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饲料的适口性 1.1干湿问题 现在猪饲料类型共有三种,即干料、湿拌料(水料比3~4:1)和稀料。据试验,同样的饲料湿拌料喂法采食量最高,稀料最差。  相似文献   

2.
一、饲料的适口性 1.干湿问题.现在喂猪料型共有3种,即干料、湿拌料(水料比3~4:1)和稀料,据试验,同样的饲料湿拌料喂法采食量最高,稀料最差.  相似文献   

3.
1影响育肥猪采食量的饲料因素 1.1饲料的湿度研究证明,湿拌料喂法采食量最好,干粉料次之,稀料最差。其原因是干粉料由于缺乏水分,猪采食时需要分泌大量的唾液帮助消化吸收,采食速度较慢,不利于育肥猪的消化吸收。而育肥猪在采食稀料时几乎不用分泌唾液,更不利于饲料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4.
<正>1干拌料和湿拌料在饲喂育肥牛时,可以采用干拌料,也可以采用湿拌料。理想的育肥牛饲料应常年饲喂全株青贮玉米或糟渣饲料。因此,在喂牛前将蛋白饲料、能量饲料、青贮饲料、糟渣饲料、矿物质添加剂及其他饲料按比例称量放在一起来回翻倒  相似文献   

5.
养猪生产中,人工拌料的时候很多,饲料过渡时需要拌料,料中加药时需要拌料,采用湿拌料时需要拌料;但生产中常出现拌料不均匀现象,同时也存在费时费力现象,下面将比较合理的拌料方式介绍如下:1过渡拌料  相似文献   

6.
饲喂稀料:将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和少量水搅匀,再倒入已煮沸水的锅中,搅拌30分钟即成粥料。因熟料比生料更易消化吸收,所以用粥料喂奶牛比干湿料可提高15%的产乳量。发酵玉米秸:将粉碎的玉米秸与铡成2 ̄3厘米的稻草混合,每50千克加食盐0.2 ̄0.5千克、水75 ̄80千克,拌匀后放入水泥池里踏实,上面用塑料膜和草盖严,1 ̄2天后,当池内温度升到40℃时,揭开降温即可饲用。此法可显著提高饲料适口性和奶牛的采食量,增加产乳量。喂松香草:用松香草作为奶牛的饲料,能增加适口性和采食量,比喂玉米的奶牛每天多产乳1千克。喂甜高梁:因甜高梁含营养成分比玉…  相似文献   

7.
1饲料的适口性因素1.1干湿问题:现在喂猪用料共有三种,即干粉料、湿拌料(水料1∶1)和稀料。猪不爱吃干粉料,如果缺水,易引起采食量下降,随着缺水增加,食欲甚至可能废绝。1.2粉碎粒度:玉米粒度要求在0.8~1.5毫米为佳,过细的料适口性下降,从而影响采食量。1.3粗纤维的含量:如果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大于6%,猪的采食量下降。1.4盐分:正常生长育肥猪对盐的需求量在0.45%,盐分下降到0.2%时,猪的采食量可下降20%,增重也减少38%。1.5甜味剂:猪最喜食的是甜味,如饲料中含有甜味剂时,采食量上升。2饲料气味变化2.1香味剂的变化:如乳香型、鱼腥型、鱼香型…  相似文献   

8.
母猪的饲料应以精饲料为主,尤其是泌乳母猪更应以精饲料为主,可适当搭配一些优质青饲料。精饲料应首先进行粉碎、混合,混合后可干喂(干粉料)、湿喂(水稀料和湿拌料)或制成颗粒饲料喂猪。饲料经过调制,可以增加营养价值,缩小容积,提高适口性和利用效率,并能延长保存时间和消除某些有毒因素。  相似文献   

9.
1.减少饲料浪费 1.1雏鸡开食时要使用铁皮或塑料制的开食盘,边缘高度2~3 cm,每次撒入饲料厚度不超过1 cm,可用湿拌料.如果把饲料撒在黄纸或报纸上,供雏鸡采食,黄纸报纸易被啄破或踏破,料流到地面或粪盘中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10.
如何掌握育肥肉牛的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育肥肉牛的饲喂方法1.1饲料搭配与混合在育肥肉牛的饲喂中可以把精料、粗料、糟渣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分开饲喂;也可以混合拌匀后饲喂。1.2干拌料和湿拌料饲喂育肥牛时,可以采用干拌料,也可以采用湿拌料。理想的育肥牛饲料应常年饲喂全株青贮玉米或糟渣饲料。因此,在喂牛前将蛋白饲料(棉籽饼、胡麻饼、葵花籽饼)、能量饲料(玉米粉、大麦粉)、青贮饲料、糟渣饲料、矿物质添加剂及其他饲料按比例称量放在一起来回翻倒3次,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优良品种。优良品种,尤其是杂种一代,由于个体性状好,生产性能高,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饲料报酬相应就高,从而就可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 二、科学饲喂。据试验,用稀料喂猪要比用湿料喂多耗热能27%,若能把稀料改为湿料,可减少猪维持生命的饲料消耗,每头猪可降低饲料成本30~40无,从而可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9,(12):30-33
为研究湿拌料饲喂断奶仔猪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以及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头育肥猪分4组进行,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其中对照组使用干料进行饲喂,试验组使用自动粥料器将饲料与水混匀后进行饲喂,粥料器分别设置为水料比不同的3个组,3个试验组水料比分别为2∶1,4∶1和6∶1,各组的猪群均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腹泻率也低于对照组,同时相关免疫指标显示,试验组的免疫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说明湿拌料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免疫力,当使用水料比为4∶1时,试验效果最佳。因此得出结论,使用湿拌料能够有效地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猪场生产效益,且水料比为4:1时能取得最好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3.
1.选养瘦肉型仔猪;2.合理搭配日粮。搭配比例(%)是:谷物类58,饼类15,糠麸类20,干草粉7;3.改变饲喂方法。改喂熟料,喂稀料的方法,采用干粉料、湿拌料、稠料和颗粒饲料喂猪;4.限制饲喂。必须在其长骨、肉前期给与充足的饲料,到脂肪增长快的后期,要限制饲喂。猪长75公斤左右时限制饲喂,每天只给原日粮的75%;5.适时屠宰。一般脂肉类型杂交猪,以80公斤屠宰为宜;肉脂类型的以90公斤屠宰为好;纯瘦肉型的可在100公斤左右屠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料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相同基础日粮不同料型对断奶仔猪进行饲养试验。将132头仔猪设置为3个试验区组,分别含有48、48和36头仔猪,每区组内仔猪分为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分别饲喂粉状饲料、颗粒饲料和湿拌饲料,比较对仔猪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料型明显影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可提高仔猪日增质量且降低病死率,湿拌饲料和颗粒饲料优于粉状饲料,且湿拌饲料比颗粒饲料更具优势。饲喂湿拌饲料应使用无死角食槽及分顿饲喂方法,避免饲料酸败或霉变导致损失。  相似文献   

