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解北京市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cepticum,MG)和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感染情况,2019年从北京市10个区127个养鸡场(户),采集3 910份鸡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MG和MS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北京市10个区均有不同程度的MG和MS感染,场群阳性率分别介于78.95%~100%、68.42%~100%,样品阳性率分别介于59.35%~93.13%、50.0%~94.53%,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89.0%和86.6%,平均样品阳性率分别为79.0%和75.6%;第三季度的场群阳性率和第二季度的样品阳性率最高,第四季度场群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最低(P0.01);110~180日龄的MG样品阳性率、251~320日龄的MS样品阳性率最高,462日龄以上均最低(P0.01);规模化商品鸡场的MG和MS场群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均最高(P0.01);蛋鸡的MG和MS样品阳性率均高于肉鸡(P0.01)。结果表明,北京市MG和MS感染较为严重,第二、三季度高发,110~320日龄鸡群、规模化商品鸡场和蛋鸡群感染尤其严重。结果提示,应采取包括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种鸡净化、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管理措施,有效控制该地区MG、MS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河南省14个地市的26个种猪场进行了口蹄疫O型抗体、口蹄疫感染抗体和口蹄疫病原监测。对被监测种猪场随机抽样,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进行O型抗体检测,采用非结构蛋白ELISA进行感染抗体检测,采用荧光RT-PCR进行口蹄疫病原检测。口蹄疫O型抗体个体阳性率≥70%为合格,场群合格率为79.62%;口蹄疫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10%为合格,场群合格率为80.77%;口蹄疫病原场群阳性率为0%。笔者对种猪场口蹄疫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种猪场口蹄疫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安徽省部分禽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感染情况,2017—2019年,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安徽省59个禽场的3 275份血清和2 100份蛋清进行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检测,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三间分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6%、7.66%和5.90%;从不同养殖规模看,大型场的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的场阳性率分别为73.91%、73.91%和62.52%,均高于中型场和小型场;从不同场点类型来看,祖代场的ALV-J抗体和p27抗原的个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1.52%和6.01%,商品代场的ALV-A/B抗体的个体阳性率最高;从不同养殖品种看,黄羽肉鸡ALV-J抗体个体阳性率(26.24%)、鸭ALV-A/B抗体个体阳性率(12.31%)均高于其他禽种。结果表明,安徽省禽白血病流行较为严重,尤其是大型场、祖代场以及肉鸡和鸭的ALV感染风险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风险禽场和禽群的禽白血病监测,持续推进禽白血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广西禽偏肺病毒(aMPV)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于2015年7月~12月期间采集广西南宁(A和B鸡场)和玉林(C和D鸡场)4个规模化鸡场的不同品种、不同周龄的种鸡和肉鸡血清共480份,进行aMPV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4个规模化鸡场的种鸡群在雏鸡阶段aMPV抗体阳性率为15%~66.67%,并且整个产蛋期aMPV抗体阳性率均为90%~100%;所调查的南宁和玉林地区3个鸡场的肉鸡群均存在aMPV感染,玉林地区C场肉鸡群的aMPV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滴度均高于南宁地区A和B场;检测的6个不同品种的种鸡群均存在aMPV感染,其中aMPV抗体阳性率以灵山土鸡和清远麻鸡最高(100%),铁脚麻鸡相对较低,但也高达78%。本研究表明在所调查的广西规模化鸡场鸡群中,aMPV感染普遍,种鸡感染尤为严重,尤其是玉林地区。本研究为aMPV感染的研究和防治积累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布病感染情况,本研究对2020年河南省未免疫牛群布病监测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统计。对来自459场次的17 207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布病抗体检测,检出布病感染抗体阳性场群8个,阳性样品19份,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11%和1.74%。结果表明:存栏量小于500头养殖场户的布病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08%和1.86%;存栏量介于500~3 000头奶牛场的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16%和1.83%;存栏量大于3 000头的大规模奶牛场无布病阳性样品检出。