嗜血杆菌,人工感染2月龄易感鸡后可引起试验鸡发病,症状与传染性鼻炎一致,从试验鸡体内可以重新分离到人工感染的细菌。通过以上试验将该病例确诊为传染性鼻炎,经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7 d后,发病鸵鸟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3.
1 发病原因  虽说鸵鸟可在40~-35℃气温环境中生存,但1~3月龄鸵鸟越冬还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新问题,较为突出的表现是雏鸵鸟呼吸道感染及并发症.雏鸵鸟在进入严冬后由于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或潮湿,加之室内或棚内为了保温而关闭门窗,导致空气不流畅,空气质量差,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另外,雏鸵鸟舍及运动场卫生条件不好,消毒不彻底,饮水不及时,或饮用冰冻水也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缺乏青嫩新鲜饲草或喂给未经精心加工的冰冻蔬菜,营养跟不上,抵抗力下降,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就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份吉林市郊区某特禽场鸵鸟饲养区,发生一起鸵鸟霉玉米中毒,饲养的4只鸵鸟均发病,经及时诊治,死亡1只,治愈3只.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鸵鸟新城疫诊断及防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鸵鸟新城疫流行现状新城疫是当前危害和威胁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新城疫在鸵鸟中感染率很高,各种年龄的鸵鸟均易感,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新城疫列为法定预防的传染病。鸵鸟新城疫于1989年首次发生在以色列。上世纪90年代突然出现走禽的国际贸易的异常繁荣,导致在世界范围走禽疾病也突然增加,在1998~2000年间,在贸易的巅峰时期,新城疫传遍了南非等国家的鸵鸟群。1992年之后,我国成为鸵鸟进口大国,陆续从非洲大量进口鸵鸟,新城疫也同时在鸵鸟群中出现严重流行。1997年刁有祥、王春敖等首次报道我国发生鸵鸟新城疫流行,并从发病及死亡的…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5,(5):153-154
<正>河南省焦作市某鸵鸟养殖基地2013年7月末从山东省引进非洲蓝颈鸵鸟90只,9月初开始零星发病,10月21日送检,此时鸵鸟群约3月龄。该场还饲养着另外一群1周岁左右的鸵鸟132只,未见发病。1发病情况该鸵鸟群2月龄起零星出现精神不振、双翅下垂、排稀粪,采食量下降的个体。随着病程的延长,病鸟呆立一隅,精神萎靡,粪便呈黑色煤焦油状并带有少量血液和肠黏膜组织,饲喂时也会随着其他鸵鸟  相似文献   

17.
荣成市北方鸵鸟实验场始建于 1 995年 3月 ,该场先后 2次从美国引进种鸵鸟 42只 (其中公鸵鸟 1 5只 ) ,经过 4年的精心饲养和繁育 ,目前存养鸵鸟 32 0只 ,其中种鸵鸟 1 2 0只 ,已出售种、雏鸵鸟1 2 0 0只。在 1 995年、1 996年 2年时间里 ,有 2只种鸵鸟感染沙门氏菌病 ,2 2只雏鸵鸟因沙门氏菌病而死亡。荣成市北方鸵鸟实验场先后使用抗菌素、呋喃类、磺胺类药对鸵鸟沙门氏菌病进行防治 ,效果均不理想 ,后改用中草药进行防治 ,收到明显疗效。1 流行特点鸵鸟沙门氏菌病是重要的蛋媒菌病之一。沙门氏菌对卵泡具有亲嗜性 ,经蛋垂直传播是最主要…  相似文献   

18.
对湘南某鸵鸟场发生的球虫病经采集粪便作病原检查,确定为艾美尔属球虫(Eimeria sp.)。使用0.25%和0.01%的痢特灵拌料,分别用于发病鸵鸟的治疗和未发病鸵鸟的预防,结果球虫卵囊减少率和转阴率分别为85.39%、33.33%和85.18%、64.29%,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城疫 (Newcastle Disease,ND)是禽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 ,以鸡和火鸡最易感。但是 ,近年来随着鸵鸟养殖业的发展 ,鸵鸟 ND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2 0 0 0年 2月 ,某鸵鸟养殖场暴发 ND,在 5天之内 ,2 4只体重为 10 0 kg左右的未成年鸵鸟死亡 10只 ,死亡率 4 4%。两年来经用卵黄抗体、中药及环境消毒等措施综合防制 ,未见再发病。1 发病情况  2 0 0 0年 2月初 ,气温骤降 ,室外盖上厚厚的积雪。 2月 4日有几只鸵鸟出现精神委顿 ,食欲降低 ,拉稀 ,翅膀下垂 ,呼吸加快。次日凌晨死亡 1只 ,另有 2只不能站立 ,卧于舍内…  相似文献   

20.
鸵鸟的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鸵鸟的血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传染和死亡快的血孢子虫病。与我县毗邻的南安市眉山乡的某一个体鸵鸟养殖户饲养 95羽成年鸵鸟 ,于 2 0 0 0年 9月 10日突然发病 16羽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死亡10羽 ,经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观察 ,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发现住白虫配子体 ,确诊为住白细胞虫病。立即采取肌注磺胺 - 6-甲氧嘧啶钠等防治措施 ,全部治愈 ,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于 1999年 1月从浙江购回95羽成年鸵鸟饲养 ,均已陆续产卵孵化出售幼鸟或培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