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是河南辣椒主产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栽培模式。为提高复种指数,以主要作物不减产、经济作物增产为目标,推行朝天椒套种芝麻栽培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同时通过套种减轻了朝天椒病毒病和日灼病的发生,实现了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及定植模式、整地施肥、种子编绳、朝天椒田间管理、芝麻田间管理、套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总结了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以期达到朝天椒套种芝麻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作物生长特性和环境状况等条件,借助新型灌溉系统,在灌水的同时将肥料配对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合理利用,达到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目的。由于喷灌水肥一体化配套设备以及水溶肥、液体肥价格高,而小麦做为大田粮食作物,比较经济效益低,再加上与水肥一体化相配套的肥水技术研究滞后,目前生产上即使已经实施喷灌的地块多数也仍未做到水肥一体化管理,农户通常是先进行人工撒肥或播肥机施肥而后再灌水,使水肥一体化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本研究通过生产调查和试验、示范总结提出了邯郸市当前适宜推广应用的小麦水肥一体化轻简栽培管理技术,规定了小麦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农艺、植保、肥水管理、设备使用维护等技术要点,以期为推动水肥一体化这项"一号技术"尽快在小麦上落实到位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滨海盐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滨海盐土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规程,包括土壤改良与耕作技术、旱育壮秧技术、移栽技术、水肥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适用于滨海盐土地区水稻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小麦综合防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市小麦生产条件、水平及推广品种,采取综合调控基本苗,科学水肥管理,应用化控等小麦栽培基础措施,提出“两优-调”综合防倒技术,解决小麦生产倒状问题。  相似文献   

5.
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优化集成包括机械精量播种施肥技术、机械化管理技术、联合机械收获技术等。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简化芝麻生产工序,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实现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朝天椒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结合商丘地区朝天椒栽培现状,从播期确定、播量确定、建造苗床、配置营养土、烤畦增温、科学播种、苗床管理、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及适期采收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朝天椒各个时期的管理要点、主攻方向等,以期为商丘地区朝天椒的广泛种植提供技术参考,为朝天椒栽培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芝麻膜下滴灌适宜机械化种植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地主推的芝麻品种中筛选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品种,并对其种植密度,基于机械播种收割的行比配置及水肥供给水平开展相关试验,结合生产实践,提出芝麻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使小麦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漯河市根据本区域小麦生态环境特点,运用成熟的耕作、水肥管理(如平衡施肥、土壤水肥高效利用、保护性耕作、水肥协同管理)等技术,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技术,为本区域小麦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要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助推云南特色油料产业发展,合理利用干热河谷区光、热及有限的土地和水等农业生产资源,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效益值。文章对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新模式进行了技术总结及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新模式比纯种植台湾青枣增收2 532~3 432元/hm~2(芝麻产量可达480 kg/hm~2),新模式具有以短养长、提高土地、水肥利用率及节省劳动成本等优势。研究结果可为芝麻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是实现水肥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率,促进节水减肥;机械化栽培可有效降低人工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种植成本,利于规模化种植。本文从整地、种薯处理、机械化种植、水肥管理等方面总结奇台县膜下滴灌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播种一体机种植朝天椒,一次性完成铺设地膜、铺设滴灌带和播种的技术,能节约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分析朝天椒的机械化生产成效,总结凝练主要栽培技术,进一步促进朝天椒机械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芝麻杂交制种生产效率,实现机械化作业,于2016—2019年在安徽省临泉县、新疆精河县等地,围绕亲本组合选配、播期、父母本行比配置、水肥管理等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亲本组合配对中,以WA18073×皖芝2181的产量最高,比其他组合平均产量提高28.65%;18万株/hm2密度处理较为适宜;春播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比夏播增产36.29%;父母本行比以1:3处理较合理.参考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陇东地区朝天椒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包括产地环境选择、生产管理方法、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分级标准、贮藏运输方式、生产档案记录、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等内容,以期为陇东地区朝天椒绿色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贵州地区朝天椒的育苗技术,包括育苗方法选择、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苗床选择与整理、种子处理、适期播种、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朝天椒的生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山东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集约化种植下存在耕地质量差、生产管理粗放、水肥管理技术不配套造成的水肥投入量过大、作物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次生灾害时有发生等突出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把两季作物作为一个栽培单元来考虑,依据作物与气候的时空统一性及冬小麦、夏玉米栽培生理的互补规律,统筹安排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农艺措施,达到小麦玉米产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该技术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贵州地区朝天椒的育苗技术,包括育苗方法选择、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苗床选择与整理、种子处理、适期播种、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朝天椒的生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鹤壁市是河南省小麦的主产区,随着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小麦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为了提升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产量和品质,需加快推进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应用.该文介绍了土壤培肥、优化布局、科学播种、水肥管理、冬前小麦管理、中后期田间管理等栽培管理要点,以期优化小麦栽培管理技术,为小麦增产增收、绿色高效奠定坚实基...  相似文献   

18.
鹤壁市是河南省小麦的主产区,随着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小麦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为了提升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产量和品质,需加快推进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应用.该文介绍了土壤培肥、优化布局、科学播种、水肥管理、冬前小麦管理、中后期田间管理等栽培管理要点,以期优化小麦栽培管理技术,为小麦增产增收、绿色高效奠定坚实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小麦产量增加,生产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为实现小麦持续高产优质,必须重视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从山东省东昌府区的水肥一体化应用现状角度入手,就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说明。【方法】明确小麦、玉米两种作物在栽培过程中的节水灌溉要点,确保淡水资源和养分能够针对性地供给。【结果】通过应用该项技术能够达到满足小麦和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水分需求、养分需求,一次铺设滴灌带有利于两茬作物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结论】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节水和节肥效率显著,值得在今后小麦、玉米栽培管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