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季稻蓄再生稻栽培模式适宜在一季稻温光资源有余、双季稻温光资源不足地区应用,洞庭湖区属适宜种植区。阐述了该模式的优势,包括具有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好、避灾减灾能力强、米质优良、适宜轻简栽培及保护生态环境等;介绍了其关键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头季早播早栽、管好头季稻、重施催芽肥、掌握留桩高度、搞好再生稻管理、适时收割、搞好区域布局等技术环节,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稻再生特性在适宜区域发展再生稻是我国有效增加粮食产量的新技术途径。北纬320区域属于一季中稻生产温度光照资源有余,双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生产温光资源不足的自然生态区域。也是我国再生稻生产北端临界区域。本文初步报道了适宜在北纬320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早熟中稻+再生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头季稻单产700kg/667㎡左右,再生稻单产200kg/667㎡以上,“一种两收”合计单产约900 kg/667㎡。  相似文献   

3.
再生稻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再生稻是在温光条件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充分利用秋季温光资源、改革耕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笔者多年从事再生稻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总结提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适合荣昌县及渝西地区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请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4.
隆昌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早春气温回升陕,秋季温光水资源丰富。常年再生稻有收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总产始终保持在1.5万t以上,虽为四川再生稻温光资源区划的次适宜区,但一直是全省再生稻主产县之一。自2002年起,隆昌县农技部门开始开展杂交中稻+再生稻亩产吨粮技术攻关,经连续9年的技术优化设计和试验示范,配套完善了技术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再生稻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后,开发头季腋芽再次种植收获的一季水稻。在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及双季稻区只种一季中稻的稻田发展再生稻,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南方主要稻作区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使得劳动力紧张。发展再生稻可以缓解双季稻区"双抢"季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降低劳动成本。因此,再生稻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制度之一。然而,由于特殊的栽培与管理措施,再生稻稻田土壤突出的问题是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索生态可持续的稻作模式,对比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和再生稻稻作模式的产量潜力和CH_4排放特征,以此为选取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的稻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依托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科研基地,设置了双季稻和再生稻2种模式,对比分析了产量潜力、稻田生育期间CH_4排放动态和稻田生态系统CH_4季节性累积排放规律以及评估了单位产量稻田CH_4排放。【结果】试验期间,从产量方面来看,双季稻早稻产量为7.37 t·hm~(-2),再生稻头季产量为8.84 t·hm~(-2),头季相比早稻增产19.95%。双季稻晚稻产量为6.82 t·hm~(-2),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为3.39 t·hm~(-2),再生季相比晚稻减产50.29%。综合两季,双季稻总产量为14.19 t·hm~(-2),再生稻总产量为12.22 t·hm~(-2);从生育期间CH_4排放动态来看,双季稻在分蘖期和齐穗期左右排放较强峰值,再生稻除了在分蘖期和齐穗期有较强的排放以外,其在施用促芽肥时也出现了小峰值。但总体双季稻的排放范围(-0.06—1.30μmol·m~(-2)·s~(-1))要高于再生稻的排放范围(-0.01—0.70μmol·m~(-2)·s~(-1));从稻田CH_4季节性累积排放来看,双季稻CH_4累积排放要高于再生稻。再生稻头季累积排放范围在23.90—266.59kg·hm~(-2),再生季累积排放范围在0.00—46.14 kg·hm~(-2)。双季稻早稻季节累积排放范围在为35.57—251.29 kg·hm~(-2),晚稻季节累积排放范围在为10.74—321.59 kg·hm~(-2)。双季稻CH_4季节累积排放A-B(两叶一心至分蘖后期)段B-C(分蘖后期至齐穗期)段C-D(齐穗期至成熟期)段,且全生育期双季稻累积排放达922.35 kg·hm~(-2)。再生稻CH_4累积排放B-C段A-B段C-D段,且全生育期CH_4累积排放为609.74 kg·hm~(-2),即相比对照双季稻,再生稻CH_4累积排放降低了33.89%;最后通过评估单位产量CH_4排放可知,早稻单位产量CH_4排放为0.069 kg·kg~(-1),头季单位产量CH_4排放为0.062 kg·kg~(-1),头季相比早稻减少了10.14%;晚稻单位产量CH_4排放为0.061 kg·kg~(-1),再生季单位产量CH_4排放为0.018 kg·kg~(-1),再生季相比晚稻降低了70.49%。