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阔叶箬竹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回流法和超声法中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对箬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回流法最佳工艺是提取溶剂85%乙醇溶液、料液比1∶20g/mL、提取回流时间50min;超声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80%乙醇溶液、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5min;优化条件下,回流法的箬叶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2.66%;超声法的提取率为1.59%,回流法比超声法更适合于箬叶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以鼠曲草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提取野生鼠曲草中水溶性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的最佳工艺分别为以蒸馏水为提取剂,提取时间50min、提取温度80℃、超声功率160W、料液比1∶50g/mL和提取时间50min、提取温度75℃、超声功率160W、料液比1∶60g/mL;此条件下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耗样少,快速准确,水溶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4.36%和3.09%。该法类黄酮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6.96%,RSD3%;还原糖和总糖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08%和101.8%。  相似文献   

3.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提取胶陀螺(Bulgaria inguinans)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胶陀螺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50℃、液料比20∶1(mL∶g),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4.71%.  相似文献   

4.
以长白山野菊花中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设计,对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因素进行优化,研究提取长白山野菊花中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长白山野菊花中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超声提取温度70℃,超声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20 (g/mL);在此最佳条件下,类黄酮得率为46.89 mg/g.  相似文献   

5.
以葡萄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法提取植物甾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对葡萄籽甾醇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25min,料液比为1︰25,超声功率为500W,此时葡萄籽甾醇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须为试材,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分别对乙醇的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4因素进行了优化组合,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优选玉米须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40g/mL,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5min,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0.301%。  相似文献   

7.
李敏  罗益远  岳启波 《北方园艺》2015,(14):147-151
以委陵菜为试材,以多糖的提取率为响应值,分别选取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委陵菜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委陵菜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0∶1mL/g,超声温度63℃,超声功率500W,提取时间30min。其多糖的提取率为2.448 6%。响应面分析法用于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法简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黄秋葵果实中多酚类化合物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以黄秋葵果实为原料,使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V_(丙酮)∶V_水∶V_(盐酸)=70∶29∶1),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秋葵果实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果实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2个单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影响黄秋葵果实中总酚含量的显著因素为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超声温度51.2℃、提取时间18 min,此条件下提取到的多酚类化合物质量分数为(20.43±2.42)mg·g~(-1),且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黄秋葵果实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果实中总酚的最佳提取条件,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拟合度高,可为黄秋葵果实总酚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唐古特白刺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提取温度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蛋白质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唐古特白刺中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50℃,液料比为20∶1mL/g,超声功率150W,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唐古特白刺蛋白质得率达到(11.87±0.32)%。响应面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和试验数据相符,优化的唐古特白刺中蛋白质提取工艺方法简便,为进一步开发唐古特白刺蛋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中药材虎杖为试材,利用纤维素酶酶解虎杖粗制品,以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波-酶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虎杖中白藜芦醇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5g/mL、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60℃,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的得率为0.328%。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压片法对药用栀子、狭叶栀子及大花栀子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栀子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仅在3种栀子少数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等异常行为;药用栀子的花粉粒育性最高,约为99%,狭叶栀子的花粉粒育性较低,约为45.5%,而大花栀子的花粉粒育性最低,为39.5%;3种栀子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2,其中药用栀子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2x=4m+7sm,其核型为"3B"型,狭叶栀子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6m+5sm、大花栀子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7m+4sm,后2种观赏型栀子的核型均为"2B"型。  相似文献   

12.
栀子的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又名山黄栀、黄枝花、山黄枝、山栀、栀子花、野桂花、木丹、越桃等等,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及云南等西南地区。其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材,含多种苦味素甙,还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栀子有利胆作用,或使胆汁分泌增加;同时栀子有降温,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还有抗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种类栀子果实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差异性,采用HPLC-DAD法,对所收集的4个不同种类的栀子果实中的4种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栀子品种果实具有相同的有效成分,但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栀子组织培养一步成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远英  彭正松  胥晓 《园艺学报》2004,31(4):476-476
栀子(Ganlenia jasninoides Ellis.)通常采用压条或扦插繁殖,繁殖系数低,而采用组织培养可提高其繁殖系数,缩短培养时间,我们将栀子种子浸泡、消毒、冲洗后接种于无液素的MS固体培养其中,在25℃下暗培养,待种子萌发长出幼苗后在无菌条件下取茎和叶作为外植体,置于添加6-BA,NAA和2.4-D(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4次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栀子花插瓶期间的保鲜效应,测定了瓶插寿命、鲜重变化率、花朵直径、水分平衡值、开花级数等指标。结果表明:D配方(3%S+100mg/LSA)对栀子花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张红  王万新 《北方园艺》2008,(6):185-186
以荷兰栀子的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荷兰栀子芽的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 1.5 mg/L(以下同) NAA 0.1是其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增殖率高,组培苗生长健壮;1/2 MS NAA 0.1是其适宜的生根培养基,生根迅速,质量好.  相似文献   

17.
以介质和液剂2种方法对栀子花朵进行干燥处理,介质和液剂分别设4个处理,测定花朵失水率、重量变化、感观分值等指标。结果表明:液剂和介质干燥各有优点,可在生产实践中灵活选择应用;介质处理F(20%糖浸花枝4 h后河沙包埋)和液剂处理D(50%甘油+6%柠檬酸+4%亚硫酸钠)观赏效果最好;在处理时间上,液剂处理24 h观赏效果最佳,介质处理72 h观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熊运海 《北方园艺》2010,(22):157-159
用不同浓度栀子熬制剂对夏橙进行浸泡保鲜试验,以清水为对照,在室温下(20~28℃)贮藏25 d,定期分析测试夏橙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栀子熬制液对夏橙贮藏保鲜效应较好。与对照相比,高浓度栀子熬制液处理可降低夏橙烂果率、提高叶绿素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存率,分别为33.30、25.55、12.70个百分点,呈极显著水平(α=0.01);提高果实有机酸与可溶性糖含量保存率,分别为9.90、8.0个百分点,呈显著水平(α=0.05);降低失重率、提高VC保存率分别为1.83、3.70个百分点。栀子在夏橙贮藏保鲜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栀子花根、茎、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及离体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附加6-BA 1.0~2.0 mg/L,NAA0.5~1.0 mg/L,2,4-D 0.5~1.0 mg/L,KT 0.5mg/L都可使根、茎、叶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其诱导效果根>茎>叶,且暗培养条件下的诱导率优于自然条件下的培养,并选出最佳培养基MS+6-BA 1.0 mg/L+AA 1.0 mg/L;以栀子花附芽痕茎段的外植体,在自然光和暗培养条件下可一步成苗,其出芽率自然光下优于暗培养条件下,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AA 1.0 mg/L.  相似文献   

20.
栀子油手工皂的开发不仅能丰富栀子生产基地的旅游产品种类、延长栀子产业链,而且也能满足消费者对栀子油等相关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本研究以3种配方的栀子油手工皂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模糊评判法比较了不同配方栀子油手工皂的体验性能,筛选出综合评价结果较优为配方2(栀子油60%、椰子油20%、棕榈油20%),该配方制作的栀子油手工皂去污力、舒适度和顺滑度较突出,刺激感、油腻感和紧绷感较弱;可见栀子油与椰子油和棕榈油搭配制作成的手工皂效果要优于纯栀子油皂和椰棕皂。同时,本研究采用的感官模糊评判法评定结果客观准确,能够较为全面地评判产品的优劣,是一种可信度较高的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