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文科视角出发,探究了在高校实践育人中新文科视角的理论支撑,分析了新文科视角在实践育人中的作用和价值。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包括实践育人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育人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基于此提出构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思路、框架和方法,明确实践育人的核心目标。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实践育人的路径和策略,包括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实践育人的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等。通过研究,明确新文科视角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的重要价值,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大学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教育公平是保证大学生平等地接受良好教育的基础。在高校中,要做到教育公平,就必须重视资助工作的开展。阐述了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包括"奖、助、贷、补、免",要求将助困与育人紧密结合,形成资助育人的科学架构。分析了资助育人工作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必须重视资助育人工作的负面影响,即资助育人负功能,只有掌握管控负功能的方式与方法,才能保证资助工作在高校育人体系中顺利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面对社会各种不良影响和学生因学业、就业、经济困难等产生的各种思想困惑,高校学生工作应结合自身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传承与创新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为此,南京林业大学在学生工作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育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工作理念,积极构建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体系。首先,坚持德育主线不动摇,创新方式方法,抓好课内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党团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着力建设校园文化,拓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狠抓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其次,坚持日常管理不放松,加强学风建设,搭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高度重视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创新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第三,坚持就业工作重心不偏离,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实习实践渠道,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精心培育就业市场,广泛收集就业信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与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课程思政的实施,就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强化价值、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助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课程思政是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然而,当前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要以散点式形式开展,缺乏完整、清晰、明确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思路和方案,系统性、整体性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尚未形成。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从课程思政的多元主体融合、课程内及课程间的思政要素融合、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等角度,对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通过党支部专题活动,推动党员教师带头开展课程思政研究;通过定期邀请思政课教师开展辅导和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通过强调和突出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整体评估和动态调整。其次,从系统梳理课程内思政要素的"融入点"、积极吸收相关研究的前沿性成果、及时将课程思政要素加入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展配套教材和在线课程建设等入手,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课程思政体系。最后,通过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强化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搭建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红色"专业实践平台,促进课程思政理论的落地与转化。  相似文献   

5.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此后,教育界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深化,高校也围绕“三全育人”理念持续开展了多种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公安队伍的素质和公安事业的发展,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要求公安院校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警察职业道德。由于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全国公安院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大多是基于必修课开展的实践研究,例如“网络安全管理”“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大学英语”等课程。  相似文献   

6.
素质拓展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素质拓展教育与通识教育既有共性又各有侧重,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具有3个方面的优势:主流声音凝聚共识,具有政策优势;教师队伍学缘丰富,具有师资优势;回应学生的社会关注,具有认同优势。基于此,福建农林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一主多辅"模式的素质拓展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专题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三结合",提升主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开设系列公共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组织读书沙龙培养大学生读书和思考的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等多种途径,形成辅渠道的立体延展。具体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在教育内容的立体延展性方面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兴趣的融合,在教育主体的团队共享性方面实现了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在教育组织的协同育人性方面实现了"大思政"视角下的各部门联动。  相似文献   

