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辉 《保鲜与加工》2007,7(3):31-31
(1) 产品在入贮前要对贮藏库彻底消毒灭菌,消毒剂以CT-高效库房消毒剂为佳,每100 m3使用500 g,按说明使用.(2)产品入库前把库温降至13℃.(3)选择适宜的品种,绿皮冬瓜比灰皮冬瓜耐贮藏.(4)达到充分成熟的冬瓜耐贮,而嫩冬瓜不耐贮藏.(5)天津地区9月中下旬采收的绿皮、成熟的大冬瓜一般可贮3~5个月.(6)采收时要留一小段瓜秧,注意防止瓜与瓜碰撞产生机械伤害,造成微生物侵染,最好每瓜包一张报纸散装装车,注意采收前一周不准灌水,禁止雨天采收冬瓜,入库之前严防雨淋.(7)贮藏最好使用架藏,瓜不超过3层.  相似文献   

2.
一、稀禾定(拿捕净)通常在杂草3 ̄5叶期,每亩用12.5%的稀禾定乳油60 ̄130毫升,对水30公斤喷施杂草的叶面,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二、吡氟禾草灵(稳杀得)在花生出苗后,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 ̄3叶期,每亩用35%的吡氟禾草灵乳油33 ̄50毫升,杂草4 ̄6叶期,每亩用35%的  相似文献   

3.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0%毒死蜱·高氯乳油对豇豆和白菜地的甜菜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豇豆地甜菜夜蛾卵孵化期施药,1000 ̄600倍液,药后3d的防效最高,达74.06% ̄91.84%,药后7d的防效已下降;在白菜地甜菜夜蛾低龄高峰期施药,药后3d的防效最高,为67.58% ̄92.97%。该产品对斜纹夜蛾和菜青虫均有较好的兼治作用,同时对豇豆和白菜安全,可以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600 ̄800倍。  相似文献   

4.
中国甘草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国内在甘草植株再生、快速繁殖和毛状根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甘草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诱导培养基主要附加激素为2,4-D、6-BA和NAA,其中6-BA(0.2 ̄1.0mg/L)必不可少;分化培养基以MS无机元素和B5的有机成分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ZT、BA、KT,三者可单独使用或配合NAA使用;生根培养基主要是添加NAA(0.05 ̄0.01mg/L)。能分化成苗的外植体仅有下胚轴,而且分化率极低,仅为3% ̄6%。快速繁殖方法有腋芽丛状茎生根成苗和带叶茎段直接生根成苗两种,其中带2叶茎段成苗繁殖系数最高,达到98%。发根农杆菌ATCC15834感染甘草下胚轴诱导产生毛状根效果最好,诱导率高达30%。毛状根的最佳培养条件是:50mg/LKNO3,100mg/LCaCl2·2H2O,0 ̄225mg/LKH2PO4,640mg/LMgSO4·7H2O,微量元素及有机物质采用B5水平,32.5g/L蔗糖,转速100r/min,pH6.2左右,通过毛状根的培养可获得原植物中含有的或者不含有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可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克,或15%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60 ̄70公斤,在发病始期喷雾防治;对小麦全蚀病,可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 ̄80公斤,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顺垄喷浇;对纹枯病,可在小麦拔节初期每亩用5%的井冈霉素水  相似文献   

6.
目前棉花生产中的播种技术有4种:(1)使用甲拌磷、敌克松、磷酸二氢钾拌种,其中使用种子量0.8 ̄1.0%的75%甲拌磷乳油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蓟马、棉蚜、红蜘蛛;使用种子量0.3 ̄0.4%的敌克松拌种,可防治棉苗立枯病、炭疽病;使用磷酸二氢钾拌种可增强棉苗抗寒、抗旱能力。(2)缩节安拌种是解决棉花谪脚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棉种使用缩节安拌种后,能有铲降低棉苗子叶节高度2 ̄3cm,第一果枝  相似文献   

