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世海  汪泓  刘倩  刘萍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14-19117
调查分析了农民工目前的权益受损状况,结果不容乐观:农民工培训权益总体情况稍差;农民工休息休假权利受损严重;农民工工作环境和健康防护措施不力;农民工获得合法劳动报酬权利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害;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供需缺口较大。结合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农民工在不加入维权组织和加入维权组织2种情况下所获收益的多少以及其作出的战略选择,得出农民工加入维权组织是一种理性行为,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证了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工会组织的强硬名声对于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会起到积极作用。对现有农民工维权组织运作效果进行了分析,表明农民工自己的组织作用一般,而工会组织在农民工维权方面大有可为。农民工维权更倾向于合法方式,为进一步完善工会维权,说明了工会替农民工维权的正当合法性,并提出了工会提高自身强硬名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曹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07-19510
论述了社会权利交换理论下劳资关系失衡的原因及表现;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农民工组织自发维权的公共产品属性与农民工通过组织维权的诉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企业内工会的低效性,提出了几种外部工会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3.
农民发展权是关于农民发展机会均等和发展利益共享的权利。加强农民发展权的法治保障,需要加强农民发展权立法;强化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培育能力;强化农民发展权的政府责任机制;完善农民发展权的司法救济机制;培植农民维权组织;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素质问题。当前在垦区用工制度市场化、劳动关系多元化和劳动争议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如何加大各级工会维权力度,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黑龙江省绥化垦区工会在实践中,创新出实施“送法上门”行动的维权工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亦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重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我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功不可没。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他们的劳动经济权益受损现象严重,作为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的工会组织维护该群体的劳动经济权益责无旁贷。主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受损的表现,并从工会的视角探讨通过扩展工会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覆盖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化维权的能力;通过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以及通过构建覆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工会服务体系,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  相似文献   

6.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用人单位经营管理情况的变化,农民工往往会遭遇工作岗位的调换,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许多劳动争议案件。那么,农民工遭遇此类情况该如何维权?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任务。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各级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要把维权作为第一责任,在强化维权机制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夯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消除农民工劳动就业领域的歧视现象,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并尽快融入城市,以期推动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方法】发放关于农民工平等就业以及就业歧视解决渠道等问题的调查问卷,并对一些企业、法律援助组织等单位进行实地考察。【结果】中国已在农民工平等就业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在劳动就业领域农民工依然处于不利地位,面临着"社会保险及福利待遇偏低、间接歧视比较严重、缺乏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以及社会地位低下"等困境。农民工在劳动就业领域遭遇的各种不公平对待,已经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阻碍,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结论】政府需要通过落实企业内部申诉机制、建立平等委员会、拓宽司法诉讼渠道、强化劳动监察等具体措施,为农民工平等就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句话信息     
国务院前不久公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前不久组织编写的《农民工维权手册》指出,农民工依法享有法定节假日等休假权利。一句话信息  相似文献   

10.
完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能有效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增强学校和学生的法治观念,开展依法治校,同时能推进高校大学生权利保护立法。在现行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中,学生申诉、行政复议与司法救济的作用有限。针对以上不足,高校需从强化法治观念、加强教育立法、建立教育仲裁制度、完善现行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以及建立教育救济途径之间的合理联系等五方面来完善学生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影响着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需要努力营造全社会善待农民工的良好氛围;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需要加强组织化管理,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法学视野下的“民工荒”与“权利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59-18361
从法学的视野剖析出"民工荒"实际上就是农民工的"权利荒"。通过分析,指出二元经济体制、农民工群体与其他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纠纷以及侵权救济缺失是导致农民工"权利荒"的主要原因。提出要解决农民工的"权利荒",需要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强化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一、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存在的农民工利益协调问题(一)农民工组织制度不健全工会作为工人自愿结合的组织,能够起到聚合单个、零散的工人,形成组织化的力量,打破强弱悬殊的博弈格局,提升农民工自我维权能力的作用。由于我国整个组织体系是通过单位实现的,没有单位的人基本上不能组建民  相似文献   

14.
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60-1062
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权利保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健全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农民工就业权利保障;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政府对农民工就业保障资金支持;建立持续有效的宣传制度,营造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工就业权利保障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5.
劳动者维权主要有以下六条途径。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以达成新的协议,或者有过错的一方改正错误,消除争议。2.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提出。3.仲裁。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途径。劳动者可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工会举行的职工维权法律服务讲堂上,农民工闫小武高兴地说:"听律师结合实际案例的法律知识讲座,我更多地了解到了劳动合同法等涉及我们切实利益的法律知识,增强了维权意识,这对我们农民工外出打工有很大的帮助." 河南省汝州市总工会开展送法律到基层、到企业,举行职工维权法律服务讲堂活动于2013年3月下旬启动后,已先后在全市乡镇、街道和系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20余场,为基层工会干部、职工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上了生动的法规知识课.  相似文献   

17.
自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以来,拖欠打工者工资的现象又出现了反弹.虽然<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使劳动者拥有的法律武器也越来越多,但在打工者遇到劳动侵害时,仍有为数不少的人选择采取不合法或者极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其实,维权的途径有很多种,选择合法的途径来维权更能保护自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六条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2009,(12):31-31
据省际工会联动维护农民工权益协作会议上了解到,涉及中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建设兵团)的省际工会联动维护农民工权益机制在四川正式成立。据悉,这是中国涉及面最广、涉及农民工人数最多的农民工维权机制。  相似文献   

19.
时下,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政府、立法及司法体系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中央政策文件不断出台,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然而这么完备的权益全面提高体系,在实践动作中却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农民工的维权道路依然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20.
王春林  沈璇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131-132,142
农民工工伤事故频发,工伤保险作为与其密切相关的权利,其制度目前仍存在政府管理疏漏而缺失监督机制、企业逃避责任而缺乏强制措施以及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而缺少维权意识等问题。通过提出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完善对企业的监管、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等对策来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