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土力学”课程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学习"土力学"课程普遍存在难以把握知识结构、对概念难以理解、学习僵化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使学生在宏观上对"土力学"的知识体系有所把握;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概念的讲解,并通过联想、举例等方法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在考核方式、作业批改等容易忽视的细节方面应尽力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技工学校应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学习情境、岗位工作、学习中协作能力的培养,着意于学生工作过程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对职业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与考核,界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加强师生对学习内容的选取与序化,明确哪些知识和技能更有实用价值,促使学生在反思性实践中自我构建工作过程知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3S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迫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GIS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理论性强,学生体验感差""依赖现有软件,适应能力不足""编程会而不精,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探索了成果导向教育在该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首先,根据就业市场需求采用反向设计原则明确该课程的学习成果,强调对学生应用编程思维实现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能力的培养;其次,根据该课程知识体系特点,将其归纳为4个教学模块、11个教学章节,并进一步明确各教学模块的授课内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预期;第三,以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为主线,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科研教学方面探索提升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第四,该课程考核方式由单一的知识体系考试型向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上转变,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以及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等特点。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应用编程思维实现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IS(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和实践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特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多层次、渐进式、系统化"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利用GIS知识和工具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了物种概念,回顾了物种形成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或观点。基于对地球基本生命样式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在归纳出主要物类具有高物种分化势能的干类群在该物类中大约占10%~20%、干类群分化出的新物种数占类群总物种数的40%~65%这两个基本数据的前提下,对物种概念、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方式进行了辨析和推理,并进而提出了以下观点:可能不存在普适的物种概念,用演化系来表示生物基本演化单元是可行的选择,并提出了干群和干种概念;物种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即物种分化静止期I、期(DNA多态性起始和慢速分化的准备期)I、I期(DNA多态性迅速分化和趋异时期)I、II期(物种平缓趋异和种化固定期)I、V期(物种分化完成期)。分析了各期的特征和可能的调控机制,认为除了基因漂变、突变、外源因子逆向影响等因子外,还可能存在更本质的、属于干种重要遗传特性的物种分化起始因子和相应的调控机制;将物种形成类型归纳为两种类型:严格意义上的同域物种形成、异域物种形成,前者仅限于没有生态位分化和生殖隔离、主体上同域的物种形成方式,后者包括邻域、离域物种形成方式,以及传统观点中同域物种形成方式中通过寄主隔离、繁殖时间隔离、小空间隔离等方式的物种形成;提出了物类分化公式并进行了推广,推断出物类辐射演化和多歧分支演化的必然性;同域物种形成并非特例,而是必然的结果与高比例现象,并且是类群演化中心和分布中心以及形成辐射成种的根本原因;干种(干群)在类群中的比例以及由干种分化出来的物种的数量在类群总种数中的比例很可能符合黄金分割率;干群可能存在分化次数限制,因此导致物类有寿命,某类生物的物种总数也有上限;最后提出了种系(物种)距离公式。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食用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个类群,孢子体有根、茎、叶之分,我国约有2600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5,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区。黑龙江省蕨类较少,约90多种,其中30多种可以食用、药用,通过调查,归纳出在黑龙江省食用、药用蕨类植物为:  相似文献   

7.
以内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为例,选取已完成《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大一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基础和兴趣都不是影响学生学习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而是课程知识量大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和逻辑化,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应以学生能够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构建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能力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会计类课程教学中,在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巩固学生的会计知识、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教师的"教"为视角,从知识要点讲解、精心设计案例教学、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引导案例分析和探讨以及布置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五个方面入手,对教师如何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进行了分析;以学生的"学"为视角,从掌握相关知识点、查阅资料、拟定讨论提纲、参与课堂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四个方面入手,对学生如何发挥主体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归纳和总结了案例教学的选取方法,力求提高会计类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国内外攀援植物支持物的演变过程,比较中西方支持物应用的差异,阐释"廊架"形式在国内出现的原因;同时从归纳攀援植物在园林应用中不同于乔木等其他植物类群的特点与要求,阐明支持物相应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提到菌物,多数人会想到美味的蘑菇,如鸡菌、牛肝菌、干巴菌,或是处理食物的微生物:酿酒的酒曲、发面的酵母、制作腐乳的毛霉……是的,这些都是真菌(英文名称:Fungi),是"菌物"中的一个单系类群。而菌物的概念更广,它于20世纪末期出现,是一个包罗真菌、黏菌、卵菌、丝壶菌等类群的复系生物类群,这些类群没有共同的进化历史。由于它们多数个体微小,形态和营养方式相似,在生态上密不可分,并且一直由真菌学家和  相似文献   

11.
