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植保》2003,(6):27-28
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 aphanis)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自1997年以来,草莓白粉病在山东省胶东地区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为此,笔者对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aphanis(Wallr.)Braum]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自1997年以来,草莓白粉病在山东省胶东地区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为此,笔者对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1发生特点1)周年性。草莓白粉病是1种周年性病害。从苗期到果实成熟采收期,草莓的叶、花、果实都能被侵染而发病。特别是果实上色后,糖度增加,给白粉病的繁殖提供了优良的培养基,更有利其发生为害。2)低温性。草莓白粉病是1种低温性病害…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信阳保护地草莓白粉病为害较重,并已出现抗药性问题。为探寻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对75%肟菌.戊唑醇WG、50%醚菌酯WG、10%苯醚甲环唑WG、25%三唑酮WP、75%百菌清WP进行了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 3 000倍液、50%醚菌酯WG 3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均在80%以上,与其他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且对草莓安全、无害,可以在信阳地区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种类较少、农药残留影响生产安全以及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开展了使用环保型杀菌剂防治大棚草莓白粉病的试验,调查了2种环保杀菌剂及对照化学药剂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环保型杀菌剂42%寡糖·硫磺悬浮剂和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草莓白粉病均具较好防效,施药2次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74.41%和63.62%。  相似文献   

5.
大棚草莓白粉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栽培草莓在象山县已有十余年历史 ,常年种植面积约 333 3hm2 ,由于连年种植 ,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 ,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白粉病后 ,一般减收 2 0 %~ 30 % ,重的达 50 %以上 ,甚至绝收 ,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从 1997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引进新的三唑类杀菌剂进行试用 ,积累了一些经验 ,初步总结如下。1 发病特点与消长规律草莓白粉病的病原为Sphaerothecaaphanis(Wallr)Braun ,称羽衣草单囊壳菌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该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 ,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6.
温室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浸染叶梗、花、花梗和果实。严重时叶片向上卷曲,病斑变红褐色。果实浸染后果面上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防治方法:选用10%世高水分  相似文献   

7.
探讨大黄素甲醚对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开展了0.05%大黄素甲醚悬浮剂对草莓、番茄、黄瓜、葡萄4种作物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药剂处理区病指是清水对照区病指的1/3~1/5,防效在70%~80%,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危害。0.05%大黄素甲醚悬浮剂对草莓、番茄、黄瓜、葡萄4种作物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武夷菌素是一种农用抗生素类生物杀菌剂,温室及田间试验表明它对粮食、蔬菜、果树上的多种真菌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已经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了考查其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室内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武夷菌素能够抑制草莓白粉病菌孢子的萌发,其EC50为9.550 6μg/mL.同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武夷菌素水剂对草莓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300倍液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效果和化学农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相当,武夷菌素200倍液的防效显著高于化学农药,同时对草莓自身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试验表明武夷菌素对草莓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可为生产上防治草莓白粉病和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ramacularis)是草莓上的重要病害。该病在草莓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主要侵染草莓的枝、叶,花、果实,严重影响了浆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降低其经济效益。2001年我们安排了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Kresoxim-methyl)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条件1.1作物品种及试验对象供试作物为秋栽(10月份)草莓,品种墨13。1.2环境条件试验设在泰安市组配中心试验场(泰安市岱岳区省庄);试验地为塑料棚日光温室,土质为壤土,pH值7.1;草莓白粉病常年都有发生,未经过人工接种,靠自然发病;…  相似文献   

10.
多抗灵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抗灵是浙江省农科院新近研制的一种由不吸水链霉菌杭州变种 (Streptomycesahygroscopicusvar.hangzhouensis)产生的抗生素。研究证实 ,该抗生素毒性低 ,对多种农作物的真菌病害有效。为了有效地防治草莓白粉病 [Sphaerotheca aphanis(Wallr.) Brau],我们在浙江富阳、象山、丽水、镇海、奉化等地进行了多抗灵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间药效及 80 0余亩次的大田示范试验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简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浙江富阳江岭草莓大棚中进行 ,草莓品种为丰香。试验设 1 %多抗灵水剂 2 0 0、1 5 0、1 0 0倍 ;1 5 %三唑酮 (粉锈宁 )可湿…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高效、安全的草莓白粉病防治药剂,在离体叶盘和田间活体植株上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 450 mL/hm2和50%醚菌酯WG 560 g/hm2处理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3次药后田间防效均在88%以上。50%硫磺SC 3 750 mL/hm2和碳酸氢钾4 500 g/hm2处理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略高于80%。  相似文献   