综合两季,双季稻单位产量CH_4排放为0.065 kg·kg~(-1),再生稻单位产量CH_4排放为0.050 kg·kg~(-1),再生稻相比双季稻降低了23.08%。【结论】从单位产量下CH_4排放角度来看,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的主产区扩大种植再生稻是为良策。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稻田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稻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后,开发头季腋芽再次种植收获的一季水稻。在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及双季稻区只种一季中稻的稻田发展再生稻,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南方主要稻作区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使得劳动力紧张。发展再生稻可以缓解双季稻区“双抢”季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降低劳动成本。因此,再生稻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制度之一。然而,由于特殊的栽培与管理措施,再生稻稻田土壤突出的问题是土壤养分失调(土壤磷钾含量相对短缺,氮相对盈余)、再生季土壤板结、茬口期土壤资源浪费、机械化耕作难等。因此,如何进行再生稻稻田培肥与耕作以保持或提高再生稻稻田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是当前再生稻稻田急需解决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双季稻区再生稻低留桩高产栽培技术,选用中浙优8号作再生稻,设留桩高度5cm、10cm、15cm三个处理进行留桩高度对比试验。通过对各处理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抗逆性、再生成穗率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双季稻区再生稻适宜留桩高度为10cm,适合在再生稻低留桩高产栽培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县气候条件优越,秋季温光资源丰富,是再生稻适宜栽培区。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再生稻栽培试验探索,到8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再生稻生产已成为隆昌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和种植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探索生态可持续的稻作模式,对比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和再生稻稻作模式的产量潜力和CH4排放特征,以此为选取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的稻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2018年依托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科研基地,设置了双季稻和再生稻2种模式,对比分析了产量潜力、稻田生育期间CH4排放动态和稻田生态系统CH4季节性累积排放规律以及评估了单位产量稻田CH4排放。【结果】 试验期间,从产量方面来看,双季稻早稻产量为7.37 t·hm -2,再生稻头季产量为8.84 t·hm -2,头季相比早稻增产19.95%。双季稻晚稻产量为6.82 t·hm -2,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为3.39 t·hm -2,再生季相比晚稻减产50.29%。综合两季,双季稻总产量为14.19 t·hm -2,再生稻总产量为12.22 t·hm -2;从生育期间CH4排放动态来看,双季稻在分蘖期和齐穗期左右排放较强峰值,再生稻除了在分蘖期和齐穗期有较强的排放以外,其在施用促芽肥时也出现了小峰值。但总体双季稻的排放范围(- 0.06—1.30 μmol·m -2·s -1)要高于再生稻的排放范围(- 0.01—0.70 μmol·m -2·s -1);从稻田CH4季节性累积排放来看,双季稻CH4累积排放要高于再生稻。再生稻头季累积排放范围在23.90—266.59kg·hm -2,再生季累积排放范围在0.00—46.14 kg·hm -2。双季稻早稻季节累积排放范围在为35.57—251.29kg·hm -2,晚稻季节累积排放范围在为10.74—321.59 kg·hm -2。双季稻CH4季节累积排放A-B(两叶一心至分蘖后期)段>B-C(分蘖后期至齐穗期)段>C-D(齐穗期至成熟期)段,且全生育期双季稻累积排放达922.35 kg·hm -2。再生稻CH4累积排放B-C段>A-B段>C-D段,且全生育期CH4累积排放为609.74 kg·hm -2,即相比对照双季稻,再生稻CH4累积排放降低了33.89%;最后通过评估单位产量CH4排放可知,早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9 kg·kg -1,头季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2 kg·kg -1,头季相比早稻减少了10.14%;晚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1 kg·kg -1,再生季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18 kg·kg -1,再生季相比晚稻降低了70.49%。综合两季,双季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5 kg·kg -1,再生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50 kg·kg -1,再生稻相比双季稻降低了23.08%。 【结论】 从单位产量下CH4排放角度来看,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的主产区扩大种植再生稻是为良策。  相似文献   

11.
