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对小鼠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影响。【方法】给3周龄的昆明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 IU/只)以获取颗粒细胞,颗粒细胞传代后48 h HE染色鉴定形态,绘制颗粒细胞的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促卵泡素受体(FSHR)的表达。当第2代颗粒细胞汇合度达到50%时,先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饥饿处理12 h,然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DHT (0、10-9、10-8、10-7、10-6、10-5 mol/L),培养48 h后检测颗粒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AMH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6 mol/L Flutamide (雄激素受体(AR)特异性抑制剂)、10-7 mol/L DHT、10-7 mol/L DHT+10-6 mol/L Flutamide、10-5 mol/L DHT、10-5mol/L DHT+10-8 mol/L 11-ketodihydrotestosterone (AR特异性激动剂),分别记为F、D7、DF、D5、DK组,以不添加药物为对照组。培养48 h后,检测各组颗粒细胞增殖及AMH蛋白含量。【结果】体外培养的小鼠颗粒细胞呈梭形或铺路石状,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普遍表达FSHR;与0 mol/L DHT组相比,10-8、10-7 mol/L DHT组细胞增殖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P<0.05;P<0.01),10-5 mol/L DHT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10-7 mol/L DHT组AM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与D7组相比,DF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D5组相比,DK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10-7 mol/L DHT能够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而10-5 mol/L显著降低了颗粒细胞增殖以及AMH表达,且AR介导了DHT调控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神经肽P物质(SP)刺激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干细胞BMP2、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0(对照组)、1×10-6、1×10-7、1×10-8、1×10-9 mol/L 5个浓度梯度的SP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干细胞进行刺激处理,并分别于第0、7、14及21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BMP2和BMP4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10-6和1×10-8 mol/L的SP促进BMP2、BMP4的表达;在7和14 d时,SP 1×10-8 mol/L组BMP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P 1×10-6 mol/L组(P<0.05),SP 1×10-6 mol/L组BMP4的表达量与SP 1×10-8 mol/L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21 d时,SP 1×10-8 mol/L、SP 1×10-6 mol/L组BMP2、BMP4的表达量都明显降低,其中SP 1×10-8 mol/L组BMP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10-6 mol/L组(P<0.05),SP 1×10-6 mol/L组BMP4的表达量与SP 1×10-8 mol/L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SP 1×10-6和1×10-8 mol/L不仅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干细胞BMP2、BMP4基因的表达量有影响,而且为皮肤干细胞的定向分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阐明雌激素(E2)对体外培养的奶牛输卵管组织中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组织,用不同浓度的E2作用于奶牛输卵管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1与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E2作用浓度为10-11 mol/L时奶牛输卵管组织中的COX-1与COX-2 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E2作用时间为8 h时COX-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E2作用时间为2 h时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浓度为10-11 mol/L的E2作用不同时间后,COX-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8~48 h显著升高;没有检测到CO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松果菊苷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骨桥素(OPN)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选取出生24 h内的SD大鼠颅盖骨,依次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松果菊苷作用于第3代细胞,选取雌二醇为阳性对照,分别在药物作用24、48和72 h后提取细胞总RNA的表达量,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细胞中OPN mRNA的表达量;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OP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各浓度松果菊苷在各个时间段均增加OPN基因的表达,尤其是5×10-5和5×10-6 mg/mL松果菊苷在各时间段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地促进作用(P<0.05或P<0.01);各浓度组在作用48 h时蛋白质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松果菊苷对成骨细胞OPN基因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对OPN蛋白的分泌有促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17α,20β双羟孕酮(DHP)及其核受体调控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mRNA在雄性斑马鱼组织中的表达机制及细胞定位,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IFI44 mRNA组织分布及相对表达量,采用活体和离体E_2与DHP暴露方法明确雌二醇(E_2)单独暴露及与DHP联合暴露对斑马鱼IFI 44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明确IFI 44在精巢面积中的定位。