8个阳性场群在河南省不同区域均有分布,其中豫中地区4个,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地区各1个。调查结果说明河南省奶牛布病感染情况具有一定的群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应依据不同地区和场群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湖北武汉、汉川、监利及咸宁地区19群中后期发生大肠杆菌征候群肉鸡的病因,临床调查后采集相应病料及血清,实验室研磨离心处理后备用。首先对病料进行相关病原的PCR检测;对采集的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查。然后进行病例复制,病料攻毒1dSPF鸡观察病变,并采集SPF鸡病料和血清再进行相关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结果19份病料有10份出现CAVPCR阳性,3份REVPCR阳性,2份NDPCR阳性,3份IBDPCR阳性;304份血清系列病原ELISA抗体检测结果中CAV抗体阳性率和滴度水平均最高,其他检测项目未见规律性;SPF鸡病例复制出现CAV典型病变。研究表明湖北地区肉鸡中后期大肠杆菌感染与CAV的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省的26个种猪场被监测猪群随机抽样,采用g B-ELISA方法和伪狂犬g E-ELISA方法对1807份样品分别进行了伪狂犬免疫抗体检测和伪狂犬感染抗体检测。伪狂犬免疫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为94.19%,个体阳性率≥70%为合格,场群合格率为100%;伪狂犬感染抗体阳性场数为17,场群阳性率为65.38%;伪狂犬感染抗体阳性样品数为428,平均个体阳性率为23.69%;伪狂犬感染抗体检测结果阴性为合格,场群合格率为34.62%。并对种猪场伪狂犬流行现状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种猪场伪狂犬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了解规模化猪场PR野毒感染状况和免疫效果,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控制和净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阻断ELISA方法,对采自11个规模场户的379份血清进行PR-g E野毒抗体检测,对其中的195份血清进行PR-g B抗体检测。被调查的11个规模场中有6个规模场PR-g E抗体为阳性,群体阳性率为54.55%,个体阳性率54.09%。阳性率公猪为58.33%、母猪为83.44%,仔猪为5.08%、育肥猪为39.10%;PR-g B抗体阳性率公猪为100%、母猪为100%,仔猪为73.33%。甘肃省规模猪场PR-g E抗体的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免疫猪群的高PR-g E抗体阳性率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甘肃省猪伪狂犬病上升势头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2018年宁夏地区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和分布情况,本实验对宁夏地区石嘴山、银川、吴忠、中卫、固原5地区规模化养殖场收集的1 289份鸡血清样品采用ELISA检测鸡滑液囊支原体(MS)抗体水平。结果显示:1 289份血清样本中MS阳性血清的数量达到866份,阳性率为67.18%。各地区鸡MS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6.23%~89.67%,其中银川市MS阳性率最高为89.67%,其次是固原市、石嘴山市和吴忠市,MS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29%、69.85%和60.87%,中卫市最低为46.23%。蛋鸡MS血清抗体阳性率随月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12月龄蛋鸡MS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了100%, 2月龄蛋鸡最低为28.35%。3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和10月龄抽检蛋鸡MS阳性率分别为42.16%、53.54%、63.78%、82.43%和85.53%。蛋鸡、肉鸡和种鸡均可以感染MS,其中种鸡MS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0.26%,其次蛋鸡为64.86%,肉鸡最低为55.50%。春秋两季鸡均有不同程度的MS感染,春季的感染率(72.22%)高于秋季(62.50%)。本研究对MS流行情况及规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宁夏地区防控MS病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省猪群伪狂犬感染抗体水平,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9年对河南省403个场的12963份猪血清进行了gE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河南省猪伪狂犬gE抗体个体阳性率为26.69%,场群阳性率为53.60%;不同季节猪伪狂犬gE抗体个体阳性率介于21.09%~32.46%之间。在16个地市中,有4个地市无gE抗体检出,其他12个地市个体阳性率介于21.09%~32.46%之间;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5个区域抗体个体阳性率介于13.70%~36.38%之间。种猪场、散养户、商品代猪场和屠宰场抗体个体阳性率依次升高,介于20.79%~41.48%之间。