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色素的提取,稳定性与龙眼护色保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佳铭 《果树科学》1999,16(1):30-37
在乙醇;龙眼果皮=100:4(v/w),70℃,100min的最佳条件下,pH4.52,λ^Rmax=370nm,呈鲜黄色。龙眼黄色素乙醇提取液的pH,光,热,离子,共存物对R的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用AB,C,保鲜剂,浸果3min后,分别于室温,15-10℃下贮藏10,30,60d,龙眼的好果率为87%,95%,100%,损耗率为14%-0,基本保持果壳原色和果肉的色泽,风味  相似文献   

2.
艾西丝南瓜试管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艾西丝南瓜试管苗的移栽季节、基质及不同根长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移栽季节、基质适宜的条件下,艾西丝南瓜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0%~100%。其中,移栽的最佳季节是春季(3月10日至4月20日),最适宜的移栽基质是V(细砂)∶V(腐叶土)∶V(粗砂)=1∶1∶1分层基质,且试管苗根长小于1cm时移栽适应环境快,生长势强,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龙眼是我国南方著名特产水果,色、香、味俱佳,其鲜果、干果都深受人民喜爱。但其对生态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年均温度在17℃以上,无霜期短,1月平均气温在8℃以上。四川、重庆沿长江许多地区属于适宜区。适宜的土壤pH为6~7(即微酸性或中性),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冲积土为宜。近年来,由于龙眼在市场上价格高,经济效益显著,栽培面积逐渐扩大,为促进生产发展,现将龙眼幼树栽培管理技术介绍于下。1 种植壮苗,缩短缓苗期 幼树定植期选择在开春的3—4月雨来时最佳。定植坑长。宽、深为1m、1m、0.8m。在山地应用疏…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黄瓜嫁接苗的稳定生产技术。采用断根嫁接苗;嫁接断根苗在高温(25℃~30℃)、高湿(95%~100%)和一定的光照(2000~3500Lx)条件下,培养4d;在10d左右苗龄时进行嫁接;紧造发根部位进行断根,30×50cm的育苗盘栽植25~36株嫁接苗;在高温的培养条件下使用矮化剂处理;嫁接苗在嫁接后8~12d定植等能获得较好的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5.
辣椒品种‘猪大肠’种子经不同时间(天)70℃温度干热处理(X3)、不同时间(分钟)10%磷酸钠水溶液浸种(X2)及用不同厩肥比例(%)的营养土(X1)育苗三因素对成苗率( Y)的影响,据回归设计试验所取得的回归方程当 Y= 100%(理论期望值)时,其优化的区间估计为:X1=10.1~13.9%,X2=125.5~190分钟,X3=1.5~2.1天。通过对甜(辣)椒若干品种试用此措施进行种子消毒及育苗(春季),苗期基本未发生环状倒伏型猝倒病。生长期在温室春季高温高湿、夏季高温干燥、灌水频繁的条件下(模拟高温高湿的环境及粗放灌水的条件),植株也基本未发生如疫霉病等毁灭性真菌病害和明显的病毒病。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椰乳(CM)、2,4-D、赤霉素(GA3)和蔗糖等四个因素及其组合对石硖龙眼和桂味荔枝的幼胚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正交设计试验法应用于龙眼和荔枝组织培养培养基筛选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对龙眼,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组合是 CM 10%、2,4-D1.0mg·1-1、GA30mg·1-1和蔗糖3%;对荔枝,最优组合是CM0%,2,4-D1.0mg·1-1,GA30mg·1-1和蔗糖 5%。 2)适当的 2,4-D浓度(1.0 mg·1-1)可提高愈伤组织的产量;3)GA3抑制了龙眼和荔枝的愈伤组织的产生;4)不同树种的胚需要不同的糖浓度;5)适当CM浓度(10%)可提高龙眼愈伤组织的产量,而荔枝愈伤组织的产生并不需要CM。  相似文献   

7.
果梅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绍兴县是果梅传统产地,现有栽培面积400hm2。果梅花而不实,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直接影响栽培效益。1992年起我们开展了果梅丰产栽培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示范园基本情况 1992年春在绍兴县王坛镇东村(海拔50m,黄土丘陵地)建立果梅优质丰产示范园20hm2。当地年均温16.5℃,年降水量2004.7mm,无霜期235天,≥10℃年积温5 233℃,年日照时数1996小时。土壤pH值5.4,有机质含量1.8%。株行距4m × 4m,共种植12 000株。示范国及其附近无工业污染,生态环…  相似文献   

8.
猴头菌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报道了猴头菌适宜的液体发酵条件及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猴头菌适宜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28℃,培养基起始pH50~60,摇瓶装量100~120mL/500mL,振荡频率150~180r/min,种子培养时间3~4d,接种量10%~15%。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小麦粉3%,酵母粉3%,KH2PO401%,MgSO4·7H2O005%,VB120μg/100mL,VB220μg/100mL。  相似文献   

9.
豇豆霉病是由菜豆尾孢菌(Cercospora cruenta)侵染所致。试验表明:菜豆尾孢的分生孢子只有在水膜中才能萌发,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再生能力很强,保湿4小时就可产生孢子,且2~3天后产孢率达到高峰,病叶上的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400多天,是下一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源之一;分生孢子在保温(28℃)保温8小时后萌发率达94%;在充分保湿条件下,5~40℃范围内,分生孢子都能萌发,但以25~28℃为最适;在pH2~11.40的0.1M的磷酸缓冲液内也能萌发,pH5.5为最佳萌发酸度;光照(1000lx荧光)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 65%的代森锌和瑞锌合剂(25%瑞毒霉:65%代森锌=1:3)的500倍和1000倍液对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龙眼果穗套袋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龙眼果穗套袋试验为解决龙眼落果、裂果及果实外观质量差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果穗套袋试验。1997年6月20日在揭阳县桂岭镇一个5年生古山2号龙眼园中,分别用黑色塑料遮光网、绿色塑料纱网(70目)和黄色塑料打孔背心袋(打孔4行,孔距4cm,行距4cm,孔径...  相似文献   

