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调查:武汉市以鲜切花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公司、花店、礼品店有190余家,鲜切花经营品种达30余个,1994年鲜切花销售量约2000万支,鲜切花市场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尔海县依托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阳光等有利自然条件,把鲜切花作为新兴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大投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快速拉动了花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双店镇北沟村为中心,辐射山左口乡和驼峰乡的三大鲜切花生产基地,已建成标准鲜切花日光温室8000多栋,面积达4万余亩,有百合、非洲菊、玫瑰、郁金香等2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上海、杭州、南京、徐州等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年创产值10多亿元。荣获“中国花术之乡”称号,双店镇被评为“中国鲜切花第一镇”、“全国鲜切花生产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他是云南剑兰(唐菖蒲)切花生产的第一大户,年产剑兰种球500万粒,切花550万支,所产剑兰切花占云南冬季市场份额的80%;他种植的黄莺总面积达到了200亩,年产鲜切花1200万支,所产黄莺切花占云南冬季市场的50%,产量位居云南第一;他是云南晚香玉引种第一人,种植面积超过了200亩,年产切花200万支,在云南市场占有率达到100%;他同时也是云南鹤望兰的种植大户,经营面积 160亩,其中产花面积40亩,年产切花20万支,市场占有率为 20%;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试验种植成功了彩色马蹄莲,生产技术国内领先,达到了周年产种球100万粒,盆花10万盆,切花100万  相似文献   

4.
陆斌 《云南林业》2003,24(6):5-5
云南的花卉产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步发展的。经过10多年来的奋力开拓,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终于使云南成为中国花卉产业第一强省。截至2001年底,全省花卉及观赏植物生产面积达613公顷,总产值约1.3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550万美元。其中鲜切花产量为13亿枝,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鲜切花销量占全国市场的50%左右,在所销售的鲜切花中,有80%的销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有10%的出口到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及台湾、香港地区。近10年来,世界花卉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花卉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大宗交易商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5年…  相似文献   

5.
2011年末,房山区园林绿化局对辖区内花卉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此次调查涉及11个乡镇,经统计,房山区共有33个花卉企业,2个花卉市场;全年生产鲜切花44.6万支.盆栽植物1900万盆,花卉用种苗30万株,种植面积67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一直将苗木花卉作为全县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富民工程进行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老百姓也得到了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截至2010年,东海县有苗木花卉面积6万亩,鲜切花日光温室8000栋,年出圃各类苗木5500万株,鲜切花(叶)近2亿枝,盆花500多万盆,盆景22万余盆,年产值达到10  相似文献   

7.
《甘肃林业》2005,(2):45-46
定西市近年来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花卉产业。截至2004年底,全市已发展花卉种植面积2万多亩,向社会提供鲜切花1万多支,盆花800多万盆,花卉产值达到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近2亿元,花卉产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论述鲜切花生产的国内外现状,分析沈阳鲜切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鲜切花生产的发展对策,旨在提高沈阳鲜切花的品质,推动鲜切花产业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月季在切花生产中是收益较高的花卉品种之一。我国月季切花生产起步较晚,南京地区更为落后,年消费量约二三百万支的月季鲜切花中的90%以上需从广州、上海等地调进。月季鲜切花零售价每支高达2.5~3.5元,巨大的利润一度吸引南京众多的单位投资经营月季鲜切花,但迄今为止,每平方米的产量均在20支上下。原因之一是缺乏先进的栽培措施和科学管理,另一方面是缺乏适宜南京地区气候环境条件的切花品种。  相似文献   

10.
80警代以来,花开作由一种产业在华夏大地迅速回起.井成为世养7个花卉辈出D创汇额增长超过20%的国家20%;被世并花卉界公认为最具生产和消费潜力的国家。花卉业蒸蒸日上我国花卉资宏辛苦我启历史简久;文化渊淙流长;可商品生产一直未成气候。中国政府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花卉生产开始由小农式的传统生产方式转向产业化的现代生产6式;并逐步形成了独D的产业体系。云南,国内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仍以零鲜切花种植面积600公顷,库产鲜花2.1亿支。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二辈鲜切花和产面积增至3300公顷,年产鲜花6亿支,占全国鲜切花生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鲜切花在商品花卉结构中已由第7位上升到第4位,呈现出对鲜切花需求量越来越大的趋势。2000年,全国鲜切花销售量达32.20亿支,比1995年的8.17亿支增长了294.12%。山东省的花卉市场也是如此,鲜切花的消费量越来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探索在华南地区生产月季鲜切花的技术。试验结果表明:①保护栽培(敞开式玻璃防雨棚)能周年生产月季鲜切花,年总产量达10~13万枝/亩,其中商品标准切花(花枝长≥40cm)达4~7万枝/亩;③夏半年(5~10月)的月季鲜切花产量为冬半年(11~4月)的2.2~2.5倍;③采用高密度12株/M~2和14株/M~2种植,两者的商品标准切花产量差异不显著,以12株/M~2(每亩种4800株)为宜;④参试两个品种中“基督教徒”比“超级明星”高产。  相似文献   

