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红鲟或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蟹类。近年来,青蟹人工养殖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青蟹养殖的种苗仍以海捕的仔、幼蟹为主。锯缘青蟹人工育苗成活率低及其苗种质量差是当前青蟹人工育苗及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结合本人多年进行锯缘青蟹育苗生产和科研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蝤蛑,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梭子蟹科、锯缘青蟹属。青蟹个大味美,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养殖品种。近年来,为了解决养殖苗种严重短缺问题,沿海各地先后开展了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如何提高育苗成活率和产量,仍是当前生产中探索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青蟹养殖的苗种来源有三条途径:一是人工育苗;二是捕捞海区的大眼幼体(蟹苗);三是捕捉天然蟹种。人工育苗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苗种整齐、纯正度还不够,大规模生产性育苗技术尚未全面突破。在人工育苗技术尚未生产性的突破前,捕捞自然海区蟹苗和蟹种仍是目前青蟹人工养殖的主要苗种来源。  相似文献   

4.
我国蟹类土池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孝连  乔振国 《海洋渔业》2012,34(1):110-116
蟹类养殖产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以下简称梭子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下简称青蟹)是我国主要的养殖蟹类。目前3种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发展不平衡,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较为成熟,已经普及推广并在养殖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青蟹土池育苗尚未有成功的报道。本文综述了我国河蟹、梭子蟹、青蟹苗种生产技术,尤其是土池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应用于青蟹土池育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锯缘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因其肉味鲜美独特,营养丰富,食用药用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青蟹易于养殖,具见效快和市场容量大等优势,已成为我省和长江以南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养殖苗种深受自然苗种丰歉制约,因此人工解决青蟹苗种是大面积发展青蟹养殖的根本途径。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育技术,为解决青蟹生产性育苗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笔者于 1999~ 2000年在温岭市龙王水产开发公司和温岭市海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青蟹人工苗中间培育的研究,两年间共投入中间培育的大眼幼体 864.2万只,培育出稚蟹 (C3~ …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主要阐述了世界主要青蟹养殖国家对青蟹养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亚洲地区主要国家近年来青蟹亲蟹培育、人工育苗、幼体培育和成蟹养殖的技术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锯缘青蟹人工育苗技术虽然得以逐步推广,但提高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的成活率和出苗率,仍是目前苗种生产中探索的主要问题.就此笔者认为在锯缘青蟹人工育苗中应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8.
青蟹是拟穴青蟹的俗称,主要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海南、广西和台湾等东南沿海省区和东南亚一带养殖,由于其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市场效益好等特点,成为我国重要的名优养殖经济蟹类。随着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养殖方式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了青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或红,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卵巢更具风味,为我国著名的一种食用蟹,经济价值很高。我国自1891年在广东进行人工饲养,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及捕捞业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对人工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60年代初科技人员开始对青蟹的人工育苗进行研究,但至今仍未能达生产性的稳产高产。我们从1998年开始进行了锯缘青蟹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1999年获得了突破,现报告如下:1设施与设备 1999年生产试验是在滨州地区海水良种繁育试验场第一…  相似文献   