结果表明:IFI44 mRNA呈组织差异性分布,脑、心脏、肌肉和肝脏中表达量较少,脾脏和精巢中表达量丰富,差异显著(P0.05);活体10 nmol/L E_2暴露野生型雄性斑马鱼21 d,取精巢组织离体100 nmol/L DHP暴露24 h,E_2+DHP处理组精巢组织IFI44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独E_2处理组(P0.05);活体10 nmol/L E_2暴露野生型和孕酮核受体敲除型雄性斑马鱼各21 d,取精巢组织离体100 nmol/L DHP暴露24 h,孕酮核受体敲除型雄性斑马鱼E_2+DHP处理组IFI44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雄性斑马鱼E_2+DHP处理组(P0.05),但显著高于两种类型雄性鱼单独E_2处理组(P0.05);IFI44原位杂交试验显示基因主要表达于精巢组织支持细胞中。说明DHP及其核受体诱导表达的IFI44极大可能参与了斑马鱼精子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敲除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基因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复制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TLR7基因敲除的稳定猪肾上皮细胞(porcine renal epithelial cells,PK15)系。通过构建pTLR7-sgRNA重组质粒并转染至HEK293T/17细胞,收获慢病毒并感染PK15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PK15-TLR7-/-多克隆细胞,并在Western blotting鉴定后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PK15-TLR7-/-单克隆稳定细胞系。为验证敲除TLR7基因稳定细胞系是否构建成功,分别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细胞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 8,CCK-8)观察并检测PK15、PK15-TLR7-/-细胞的形态与活力;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VSV-GFP感染PK15、PK15-TLR7-/-细胞后病毒增殖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VSV-GFP感染PK15、PK15-TLR7-/-细胞后GFP蛋白和VSV-N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利用病毒滴度检测VSV-GFP感染PK15、PK15-TLR7-/-细胞后子代病毒产生情况。【结果】 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3种sgRNA均对TLR7进行了有效的编辑,其中sgRNA2的基因编辑效率最高,但敲除TLR7基因并不影响PK15细胞的形态及活力;当感染VSV-GFP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荧光强度随着时间逐次增加,且PK15-TLR7-/-细胞的GFP荧光强度强于PK15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相同时间点的PK15-TLR7-/-细胞感染VSV-GFP的比例显著或极显著高于PK15细胞(P<0.05;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感染4~36 h VSV-N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随着时间逐渐增加,且PK15细胞中VSV-N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PK15-TLR7-/-细胞(P<0.05;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PK15与PK15-TLR7-/-细胞中的VSV-GFP GFP蛋白均从6 h开始表达,表达量随时间逐渐增多,且在PK15-TLR7-/-细胞中VSV-GFP GFP蛋白含量比PK15细胞更高;感染VSV-GFP 6 h后子代病毒开始释放,此时PK15细胞中VSV-GFP子代病毒滴度低于PK15-TLR7-/-细胞(P>0.05),但PK15细胞中VSV-GFP子代病毒滴度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显著或极显著低于PK15-TLR7-/-细胞(P<0.05;P<0.01)。【结论】 TLR7基因的敲除可以促进VSV在PK15细胞中的复制,初步验证了TLR7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为VSV等RNA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阐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和F(prostaglandin F,PGF)对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第4代细胞以1×106个/孔接种于6孔板,以10-7mol/L PGE2和PGF分别预处理细胞24 h,以100 ng/mL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细胞4、8和12 h后分别提取RNA和总蛋白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COX-1与COX-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OX-1 mRNA表达量在PGE2单独作用4、8和12 h后显著上调(P<0.05);COX-2 mRNA表达量在PGE2单独作用4和12 h后显著上调(P<0.05),PGE2单独处理使COX-1、COX-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8和12 h时COX-1 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LPS刺激后COX-1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LPS刺激后4、8和12 h时COX-2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LPS刺激后COX-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LPS单独处理组相比,LPS+PGE2处理组在8和12 h时COX-1和COX-2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同时COX-1和COX-2蛋白表达量也显著上调(P<0.05)。PGF在LPS未刺激和刺激后对COX-1和COX-2 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仅在PGF单独处理8和12 h后COX-1 mRNA表达量上调(P<0.05)。两种激素联合处理与各自单独处理及LPS单独刺激相比,对COX-1和COX-2 mRNA表达具有一定的协同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对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炎性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将104,105,106 CFU/mL的干酪乳杆菌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共培养3 h后加入1 mg/L的LPS继续培养8 h,使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相关炎性因子mRNA和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5,106 CFU/mL的干酪乳杆菌预处理组显著降低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IL-1β、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P<0.05),同时,104,105,106 CFU/mL的干酪乳杆菌预处理显著降低了IкBα和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可以通过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炎性因子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究纳米硒作为治疗药物对腺嘌呤诱导急性肾衰犬肾组织离子转运体表达及凋亡的影响。