7.
实践育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倡导学生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全面均衡发展。高校作为大学生发展的培养者和教育阵地的坚守者,应通过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将实践育人落到实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立足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提出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专业知识,积极弘扬生态民生协同建设意识,在实践的同时,反思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践育人运行机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对策。同时,通过生态民生协同建设中多项实践实例证明了育人成效:大学生思想修养、团队合作、适应社会、社会责任、实践能力、知识运用6个维度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导读工作既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也是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基本途径.作者结合工作实践.论述了针对学生读者的期刊导读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智力保障,独立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自主创新是当前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的重点,旨在使所培养的学生拥有核心竞争力。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一批能肩负起历史使命的科研创新人才是高校理科基地建设面临的有待思考的问题。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对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经验和育人成效进行了总结。首先,明确"以学科发展为依托,以质量求生存,充分发挥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教学的示范带动作用"的办学思路,在注重提高理科基地科研水平的同时,注重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基本形成了具有森林生物学特色的学科群,以及从理学学士到博士后的理科生物学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找准专业定位,以育人为中心进行整体谋划,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实践中求真知;通过增强专业软实力、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和教学项目、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注重与校外企业的合作等,寻求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其核心内容是制定大学章程并予以贯彻落实,从而提升高校内部的法治化水平。北京林业大学立足办学实际,积极开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首先,以制定大学章程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北京林业大学强调大学章程应体现以下特色:注重对学校办学特色和理念文化的总结与概括;对管理体制做出全面规定,明确学校的治理结构;规范内部学术组织的构成、职责和运行机制;规范学校内设机构的类别和权限以及设定的原则;确立校内民主监督运行机制。其次,以大学章程为抓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立大学章程落实机制。同时,针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外力驱动降低了大学章程实施的参与度、事不关己阻碍了大学章程实施的知晓度、利益冲突影响了大学章程实施的协同度、认同不足影响了大学章程实施的遵从度等挑战,提出进一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方向,即提升对实施大学章程重要性的认知水平和认同度、增强大学章程实施的内生力、加强大学章程实施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9日,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邓建华在全区直属林业事业单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部署会上强调,自治区直属林业事业单位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找准抓手,针对性解决当前改革发展出现的突出问题。她要求,要深刻把握直属单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要明确"高位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关乎大学生人格品德养成、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分析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现实困境的基础之上,尝试构建了高校生态德育的路径:通过生态知识与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修养;通过体验教育扩展学生的生态道德视野;借助行为教育、自我教育,促进学生生态道德自觉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还应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将大学生素质培养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始终",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探索的课题之一。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的专业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素质冰山模型理论",结合课程实际,对专业课程育人的方法和模式以及建立适用于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型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过程、途径等3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四目标—三阶段—两路径"专业课程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型。模型以社会责任感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核心目标,以道德感、专业自信和心理健康作为实现核心目标所需的三大支撑目标;将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设定为课堂专业学习和课外专业实践;将素质培养过程划分为育人方案的设计、育人方案的具体实施、育人成果的总结和巩固等3个阶段。"四目标—三阶段—两路径"模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表明,为了更好地发挥该模型的效能,切实发挥其示范作用,必须注重建设一支高效、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同时必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适当的评估体系。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型的主要创新点是确定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并将"专业自信"纳入其中,使模型更加符合"三全育人"理念要求;模型的应用符合大多数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际,不需要额外增加人力、物力,只需对已有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科学利用;模型的应用使教学相长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事业有成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其内在需求,其核心是要遵循知识分子的成长规律。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超越以往的物质利益观或问题观,从有利于实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实现青年教师价值、沟通融合思想、抓住热点问题入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引导青年教师事业有成是个体成才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是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已成为各高校的战略任务,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该文认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才不断涌现、成长的机制,包括建立充满活力的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评价机制、有效的人事分配和激励机制、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度和考核机制;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人才个体与学术团队、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2个中心以及聘任岗位责、权、利的关系等4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林业类高校林学院为研究对象,在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合作育人系统的共生理论、合作育人机制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就林业类高校林学院本科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化、时间多元化、内容多元化、环境多元化和评价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群,并通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显著增强,就业率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林业类高校本科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都在积极建设一支多元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要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就要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奠定了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营造平等、宽松的育人环境,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领头雁和骨干 ,是学校党组织密切联系学生的纽带和桥梁 ,高校要促良好学风的形成 ,必须重点抓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以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为抓手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 ,在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同时 ,带动并引导周围的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建设和谐校园 ,促进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9.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工作,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内在要求和核心抓手。自2011年5月启动以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学科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兄弟高校的鼎力支持。通过充分缜密的调研、筹划、研讨和严肃认真的立项、实施、评审,侦  相似文献   

20.
以学生为主导的办学宗旨已经在高校中深入人心,如何在教育中凸现学生参与教学的管理理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该文介绍了在教与学之间为学生搭建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平台的实践经验;详细论述了在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定期召开学生教学座谈会、为学生建立个人的学习管理系统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四个方面为学生搭建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平台。实践证明,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下,建立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平台的工作实践创新了教学管理方式,提高了管理效率,是现代大学管理手段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