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运用不同调查方法对安庆沿江滩地杨树林地、江滩草地、芦苇丛等5个植被类型区的钉螺分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钉螺样本的形态指标和阳性率,以及对其与已采取的灭螺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成熟杨树林地、中龄杨树林地均无钉螺分布;杨树幼林地、江滩草地、芦苇丛螺口密度分别为4只/0.11m2、5只/0.11m2、7只/0.11m2。(2)杨树幼林地、江滩草地、芦苇丛所获钉螺样本的阴阳性检测,没有被血吸虫感染,均为阴性。(3)江滩营造抑螺防病林是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及人工控制钉螺种群密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滩地治理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湖区5省滩地综合治理开发项目实施的5种主要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描述。对有螺滩地治理开发模式建立前后的钉螺密度、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及效益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各试验区内钉螺密度下降88%,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40-50%,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在沿江滩地建立各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可达到消灭钉螺,改善环境,增加收入的目的,是治理开发滩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湖区5省滩地综合治理开发项目实施的5种主要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描述。对有螺滩地治理开发模式建立前后的钉螺密度、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及效益进行了对比。其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钉螺密度下降88%,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40%~50%,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在沿江滩地建立各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可达到消灭钉螺,改善环境,增加收入的目的,是治理开发滩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树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主要栽培树种,无论成片造林或四旁植树农田林网,杨树造林密度普遍过大,是这些地区大量形成“小老树”,成林不成材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泡桐以外,其他树种造林密度也普遍过密。因此,对中幼龄林进行间伐移稀,开展以改革密度为中心的栽培技术革命是当前发展杨树刻不容缓的任务。通过对华北中原的调查及有关单位提供调查材料,对平原地区杨树造林密度进行分析与讨论。历史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有钉螺的江、湖洲滩采取兴林及林间地套种冬季作物,达到抑制钉螺的生存繁殖目的。结果表明:兴林能降低钉螺密度,尤以林间地套种冬季作物灭螺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滩地造林与钉螺分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滩地造林后林地钉螺的分布与造林密度、高程及耕种抚育措施密切相关。滩地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形成使得系统内光照强度、温度、土壤水份及植被均朝着不利于钉螺生存的方向演变,从而使其成为钉螺非适生区。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垸外湖洲植树造林与钉螺分布的关系,1989-1991年在益阳市茈湖口镇曾明外洲就不同植被类型钉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定点观测,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蜡洲活螺及阳性螺平均密度均明显高于柳林,可见植树造林可以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兴林可以达到灭螺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该工程的实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林代芦造林技术与效益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江滩(包括洲滩)杨树造林技术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芦林混交,可以实现以林代芦的目的,造林密度越大,以林代芦的演替进程愈快;2.芦地造林改造了钉螺的革生环境,活螺密度较造林前下降21.3~91.1%,是控制钉螺的有效措施;3.采用林芦混交模式,林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比纯芦苇地高22.3~52.7%。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解析山丘区钉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浅丘区的抑螺林分类及体系布局。结果表明:(1)该流域钉螺平均密度为4.05只·0.11m^-1,活螺框出现率为34.00%;(2)钉螺密度和活螺出现率均以林地最低,旱地其次,而水田、河滩、荒坡和沟渠较高;(3)不同环境类型活螺出现率依次为:洲滩〉湖滩〉沟〉河〉林地〉塘。该区域的抑螺防病林可分为河渠抑螺林、坡地抑螺林、农田抑螺林和多功能抑螺林四种类型、各种林分类型在树种选择、组成、功能上各有不同,但抑螺林的布局必须以降低钉螺密度、减少人畜感染机率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经济及生态方面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国外技术目前,林业上所用的植树机都是由开沟器在土壤中开出连续不断的植树沟,然后用手工或栽植机构将苗木植于沟中。这种植树机在未经拔根整地的采伐迹地和多石地上是很难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造林密度是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营造中需要认真讨论的一个技术问题.营造农田防护林的类型、林带结构、以及树种配置都要考虑植树密度,同时,它也是提高林带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常规造林条件下,植树过密,林木单株的营养面积小,降低了林木受光量和对养分、水分的吸收,林木生长不良,抗性减弱,如果技  相似文献   