15.
猪湿喂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书庚  郑君杰 《养猪》2000,(4):8-10
湿拌料指水与饲料的混合物或食品工业液体副产品与常规饲料原料的混合物 ,典型湿拌料含干物质2 0 %~ 30 %。资料显示 ,欧盟国家 1 999年有 2 8%的猪采用了湿拌料。给猪喂湿拌料就是湿喂 ,仔猪吃奶、农村以泔水喂猪就是湿喂的典型例子 ,湿喂涉及到饲料微生物学和营养学。湿喂通过循环使用食品工业的副产品和高效利用传统饲料原料 ,具有较大的改善环境和降低饲养成本的潜力。本文将论述湿喂的优点及理论依据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以便广大养猪户能正确认识和使用湿喂方法 ,提高养猪业效益。1 湿喂的优点湿喂法的优点很多 (表 1和表 2 )…  相似文献   

16.
《猪业科学》2016,(12):30-30
正稀料饲喂方法具有诸多优势,以下是有效且实用的稀料饲喂指南:1)使用大且开口的碗或是可锁定的圆形喂料器,较大的塑料喂料器效果更好。2)将稀料喂料器放置在干料喂料器附近,避免放于猪圈角落、饮水器、睡垫和加热灯附近。3)从第1天起,在正常稀料中放入少量干饲料,即使仔猪可能忽略它,使用与混合稀料相同的配方/产品。4)混合稀料和干饲料产品中的香味  相似文献   

17.
《甘肃畜牧兽医》2016,(5):12-13
正母猪的饲料应以精饲料为主,尤其是泌乳母猪更应以精饲料为主,可适当搭配一些优质青饲料。精饲料应首先进行粉碎、混合,混合后可干喂(干粉料)、湿喂(水稀料和湿拌料)或制成颗粒饲料喂猪。饲料经过调制,可以增加营养价值,缩小容积,提高适口性和利用效率,并能延长保存时间和消除某些有毒因素。猪的食性及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的特点猪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农村养猪的饲料来源非常广泛。猪不仅可以充分消化利用精饲料,并且还可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料水比的湿拌料对育成期银狐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体重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44±0.19)kg的12周龄左右的健康银狐3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3组银狐分别饲喂料水比为1.0∶2.5(Ⅰ组)、1.0∶3.5(Ⅱ组)和1.0∶4.5(Ⅲ组)的湿拌料,试验期48 d。结果表明:1)随着湿拌料添加水分比例的升高,各周龄银狐的干物质平均日采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Ⅲ组银狐干物质平均日采食量在14、15、17、18、19周龄时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在16周龄时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干物质总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且Ⅱ组也有高于Ⅰ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Ⅰ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蛋白质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Ⅰ组较Ⅱ组升高4.62%,Ⅱ组较Ⅲ组升高5.42%;脂肪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Ⅰ组较Ⅲ组升高4.03%,Ⅱ组较Ⅲ组升高4.46%。3)食入氮表现为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Ⅱ组也有高于Ⅰ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尿液量随着湿拌料添加水分比例的升高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氮沉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氮排出量表现为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高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湿拌料添加水分比例的升高,尿氮排出量有升高的趋势,而净蛋白质利用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4)不同料水比的湿拌料对银狐不同周龄平均体重、各阶段平均日增重、总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于料重比,Ⅱ组较Ⅲ组降低4.30%,Ⅰ组较Ⅱ组降低1.21%,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从降低环境污染和饲料成本以及保证银狐体增重的角度出发,育成期银狐湿拌料中料水比以1.0∶2.5为宜。  相似文献   

19.
<正>用EM菌+红糖+水(不用自来水:有漂白粉)的比例为1:1:500,拌料或用EM菌+红糖+饲料的比例为1:1:1000,直接拌料。发酵5~7天。有苹果香味成功。7%发酵料+93%饲料喂鸡,  相似文献   

20.
梁巍 《北方牧业》2007,(9):25-25
<正>有些养猪户对选择什么料型(即干粉料、湿拌料、颗粒料)喂猪合适不太了解,笔者将多年的实践经验推荐给养猪户。首先对不同日龄的猪来讲应有区分。从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来讲,对仔猪喂湿拌料,其他势高于干粉料或颗粒料,饲喂干料会使仔猪肠绒萎缩,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