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国内,"农超对接"作为农民销售产品的一种新型模式,已开始在发达城市进行实践。石家庄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有多种,可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介绍了农超对接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其次,分析石家庄农产品流通的不足;最后,结合农超对接理论及我国关于农产品流通的宏观政策,探讨了推动石家庄农产品流通全面实现"农超对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超对接"主要是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及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简述了国家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的出台背景,分析了"农超对接"在相关利益群体包括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和政府之间的实施效果及在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至进入市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超对接"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施展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超对接"这种农产品销售模式被广泛应用,"农超对接"即农产品生产与超市销售对接,是一种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重要手段。"农超对接"过程中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辽宁省"农超对接"信息平台的设计将辽宁省"农超对接"的各相关主体与物联网技术相融合,构建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连锁超市、消费者等多方信息共享,推动辽宁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蔬菜市场“农超对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发展转型中的新型合作流通模式。文章运用竞争合作理论分析发现,国内蔬菜市场"农超对接"受到对接主体地位失衡、对接机制不完善、配套条件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衡农超地位、利益风险对接、构建现代化流通平台、优化流通环境等提高"农超对接"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对于缩减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基于供应链的视角,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农超对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我国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2008年底,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启动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组织开展农村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2009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迎来了"农超对接"发展的新机遇。"农超对接"让农产品"轻装"进城,这种运作模式,在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期特别就这一模式,向广大读者进行全方位解读。  相似文献   

7.
信息快递     
《农家科技》2010,(1):9-9
<正>农业部开展"农超对接"成效初显截至目前,由农业部直接帮扶实现"农超对接"的合作社已达600多家。从一年的试点情况看,开展"农超对接",实现合作社直采、原产地直供,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农超对接"革新了农产品流通方式,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但是,"农超对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仍存在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超对接"这种农产品销售模式被广泛应用,"农超对接"是一种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重要手段。"农超对接"过程中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农产品溯源的前提。通过运用RFID技术有效解决了在农产品溯源过程中数据采集的问题,并且能够为农产品溯源提供一种全新的数据采集解决方法。本文给出了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使得该系统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农产品信息,还能够为"农超对接"共享平台的相关主体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农超对接”中越库配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以及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中损失率过高等问题,提出了服务于"农超对接"的越库配送模式,并论述了越库配送模式在"农超对接"中的应用,为"农超对接"中的越库配送模式提供了流程设计、功能设计、技术设计以及效益分析。在"农超对接"中,配送企业以越库配送模式完成鲜活农产品的配送,不仅符合鲜活农产品及时配送的要求,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更节约了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由农户直供超市的一种创新经营模式。它是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手段,是解决鲜活农产品卖难的根本途径。通过对长春市各大型超市现行"农超对接"机制的运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长春市"农超对接"运行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建设也在不断取得进步。然而近年来"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现象的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对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产生质疑,这些现象让人们开始不得不思考或许农产品还有新型流通方式。在这些背景下,"农超对接"这种新型的流通方式应运而生了。"农超对接"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新模式,生产销售直接对接,直接对消费者负责,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在此基础上继续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将"农超对接"的高度大大提升,而且品牌建设必将更为顺利和高效。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农产品流通模式变革、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模式兴起的背景下,本文围绕农超对接的现状及对策、农产品市场建设等问题,对舟山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城区大型超市以及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提出农超对接发展的优势与关键环节,指出应重视发展生产组织、理顺流通中的利益分配、挖掘农超对接的商业价值以及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香蕉产业为例,通过将传统香蕉流通过程与"农超对接"政策实行后的理论流通过程进行对比。分别从流通模式、品牌建设、产业组织化及产业链4个方面,就我国当前在农产品领域实行"农超对接"政策对产业的影响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优化和推进"农超对接"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超对接"是一种新的流通模式,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省于2009年开始实施"农超对接"试点项目,在其实施的四年中,存在较多的障碍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型商超、农村合作社和消费者三方调研,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使"农超对接"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超对接"是解决鲜活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的一种"超市+基地"的销售模式。根据市场营销学中的4P理论对当前"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进行探究,发现存在着农产品品质难以标准化、零售价过高、流通环节发展滞后、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农超对接"销售模式的发展。对此,建议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费用、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农产品"农超对接"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农超对接"使得流通成本平均降低了15%左右,保障了农产品稳定供应,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在"农超对接"繁荣红火的背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农业合作社或连锁超市退出"农超对接"的浪潮,"农超对接"的稳定性受到挑战。从农户、超市、农超合作要素、外部资源能力4个方面,对"农超对接"稳定性的前置因素进行辨识,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超对接"稳定性的前置因素进行回归处理,分析与其稳定性呈现负相关和正相关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优化前置因素、培育与促进"农超对接"稳定性条件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浩  安玉发 《农业展望》2010,6(1):39-42
在目前农产品流通模式变革、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模式兴起的背景下,结合对物美、家乐福以及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详细分析了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农超对接发展的优势与关键环节。指出应重视发展生产组织、理顺流通中的利益分配、挖掘农超对接的商业价值以及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未来发展趋势应以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为支撑,农产品流通渠道将逐渐趋于纵向扁平化,流通环节的减少是必然趋势.“农超对接”将会成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并行的一种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8,45(8):157-164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模式之一,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按照构成实体、内部流通程序、外界条件等创建农超对接流通体系结构模型,再以该模型为基础,通过系统内部框架、应用成效、外部条件等层面,创建具备三级共24个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农超对接流通体系展开验证分析,明确影响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绩效的主要因素,总结农产品流通系统优化与完善意见,从而进一步健全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在各地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变革,加快了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进程。"农超对接"是连锁超市直接深入农村产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者组织建立直接采购关系,从生产者手里直接采购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