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工程技术,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对于保障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具有长远和现实的双重意义。阐述旱作农业工程节水技术的内涵,介绍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少免耕覆盖机械化技术、农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改旱技术5种技术内容,为旱作农业工程技术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甘肃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增加农机装备投入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加以完善创新 ,组装配套单项旱作机械化技术 ,引进、吸收先进机械化技术 ,努力扩大应用范围 ,提高技术水平 ,因地制宜地建立系列化、规范化的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根据这一思路 ,近年来 ,我省农机部门在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技术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绩。1 加大机修梯田力度 ,改变农业生产环境我省现有耕地 350万hm2 ,其中坡耕地 2 0 0万hm2 。坡耕地改梯田是改善农田条件的一…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是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产品和科技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大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两高一优”是农业发展的目标,农业机械是实现“两高一优”的载体,二者相互依赖而共同发展。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是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机械工程技术是实现生活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先进手段,它可以高效,持久,适时地作业,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农业部近年来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之一,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技术的主要方向和技术重点。为此,对青海省湟中县重点推广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有关的技术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市场需求;从典型应用效果明确了机械化在旱作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旨在对西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解决旱作农业生产中效率和效益、产量和品质、增产和增收、高效和可持续等矛盾中的技术问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旱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与健康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机械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陈志 《农业机械学报》2001,32(1):1-4,15
通过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农业机械对淡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保护作用的分析,阐述了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化肥施用、秸秆处理、农药喷施、地膜回收等农业生产环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对机械装备的需求,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产品加工、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的应用范围和效果。从而得出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技术手段的结论结论。  相似文献   

6.
充分发挥机械化旱作农业在增加粮食产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西省长期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实践入手,阐述了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发展过程和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基本内容;论述了机械化旱作农业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7.
结合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旱地农业特点,阐述了在该地区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旱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观点,总结了机械化旱作技术的主要措施,分析了机械化旱作模式的增产机理,指出进一步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寿阳县十余年来开展国内国际科技合作,试验示范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集雨利用工程技术,以科技进步促进了旱作农业持续发展,成绩显著。影响深远。建议进一步试验应用机械化行走式补灌种苗增墒技术,促进旱农作物尤其是当地优势资源小杂粮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谢洪 《四川农机》2001,(3):25-26
一、中国旱作农业的基本情况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近 10多年来,全国每年受旱面积都在 0. 2~ 0. 27亿 hm2,由于干旱造成绝收的面积在 200万 hm2左右。旱作农业技术的开发利用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旱作农业是指主要依靠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进行的农业生产,是雨养农业和集雨补充灌溉农业两种基本生产活动类型的总称。本文所涉及的机械化旱作农业主要是指机械化旱作种植业。 1.旱作区的地理分布   我国旱作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方浅山丘陵及坝上高原,华北旱平地及漫岗区,长江中上游流域,云贵高原和武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云南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简介、特点及创新以及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意义;提出了云南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人类生存发展永恒的主题。实践证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农业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基础地位。要大力发展达州市农业生产力,关键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传统手工劳动工具逐步转化为以机械动力为主的劳动工具,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和农艺技术的有机结合。广大农民要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近年来,我市农机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优化农机体系,加快了农机服务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我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偏旱地区。近几年,连续干旱,水资源递减,加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严重影响了我市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的生长,制约了我市的粮食生产。为使我市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抓好机械化旱作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是一条重要途径。1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内容及其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就是针对旱地缺水和雨量季节分配不均的特点,在地力瘠薄的自然劣势下以机械为龙头,把传统农艺与现代化的机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机械化配套作业手段,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以实现旱地作物的增产增收。具体技术措施主要包…  相似文献   

13.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大庆市来说,大力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普及现有的科技成果,对于保持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其重要。为此,分析了大庆市农业的自然特点,阐明了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原则,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贯彻实施“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推动质量效益型农业的持续发展 ,根据黑龙江省机械化旱作农业试点市(县)宁安市的调查 ,他们从改革传统耕作方式 ,推广应用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入手 ,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 ,摸索总结出机械化旱作农业高产耕作栽培制度 ,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就在旱作农业区实施机械化高产耕作栽培制度谈如下意见 :一、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耕作栽培制度的目的机械化旱作农业高产耕作栽培制度就是在农业生产中主要通过机械生产方式 ,应用机械化旱作农业综合技术 ,用最低的成本、消耗最少的土壤肥…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河灌区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要性,介绍了玉米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技术要点,分析了玉米和玉米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研究旱作农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经验出发,说明旱作农业的实施重点是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指出旱作农业只有注入机械化措施之后,在艺措施的实际标准才会有质的突破,土壤蓄水、保水、用水的效果才能为之一新,只有使传统的旱作经验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结合起来,重视机械的组装配套投入,才能使粮食产量、粮食生产效益显著提高,使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小康”目标的实现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技术(十)柴跃进,温建云机械化平田整地技术机械化旱作农业主要是山区丘陵旱地抗旱夺丰收的一项工程技术。在这一区域,地形复杂,山峦起伏,地块破碎,土地贫瘠,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的增加和先进生产力的发挥,而机械化平田...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简介   我国农业耕地面积中,干旱面积约有 70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 51.9%,其中北方旱地面积 5300万公顷,南方 1700万公顷,分布于 20余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且水资源在地理和时空方面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旱地作物比有灌溉条件作物每公顷产量低 1200~ 3000kg。所以,加速推广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保护性耕作技术、深耕、深松以及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等。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  相似文献   

19.
机械化是实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农业严重缺水的现状,提出了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基本技术,强调指出机械化是实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没有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条件和手段的现代化.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生产条件和手段,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才能得以实施.在美国工程技术界评出的20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中,第7项就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机械化是不可取代、也不能跳过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中,继续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不仅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农业劳动强度,而且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适应现代化农业的新形势,满足农村、农业、农民的需求,是我们农机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