11.
GA和CPPU对枇杷无核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10 年生的几个枇杷品种为试材,进行GA+ CPPU 不同的浓度、使用时期和时期组合试验,结果表明:用GA1 000 m g·l- 1处理花蕾,再用GA1 000 m g·l- 1+ CPPU20 m g·l- 1在花后1 月下旬、2 月下旬、3 月下旬分期喷果3 次,是增大无核果和防止无核果落果的重要措施;无核果率100 % ,无核果单果重与对照正常果单果重差异不显著,其果肉厚、可食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生理病果较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果形指数显著大于对照,成熟较迟。并探讨了上述处理所产生的无核果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香菇中香菇嘌呤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1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香菇(Lentinula edodes)中香菇嘌呤含量的方法。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Ultimate AQ-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93,pH 4.67)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9 nm,进样量10μL。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香菇嘌呤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VA菌根真菌对柑桔果汁成分和果皮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性柑桔园中接种VA 菌根真菌(Glom us m osseae),设常规施磷区、减施磷区和减施磷+ 施炭区。试验结果表明,和常规施肥量相比,减少施磷肥量可以显著地提高柑桔的菌根感染率;由于菌根感染率的提高,减施磷区和减施磷+ 施炭区果实的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皮油胞层的磷含量、糖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果皮着色度都显著地高于常规施磷区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磷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糖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6 个黄色或橙黄色果肉和5 个白色或绿白色果肉杏品种维生素含量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杏果肉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E、B1、B2、B6 和C含量均有较大差异。其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与果肉颜色有关,黄色或橙黄色杏品种的果肉β-胡萝卜素含量高于白色或绿白色果肉14 倍,而大多数白色或绿白色果肉杏品种维生素E含量显著高于黄色或橙黄色果肉杏品种。从营养价值分析,供试骆驼黄和龙泉务香白杏2 个品种为营养型优良品种,应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内保温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在日光温室后墙(37墙)加装间距0.4 m的水管(直径0.1 m、长3 m)共28根,蓄热水管总体积0.66 m~3,研究蓄热水管对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加装蓄热水管后,晴天时温室内最低气温可提高2.3℃,阴天时提高0.6℃,后墙距墙体内表面0、10、20 cm处最低温度均高于对照,墙体的保温性能明显增强。1月试验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分别提高了5.22、0.71、1.36℃。连续不良天气(3 d)条件下,加装蓄热水管能将日光温室土壤(20 cm)日最低温提高2.6~3.1℃;连续晴天(3 d)条件下能提高2.0~3.7℃。可见,加装蓄热水管明显地改善了温室内的热环境,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太阳能热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灵武长枣贮藏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灵武长枣采后极易失水软化、酒化、腐烂等因素,采后常温和单纯的低温下保鲜期短等技术难点,重点研究长枣"低温+MA微孔膜+专用防腐剂+生理调节剂"的综合保鲜工程技术。采用10%KDZ+100μg·g-12,4-D;10%KDZ+1%CaCl2;10%KDZ+100μg·g-1GA3;1μL·L-11-MCP熏蒸24h+10%KDZ处理枣果,装入保鲜袋,在0℃进行长枣贮藏研究,以单独KDZ处理枣果装入保鲜袋置于0℃贮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MCP结合KDZ处理和CaCl2结合KDZ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0℃保鲜90d还原糖含量达12.4%,维生素C分别为2409mg·kg-1和2539mg·kg-1,好果率77.9%和79.3%,并且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口感鲜脆、汁液丰富。  相似文献   

17.
连续2 年以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了施钾肥对果实发育、裂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 月中旬施钾肥可提高花蕾质量,促进幼果生长,增加果皮厚度,减轻采前裂果;但却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 月中旬与7 月中旬分别施钾肥,既可减轻采前裂果,又维持较高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8.
梨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宏  常有宏  陈志谊 《果树学报》2006,23(2):247-251
对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PSA平板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以及菌落厚度有显著不同。病原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适宜生长相对湿度为50%~100%,最适生长相对湿度为98%~100%,孢子萌发必须具备相对湿度98%以上的高湿条件,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为4~12,最适生长pH值为7~8,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7~8,病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的pH值会发生改变。该病原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硫酸胺和氯化胺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9.
秋富红是由红富士苹果(秋富1品系)选育出的短枝型芽变新优品种。综合评价,该品种具有树冠矮小、紧凑,枝条萌芽率及短枝率高,节间短,叶片大而肥厚,果个大,果色浓红,外观美、风味浓、品质优,贮藏性、早果性、丰产性、抗逆性较强等特点,成熟期为10月中下旬。适宜在辽宁省1月份平均气温-10℃以南的富士苹果产区栽植。在我国富士苹果产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桔子为原料,对糖水罐头生产中酸碱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桔瓣在浓度为0.2%的HCl溶液中于25℃下浸泡30 min,充分漂洗,再在浓度为0.3%的NaOH溶液中于30℃下浸泡3 min,制得的罐头产品色泽橙黄,脆度适中,汤汁透明,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