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基于农业供应链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互联网+"战略布局中,"互联网+农业"是一大热点,而"互联网+农业"正在从农业电商起步,因此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从研究、应用、政策、技术、成功案例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发展现状,剖析了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然后,从现代农业产业链入手,借鉴农业供应链、会员制营销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从农民到市民的全新会员制农业供应链模型;在此理论研究基础上,应用云计算技术,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农业电子商务云平台架构;最后,针对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推广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在新环境、新模式下实施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应用技术的发展,"精确农业"成为我国电子信息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门领域。支持"精确农业"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已经研究出来,并逐步趋于成熟。因此,在示范、应用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成为我国未来农业、农业工程高新技术应用,具有极强吸引力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正>一、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农业信息技术是指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起步于1979年,当时从国外引进了遥感技术并应用于农业,被认为是"首开信息化农业的先河"。1981年,国家建立第一个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机构,即中国农业科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农业高校科技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水平,笔者以农业高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高校科技档案的优势及其服务"三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农业高校科技档案在服务"三农"中的应用意义与价值,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农业科技档案服务"三农"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农村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围绕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研究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开发了大量实用性很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系统、平台,并进行了大规模示范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重点讨论了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理论的产生背景、研究进展、发展构想、防治机制和研究展望,突出强调了农业污染"源"、"汇"的立体控制,生态治理、污染链全程控制,以及利用圈层理论发挥农业在控制立体污染中的自洁能力、环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从基础学科、应用基础和模拟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治理研究方法与模式展望,以加强我国新时期农业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改革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使得国家的更加注重农业科技的投入,当前农业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们通过研究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新技术运用科技,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应用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数字农业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数字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方法】文章概括了数字农业的内涵,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数字农业研究进展,探讨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未来数字农业研究重点任务进行了展望。【结果】(1)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数字农业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已形成了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2)国内数字农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快,在农业数据信息资源建设、"3S"技术、农业模拟模型与专家系统、智能装备与自动控制以及数字农业成果的普及与应用等方面已有突破。【结论】新时代下,我国未来数字农业研究重点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数字农业观测系统、加强数字农业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建设数字农业技术系统集成与平台、加强数字农业技术应用示范、创新数字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以及农业标准规范研制。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应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99年以来,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的相继开通运行,标志着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农业要想真正获得发展,同样需要借助电子商务的"顺风车"。基于此,本文对服务"三农"的区域性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期望可以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业事业的进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对"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做了具体安排。就如何将农业信息化融入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工程中,从"互联网+乡村振兴"的具体应用、制约瓶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我国农业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政策建议,意义深远,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西农业科学院—柬埔寨水稻科技合作发展对策,以实现柬埔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保障国际粮食安全.[方法]通过分析柬埔寨水稻生产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广西农业科学院与柬埔寨水稻科技的互补优势,提出广西农业科学院—柬埔寨水稻科技合作对策建议.[结果]柬埔寨水稻生产存在缺乏先进科学技术及创新能力、水稻产量低、品种退化严重、农田基本设施落后、栽培技术简单、管理模式粗放、农业加工体系落后、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广西农业科学院具备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水稻种质资源与品种丰富、栽培和加工技术等互补优势.[建议]广西农业科学院可在柬埔寨推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建设水稻合作示范基地、加强与柬埔寨大米加工领域的合作等,以推动中柬农业合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水资源安全的定义及其内涵和外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了给农业水资源安全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同时给出这一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本文在综述水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安全3个概念不同的定义,辨析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推敲了农业水资源安全概念的组成要素,得出农业水资源安全应该是水资源的供应保障农业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和损失。这一定义的内涵包括农业水资源安全的自然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和人文属性3个方面。其外延涉及广义和狭义的农业水资源安全,以及由农业水资源安全引发的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农业经济安全、农村社会安全等。定义这一概念可以为开展农业水资源安全研究、确定农业水资源安全的理论框架、建立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fine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The definitions of water security,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and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were summarize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as differenti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the elements of the concep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were hashed and the conception was defined.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s the provision of water resource that ensures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against threat, hazards, destruction, and loss. Moreover,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were ascertained. In detail,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efinition has natural attributes, socioeconomic attributes, and cultural attributes. The extensions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nclude both broad and narrow ones, as well as, food security, agroenvironmental security, agroeconomic security, rural society security, etc. The definition will serve as the frame of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the researches, limiting the frame of the theory, and founding a appraising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相似文献   

14.
利用SYBASE的PowerBuilder10和EAscrver,可以方便地开发出基于三层模式的应用.通过对网上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课题的开发,研究了如何建立一个在客户端通过EAServer访问数据库的三层体系的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于网上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开发中,提高了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通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单产变化的研究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978-2004年数据为基础,分别从阶段性、趋势性、稳定性与不同作物等4个角度,对东北地区粮食单产时序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农业生产条件的角度,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不同阶段各因素对粮食单产影响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装备水平”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57-4258,4306
总结归纳国内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的相关研究,提出二者的区别与内在联系,从而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宏观研究方向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农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农资质量的有效监管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文章在阐述中国农资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资防伪溯源的关键技术——数字化防伪技术。从物联网技术角度出发,阐述了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条形码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防伪溯源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农资监管领域的应用。通过对数字防伪技术与传统防伪技术的功能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了国内农资防伪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促进国内农资数字化防伪溯源技术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北运蔬菜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地理条件形成了我国华南特色蔬菜育种和栽培区域。番茄和茄子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由于华南地区高温、多雨、高湿的天气持续时间长,青枯病爆发等因素严重影响番茄和茄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优质、耐热、抗病种质资源收集鉴评与创新,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优质、高产、抗病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是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产业的重要研究课题。对60 多年来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优质高产新品种培育、耐高温和抗青枯病等重要性状机理研究、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广等方面进行概述,系统阐述了当前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育种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提出了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在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抗病抗逆和品质应用基础研究、新兴生物和农业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华南地区番茄和茄子种业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对中国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确保中国农产品在保障全国人民的食品安全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植物抗线虫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线虫侵染及致病相关目标基因、线虫与植物的互作、植物抗性反应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分子水平上植物抗线虫机制的研究进展。指出未来10年内分子植物线虫学将在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源于生物技术的抗线虫作物品种商业化将使种植业者获得巨大利益,同时也将为环境带来很大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