12.
1981~1990年间,苏联在伐根密度超过600株/公顷的采伐迹地上进行森林更新作业时,需预先用专用机械进行迹地清理。通常是开出2.5~3m 宽的通道,以便让开沟机或植树机通过。伐根的清除作业,有的用拔根机来完成,有的则利用伐根削片机将根的地上部分进行削片粉碎处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当前植树造林工作的深入研究,着重从植树密度对林木生长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为植树造林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集水造林不同密度林分生长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黄土高原 ,集水造林与常规造林相比 ,林木的生长规律和林分的生产力水平有显著的差异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集水造林通过增加植树带汇流量改善了林地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对 4种密度 (84 0、1110、2 2 2 0和 3330株·hm- 2 )自然坡面集水造林的 15a生刺槐林及拍光坡面集水造林和常规造林 (密度同为 10 0 0株·hm- 2 )的 9a生刺槐林进行研究 ,表明林分密度越小 (集水面积越大 ) ,微型集水区产流率越高 ,则植树带汇流量越大。以密度为 84 0株·hm- 2 的林分植树带汇流量为 10 0 %计 ,则从小到大其余 3种密度的林分植树带汇流量分别占 93 6 0 %、81 77%和 84 4 3% ,密度最小的林分年均土壤含水率比密度最大的 2林分高约 2 0 %~2 5 % ;集水造林比常规造林植树带年汇流量多 30 %左右 ,土壤水分相差约 10 %。由于水分条件的差异和密度效应 ,各密度林分间及集水造林和常规造林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差异显著 ,尤其生长总量最为明显 ,从小到大 4种密度林分 15a时树高分别为 12 10、10 31、8 4 5和 7 2 2m ,胸径分别达到 17 14、11 6 1、9 17和6 5 6cm ,林分蓄积量分别为 2 14 5 8、110 2 9、12 1 35和 84 0 3m3·hm- 2 ;集水造林和常规造林 9a时的树高生长分别达到 9 13和 7 0 4m ,胸径生长分别达到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是贯彻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绿委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大力发动和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2002年全国有5.36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22.96亿株,折合面积1753万亩。从全国人大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始,至2002年底,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累计已达82.8亿人次,植树398.4亿株,如果按植树间距1米计算,折合栽植里程3984万公里,可绕地球994圈;如果按平均密度150株/亩计算,折合面积26565万亩,足以覆盖贵州省。  相似文献   

16.
滩地造林与灭螺防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滩地造林,在林分郁闭前,通过以林为主的多种营林技术措施,改造钉螺孳生环境,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能有效地降低活螺和感染螺密度,降低湖水感染性,降低居民感染率。林分郁闭、林下间种停止后,林地森林生态环境朝着不利钉螺孳生的方向演变,滩地造林的灭螺作用是持久的。  相似文献   

17.
宁化县是福建西部的一个山区县,80%以上的山林是集体经营,1989年完成消灭荒山的任务。在此情况下,义务植树还要不要搞?场所在哪里?每年要完成19.5万义务植树工日或植树 78万株如何安排?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宁化县绿化办采取了六个结合,把全民义务植树落到了实处。 1.在农村全民义务植树和“四旁”绿化相结  相似文献   

18.
选择式植树机除具有栽植质量高、性能可靠、使用安全、劳功组织及生产管理简便等特点外,还应具有经济性好的优点,即在经济上可与人工植树一争。换句话说,就是使用选择式植树机的栽植费用与人工栽植相同或低于后者。这样方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本文拟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选择式植树机可购价的计算方法,供购置设备时参考。这里所说的选择式植树机主要是两种类型,一种为拖挂式,一种为自行式,可用来栽植容器苗或裸根苗。  相似文献   

19.
滩地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对水淹环境的适应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李家洲林场长江外滩杨树林分为代表,研究了滩地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对水淹环境的反应,其主要结论是:1.幼林成活与淹水状况和林木本身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成活率与淹水时间呈负相关,与林木直径呈正相关,回归模型为y=100.7033+3.6586X_1-0.4547X_2-3.4106Xa;2.淹水对幼林生长有明显影响,淹水40天以后每增加10天,生长量平均下降10%,淹水对3年生以上的林分影响不大;3.100天以内的淹水时间越长,钉螺分布密度越大,林地钉螺主要是受江水携螺情况的影响,汛期过后,钉螺分布密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造林绿化成绩显著,宜林荒山荒地面积在逐步减少。于是,有些地方政府抓全民义务植树的力度变弱了,有的地方绿化机构被撤消或名存实亡;义务植树活动无人抓,全民应尽的植树义务不能履行,义务植树以资代劳费也不认真收取。这种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