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试验地,对引进的无刺丰、西伯利亚红晕、壮圆黄、杂交3号和杂交4号5个大果沙棘品种,进行了果实性状及结实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引进大果沙棘的百果鲜重和果柄长度都远大于对照中国沙棘,果实中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总黄酮含量则远低于对照中国沙棘。  相似文献   

2.
不要盲目引种未经鉴定的大果沙棘用于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刺大果沙棘比中国普通沙棘有很多优点,如1989年开始培育、1994年通过专家组鉴定、辽宁省科委列为重点推广成果的辽阜1号、辽阜2号,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仅技顶有刺,余无刺或仅有少量软刺;二是果大产量高,是中国沙棘最大果区陕西黄龙所产沙棘果实的2.8倍,产量是普通沙棘的7倍~8倍;三是果柄长0.3cm~0.4cm,比中国沙棘增加了1倍,果皮比较厚。这三项优点,恰恰解决了中国现有沙棘最令人困惑的三个难题,给采摘操作带来了极大方便。另外,无刺大果沙棘还具有优质、抗病性强、适生面广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大果沙棘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黑龙江绥棱和内蒙古磴口试验区对俄罗斯11个大果沙棘品种和蒙古1个大果沙棘品种的种子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中国沙棘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特征值明显低于引进大果沙棘品种.绥棱试验点供试的11个引进品种千粒质量及种子特征值均比磴口试验点高;根据种子长宽比及形状,对中国沙棘与大果沙棘进行了初步的划分.(2)大部分品种种子的宽度及长度在遗传和对环境适应上具有紧密相关性,种子厚度的遗传比较稳定,对环境的变化不敏感.(3)种子特征指标,如种子长度、宽度、长宽比3个指标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相关,特别是种子长度;千粒质量与百果质量呈现极显著线性相关.(4)发芽初期,中国沙棘的发芽率较引进品种高;发芽第14天时,所有供试品种的发芽率均达到了最大,发芽率高的品种有乌兰格木、丰产、巨人、绥棘1号、卡图尼礼品,发芽率≥67%.(5)不同大果沙棘种子的总黄酮、维生素E含量均具明显差异;引进品种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国沙棘;不同大果沙棘品种的饱和脂肪酸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果沙棘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赤霉素、ABT6号生根粉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处理大果沙棘插条,进行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果沙棘扦插育苗过程中,吲哚丁酸150 mg.kg-1不仅对大果沙棘的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新梢生长发育作用非常显著;吲哚丁酸50 mg.kg-1对大果沙棘的根系生长作用显著;吲哚乙酸50mg.kg-1对扦插苗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5.
利用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设备进行大果沙棘嫩枝扦插,推广和完善包头市大果沙棘快速繁育技术。结果表明:采用ABT生根粉1号,ABT生根粉2号,ABT生根粉6号处理嫩枝插穗,均对插穗生根有较好的效果,用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条,在圆形沙床上扦插,生根率可达90%以上,当年6~8月扦插,40~60d后移到普通苗床上继续生长,大果沙棘育苗成活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三北地区不同类型沙棘叶片参数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北地区3个典型区域,杂交沙棘叶片多条形,钝尖,叶柄较长,而中国沙棘叶片呈披针形;叶面积以杂雄沙棘最大,引进大果沙棘次之,杂雌沙棘较小,各乡土沙棘最小;叶产量随雌雄株、区域不同变化很大,"杂雄优1号"叶产量较"杂雌优54号"高出3.6倍,同一品种"杂雄优1号"叶产量,辽宁朝阳比甘肃庆阳能高出2.4倍。在三北地区,杂雄沙棘叶面积大,叶产量高,具有很好的种植和叶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果沙棘适宜在气候温凉,年均气温〈7℃,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地区栽培,其果实主要用于加工,生产沙棘系列产品,由于果实个大,产量高,栽培大果沙棘的果农逐年增多,为了提高大果沙棘的栽培技术,提高沙棘产量,充分利用大果沙棘产量高、质量优的特点,为沙棘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无公害大果沙棘栽培应主要采取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8.
大果沙棘引种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大果沙棘的扦插方法,齐棘92—2—5号品种用浓度为100mg/kg的2号ABT生根粉处理12h,扦插深度为12cm,可提高大果沙棘的扦插成活率达50%左右。齐棘1号经浓度为300mg/kg的2号ABT生根粉处理4h,扦插深度为10cm,扦插大果沙棘的生长量可提高2cm。大果沙棘的扦插成活率越高,则其生长量较低,成活率较低时,则生长量较高。药物处理浓度以300mg/kg,浸条时间12h,扦插深度12cm时,比对照扦插提早愈伤组织形成13天,提早生根12天,单株生根率提高3%。  相似文献   

9.
《沙棘》2003,16(3)
在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鼓舞下 ,甘肃源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过了调查论证 ,从 2 0 0 0年开始进行大果沙棘的引种快繁和栽培示范工作 ,经过 4年的努力 ,已引进国内外大果沙棘品种近 30个 ,建成年产优质苗木 30 0多万株的快繁基地两处 ,建立的品种示范园 ,已大量结果 ,初步显示了大果沙棘在甘肃省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中的价值 ,现将工作情况简介如下 :1 引种快繁2 0 0 0年以来 ,我公司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大果沙棘品种 2 8个 ,苗木 1 0万余株。这些品种包括齐齐哈尔市从前苏联引进 ,经过多年观察的品种和我国近年选出的大果沙棘新品种 ,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果沙棘新品种在山西省的生态适应性,笔者以从辽宁阜新引进的壮圆黄和西伯利亚红晕2个大果沙棘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本地2年生中国沙棘作对照,观察大果沙棘在山西省的生长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晋中和晋南地区2个大果沙棘品种的保存率、株高、地径和冠幅明显高于晋北地区,变化特征与中国沙棘相似,地理位置越靠南生长越快。  相似文献   