7.
3.66%除草杀虫双GG的有效成分是0.06%的苄磺隆或甲磺隆和3.6%的杀虫双(坎酮),主要用于水稻移栽后5 ̄7d在大田里防除杂草和一代螟虫。由于此药费用低,使用简便,不需混药拌土,可直接撒于大田之中,所以深受群众的偏爱。但是,自3.66%除草杀虫双GG开始大面积使用以来,我县几乎每年都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采用稻麦轮作定位大田试验,探讨不同减量施肥模式对轮作体系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常规化肥(T2)、等养分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3)、T3减N 20%+氮增效剂(T4)、T3减P 20%+磷素活化剂(T5)及T3减N、P各20%+氮增效剂+磷素活化剂(T6)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T2处理相比,各减量施肥处理对稻麦轮作体系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T4处理3年平均产投比提高3.96%,T5和T6处理分别降低59.21%和56.24%;T4处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钾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22%~20.70%、7.01%~28.67%和4.69%~7.67%;T5处理小麦磷素总吸收量、吸收效率、偏生产力和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5.53%、21.43%~46.67%、12.18%~52.06%和3.77%~4.52%;T6处理氮素吸收效率、磷素偏生产力和钾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67%~19.40%、10.88%~43.43%和7.38%~12.97%;T3处理对小麦氮、磷素的吸收与利用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小麦钾素偏生产力。综合结果表明,T6处理可稳定小麦产量,有利于协调作物养分吸收,但磷素活化剂使用成本高,经济效益偏低。  相似文献   

9.
给杜鹃施肥的学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谈施肥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点:杜鹃根系娇嫩,肥料必须沤熟才可使用。一般采用沤制1年以上、经充分发酵的肥料较为适宜。施肥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苗给肥一般幼苗不能施肥,4个月后可开始施用沤制良好、极为稀薄的液体厩肥;次年春天定株分栽后,应多施氮、钾肥,以加快营养生长。2~3年成年期应增施磷肥,以使着花率高、花大色艳。老  相似文献   

10.
读了2002年第10期冯平君先生的《虎尾兰如何安全越冬》一文后,本人有不同看法。冯先生在文中说,冬季要严格控水,"①每3~5天滴入几滴水,一般每个单株不超过3滴水;②每5~7天用与室温相同的水喷叶面"。试想,在冬季北方有暖气的房间里,3~5天滴3滴水,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再说,滴的概念也模糊,是大滴还是小滴?是用管子(有粗细之分)滴还是用注射针头(也有粗细之分)滴?任何花木浇水,都要根据气候、环境,植物特性、栽培植料来决定,怎么好硬规格一个严格的标准呢?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健壮素可使植株矮化,茎秆粗壮,一般可降低株高20~30厘米,降低穗位15厘米;并使叶片上冲,根系增加,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倒耐旱能力,产量比对照增加20%。在1%~3%的早发植株已抽雄,50%的雄穗将要露头时(用手摸其顶部有膨大感)用药最为适宜。每亩用30毫升对水20千克,均匀喷在玉米的上部顶心。要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后4小时内降雨,要减半重喷。  相似文献   

12.
中央建库办制订颁布的《中央直属粮食储备库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质量要求》以及原部颁《粮情电子检测分析控制系统规程》对粮情检测控制系统全面地提出要求和规范。在实际选择、安装、使用、管理中还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就粮食仓房安装电子检测设备具有特殊要求及使用管理中应注意的实际问题和一些体会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豫南地区高肥力地块稻-麦轮作定位减量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豫南地区高肥力地块化肥减量对土壤肥力、粮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稻-麦轮作种植制度,进行为期3年的定位减量施肥试验,在试验的小麦季和水稻季分别设置常规施肥、常规磷钾肥、常规施肥增氮肥5%、常规施肥减施氮肥5%和常规施肥减施氮肥10%5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常规施肥减施氮肥5%和10%的处理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常规磷钾肥处理与之相反,试验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第一轮稻-麦轮作试验期间,常规施肥增施氮肥5%提高植株内全磷含量、小麦植株全钾含量及水稻的经济学性状;增、减施氮肥5%对植株内全氮含量、水稻全钾含量和小麦的经济学性状影响不明显。至第3轮试验期间,常规施肥增施氮肥5%与常规施肥的差异不显著;减施氮肥5%能提高小麦植株内全磷和全钾含量及作物产量,配合肥料支出少,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4.
油茶炭疽病主要在果实、叶、枝和树干上发病。造成果实开裂、果实和叶片大量脱落、枝条枯死、树干溃疡等,严重时整个植株干枯死亡,影响树体生长和茶果产量。发病时,在果实、枝叶上出现红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淡褐色病斑,呈不规则轮纹,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褐色的小点。通常发生时间是5 ̄8月高温高湿季节,7 ̄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 ̄9月会见到大量落果落叶,大树嫁接换冠时也可在树干上见到病斑。生产上注重抗病性育种,选育的良种要求果实自然感病率3%以下。配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增强树势等综合治理。在苗期时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预…  相似文献   