<正> 安徽中南部热量资源“双季稻不足,一季稻有余”地区有稻田近100万亩可发展再生稻。50年代前有蓄留再生稻的长期历史,但一般靠天收,亩产仅几十公斤,推广双季稻后向乎绝迹。近年由于育成一批适于此区再生栽培的品种(组合),改进了栽培技术,再生两熟总产可接近双季稻,显著节省工本,深受农民欢迎,迅速发展了几万亩。然而也有因用种或栽培技术不当使再生稻大面积失收的。再生稻能高产难稳产。它由头季稻茎节潜伏芽培育成穗,头季若生育不良不仅当季欠收,再生稻也显著减产。再生稻在头季抽穗前已开始穗分化,其营养生长完全与生殖生长并进,生育期比双晚约短1倍。为适应我省中南部发展水稻生产的迫切需要,在安徽省科委支持下,我们研究了早中稻再生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季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充分利用一季稻区富余温光、土地资源,变一季为两季,在不影响头季稻产量的前提下,可增加再生稻产量,该模式产量与早稻+中稻的产量基本相当,可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13.
我县气候条件优越,秋季温光资源丰富,是再生稻适宜栽培区.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再生稻栽培试验探索,到8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再生稻生产已成为隆昌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和种植业的一大特色,"杂交中稻一再生稻"已成为我县较为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浙南沿海地区温光资源充足,适宜种植双季稻。双季稻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双季稻面积大幅度下降,而同期人口急剧增加,导致稻谷自给率严重不足。从乐清市双季稻生产情况,分析浙南沿海地区恢复扩大种植双季稻在缓解粮食供需矛盾、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及降低自然风险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并从品种搭配、增产技术途径、适度规模经营及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等方面,提出恢复性发展双季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方法]以中浙优1号等4个超级稻为试材,于2009年在广西钦州市的传统中稻区、冬种辣椒区、冬种蔬菜及马铃薯区和双季稻区进行了超级稻+再生稻栽培示范项目,示范面积为167.9 hm2。[结果]在传统中稻区和冬种辣椒区推广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使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在冬种蔬菜、马铃薯区虽然水稻有所减产,但可使一年三熟或多熟,在时间安排上显得宽松,确保农民在冬种作物上增产增收;在双季稻区虽然产量略低,但节省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使农民有充裕的时间再种植一茬冬种作物。[结论]利用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使水稻全生育期缩短1个月左右,产量与双季稻差别不大,并且具有省种、省工、节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我省各级农业部门要抓住工作重点,扎实做好工作,推进我省水稻生产的稳步发展。一是要努力恢复双季稻生产双季稻是我省的优良种植制度,是自然、经济的最佳选择。双季稻区改种中稻,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温光资源,而且易受高温干旱影响和病虫危害,产量不高不稳。因此,我们要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再生稻Ⅱ优明86在福建省光泽县的种植适应性,于2017在光泽县鸾凤乡双门村付家湾小组进行了Ⅱ优明86再生稻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Ⅱ优明86再生能力强,头季稻产量657公斤/亩,再生稻产量278.3公斤/亩,Ⅱ优明8适合在光泽县低海拔双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是是我国南方稻区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收入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对再生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选用优质中籼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多年的试验和示范研究,初步明确了双季稻区再生稻高产的技术是:通过加强头季稻后期管理,提高出苗率、强调低留茬,施壮苗肥,促进再生稻壮秆大穗;最终实现再生稻两熟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0.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种一季收两季,再生季不需要播种、育秧、翻耕稻田,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产量和效益双增,再生稻一般亩产200—300千克,高产可达400千克以上。由于再生稻生长期间温差大、不用药或少用药,米质明显高于头季稻,食味好,米饭香味浓,再生稻谷较一般稻谷高1~1.4元每千克。发展再生稻可使单季稻区变成双季稻区,也可以解决双季稻区劳力紧张、效益较低等问题,有利于增产增收,综合利用温、光、水资源,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