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能源高粱不同时期性状表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能源高粱在珠三角腹地生长势的趋势是一致的,呈抛物线型;生育性状表现不一,呈旱、中、晚分阶;糖的积累是拔节为初期,灌浆为盛期,成熟达峰值,叶绿素含量灌浆期显著高于拔节期,呼吸速率两时期相近;单株鲜重前期以叶、鞘为主,后期以茎、穗为主,在整个生育时期单株鲜重中茎重起决定作用;本研究综合性状表现优胜的品种是引22和选40,提示育种家挖掘灌浆期潜力,使能源高粱茎含糖量和粒淀粉含量双高。  相似文献   

2.
从欧洲和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东等生态类型地区引种的26个品种和南京本地品种进行比较,分析了其在南京种植后生育期、经济性状、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7个大麻品种的干茎和纤维产量与生育期长短、株高、茎粗、平均节间长度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北方和欧洲品种引种南京后,生育期缩短,植株生殖生长早,株高、茎基粗、总叶片数等大大减少,节间短,叶片小,干物质积累量小,茎杆产量和纤维产量都很低;南方品种表现相反,生育期延长,植株营养生长茂盛,下部分枝少,节间长度增加,快速增长时期的出叶速度和干物质积累速度显著大于北方和欧洲品种。欧洲、东北和西北的品种雄株生长过小,无纤维利用价值;南方及江苏、山东、河南的品种,雄株生长速度快于雌株,纤维利用价值高于雌株。  相似文献   

3.
采用早熟菜用大豆品种为试材,对不同菜用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菜用大豆品种株型矮小,分枝少,节问长度较短;一粒荚、二粒荚所占的比例较大,百粒重和收获指数均较高;不同生育期品种间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没有显著差异;在籽粒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脂肪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积累有所差异.综合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沈农引48是更适合选用的早熟菜用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生理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2011年在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香坊试验实习基地进行,以4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马铃薯的叶片水分利用率(LWUE)及与其相关生理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参试品种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为花期〉蕾期〉苗期〉收获期,且品种间叶片水分利用率差异显著。光合速率、蜡质、可溶性糖含量与LWUE呈极显著正相关。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LWUE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与LWUE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23~2007年)分析了吉林省大豆育种方法和大豆农艺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年代推移,育种方法由系统选育、杂交选育又增加了引种、优势育种、花粉管通道育种和诱变选育技术。农艺性状方面,不同年代品种的株高、节数变幅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略有增加;百粒重随着年代推移一直呈增加趋势;结荚习性表现为亚有限型品种比例增加,无限型和有限型比例下降,并且亚有限品种近些年占据主导地位;叶形表现为圆叶品种比例下降,尖叶品种逐渐增加;品种耐密性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新疆棉花栽培品种对棉蚜抗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新疆栽培的10个棉花品种上棉蚜种群数量变动的分析表明,品种间抗蚜程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中棉所23、新陆中3号、军棉1号和大铃棉等品种上蚜虫数量显著多于其余品种。中植372叶片多毛,棉酚含量高,表现为抗蚜;品种间棉酚含量与感蚜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感蚜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单宁、可溶性糖含量与抗蚜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供试品种的表皮厚度均较薄,不足以影响蚜虫的取食。  相似文献   

7.
烤烟高钾新品系主要性状的优势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成林  钟军  潘著  戴林建 《作物研究》2012,26(3):236-242
以烤烟高钾新品系GK5和中烟86为材料,研究分析其杂交优势,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高钾品种中主要农艺性状和化学性状与钾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一代株高和叶长的亲本平均优势分别为32.28%,5.9%,对照平均优势分别为36.42%,5.38%,钾含量的亲本平均优势为-0.34%,对照平均优势为5.37%.与钾含量关联度的田间表现性状顺序是叶宽>叶片数>大田生育期>茎围>叶长>节距>株高>发病率,与钾含量关联的化学性状顺序是钾氯比>总糖>还原糖>氯>总氮>糖碱比>氯碱比>烟碱.  相似文献   

8.
果蔗含有丰富的糖分、纤维分、水分、矿质元素、氨基酸等,这些成分指标受环境条件与品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主栽的2个果蔗品种的矿质养分含量及品质指标在不同蔗区之间的差异。于果蔗成熟期,分别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4个甘蔗主产区,选取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2个果蔗品种(‘Badila’和‘粤糖54-474’)为材料,对其主要矿质元素含量(N、P、K、Ca、Fe、Mn、Zn、Cu)和品质(糖度、纤维分、简纯度、还原糖、水分)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蔗区改变时,甘蔗对N、P、K吸收转化的稳定性为:K>P>N;对中微量元素吸收转化的稳定性为:Mg>Ca、Cu、Fe>Mn、Zn;品质指标的稳定性为:糖度>水分含量、出汁率>还原糖分、纤维分、简纯度。N与K、蔗汁糖度、简纯度之间,Mn与Cu、Zn,Fe与Zn,蔗汁糖度与简纯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N、K与还原糖分,Ca与Mn,Mn与糖度,纤维分与水分含量,蔗汁糖度、简纯度与水分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与出汁率,Ca与蔗汁糖度,Mg与水分含量,Zn与Cu,Mn与Cu,纤维分与出汁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与Mg、Cu之间,Ca与Cu,Mg、Fe与纤维分,Zn与出汁率,Mn与简纯度之间为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同类型数量性状指标之间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K、Mg含量,蔗汁糖度指标在环境变化时表现最为稳定,品种、基因型能表现出其相应性状指标的种性优势;其次是P、Ca、Cu、Fe含量,水分含量、出汁率;而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是N、Mn、Zn含量,还原糖分、纤维分、简纯度。相似数量性状指标可按环境效应和基因效应对其影响程度分为“环境效应优势型数量性状”“环境效应和基因效应对等型数量性状”和“基因效应优势型数量性状”3类。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态类型大麻品种在南京引种的生育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欧洲和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东等生态类型地区引种的26个品种和南京本地品种进行比较,分析了其在南京种植后生育期、经济性状、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7个大麻品种的干茎和纤维产量与生育期长短、株高、茎粗、平均节间长度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北方和欧洲品种引种南京后,生育期缩短,植株生殖生长早,株高、茎基粗、总叶片数等大大减少,节间短,叶片小,干物质积累量小,茎杆产量和纤维产量都很低;南方品种表现相反,生育期延长,植株营养生长茂盛,下部分枝少,节间长度增加,快速增长时期的出叶速度和干物质积累速度显著大于北方和欧洲品种。欧洲、东北和西北的品种雄株生长过小,无纤维利用价值:南方及江苏、山东、河南的品种,雄株生长速度快于雌株,纤维利用价值高于雌株。  相似文献   

10.
超高产粳稻品种抗倒伏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培育的超高产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粳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及与倒伏密切相关的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齐穗后30 d左右是水稻最容易发生倒伏的时期,株高与水稻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基部伸长节间性状与倒伏关系密切,茎秆维管束数目、厚壁细胞层数、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对倒伏有一定影响。超高产粳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9741与常规粳稻品种辽粳294和辽粳371相比,表现出较好的抗倒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