调查结果表明,2019年河南省猪群伪狂犬gE抗体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特征,应依据不同季节、区域和不同场群的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推进伪狂犬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方法: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胶体金检测卡和琥红平板凝集试验3种试验方法,对榆中县随机选择的7个中小规模场(户)的303份猪血清进行CSF抗原与抗体、PRRS、PR、PCV-2、PPV、布鲁氏菌病和弓形虫病抗体检测。结果:猪瘟抗原阳性率免疫母猪为59.38%、仔猪为3.45%,非免疫仔猪为4.0%、保育猪21.43%;母猪CSF、PRRS、PR、PCV-2和PPV 5种病免疫抗体阳性率依次为71.88%、88.46%、94.74%、93.75%和82.35%;CSF免疫群体阳性率≥70%场户4个,PRRS 5个免疫场户群体阳性率均≥70%,PR 2个免疫场户群体阳性率均≥70%,4个非免疫场户群体阳性率在33.33%~100%之间;PPV3个免疫场户群体阳性率均≥70%,3个非免疫场户群体阳性率在33.33%~100%之间;仔猪PRRS、PPV和PCV-2 3种病非免疫场户,阳性率依次分别为70.67%、61.82%和34.55%。303份血清猪弓形虫病和布鲁氏菌病抗体均为阴性。结论:榆中县中小规模场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的感染情况较严重,通常是这几种疫病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2019年河南省猪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免疫抗体水平和病原流行情况,对河南省3 231场次的108 070份猪血清和714场次的18 746份猪组织样品,分别进行免疫抗体和病原学检测,并按季节、区域和场点类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9年河南省平均个体免疫合格率为83.53%,场群免疫合格率为90.75%;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和不同场群的抗体水平均在70%以上,但散养户(70.21%)水平偏低。病原检测结果显示:2019年河南省个体病原阳性率为0.99%,场群病原阳性率为4.06%;一年四季均有病原检出,且春季阳性率最高;豫北地区个体和场群的病原阳性率均最高,而豫西地区未检出病原;无害化处理厂和散养户的病原阳性率较高。结果表明:河南省猪群PRRS免疫效果良好,但应加强散养户猪群的免疫;病原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特征,可依据其分布特点和规律,分类指导防控,以种猪场为中心,梯度推进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河南省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2020年对来自665个场次的20 147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伪狂犬病毒gE抗体检测,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20.93%和47.97%。按不同场群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显示,种猪场、商品代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gE抗体个体阳性率依次升高,分别为14.78%、21.51%、23.08%和24.71%;种猪场场群阳性率明显低于商品代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按不同季节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春季、夏季和冬季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个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秋季,且春季和冬季场群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由此可知,2020年河南省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猪群尤其是种猪场的疫病净化工作不容松懈,同时,在春季和冬季等高发时期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4.
禽偏肺病毒(aMPV)是一种危害火鸡和鸡的新病原,为调查福建省规模化鸡场aMPV的感染情况,从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和南平市18个规模化鸡场采集1 020份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aMP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调查地区的鸡群均已感染aMP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2.2%(634/1 020),最高100%,最低为32.0%;蛋鸡和肉鸡均可感染aMPV,蛋鸡的抗体阳性率略低于肉鸡;商品代鸡群的抗体阳性率高于父母代;京红、海兰蛋鸡和本地鸡均可感染aMPV,其中本地鸡1的抗体滴度最高;aMPV抗体的log10滴度和抗体阳性率随着鸡群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研究表明,所调查的福建规模化鸡场鸡群已经普遍感染aMPV,且感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河南省禽白血病(AL)感染情况,采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对河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系)、不同代次的12个祖代禽场、父母代场和商品代场,共计360份血清样品和300份蛋清样品,分别进行了ALV-J、ALVAB血清抗体和P27抗原的个体阳性率、场群阳性率、ALV-J、ALV-AB血清抗体及P27抗原共感染数据分析。结果表明:ALV-J、ALV-AB血清抗体和P27抗原的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4.72%、7.22%和15.00%,其中祖代禽场分别为15.83%、8.33%和14.17%,父母代禽场分别为16.67%、2.22%和20%,商品代禽场分别为12.67%、10.67%和13.33%,场群阳性率分别为75%、58.33%和58.33%,ALV-J、ALV-AB血清抗体和P27抗原共感染鸡场3个,共感染场群阳性率为30%,6个品种(系)中仅有爱拔益加ALV-J、ALV-AB抗体和P27抗原均为0。