20只体重约4 kg年龄1岁左右的贵宾犬在做基本健康检查并适应性喂养两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饲喂基础日粮30 d)、急性肾衰造模组[Model,15 d基础日粮+15 d腺嘌呤75 mg·(kg·d)-1]、常规输液治疗组[Infusion,15 d腺嘌呤75 mg·(kg·d)-1+15 d静注葡萄糖氯化钠60 mL·(kg·d)-1、呋塞米2~4 mg·kg-1]、纳米硒治疗组[Nano-Se,15 d腺嘌呤,75 mg·(kg·d)-1+15 d纳米硒0.5 mg·(kg·d)-1]、纳米硒预防组[Prevention,15 d纳米硒0.5 mg·(kg·d)-1+15 d腺嘌呤75 mg·(kg·d)-1],每组4只犬。通过血液生化分析,尿常规分析,肾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检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纳米硒治疗与预防有效降低肾衰特征指标CRE、BUN,恢复肾衰异常尿常规指标尿比重、尿pH,改善肾衰犬机体钙磷代谢;纳米硒治疗对比急性肾衰造模组可有效增加肾组织CaSR、WNKs mRNA与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NKCC2 mRNA与蛋白表达量(P<0.05),从而减弱了急性肾衰中过度代偿的重吸收功能;纳米硒治疗较肾衰造模组肾组织促凋亡Bax、Caspase3/9 mRNA与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降低急性肾衰中肾的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水牛卵丘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活力、激素分泌、卵丘扩展及抗凋亡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0(对照组)、1、10、20、30、40、50和60 μmol/L)RES培养卵丘细胞,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活力,筛选最佳RES处理浓度及时间用于后续试验。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卵丘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4)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卵丘细胞扩展、凋亡和抗氧化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体外培养24~36 h内,1、10和20 μmol/L RES组水牛卵丘细胞的增殖活力均有升高趋势,10 μmol/L RES处理36 h细胞活力最强,因此用于后续试验中细胞的处理。体外培养36 h时,10 μmol/L RES组细胞增殖能力和E2、P4的分泌显著增加(P<0.05);10 μmol/L RES组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穿透素3(PTX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抗凋亡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l-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而促凋亡基因Bcl-2相关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p21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透明质酸合酶2(HAS2)和过氧化氢酶(CAT)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培养液中添加10 μmol/L RES能够提高水牛卵丘细胞体外培养的增殖活力,促进卵丘细胞激素分泌和卵丘细胞扩展,并增强卵丘细胞抗氧化能力并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索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及其表面分子脂多糖(LPS)诱导胰腺再生蛋白Ⅲγ(RegⅢγ)表达调控的机制。首先,用不同浓度灭活E.coli(109、108、107、106、105、104 CFU/mL)和LPS (0.01、0.1、1、5、10、20、40、80 μg/mL)诱导猪肠黏膜上皮细胞(IPEC-JⅡ),用MTT法测D490 nm值,检测E.coli和LPS对IPEC-JⅡ细胞活力的影响;其次,用不同浓度灭活E.coli(107、106、105 CFU/mL)和LPS (0.01、0.1、1、5 μg/mL)处理IPEC-JⅡ细胞24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RegⅢγ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最后,用1 μg/mL LPS处理IPEC-JⅡ细胞24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65、p38、JNK、ERK mRNA和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除0.01 μg/mL LPS不抑制IPEC-JⅡ细胞活力外,其他浓度的灭活E.coli和LPS均可抑制IPEC-JⅡ细胞活力,且109、108 CFU/mL E.coli和10、20、40、80 μg/mL LPS组细胞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107、106和105 CFU/mL E.coli均能诱导RegⅢγ表达增加,且105 CFU/mL E.coli组RegⅢγ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0.1、1和10 μg/mL LPS均能诱导RegⅢγ表达增加,且0.1和1 μg/mL LPS组RegⅢγ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egⅢγ蛋白表达虽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1 μg/mL LPS组p65、p38 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JNK、ERK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p38、JNK蛋白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均极显著增加(P<0.01),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ERK蛋白和磷酸化水平均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灭活E.coli和LPS均可诱导RegⅢγ表达,1 μg/mL LPS可增加p65、p38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生物素水平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分解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利用三联诱导法将3T3-L1细胞经诱导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当3T3-L1脂肪细胞密集后分别采用0(对照组)、0.2、0.5、1.0μmol/L生物素处理,分别在12、24与48h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甘油释放量、脂肪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脂滴包被蛋白A(perilipin