15.
控失尿素减施及不同配比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纳米矿物类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可通过吸附作用,减少施入土壤后的氮素损失,明确该控失尿素施用量、与常规尿素合理配比在夏玉米上的效应,可为夏玉米一次性施肥、氮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在不同产量水平(高、中、低产田)土壤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尿素(纯氮210 kg hm–2)、控失尿素常量及减施(减量10%,即纯氮189 kg hm–2;减量20%,即纯氮168kghm–2)、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配比分别为7∶3、5∶5和3∶7)对夏玉米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养分积累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可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常量控失尿素施用下夏玉米增产率达22.96%~27.55%,在高、中产田上产量较常规尿素有显著提升。与常量控失尿素相比,控失尿素减施10%和20%通过提升穗粒数使得高、中产田夏玉米产量不降低,控失尿素减施20%处理下高产田氮肥利用率高达41.60%。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7∶3配施下的氮素积累量与常量控失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高产田和中产田夏玉米产量、秸秆干物重均未显著降低,同时可显著提高低产田夏...  相似文献   

16.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东北春玉米自交系7922、340、78599、921及美国杂交种H99等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Bt(CryIA.)基因,研究菌液预处理、愈伤组织状态、侵染培养基、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转化频率的影响。根据转化愈伤组织的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结果评估转化率,表明继代培养3 ̄5d的愈伤组织适于转化,其中以继代5d的7922愈伤组织转化率最高,为46.6%;不同基因型对农杆菌转化率存在差异,H99的抗性愈伤组织率为34.57%,7922为26.27%、340为21.36%、78599和921抗性愈伤组织率仅为8.02%和6.78%。基因型间差异显著;浸染培养基中加入(AS100 ̄200mg/L)抗性愈伤转化率明显提高;菌液浓度OD6000.5 ̄0.6、侵染时间5 ̄10min、共培养时间3d最佳。  相似文献   

17.
正拖拉机是否节油不仅与拖拉机性能有关,也与驾驶员使用与操作方法有关。良好的机具技术状态和正确的使用操作,可以以最小的燃油消耗取得最大的作业量,同时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一、使用正规润滑油拖拉机上的运动副零件工作时要消耗部分功率,如果使用的润滑油不正规,就会增加运动零件摩擦阻力,加大油料消耗,例如购买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润滑油与有些地方生产的润滑油相比,可减小传动系统摩擦阻力15%,从而降低油料消耗量。  相似文献   

18.
供求信息     
供勇帆牌系列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产品。各种规格的脱水蔬菜有:大葱、白萝卜、红萝卜、菠菜、芹菜、香菜等;果脯类有:杏脯、桃脯、苹果脯、红薯脯、红萝卜脯等。山西万荣县建安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0359-4539179★打破植物休眠的良药——芽灵,它是一种新型植物休眠终止剂。试验结果表明,用1.5% ̄3.5%的芽灵溶液处理大棚葡萄,可使其发芽期提前17天 ̄19天,上市期提前14天 ̄16天,比对照区增产10.5% ̄17.4%。北京中林大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010-62643622★猪饲料配加的驱虫系列产品。使用该饲料产品或本公司研制的药品后,可消灭猪体内蛔虫,使猪在短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夏玉米生产中水氮投入不合理,缺少综合夏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对水氮优化管理模式评价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博弈论组合赋权计算各指标权重,使用TOPSIS法建立模型对水氮减量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为关中平原夏玉米节水节肥环保增效的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2020年在陕西杨凌开展水、氮二因素裂区田间试验。设置3个灌溉处理,以传统灌水量(800 m3 hm–2,W2)为对照、在此基础上减50%(400m3 hm–2,W1)和减100%(0 m3 hm–2,W0)。每个灌溉量下设5个施氮梯度,以传统施氮量(300 kg hm–2,N300)为对照、在此基础上减25%(225 kg hm–2,N225)、减50%(150 kg hm–2,N150)、减75%(75 kg hm–2,N75)和减100%(0)。分析不同水氮减量处理夏玉米产量、氮素利...  相似文献   

20.
<正>一、地窖选址与消毒新挖地窖应选在向阳、避风、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的地方,深4~5米。老地窖要先清除2~3厘米厚的老土层,露出新土层,再用800倍多菌灵溶液喷洒杀菌。二、生姜采收与挑选储藏用的姜应该是充分长成的根茎,一般在初霜前收获,避免着霜受冻。收获时带土太湿可稍晾晒,注意避免日晒过度。一般收获后立即下窖储藏,不能在田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