钱张 《安徽林业》2007,(5):38-38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而又不开花的一个类群,素有"无花之美"之称,现将其繁殖及栽培养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通过对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的,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特别是在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在细菌中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无论是在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均无明显规律,但在类群组成上,中龄林土壤中,主要类群仅有白色类群、黄色类群和灰褐类群,而幼龄林和成熟林类群较丰富;无论是在根际还是在非根际土壤中,从幼龄到中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则呈上升趋势,且在种类分布上,杉木中龄林根际土壤中青霉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比较研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对于揭示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和土壤性质变化的关系,防治地力衰退,提高林木产量,是颇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为厘清中国历史典籍中"蓼"对应的现代植物名称,给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植物命名和分类提供依据,以中国先民主要的植物性食材之一——"蓼"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历史典籍中搜集整理与"蓼"有关的植物名称及特征,采用植物分类学的思想与方法,来探究这类食材和相关植物及其对应的现代植物分类群的分类学位置。结果发现:在历史典籍中,共有20个与"蓼"有关的植物名称;经过比较形态学分析,确定了其中11个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的分类学位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水蓼"与"辣蓼"可能不是同一种植物,二者不能作为同义名对待。同时发现,在历史上,"花"的特征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说明,在研究与对待先民记述的植物类群时,要综合利用多种除"花"之外的特征,以便对这些植物类群有准确的认识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现代农业的发展急需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学物理"课程对奠定学生的数理基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时少、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与后续专业课程脱节等问题,在明确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增""减",优化教学内容;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第四,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轨道交通车辆,以智能运维技术状态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一般产品状态的可靠性和失效影响程度,归纳概括了影响轨道交通车辆的状态类型,明确了智能运维技术状态修类型,提出了状态风险概念及判断依据,并进行了状态风险应用分析,为轨道交通车辆各子系统在状态修选择上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竖向设计是风景园林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归纳过往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的竖向设计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系统化可视导向的风景园林竖向设计教学概念,同时结合教学经验,介绍了贯通式的竖向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方法。探讨了竖向设计中自然地形和建筑设计几何形的转换训练,为后续竖向设计教学研究和课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种群空间格局分布概念及研究历史概况,在不同阶段采用的各种方法。归纳了种群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根据取样的不同分为样方法和距离法,通过分析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空间格局分布研究在林业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核桃品种的分类,国际上目前尚无权威而统一的方法。中国根据现有核桃资源状况,将核桃分为核桃和铁核桃2个种。按核桃实生苗开始结果早晚,将2个种分为早实类群和晚实类群。小米核桃属于铁核桃种晚实类群,栽培品种很多。2009年10月,在中国陕西商洛第二届中国核桃大会上,来自全国22个省市参选的230多个品种中,长顺小米核桃被评为"优秀奖"。小米核桃的品种分类尚须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贵州长顺县小米核桃种质资源调查及在当地栽培利用和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长顺小米核桃规模化栽培和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种群空间格局分布概念及研究历史概况,在不同阶段采用的各种方法.归纳了种群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根据取样的不同分为样方法和距离法,通过分析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空间格局分布研究在林业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在本科教学中唯一的一门全面介绍材料知识的课程。掌握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能够为机械设计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并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该文针对"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拓展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