A)及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12h时,1.0μmol/L组甘油释放量、ATG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5、1.0μmol/L组HS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μmol/L组perilipin A、ADR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2μmol/L组(P0.01);在24h时,各试验组甘油释放量、1.0μmol/L组ATG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5、1.0μmol/L组perilipin 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2μmol/L组(P0.01);1.0μmol/L组ADR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在48h时,1.0μmol/L组甘油释放量、ATG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1.0μmol/L组perilipin 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2μmol/L组(P0.05),0.5、1.0μmol/L组ADR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生物素可通过促进perilipin A与ADRP表达,同时抑制ATGL与HSL表达,达到抑制脂肪分解的效果,且浓度为1.0μmol/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谷氨酰胺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氧化应激人结肠癌HT-29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阐明谷氨酰胺的抗氧化效果和作用机理。HT-29细胞经不同浓度[0(对照组)、0.5、2.0、10.0 mmol/L]谷氨酰胺和0.35 mmol/L H_2O_2分别处理12、24、32 h后,测定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谷氨酰胺对H_2O_2诱导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对HT-29细胞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处理24 h后,0.5、2.0 mmol/L Gln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32 h后,0.5、2.0 mmol/L Gln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处理12 h后,各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0.5 mmol/L Gln组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0.5与2.0 mmol/L Gln组B淋巴细胞瘤-2(Bcl-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0.5、2.0和10.0 mmol/L Gln组Caspase-3、NF-κB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Bcl-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处理32 h后,与对照组比较,2.0 mmol/L Gln组细胞表面诱导凋亡分子(FAS)、Caspase-3、NF-κB、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Bcl-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10.0 mmol/L Gln组FAS、Caspase-3、NF-κB、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3)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Gln处理使活细胞数量提高了5.32%~11.97%,坏死细胞数量降低了6.75%~12.66%。处理32 h后,与对照组比较,Gln处理使活细胞数量提高了1.39%~7.63%,坏死细胞数量降低了3.40%~4.57%。由此可见,谷氨酰胺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H_2O_2诱导的HT-2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究阿拉善双峰驼上皮细胞钠通道的作用特点,试验采用深圳华大公司提供的ENaCα亚基基因片段序列设计PCR引物,提取阿拉善双峰驼肾皮质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获得双峰驼ENaCα亚基基因,构建克隆质粒pMD19-T-ENaCα,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和测序分析;采集双峰驼肾皮质部分,细胞体外培养到P3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醛固酮(aldosteron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中ENaCα亚基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确定ENaCα对两种激素浓度变化的敏感性。结果显示,PCR扩增得到2.2 kb的特异性条带,SmaⅠ和PstⅠ双酶切得到2.2和2.7 kb的条带,表明重组质粒pMD19-T-ENaCα构建成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1×10-9 mol/L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处理的双峰驼肾皮质细胞的ENaCα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10-6、1×10-7和1×10-8 mol/L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为揭示双峰驼水盐代谢的生理机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阿拉善双峰驼上皮细胞钠通道的作用特点,试验采用深圳华大公司提供的ENaCα亚基基因片段序列设计PCR引物,提取阿拉善双峰驼肾皮质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获得双峰驼ENaCα亚基基因,构建克隆质粒pMD19-T-ENaCα,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和测序分析;采集双峰驼肾皮质部分,细胞体外培养到P3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醛固酮(aldosteron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中ENaCα亚基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确定ENaCα对两种激素浓度变化的敏感性。