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产业一直处于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和低产出等不良状况,着重论述农作物秸秆用作肥料还田、畜牧饲料、生活能源、工业原料以及秸秆基料等用途的利用现状,同时分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应对该类问题的解决措施和相关建议,希望达到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目的,加快推进作物秸秆的商品化和资源化利用,以期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尤其是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重庆市农作物秸秆的主要种类、分布情况、循环利用效率、循环利用方式等,并指出了目前重庆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重庆市乃至全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农作物收获后,农田中的秸秆在很多方面仍然能够发挥出独特的利用价值,在农作物秸秆利用过程中,通过机械化手段能够将农作物秸秆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并且能够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应用到农作物秸秆处理中的机械化技术主要有粉碎还田机、捡拾打捆机、圆盘耙和翻转犁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并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程度,以此间接地提升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圆捆打捆机能够完成牧草、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秸秆的捡拾打捆作业,便于运输和储存,对农业秸秆回收和综合利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国内外圆捆打捆机的性能特点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近年来,莱芜市农机部门围绕推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扎实开展了机械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成为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一、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小麦、玉米是莱芜市两大主要农作物,年产作物秸秆100万吨左右,其中以玉米秸秆为主,年约60万吨以上。秸秆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治理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富裕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市农机部门不断深化对秸秆综合利用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快农机化工作向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渗透发展,实现了三次跨越。  相似文献   

6.
正石家庄市是农业大市和全国粮食主产区、高产区,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450万吨以上,年产农作物秸秆约820万吨,其中,小麦秸秆约310万吨,玉米秸秆约460万吨,其余作物秸秆约50万吨。近年来,石家庄市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秸秆利用工作经  相似文献   

7.
秸秆是我国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秸秆产量很大,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生产已基本普及,农业机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秸秆捡拾打捆机作为农业生产秸秆回收的主力机型,近年来使用量逐渐增多,了解与掌握秸秆打捆机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秸秆打捆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北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方式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对目前东北各个地区农作物秸秆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未来东北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发展多元化秸秆利用方式,加快秸秆处理相关机械的深入研制与发展,对作物秸秆回收利用实施奖励政策,严禁秸秆焚烧的现象发生等,从农业、生态、社会3个方面阐述未来东北农作物秸秆发展的主要趋势,研究结果对于解决东北地区“秸秆量大难处理”的局面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徐圣 《南方农机》2017,(2):100-101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发展大国。然而,近些年,农业在快速发展发展的同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因此,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文章主要研究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模式应遵循的几点原则,并阐述了秸秆焚烧的危害性,最后详细的对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希望为促进我国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4YZQK-4自走式玉米穗茎兼收秸秆打捆一体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作物秸秆主要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进行处理,可增加土壤养分,提高有机质含量,但还田量过大会造成微生物与作物争肥,影响种子发芽生长。目前,秸秆机械化收集多采用分段作业方式,机械多次进地易造成土壤板结。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了一款自走式玉米穗茎兼收秸秆打捆一体机,主要由机架、割台、果穗升运器、秸秆揉搓切碎机、剥皮机、果穗箱、秸秆打捆机及发动机、驱动桥及转向桥等部件组成,能够一次性实现玉米果穗收获及秸秆打捆等多道工序。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工作正常,可靠性高,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滕飞 《农业工程》2020,10(3):42-45
北京市以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为基础,以市场化运作为根本,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探索总结不同形式的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循环利用模式。该文以北京市探索建立的农作物秸秆区块化社会化处理模式、农作物秸秆市场化全链条处理模式和农作物秸秆集中收储点处理模式为例,总结3种典型模式的主要技术、运行方式、运行效益和适宜区域等特点,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市场对农作物秸秆捆和草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采用机械化打捆是一种非常方便的秸秆收集方式,尤其是在田间运行作业的各类秸秆捡拾打捆机,能自动完成小麦、水稻等作物秸秆的捡拾、压捆、捆扎、打结和放铺一系列作业,将散乱于田间的秸秆经机械捡拾和打捆机构压制成捆,以便运输、加工和贮存。目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秸秆问题涉及农业、农村及千家万户的农民,也涉及到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再生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大问题。玉米是山西省主要农作物之一,收获之后存在大量的秸秆。因此,在山西省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荆州市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率约为85%,农作物秸秆的就地转化与综合利用已成为函待解决的农业生产与生态问题。探讨当前荆州市秸秆资源利用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荆州市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增加,每年会产生大量秸秆,农作物产生的秸秆作为非常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传统燃料.但是,秸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农田,且分散较广,在秸秆运输与储存上具有较大的难度.针对近年来秸秆打捆机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关键部件的研究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人员对秸秆打捆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草捆打捆机是牧草收获稻麦、秸秆等农作物回收再利用重要机具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9YA-1.5型圆草捆打捆机工作流程、使用保养注意事项,以便于使用者在工作中更好发挥该机具性能。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是良好的可再生能源,为有效地解决农作物收获后秸秆的收集处理问题,实现秸秆规模化工业利用,设计了一种侧牵引秸秆捡拾小方捆打捆机。介绍了设备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系统阐述,确定了主要设计参数和一些部件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利用的主要模式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甘蔗叶秸秆资源极其丰富,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甘蔗叶秸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处理,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甘蔗叶秸秆资源化利用,关键在于解决甘蔗叶秸秆如何高效回收。目前使用的秸秆打捆机会出现喂入口堵塞、卷捆不畅等问题。为此,通过虚拟样机技术对目前使用的秸秆打捆机进行结构改进和仿真分析实验,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改进前和改进后打捆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再应用ANSYS和ADAMS软件对打捆机整机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改进前和改进后两款打捆机进行力学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打捆机喂入机构增加喂入对辊和碾压对辊,可大幅提升打捆机的喂入能力;卷捆室钢辊优化排列和钢辊表面结构优化可大幅提升卷捆室的卷捆能力,一定程度上解决打捆机喂入口堵塞、打捆不畅等问题,为秸秆打捆机后续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实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技术,主要有秸秆还田、制造建材与工业用途、秸秆气化及发电等。我国对秸秆的综合利用尚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