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河北省甘薯田主要杂草种类和防除技术要点,以期为河北省甘薯田杂草科学防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适合南方薯区甘薯移栽后封闭除草方法。[方法]利用不同用量的二甲戊灵和乙草胺对移栽后甘薯田进行喷施处理,对杂草防除效果和甘薯药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2种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33%二甲戊灵5 025 m L/hm~2处理的防除效果最好,50%乙草胺3 750 m L/hm~2处理次之。甘薯田以阔叶杂草为主,2种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均较好。2种除草剂只有在高浓度下产生苗期药害,但在甘薯旺长期药害症状全部消失,对甘薯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为秋冬薯区的甘薯田杂草防除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石燕 《农技服务》2013,(11):1168+1171-1168,1171
为了解甘薯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红薯的安全性,选用50%乙草胺乳油,10%精喹灵乳油和二甲戊灵3种除草剂,对甘薯地田间杂草进行杂草株防效调查和鲜重防效。结果表明:喷施50%乙草胺乳油300 ml/667 m2对甘薯的生长最安全,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乙草胺对甘薯地杂草的防除试验结果表明,50%乙草胺乳油对甘薯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经济效益显著。其具体用量应视草种结构而定。以禾本科杂草为绝对优势种群地区,以80ml/667m~2为宜;以阔叶杂草为主地区,则以100ml/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5.
两种除草剂防除甘薯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50%乙草胺乳油和50%异丙草胺乳油(地瓜草锄)两种除草剂进行甘薯田杂草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乙草胺乳油对甘薯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高在80%左右,每666.7m^2适宜用药量为180—200ml;50%异丙草胺乳油可有效防除甘薯田的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并对甘薯安全,在防效上明显优于50%乙草胺,最高防效可达90%以上,是一种较好的甘薯田除草剂,每666.7m^2适宜用药量为250—300ml。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冬小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总结了河北省冬小麦的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措施 ,提出了防除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及多年生杂草的适宜除草剂及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甘薯田间杂草安全高效除草剂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可有效防除甘薯田间杂草且对甘薯生长安全的除草剂,采用茎叶喷雾法在室内测试15种除草剂对甘薯苗的药害作用,筛选出10种对甘薯影响相对较小的除草剂进行甘薯田间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25%砜嘧黄隆水分散粒剂90g·hm~(-2)、330g·L~(-1)二甲戊灵乳油1 800mL·hm~(-2)、900g·L~(-1)乙草胺乳油1 050mL·hm~(-2)和960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200mL·hm~(-2)对甘薯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50d对不同杂草鲜重的总防治效果可达82%以上,且对作物较安全。进一步选用这4种除草剂进行甘薯田间杂草防除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900g·L~(-1)乙草胺乳油1 050mL·hm~(-2)和960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200mL·hm~(-2)在福州、龙岩、南宁、湛江的效果均较好,可作为南方甘薯田杂草防除药剂。  相似文献   

8.
5种除草剂对甘薯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适合甘薯田使用的高效、安全除草剂,比较了50%乙草胺乳油、33%二甲戊乐灵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24%乙氧氟草醚乳油和10%精喹禾灵乳油5种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乙草胺、二甲戊乐灵和乙氧氟草醚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二甲戊乐灵、乙氧氟草醚和精喹禾灵对甘薯较为安全,而33%二甲戊乐灵乳油1 500 mL/hm2处理获得了最高的鲜薯产量26 548.27 kg/hm2.从杂草防除效果及对甘薯安全性和鲜薯产量的影响等综合因素考虑,使用33%二甲戊乐灵乳油1 500 mL/hm2在甘薯田防除杂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都尔属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蟋蟀草、狗尾草、苋、藜、马齿苋等.为探索其防除甘薯田间杂草的效果和对甘薯的安全性,寻求最佳使用剂量,1998~1999年在我所试验田内进行了小区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选用96%金都尔乳油、90%禾耐斯乳油、33%施田补乳油和25%宝成水分散粒剂4种不同除草剂进行了防效比较试验以及对甘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96%金都尔乳油1 200 m L/hm2杂草防除效果最优,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了87%以上,且藤蔓鲜重和鲜薯产量均比空白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54.02%和29.32%,干物率和商品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从杂草防效及对甘薯地上部藤蔓、鲜薯产量、干物率和商品率的影响综合考虑,使用96%金都尔乳油1 200 m L/hm2在甘薯田杂草防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正> 据田间试验,河北省宣化农药厂生产的新型除草剂,对防除玉米、花生、油菜、小麦田的杂草,均有良好的防除效果。1.新型旱田广谱性除草剂—50%乙草胺乳油,每亩75~100毫升,对水40公斤左右,喷洒处理地表和杂草茎叶,防除花生、玉米、油菜田的单子叶杂草和某些双子叶杂草,如牛劲草、刺苋菜效果良好,防效达  相似文献   