结果显示,PCR扩增得到2.2kb的特异性条带,SmaⅠ和PstⅠ双酶切得到2.2和2.7kb的条带,表明重组质粒pMD19-T-ENaCα构建成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1×10-9 mol/L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处理的双峰驼肾皮质细胞的ENaCα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10-6、1×10-7和1×10-8 mol/L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为揭示双峰驼水盐代谢的生理机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生物素水平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分解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利用三联诱导法将3T3-L1细胞经诱导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当3T3-L1脂肪细胞密集后分别采用0(对照组)、0.2、0.5、1.0 μmol/L生物素处理,分别在12、24与48 h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甘油释放量、脂肪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脂滴包被蛋白A (perilipin A)及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12 h时,1.0 μmol/L组甘油释放量、ATG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5、1.0 μmol/L组HS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 μmol/L组perilipin A、ADR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2 μmol/L组(P<0.01);在24 h时,各试验组甘油释放量、1.0 μmol/L组ATG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5、1.0 μmol/L组perilipin 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2 μmol/L组(P<0.01);1.0 μmol/L组ADR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在48 h时,1.0 μmol/L组甘油释放量、ATG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1.0 μmol/L组perilipin 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2 μmol/L组(P<0.05),0.5、1.0 μmol/L组ADR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生物素可通过促进perilipin A与ADRP表达,同时抑制ATGL与HSL表达,达到抑制脂肪分解的效果,且浓度为1.0 μmol/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鉴定脂多糖(LPS)对体外培养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及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培养细胞法培养山羊瘤胃上皮细胞,添加不同浓度的LPS(1,5,10,50,100 mg/L)刺激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用MTT法筛选最佳刺激浓度,收集细胞;经qRT-PCR法分析核因子κb(p65)[NF-κb(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50 mg/L组细胞抑制率(IR)接近10%,初步确定LPS抑制细胞生长最佳浓度为50 mg/L; 50 mg/L组NF-κb(p65)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 01); 10 mg/L组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5,100 mg/L组(P0. 01),50 mg/L组次之; 10 mg/L组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 0. 01),50 mg/L次之; 50 mg/L组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1 mg/L组和100 mg/L组(P0. 01),与5,10 mg/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LPS体外诱导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最佳浓度为50 mg/L。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讨体外成熟(IVM)液中添加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牦牛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及基因表达影响。本试验将牦牛1 025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分为4组,分别在含不同浓度PAF(0、10-8、10-7和10-6mol·L-1)的IVM液中成熟后,与奶牛精子体外受精(IVF)和体外培养(IVC),比较分析各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以及COCs和胚胎中抗凋亡(BCL-2)、促凋亡(BAX)、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转录因子(OCT-4和NANOG)和c-fos等基因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IVM液中PAF浓度为10-7mol·L-1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92.16±0.19)%)、卵裂率((77.20±0.85)%)和囊胚率((46.71±0.68)%)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qPCR结果显示,在该组成熟的COCs中BCL-2、EGFEGFRc-fos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囊胚中EGFEGFR、OCT-4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各组间2-、4-、8-细胞、桑椹胚和囊胚中BCL-2、BAXNANOG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但桑椹胚和囊胚中BCL-2表达量均明显下调,而BAX表达量均明显上调。综上所述,IVM液中适宜浓度PAF(10-7mol·L-1)可以促进牦牛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调控细胞凋亡和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亮氨酸对猪胎盘滋养层细胞增殖及氨基酸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亮氨酸(Leu)对猪胎盘滋养层细胞(pTr)增殖、凋亡以及氨基酸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试验用不同浓度Leu(0、1、10 mmol/L)分别处理pTr细胞24 h和48 h后,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Tr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氨基酸转运载体以及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等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Leu处理pTr细胞24 h后,1 mmol/L试验组的SNAT1(P<0.01)、4E-BP1 (P<0.05)和eIF4G(P<0.05)的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Leu处理pTr细胞48 h后,1 mmol/L试验组LAT1(P<0.05)、4E-BP1(P<0.01)的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10 mmol/L试验组CDK4(P<0.05)、4E-BP1 (P <0.01)、SNAT1 (P <0.01)、SNAT2 (P <0.01)、LAT1 (P <0.01)以及rBAT (P <0.05)的mRNA相对表达量也低于对照组;Leu处理pTr细胞24 h和48 h后,10 mmol/L组mTORC1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和1 mmol/L组均极显著提高(P<0.01)。可见,10 mmol/L Leu会抑制pTr细胞的增殖活力,并可能通过mTOR信号通路的介导,降低了pTr细胞氨基酸转运载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