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生产中,大多数养鸡户十分注重蛋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能够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各阶段的特点实行合理的饲养,但也有个别的养鸡户在蛋鸡开产前后采取错误的饲养管理方法,致使蛋鸡开产时间延迟或提前,蛋重较小,甚至影响鸡本身的发育、降低经济效益.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养鸡经验,浅淡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的要点,供养鸡户参考.   蛋用鸡到20周龄,即由育成期转入产蛋期饲养阶段,这个阶段,鸡在生理上变化是很大的,加上转舍、上笼、改变饲料、增加光照等一系列环境变化对鸡的刺激很大.所以,在管理上必须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影响.在新鸡转舍或上笼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新鸡进舍后,舍内应保持安静,使鸡早日适应环境,尽快达到产蛋高峰.   蛋鸡在开产前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  相似文献   

2.
张卫 《农家顾问》2012,(7):47-48
产蛋鸡猝死症又称新开产母鸡病,是近几年来,我国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条件病。发病鸡群大多是刚进笼的新开产母鸡和进入高峰期的鸡,夏季易发(故又称夏季病)。本病主要特征为笼养鸡夜间突然死亡或瘫痪,是一种新陈代谢综合征,多见于刚开产蛋鸡和高产蛋鸡。由于临产蛋鸡和产蛋高峰期蛋鸡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加大,且其自身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对于外界环境、饲养  相似文献   

3.
一、笼养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㈠及时转群上笼在鸡群开始产蛋之前的一定时间内,要及时转入笼内饲养。最适宜的转群时期是17周龄~18周龄,此时鸡群未开产,上笼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环境,对培育高产鸡群有利。转群过迟,鸡对新环境不适应,将会延迟开产期的到来,甚至影响终生产蛋量。  相似文献   

4.
梁久梅 《农家参谋》2011,(12):16-16
一、适时转群,按时接种、驱虫 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接种新城疫、减蛋综合征、禽流感及其他疫苗。  相似文献   

5.
蛋鸡鸡群的疾病预防关系到鸡的生产甚至是养殖户的存亡,做好蛋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从实践来看蛋鸡发病一般都是有预兆的,例如会产生食量下降、排便异常、产蛋异常或是出现萎靡等症状。本文将从蛋鸡几种疾病的原因和具体症状入手,探讨蛋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问题。  相似文献   

6.
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此阶段不仅要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不仅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在蛋鸡开产前要注意很多问题,从进鸡苗开始,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上笼、免疫接种、驱虫、光照、饲养、卫生、减少应激、加强观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对待。  相似文献   

7.
正蛋鸡养殖是一项极为严密的工作,需要对养殖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蛋鸡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同,需要饲养管理人员科学合理的加以控制,提高生产责任心和工作的耐心。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会引起鸡群发病。饲养管理不到位,蛋鸡养殖场温良、湿度和光照等突然的变化而不达标;预防注射、饲养密度等不到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果应对措施不及时准确,那么对养殖的成败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将产  相似文献   

8.
蛋鸡产蛋疲劳症又称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或笼养鸡瘫痪,是笼养鸡骨骼疫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现代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代谢病。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鸡和高产鸡,夏季易发生(故又称夏季病)。临床症状产蛋疲劳症主要有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表现形式,其主要特征为:最急  相似文献   

9.
产蛋鸡猝死症又称产蛋疲劳症,是近几年来本地门诊病例和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条件病之一。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新开产母鸡和高产鸡,夏季易发,故又称新开产母鸡病和夏季病。  相似文献   

10.
产蛋鸡猝死症又称产蛋疲劳症或新开产母鸡病,是近几年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条件病。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新开产母鸡和高产鸡,夏季易发,故又称夏季病。该病主要特征为笼养鸡夜间突然死亡或瘫痪。发病原因复杂,夏季高温缺氧、通风不良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产蛋鸡猝死症又称产蛋疲劳症,是近几年来本地门诊病例和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条件病之一。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新开产母鸡和高产鸡,夏季易发,故又称新开产母鸡病和夏季病。  相似文献   

12.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称笼养产蛋鸡骨质疏松症或笼养鸡瘫痪。该病是笼养蛋鸡骨骼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现代化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代谢病,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鸡和高产鸡。该病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主要引起产蛋鸡的瘫痪、死亡以及产蛋下降,还影响鸡的屠宰加工。  相似文献   

13.
蛋鸡产蛋疲劳症又称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或笼养鸡瘫痪,是笼养鸡骨骼疫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现代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代谢病.该病1954年首次发现于美国南部的一些地区,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此病.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鸡和高产鸡,夏季易发生(故又称夏季病).今年10月份宣化县沙岭子防检分站诊治了一起蛋鸡产蛋疲劳症的病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蛋鸡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开产后5~7周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能维持半年左右,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蛋鸡养殖户由于对蛋鸡产蛋性能认识不深和技术不到位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导致出现蛋鸡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不稳定、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期缩短等现象。作者近年来通过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分析发现,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有望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李连任 《新农业》2011,(12):19-20
一、产蛋高峰上升缓慢 1.原因钙的添加不科学,开产前补钙过早,骨骼贮钙和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致于后期造成骨质疏松,易发生大群的蛋鸡产蛋期疲劳综合症;补钙时间过晚,如开产后再进行补钙,蛋鸡为满足产蛋对钙的需要,就会动员骨骼中的钙质参与蛋壳合成,时间一长,就会使蛋鸡的钙缺乏,导致软骨症、佝偻病和瘫痪等疾病的发生,直接影响产蛋量,而且还会导致产蛋推迟,高峰上升缓慢,软壳蛋、无壳蛋明显增多,同时影响后期的产蛋率及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16.
蛋鸡开产期有以下生理特征:①蛋鸡开产是最大的应激,会造成开产蛋鸡抵抗力严重下降,是蛋鸡最脆弱的时期。②开产期饲料的营养浓度高,特别是蛋白含量和钙磷比例提高,采食量增大,肠道适应性消化吸收不足,易引起生理拉稀,进一步会转化为病理性拉稀,严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③肠道问题容易波及生殖系统,引起输卵管炎,严重影响输卵管的发育和完善。④应激导致抵抗力下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受到影响,再加上肝肾超负荷工作而不堪重负,易产生产蛋疲劳综合征。⑤开产期是生殖系统急速发育的时期,也是肠道适应性再发育再调整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1注意抓好预产期蛋鸡的转群工作 蛋鸡一般应在17-18周龄由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使鸡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减轻环境变化的应激给开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转群前1周要做好鸡的接种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蛋鸡脱肛虽然不像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一样危害巨大,但一旦出现,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脱肛一般从开产出现并延续整个产蛋期,严重影响了养鸡的经济效益。而造成蛋鸡脱肛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多数养殖户仅仅关注了开产早这个因素而忽视了本质原因,现阐述造成蛋鸡脱肛的几个原因,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笼养蛋鸡除鸡常见的疾病外,还有部分常发的其他疾病,现将几种病例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笼养蛋鸡疲劳症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笼养鸡骨骼疾病中最严重的,主要引起产蛋鸡的瘫痪、死亡及产蛋量下降。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和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鸡。  相似文献   

20.
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是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淘率等。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攀升时间较长,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间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的现象。要注意分清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