13.
花卉业在河北省曾经是一个弱势产业,但近几年来,河北省花卉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很猛。据统计,截至2001年底,河北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1.1万公顷,其中保护地面积达933公顷,年生产鲜切花6000万支,各类盆花、盆景5500万盆,其中仙客来达到169万盆,年出圃各类观赏苗木2.5亿株。2001年,全省花卉总产值达到10.2亿元,销售额6亿多元。全省各类花卉市场已发展到223家,花店1151家,各种中介服务组织856个,全省花卉从事人员达1.5万人。一切用事实说话河北省花卉业的迅速发展还体现在:——…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又被称为"花卉之乡"。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约有1.7万种,包括了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到寒带不同气候类型的植物种类,有21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植物1500种以上。云南不仅是世界上观赏植物的宝贵种质基因库,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保证。经过10年的发展。云南省花卉生产面积已达15.9万亩,鲜切花年产量20亿枝,连续9年保持全国第一。花卉总产值由1999年底的14.5亿元增加到42.1亿元,花卉出口额由528万美元增加到3040万美元,花卉企业365家,从业  相似文献   

15.
月季是世界四大名花之一。据世界鲜花市场预测,月季鲜切花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不久将超过康乃馨,一举成为仅次于菊花的第二大名花。这就难怪她跻身于举世闻名的花卉王国荷兰,也倍受宠爱了。 1 荷兰花卉园艺概况 荷兰的花卉园艺规模之浩大,技术之先进,设施之精良,发展之迅猛,为世人所公认。近2年来,生产人数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但栽培的面积却逐年扩大(表1)。据市场调查,在众多的鲜切花中,尤以月季的增长最为引人瞩目(表2),1988年的市场销售量已达17亿支,销售额高达5亿7500万荷兰盾,约合人民币16亿元,占荷兰鲜切花销售量的20%强,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鲜花。与蒸蒸日上的月季相比,昔日占尽风骚的康乃馨已一落千丈,大轮康乃馨的萎缩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一、花卉业已成为日本的主要产业 花卉业在日本是一个近年来急速发展的行业。花木生产是日本近十年间农业中唯一增长的部门,每年以10%的比例增长,现已成为继美国和荷兰之后,世界第三位花木生产国,年总生产额2717亿日元,其中鲜花生产1917亿日元,鲜花的产量已迫近荷兰。据不完全统计日本现有花店约25000个。平均每个花店面对5000个居民。鲜花店的从业人员平均每店2.5人,每从业人员的年销售额约800万日元。花店数目是鱼店、蔬菜店、和服店、布店、被褥店的半数,和水果店相同。花店数每年按5%至10%的比例增长,  相似文献   

17.
安吉县是全国闻名的毛竹产区,有竹林64万余亩,目前蓄积量达一亿余支,年产毛竹1500余万支。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贯彻,毛竹生产正向多层次经营、综合利用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因此,节约生产用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之初,江苏省林业种苗工作,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开局,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省林木种苗生产面积近2万公顷,年产苗量达7.1亿株,商品苗4.9亿株,树苗商品率近70%;全省拥有商品盆景200万盆,盆栽花卉5000万盆,鲜切花年产量近5000万支,草坪草皮1600万平方米,2000年全省林木种苗产值突破11.4亿元,林木种苗产业在林业产业体系中崭露头角,异军突起。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江苏林业种苗工作,出现了全新的态势,表现了和市场经济接轨、科技含量提高的变化。全省已…  相似文献   

19.
对河南省鲜切花生产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阐述。鲜切花生产现状方面主要从总体产销状况、主要种类产销状况和产地销售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我省鲜切花生产的市场前景做了科学合理的分析,对我省鲜切花事业进行了较为系统、综合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县级)吴窑镇属黄桥革命老区,又属如皋中部高沙土地区。近10多年来,他们在狠抓高沙土改造的同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重点推进银杏产业化经营,使“爷爷栽树,孙子受益”的“公孙树”银杏,5年挂果、数代受益,“公孙树”变成了“摇钱树”,拓展了致富之路。现在全镇已种植银杏58万株,其中已挂果的有6万株,年产干果500多t,干青叶3000多t;现存各种规格的苗木400多万株,人均年增收400多元。1999年上半年,该处被评为南通市惟一的优质银杏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