10.
锯缘青蟹的人工育苗和养成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近几年来,我们在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水产厅的资助下,开展了锯缘青蟹人工育苗技术,幼体实验生态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一些实验数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于1993年进行了青蟹中尺度生产性育苗及养成的实验研究,取得较好的试验结果。青蟹人工育苗顺利地通过了两次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工引入扁藻和小球藻于锯缘青蟹幼体育苗环境中,定期测定水体中主要的水质因子和幼体成活数量,研究微藻生态调控对育苗水环境及幼体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扁藻和小球藻能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并有效提高锯缘青蟹幼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何玉贵 《科学养鱼》2005,(11):52-52
锯缘青蟹,俗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其肉质鲜美,卵巢更具美味,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也是向海外活运远销创汇的海产品。近年来,对虾养殖业滑坡,经济效益每况愈下。而青蟹易养殖,东南沿海各省、市掀起了青蟹养殖高潮,青蟹苗种供不应求,天然苗种不稳定,价格高,而大量生产苗种十分困难,制约了青蟹养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育苗过程中病害多。笔者多年来从事青蟹育苗技术研究,在保证生物饵料的基础上,只要控制好青蟹育苗各阶段的病害,就完全可以生产大量的青蟹苗种。现将这些年来在青蟹育苗过程中防治病害的方法总结如下,供从事此类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水蟹类养殖现状与发展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总结了我国海水蟹类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包括:青蟹工厂化育苗和梭子蟹土池仿生态育苗技术,苗种运输方法和中间培育技术,微卫星分析技术、SSR技术等生物技术在海水蟹类良种选育上的应用,以多品种生态养殖为主的海水蟹类养殖模式等;探讨了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拟穴青蟹俗称青蟹,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高档海产品。我国是青蟹的重要产区,自江苏沿海向南的东南沿海均是其自然分布区,同时也是人工养殖的主要区域。我国具有120多年的青蟹养殖历史,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青蟹人工暂养活动。  相似文献   

15.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近十多年来,其人工育苗技术已被逐渐推广。然而,如何提高锯缘青蟹的成活率和出苗率,仍是当前育苗技术探索的主要问题。本试验着手于锯缘青蟹后期幼体所需的附着基,以网片、扇贝笼、牡蛎壳、人造草皮作为大眼幼体及幼蟹阶段的附着基,观察其附着和存活情况, 以探求出几种较好的附着基类型和一套青蟹后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总结锯缘青蟹的亲蟹培育技术和人工育苗技术,以及在锯缘青蟹繁育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99-2000年在温岭市的两家育苗生产单位进行工作了锯缘青蟹人工苗中间培育的研究。两年间共投入中间培育的大眼幼体864.2万只,培育出可供养殖放养的商品稚蟹(C3-C7)575万只,成活率达到66.54%,达到生产性育苗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锯缘青蟹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万隆 《水产科学》1994,13(1):35-38
锯缘青蟹人工养殖技术张万隆(广西合浦县水产局536100)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Forskal),俗称青蟹,盛产于我国长江口以南沿海,自然海区最大个体2kg,是国内外著名的食用蟹。近年来,青蟹产区多数渔业衰退,青蟹市价猛增,国内市场膏蟹...  相似文献   

19.
<正>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广东、福建有悠久的养殖历史,但是,过去养殖规模较小。随着海水养殖事业的发展,以及对虾池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从长江口以南各省沿海均大力发展养殖,在我国海水养殖中已构成一定产量。近年来锯缘青蟹(下称青蟹)人工育苗有新的突破,将会不断推动青蟹养殖业的发展,相信青蟹养殖会很快大规模生产,从以往的育肥式的养殖,发展为利用小蟹苗或人工苗养成商品蟹,即膏蟹(红膏(虫寻))或肥蟹(肉蟹)。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扼要介绍青蟹养殖技术,期望有助于青蟹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银鱼人工育苗及其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振国  刘建 《科学养鱼》2000,(11):37-38
一、材料和方法   1.大银鱼受精卵、对虾、锯缘青蟹苗种   试验所用大银鱼受精卵分别取自浙江海盐、山东烟台和天津塘沽,系利用当地淡水水库中生长的亲鱼现场进行人工授精,经短期培育已进入囊胚期的鱼卵;斑节对虾于 1997年 6月 5日取自广东汕头澄海对虾育苗场,经暂养淡化后放养;锯缘青蟹系本所 1996年 10月培育的秋苗,经室内越冬而成。   2.育苗、养殖场所和方法   全部试验在东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试验场内进行,场址位于杭州湾北侧上海市奉贤县境内,当地海水盐度 8‰~ 10‰,大银鱼人工育苗在室内 3口水泥池 (5米× 4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