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罗氏沼虾作为新品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罗氏沼虾特殊的生活习性,使得罗氏沼虾仔虾的成活率偏低,从而影响了罗氏沼虾的产量。因此养殖单位要提高产量,就要解决仔虾成活率的问题。 一,选购淡化苗,采购的虾苗要健康,白色,透明,活跃,无寄生虫。淡化的时间应在24小时以上。 二,运输虾苗的密度要合理。运输虾苗有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和帆布篓加水运输二种方法。各种容器运量与密度和安全时间的关系如下表:  相似文献   

2.
美洲鲥鱼种运输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人工繁育的美洲鲥夏花鱼种(体长3~5 cm、体质量0.5~1.5 g)和5月龄大规格鱼种(100~150 g)的运输试验,研究了运输美洲鲥商品鱼苗及大规格鱼种的技术参数。试验结果:采用车载氧气袋运输美洲鲥夏花鱼种,有效水体为8~10 L,水温为18~20℃,密度低于50尾/L,从装载到放养的运输时间为2.5~3.5 h,运输成活率在95%以上;采用车载水箱运输夏花鱼种,有效水体为700 L,水温为22~23℃,运输密度在6.93~7.14尾/L,运输时间为2.5~3.0 h,成活率在99.70%以上;采用车载水桶运输5月龄大规格鱼种(100~150 g),有效水体为25 L,水温为8~10℃,运输密度在0.24~0.28尾/L,上下车装运及运输总计时间在20~30 min,成活率在92%~95%。关于运输方式的选择,建议:对于美洲鲥夏花鱼种距离在100~200 km、时间在2~3 h的中途运输,采用车载氧气袋(有效水体8~10 L)或水箱(有效水体700 L)的方式,运输水温分别控制在18~20℃和22~23℃,长距离运输采用氧气袋空运;对于大规格鱼种(体质量为100~150 g)的运输,短途(运输时间在20~30 min)采用车载水桶(有效水体25 L),长途采用车载水箱(有效水体700 L以上),纯氧充气。运输过程中,适当提高水体盐度或者使用适量麻醉剂可提高美洲鲥鱼种运输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1992—1994年共收集大鳍1300尾,暂养832尾,平均暂养成活率为61.7%;运输1272尾,平均运输成活率为90.2%。试验表明,运输密度与成活率成反比;运输适宜温度为16—26℃,温度超过28℃,成活率显著降低,冬季温度低于10℃不宜作长途运输;大鳍充氧运输超过30h后,因水中氨氮含量升高,死亡率增加;不充氧时,大鳍不宜与鲤、鲫、草鱼等耐低氧能力较强的鱼作高密度混运;体长18cm以下个体运输成活率低于体长18cm以上个体  相似文献   

4.
1.温度选购苗种时要自带温度计查看育苗水温是否低于31℃,准确测量罗氏沼虾育苗池、发苗池与罗氏沼虾养殖塘的水温,根据场家自报的淡化天数和育苗池与发苗池的温差,推算出其每天淡化降温程度,以每天降温不超过2℃为宜。再就是罗氏沼虾发苗池和养殖塘温差也应在2℃左右,适当考虑罗氏沼虾苗种发苗、运输过程中会自然降温1~2℃。2.虾苗投饵罗氏沼虾放养前期或暂养期,池中应培育数量充足的红虫等枝角类供罗氏沼虾苗摄食,因为红虫等枝角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可有效增加罗氏沼虾营养,增强罗氏沼虾体质以适应新环境,减少死亡率,避免“…  相似文献   

5.
运输时间及水温对南美白对虾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温度(18℃、20℃、22℃、24℃、26℃)和时间(8h、14h、20h、26h、32h)条件下对南美白对虾苗进行运输。试验结果表明:运输时间和运输水温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南美白对虾苗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运输时间在20h以内,不同时间梯度对南美白对虾苗的运输成活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成活率均在90℃左右,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虾苗成活率明显降低,且不同时间梯度间差异显著;运输用海水的温度控制在22~24℃时,虾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随着水温的升高或降低,成活率均明显降低,且不同温度梯度间差异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运输时间和运输水温对南美白对虾苗运输后暂养的成活率和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鳍Hu的收集,暂养和运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2-1994年共收集大鳍Hu1300尾,暂养832尾,平均渐养成活率为61.7%;运输1272尾,平均运输成活率为90.2%,试验表明,运输宴席与成活率成反比;运输适宜温度为16-26℃,温度超过28℃,成活率显著降低,冬季温度低于10℃不宜作长途运输;大鳍Hu充氧运输超过30h后,因水中氨氮含量升高,死亡率增加,不充氧时,大鳍Hu不宜与鲤、鲫、草鱼等耐低氧能力较强的鱼作高密度混运,体长18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花鲈充氧打包运输适宜的运输密度,实验观察平均全长为(9.55±0.70)cm、平均体长为(7.86±0.60)cm、平均体重为(9.14±1.83)g的花鲈充氧打包运输14h的过程中,每袋装鱼尾数分别为35、40、50、60、70、100、150尾的成活率情况。结果显示:在初放花鲈水温为18~18.5℃时,运输14h时,35、40、50、60、70尾密度组除60尾密度组在目的地机场运输时袋子破损,到达场区死亡13条外,其余密度组花鲈成活率均为100%,100尾密度组存活18尾,150尾密度组成活率为0,且均表现为缺氧致死状况。结果表明在进行14h以内运输时,花鲈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70尾。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密闭环境下运输时长和运输密度对稚鲵成活率的影响,在水温14℃条件下,采用容积约20 L的塑料袋带水封闭充氧的方法,进行了2批共计5 500尾,规格为6.5~8.0 cm的稚鲵的运输试验,结果表明:稚鲵平均密度为167尾/L,密闭时长6 h,运输时长5 h,运输成活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9.
1995~1996年共收集大口鲶野生亲鱼288尾,暂养成活率878%;采用橡胶袋充氧运输亲鱼40尾,用彩条布鱼桶运输亲鱼182尾,其运输成活率均为100%,但前者的养殖成活率仅为0~438%;而后者为391%~763%。试验表明,大口鲶野生亲鱼引种的适宜温度为10~20℃,收集网捕和迷魂阵捕获的亲鱼较好,电捕亲鱼的养殖成活率不高,采用敞口彩条布鱼桶运输亲鱼的效果明显优于橡胶袋充氧运输。  相似文献   

10.
利用比重1.006左右的半咸水进行罗氏沼虾幼苗(仔虾)长途运输10-12小时,4次共运输虾苗420万尾,成活403万尾,运输成活率为96.0%。运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