12.
<正> 据田间试验,河北省宣化农药厂生产的新型除草剂,对防除玉米、花生、油菜、小麦田的杂草,均有良好的防除效果。现介绍如下:1.新型旱田广谱性除草剂—50%乙草胺乳油,每亩75~100毫升,对了拼0公斤左右,喷洒处理地表和杂草茎llJ,防除花生、玉米、油菜田的单子叶杂草和某些双子叶杂草,如牛劲草、  相似文献   

13.
进行外来有害杂草薇甘菊的防除以后,热带亚热带经济园林和林地中的薇甘菊容易再次发生危害,成为薇甘菊防除的一大难题,防除后及时种植其他覆盖植物是减少薇甘菊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为寻找在经济园林和山林等荫蔽或半荫蔽环境下,能有效覆盖地面并且减少薇甘菊发生的植物,分别选择果树下的阴地和光照充足的阳地2种类型地块,用薇甘菊和甘薯进行1∶1人工混种,比较薇甘菊和甘薯在不同光照地块上的生长优势.结果表明,阴地上甘薯的长势超过薇甘菊,阳地上薇甘菊的长势则强于甘薯,因此在具有荫蔽条件的地块上栽种甘薯,能起到抑制薇甘菊危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邢台市近几年麦田禾本科杂草的调查分析,说明了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发生特点,并对新特点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技术措施和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甘薯田间杂草高效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品种或用量的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鲜薯产量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效果最好的是50%乙草胺乳油,施药量为1 500 mL/hm2。  相似文献   

16.
40%乙莠水悬浮乳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马奇祥,姜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吕际成(焦作市植保站)40%乙莠水悬浮乳剂,是河北省宣化农药厂研制开发的玉米田专用特效除草剂。从1992年开始,对其进行了防除玉米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90%乙草胺乳油除草剂对甘薯田控草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0%乙草胺乳油最适宜施用药量为3 000mL/hm2,可有效防除甘薯田禾本科的狗尾草、马唐、牛筋草和部分阔叶杂草,最高防效可达90%以上,甘薯产量比清水对照提高了25.3%。甘薯田施用乙草胺除草,省时省工,而且该药对人畜低毒,经济安全,是一种较好的甘薯田除草剂,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9,(12):2182-2184
为缓解甘薯种植过程中除草成本过高的问题,筛选出薯标、精喹禾灵、氟吡甲禾灵3种除草剂进行甘薯生长发育及田间杂草防除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除草剂,薯标处理的杂草株数和杂草鲜质量显著降低,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显著增加,薯标除草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薯标处理的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分别增加26.09%,23.27%,蔓长显著降低27.78%,鲜薯产量增加31.18%;精喹禾灵处理的商品薯和大中薯产量最低,小薯产量最高。综合杂草防控和甘薯性状,在商薯19生产过程中喷施2 250 m L/hm2薯标除草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李书红 《河南农业》2021,(10):50-50
红薯又名甘薯、山芋,地下部分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目前,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能够有效防除地下害虫和杂草,规避农药和除草剂对土壤和红薯的污染,保温保湿,改善土壤结构。一、培育壮苗育苗是甘薯生产中的首要环节,薯苗质量与产量关系很大。培育壮苗是高产栽培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50%乙草胺乳油防除大豆田杂草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0%乙草胺乳油防除大豆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50%乙草胺乳油防除大豆田禾本科杂草效果较理想,防除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推荐剂量:防除禾本科杂草1 500~2 000g/hm2,防除阔叶杂草2 000~3 000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