11.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大果沙棘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不同的叶面肥对不同沙棘品种进行叶面肥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叶面肥肽蛋白、氨基酸肥料和磷酸二氢钾对大果沙棘乌兰、向阳及对照中华沙棘的根长、根干质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的作用最为明显;磷酸二氢钾、氨基酸肥料对各沙棘品种的地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叶面肥肽蛋白、氨基酸肥料和磷酸二氢钾对沙棘的侧根数增加量没有效果。肽蛋白可以作为沙棘叶面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天水地区大果沙棘两个品种幼树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水地区两个品种大果沙棘的保存率、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楚伊、霞光4~6月份为速生期,属前期生长型树种,三年生平均树高141 cm、146 cm,地径2.5 cm、2.9 cm,冠幅123 cm,136 cm,保存率83.6%、94.0%,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霞光总体生长表现优于楚伊.  相似文献   

13.
大果沙棘不同品种果实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黑龙江绥棱和内蒙磴口试验区对俄罗斯11个大果沙棘品种和蒙古1个大果沙棘品种的果实特性进行了比 较研究,结果表明:(1)黑龙江绥棱试验点百果质量在38.33-67.59 g之间,磴口试验点为32.87-63.85 g。在供 试的品种中除卡图尼在2个试验点百果质量一致外,其余品种百果质量在磴口试验点均比绥棱试验点有不同程度 的下降。引进品种除阿尔泰新闻外,其余品种的百果质量均显著低于原产地俄罗斯,反映出百果质量随纬度下降而 下降的趋势。(2)不同品种果实横径与纵径呈紧密线性相关,即随着果实纵径的增大横径随之增大。(3)果实纵 径、横径、长宽比三个指标与百果质量均达到极显著线性相关,因此可根据果实形状指标对百果质量进行预测。 (4)供试的11个大果沙棘品种果汁Vc含量在342.6-1770.3 mg·kg-1之间,与俄罗斯原产地Vc含量(470- 3300mg·kg-1)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5)供试大果沙棘品种浆果果汁中VE含量在4-29 mg·kg-1之间。 总黄酮在36-429 mg·kg-1之间,其中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分别为21.9-310.8 mg·kg-1、1.0-9.8 mg· kg-1和13.1-133.8 mg·kg-1,很明显总黄酮主要由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组成,而且二者的含量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4.
Root length and root length density of Lespedeza bicolor,Amorpha fruticosa,and Sea buckthorn were investigated in a country highway-TongSan highway(Tongjiang to Sanya)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The root length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root orders according to Pregizter sequence classification method.Results show that sea buckthorn roots are dominated by coarse roots in the horizontal growth,while L.bicolor has a large proportion of fine roots in vertical conical growth and A.fruticosa is in depth growth.Root length density of L.bicolor in all the root sequenc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ea buckthorn and A.fruticosa.On the basis of the root structure,it is inferred that L.bicolor roots mainly absorb the surface soil moisture for its normal growth;in contrast,A.fruticosa has good uptake ability to deep soil water.The root structure of sea buckthorn implies that it has a strong drought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5.
对嫩江中下游流域生产上应用的6个主要灌木品种进行了盆栽模拟试验,采用L 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主要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等进行了观测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灌木品种中,紫丁香、小叶锦鸡儿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蒸腾速率较低,为相对节水、抗旱品种;大果沙棘与宁夏枸杞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蒸腾速率较高,为相对耗水较大品种。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些灌木在生产中的适应性及现实生理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试验示范基地及甘南县甘南林场的大果沙棘林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根部灌药的方式,研究了噻茵铜、恶霉灵、普力克、多茵灵等4种低毒土壤杀菌剂对沙棘干缩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杀茵剂均可减少沙棘干缩病的发生,但不同杀菌剂对沙棘干缩病的影响程度不同,恶霉灵对减少沙棘干缩病的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榆林沙棘资源利用现状及在产业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榆林沙棘资源丰富,是沙棘适生区。但品种单一,栽植技术落后、规模化种植程度低、功能产品开发基础薄弱等制约了沙棘资源利用。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规模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措施是实现沙棘产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寒干旱山区大果沙棘2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性状及扦插育苗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沙棘在位于海拔2660m的祁连山高寒干旱山区能够正常生长结实,适应性强,较中国沙棘易采摘、成熟期早、丰产。  相似文献   

19.
Tian  Chunjie  Lei  Yidong  Shi  Suhua  Nan  Peng  Chen  Jiakuan  Zhong  Yang 《New Forests》2004,27(3):229-237
As a N2-fixing tree species, sea buckthorn (Hippophae rhamnoides) is well adapted to arid regions and is utilized for multiple purposes in China. Current knowledge of genetic variability of H. rhamnoides is limited in terms of rangewide distributions. Eleve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sea buckthorn in northeastern and northwestern China were analyzed to detect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and within populations, by use of ISS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markers. Using eight primers, 207 polymorphic loci were observed, ranging in size from 250 to 2500 bp. The coefficient of gene differentiation (Gst = 0.0679) showed that the total molecular variance of 11 populations was mainly existed within populations. The genetic variation within and among the 11 populations was 93.21 and 6.79%,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genetic and geographic distances of the populations was found using ISSR markers. Our study provides a population-level genetic profile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sea bucktho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