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以4种火棘属植物为试材,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TTC法对火棘、全缘火棘、细圆齿火棘与细圆齿火棘细叶变种的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分别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花龄对火棘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火棘雌雄性器官的育性具有同步性,有利于自然授粉结实;所试材料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变化趋势一致,开花后1~2d花粉活力均最强,然后逐渐下降,花粉寿命为5~6d;所试材料均在开花后2~3d内柱头分泌粘液较多,可授性最强,可授期为3~4d;人工辅助授粉花粉收集的最佳时期为花后第1~2天,最佳授粉时期为花后第2~3天。  相似文献   

2.
以肋柱花[Lomatogonium rotatum(L.)Fries ex Nym.]为材料,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其花器官形态特征、开花动态和传粉昆虫,并采用花粉活力、柱头可授粉性、花粉/胚珠比(P/O)与杂交指数(OCI)估算及人工控制授粉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肋柱花单花花期6 ~ 7 d,单花开放分为花蕾期、初开期、盛开期、衰落期和凋落期,整个开放过程中柱头始终高于花药,开花后2 ~ 3 d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较强;(2)花粉/胚珠比(P/O)为551.02,杂交指数(OCI)为4,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以蓟马为主要传粉媒介;去雄后套袋不授粉,果实结籽率为0,说明不存在无融合生殖。  相似文献   

3.
以乌兰布和沙漠自然居群的野生大白刺为试验材料,运用定位观察、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率、杂交指数等指标的测定,研究野生大白刺传粉生物学。结果表明:大白刺花粉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开花第3 d,大白刺的花粉活力达到最大值75.24%;雄性不育花和可育花的柱头在开花后第4~5 d可授性均最强。大白刺的P/O值为173 688.9,OCI指数≥4;大白刺在自然条件下能够结实,但结实率不高;存在自花传粉现象,有性生殖中异花传粉起到主要作用,结实受到传粉者限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大白刺访花昆虫主要有9种类型,主要的传粉昆虫有东方蜜蜂、丽蝇。  相似文献   

4.
观察记录了温室栽培条件下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的花部特征和开花进程,同时通过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测定、杂交指数估算及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对其繁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瓣兜兰6—9月开花,单花花期45~55 d,2~5朵花,单株花期75~90 d。在花朵开放过程中,花药凝聚形成的花粉团始终位于蕊柱两侧且有一定距离,相对位置不变。盛花期(开花6~34 d)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最强。长瓣兜兰杂交指数(OCI)为4。无论去雄与否,套袋后的花均不结实。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和人工异株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83.30%、90.00%和96.70%,显著高于自然传粉。说明长瓣兜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具有高度被动自交和异交的能力,繁育系统是需要传粉者自交和异交混合交配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对莼菜花器官的结构、开花物候期、开花动态、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花粉/胚珠(P/O)、繁育系统、传粉方式及杂交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莼菜群体花期为5月初~6月初,30 d左右,单朵花期2 d,同一朵花内的雌雄蕊在时间和空间上隔离。莼菜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柱头可授期主要在开花第1天,人工授粉(第1天开放的花)结实心皮的比例为27.8 %,高于自然授粉(20.9 %);花粉活力在自然条件下保持4~5 d。P/O平均为14 947,属专性异交(Obligate xenogamy)型。  相似文献   

6.
花龄对枇杷柱头可授性及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研究花龄对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五星"枇杷雌雄性器官的育性具有同步性,有利于自然授粉结实。从大蕾期至花后第5天花粉活力较高,是人工辅助授粉花粉的良好收集期;从开花后第2~4天柱头分泌黏液较多,此期柱头具有强可授性,是开展人工辅助授粉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7.
王彩霞  田敏  李全健  刘芬 《园艺学报》2012,39(6):1159-1166
 通过野外观察、授粉特性分析、杂交指数估算及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方法对白及野生居群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白及4-5月开花,群体花期约44 d,群体盛花期约12 d,集中在4月29日-5月10日,单株花期11 ~ 27 d,单花花期6 ~ 8 d。总状花序上具两性花3 ~ 11朵。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花药始终高于柱头且两者之间存在隔离。花粉成熟时由粘性物质聚结成团,无法散落至柱头。开花后3 d 内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较高。白及杂交指数为4。无论去雄与否,套袋后的花均不结实,说明其不能进行自然的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白及人工自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93.33%、90.00%和93.33%,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为5.26%。花粉成熟时由粘性物质聚结成团和缺乏有效的传粉媒介可能是白及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小苍兰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杂交指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对小苍兰的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苍兰雄蕊和雌蕊空间分离,花药紧贴花柱外侧,低于柱头约2 mm,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不变。小苍兰雌雄异熟现象明显,花药开裂时间与柱头可授期不同步,当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时,柱头可授性还较低。小苍兰杂交指数(OCI)为 5,花粉/胚珠比(P/O)为1 614,人工授粉的坐果率高于自然传粉,由此判断其交配方式是以异交为主,自交为辅,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  相似文献   

9.
以大花君子兰为试材,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君子兰柱头的可授性,观察柱头分泌液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柱头结构和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过程,研究开花时间对柱头可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柱头可授性能持续8d,开花3~4d可授性强,同一天中10:00—11:00可授性强;可授性强时,柱头分泌层的细胞排列逐渐疏松,细胞间隙逐渐增大,同时乳突与乳突之间间隔增大,并且分泌粘液量较大;授粉1~2h花粉开始在柱头上萌发,2h以后大量萌发,授粉4h后,花粉管伸长。因此,在君子兰开花3~4d的10:00—11:00进行人工授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野生东北百合种群的开花、传粉及相对生殖成功率等方面的特征,试图从开花生物学角度研究东北百合的生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东北百合为总状花序,多具花3~6朵,单花花期6~8d,花粉在整个花期都存在活力,柱头在花开2~4d可授性最强;雌雄蕊同熟、开花特点保证了自花授粉的可行性,P/O值和OCI检测确定了其属于自花可孕型,研究地的东北百合的访花昆虫主要是菜粉蝶和碧凤蝶。野生东北百合相对生殖成功率比较低,2009、2010观察相对生殖成功率均低于6%,2010甚至低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