12.
10 %世高水分散颗粒剂是新一代跨世纪高科技的广谱内吸杀菌剂。现已在世界各地苹果、梨、葡萄、香蕉、小麦、草莓以及各种蔬菜上广泛应用。一、特点(一)对人畜和作物安全 :药剂毒性低 ,大鼠急性经口致死中量(LD50)1453mg/kg。兔急性经皮致死中量>2010mg/kg,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残留标准 ,符合蔬菜、水果进出口以及加工的残留标准。(二)杀菌谱广 :可防治的病害有 :①葡萄 :黑痘病、炭疽病、白粉病、房枯病、黑腐病、大褐斑病、小褐斑病、轮纹病、叶斑病、褐枯病以及穗轴褐枯病。②梨 :黑星病、炭疽病、黑斑病、…  相似文献   

13.
防治高原地区草莓炭疽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引入西藏日喀则后,炭疽病是其主要病害,在当地发生严重。对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市售药剂进行快速筛选试验,比较了40%五氯硝基苯粉剂、70%(?)霉灵可湿性粉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0%五氯·福美双粉剂对温室内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发现40%五氯硝基苯粉剂1 000倍液喷施处理防效最高,第3次药后的病指校正防效达到81.9%,防效与速效性均优于其他供试药剂。  相似文献   

14.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蛇床子素水乳剂对草莓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次药后7d1%蛇床子素水乳剂400倍液的防效为86.58%,500倍液的防效为76.59%,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的防效为76.45%。从防治效果和使用成本等方面考虑,1%蛇床子素水乳剂400-500倍液防治草莓白粉病,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在我县逐年加重,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1980年至1981年,我们对小麦白粉病进行了损失率测定、病情消长观察及药剂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 一、发生与危害概况: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渐趋严重,特别是近年来表现更为突出。据观察,1980年属于中等流行年份,病叶率80—90%,病情指数30左右;1981年属于大流  相似文献   

16.
探索乙嘧酚、醚菌酯、醚菌+啶酰菌、唑醚+氟酰胺、苯醚甲环唑+醚菌酯、粉唑醇6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草莓的安全性,为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要求,进行了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病效果。试验的醚菌+啶酰菌、唑醚+氟酰胺、苯醚甲环唑+醚菌酯、醚菌酯4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优良,达85%左右;乙嘧酚和粉唑醇的防效次之,乙嘧酚中、高剂量防效高于粉唑醇,低剂量防效与粉唑醇相当。醚菌·啶酰菌、唑醚·氟酰胺、苯醚甲环唑+醚菌酯、醚菌酯这4种杀菌剂防效优良,建议在生产上推荐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草莓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它栽培容易 ,当年结果 ,产量较高 ,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在我地发展较快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草莓病害时有发生 ,若防治不及时 ,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我地草莓病害的调查研究及防治实践 ,总结出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草莓的主要病害草莓主要病害有草莓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病毒病、芽枯病、草莓果畸形等病害 ,这些病的大量发生和流行 ,严重为害草莓的茎、叶、果 ,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 .…  相似文献   

18.
昌群凤 《植物医生》2006,19(6):19-20
宝应县安宜镇10多年来推广了大棚栽培草莓的反季节种植模式,常年种植面积6.7hm^2,200个钢架大棚。从种植情况来看,草莓反季节栽培的效益是显著的.667m^2产草莓2500kg,纯效益达8000元。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收20%-3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自粉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农民头痛的一大难题。从2002年开始笔者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和探讨研究。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戴启洲 《植物医生》2011,24(2):36-37
白粉病是黄瓜上发生普遍的病害之一,常与霜霉病并发,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阻碍黄瓜生产的发展。生产上主要使用甲基托布津等传统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了寻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以控制黄瓜白粉病的为害,笔者于2009年用5%己唑醇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20.
白粉病是甜瓜主要病害之一.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甜瓜白粉病的发生比较严重.选用安全高效的理想药剂,控制白粉病的发生与危害,是确保甜瓜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于2005年秋季进行了10种杀菌剂对甜瓜白粉病防效的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