不同区域鸡群ALV感染普遍存在、各个品种(系)感染的亚群及其阳性率各不相同,调查结果将为河南省开展禽白血病防控、净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伊犁河谷地区不同来源黄羽父母代肉种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与鸡白痢流行情况,为父母代肉种鸡场引种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和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平板凝集实验,从6家种鸡场采集5个不同来源的父母代肉种鸡种公鸡血样879份,进行REV血清抗体检测及鸡白痢检测。结果:不同来源父母代肉种公鸡REV群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个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41%~19.10%,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4.79%。鸡白痢群体阳性率为100%,个体阳性率为20.83%~54.10%,平均阳性率为31.63%。混合感染样品52份,混合感染阳性率5.92%。说明REV与鸡白痢的感染具有相关性,可能与不同来源祖代场对REV和鸡白痢的净化重视程度有关。鸡群感染REV时,鸡白痢易感性增高,这与REV可引起免疫抑制的特性相符。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江西省鸡传染性贫血的流行情况,对江西省11个地市主要养鸡地区的24个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CIA)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测的460份血清样品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ELISA抗体总阳性率为80.65%,蛋鸡群、肉鸡群和地方鸡群CIAV 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45%、84.03%和82.14%。说明目前江西省各地饲养的鸡群中CIAV感染相当普遍;各鸡场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最低的抗体阳性率只有5%,最高的阳性率达100%,肉鸡、蛋鸡、地方鸡CIAV抗体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豫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免疫场猪群抗体水平和非疫苗免疫场猪群病原感染情况,试验利用ELISA方法对该地区猪群进行了PRRSV和PCV2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在疫苗免疫猪群中,PRRSV和PCV2抗体合格率分别为68.8%和58.7%,规模越大的猪场合格率越高,200~500头母猪规模场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6.8%和77.4%),50头母猪以下场最低(分别为48.3%和44.2%),种猪的合格率均最高,而育肥猪群合格率均最低。在非疫苗免疫猪群中,PRRSV和PCV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6%和65.3%,PRRSV抗体阳性率最低的是100~200头母猪规模场(46.5%),最高的是50头母猪以下规模场(68.8%),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群抗体阳性率均在71%以上;随猪场规模越大,PCV2抗体阳性率越低,200~500头母猪规模场抗体阳性率为41.4%,50~100头规模场和50头以下场的阳性率分别为78.9%和78.6%,种公、母猪的PCV2抗体阳性率最低(分别为37.5%和40.4%),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2.2%和79.5%)。本研究反映了豫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和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疫苗免疫猪场的疫苗免疫效果和非疫苗免疫猪场病原感染的实际情况和规律,为该地区PRRS和PCVD防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我省种鸡场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有效防控政策。笔者对黑龙江省5家种鸡场进行随机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禽流感病毒H5亚型100%;禽流感病毒H7亚型99%、禽流感病毒H9亚型100%;新城疫100%;感染抗体监测结果表明禽白血病A/B亚群个体阳性率0-42%,场阳性率为80%。禽白血病J亚群个体阳性率0-40%,场阳性率为80%;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个体阳性率为8-82%,场阳性率为100%;鸡白痢个体阳性率为0-68%,场阳性率为60%。  相似文献   

20.
牛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本调查采用间接血凝法(IHA)对安徽省部分地区的535份牛血清进行了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2.43%(120/535);4个奶牛场的群阳性率为75%,个体阳性率为23.21%(68/293);9个肉牛场的群阳性率为88.9%,个体阳性率为21.49%(52/242)。对不同用途、不同年龄段、不同购入来源以及不同送检地区的牛衣原体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的牛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衣原体感染。IHA法检测衣原体抗体简便、快速,适合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