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次宜棉区棉花生产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新疆棉花学会的资料表明:(1)≥10℃的积温3 600℃以上,无霜期170天以上,霜前花80%为宜棉区;(2)≥10 ℃的积温3 600~3 451 ℃,无霜期170~161天,霜前花80%~60%为次宜棉区;(3)≥10℃的积温3 450~3 175℃,霜前花60%~30%为风险棉区;<3175℃,无霜期<150天为不能植棉区.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北部特早熟棉区,在棉花生产上,具备着光照充足,雨量集中,昼夜温差大等优越性,并且经济产量系数较高,病虫为害较其他棉区为轻等特点。但在棉花生产上,最突出的不利因素是热量条件,≥10℃积温刚够早熟棉种生育需要,常遭早霜为害,霜后花比例较大,因此研究特早熟棉区的温度条件与棉花生长发育的关系,对本区棉花栽培技术的指导及棉区规划有重要意义。观察研究是在山西太谷山西农业大学农场进行的。太谷位于北纬37°25′,东经112°35′,海拔799.6米,年平均气温9.8℃,≥10℃积温为3666.3℃(1954—1979其中缺1959年),无霜期175天(1960—1978),属特早熟棉区。太谷县棉花生育期间各月、旬平均气温概见表1。  相似文献   

3.
新疆主产棉区热量变化及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疆喀值什、阿克苏及石河子棉区所在气象站1961~1997年,10,15,20,25℃4个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和活动积温等项统计资料的计算分析发现:①≥10℃持续日数和积温阿克苏棉区10,20年际变化很小,喀什、石河子棉区变化明显。②80年代以来北疆棉区热量明显增加,南疆棉区则在减少;主要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北疆棉区明显延长,南疆棉区呈缩短趋势。90年代是新疆植棉热量变化最大的时期。指出90年代南疆只宜种植中熟偏早棉花品种,北疆棉区则可适当扩大植棉范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新疆棉花协会将棉区划分为最适宜棉区、适宜棉区、次宜棉区和不适宜棉区.其中≥10℃积温达到3600℃,无霜期170天,即可划为适宜棉区和次宜棉区.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有着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的且末县,30年(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为依据进行分析,本县应该属于适宜棉区.  相似文献   

5.
试论实现新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棉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热量条件较好,宜棉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5℃以上;棉花生长期内太阳辐射充足,总日照时数2600h左右;降雨量少,光热水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6.
特早熟棉区棉花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技术赵其铮(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辽阳111000)辽宁棉区位于北纬38°~43°,东经119°~124°,无霜期140~160d,年积温(≥10℃)3300~3600℃,降雨量450~700mm,春季少雨,多集中...  相似文献   

7.
<正> 南阳盆地棉区气候兼有南北之长。无霜期长,在230天左右,≥15℃的活动积温4420℃以上,3—11月份日照1721.3小时,雨量适中,发展棉花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是我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新疆北疆早熟棉区黄萎病病菌的菌落类型及培养特性,于棉花黄萎病发病高峰期采集北疆早熟棉区典型发病地的病株进行分离和鉴定,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均为菌核型;25、20℃分别为菌丝生长、产孢的最适温度,33℃时绝大部分菌株仍能缓慢生长,并产生少量孢子;p H值在4~9范围内菌株均可生长,p H值在5~7范围内菌株生长较快;6.25%的菌株致死温度、时间为65℃、10 min,37.50%的菌株致死温度、时间为60℃、10 min,56.25%的菌株致死温度、时间为55℃、10 min。  相似文献   

9.
农七师奎管处棉花种植区位于天山脚下,无霜期为137~184天,大于10℃的有效积温在3500~3900℃,属次宜棉区。春季气温回升慢,灾害性天气频繁,终霜期结束晚,不利于棉花早播;生长季节多  相似文献   

10.
北疆棉区位于新疆天山山脉北坡,准噶尔盆地南、西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南,是我国最北的棉区。该区属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少雨,无霜期较短,光照充足,无霜期为165d左右,有效积温为3500℃-4100℃,该棉区植棉历史较短,但水利设施较完善,机械化水平较高,宽膜高密度栽培、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等技术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1.
李彦杰  白学甫  马琳  闫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45-15746,15748
利用乌苏-沙湾近39年春季气温资料,对塔城南部棉区棉花播种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苏-沙湾植棉区春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棉花播种期受春季气温、开春期、终霜期、≥10℃初日、同期气象灾害等影响;乌苏-沙湾棉区棉花播种期呈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韶民 《农业展望》2006,2(7):24-25
1 2006年上半年棉花生产形势分析 2006年全国大部棉区棉花播种以来光热条件较好,降水较为适宜,利于棉花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目前大部地区棉苗长势较好。但新疆棉区出现短时低温、黄河流域棉区出现阶段性干旱、长江流域部分棉区的倒春寒和强降雨对棉花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6月上中旬,南疆西部棉区气温持续偏低1~2℃,热量不足,不利于棉花花蕾生长发育:其它棉区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棉花苗期生长及现蕾。  相似文献   

13.
1996~ 1998年 ,我们陆续从新疆各主要棉区采集和收集 40 0余株病株样 ,共分离获得 10 8株棉花枯萎病菌 ,对其中具有代表性菌株致病性和生理性状研究结果表明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小种仍为 7号生理小种 ,但其致病性较强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型主要分为强、弱两种致病型 ,强致病型主要分布于南北疆棉区 ,弱致病型主要分布于东疆棉区。供试棉花枯萎病菌菌系在 2 5℃培养 7天后 ,菌丝为白色 ,菌落皿底产生色素多为紫色或浅紫色 ,大分生孢子大小为 10 .4~ 44 .2× 6.1~ 2 .0μm,多为马特型 ,适应生长温度为 2 5℃~ 30℃以上 ,除供试 6菌株能在 35℃缓慢生长外 ,多数棉花枯萎病菌菌株不易生长 ,吐鲁番菌株 HAI 17在 40℃能缓慢生长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较耐高温 ,在 40、45℃高温下并未致死。目前 ,尚未采到 3号生理小种菌株。  相似文献   

14.
对若干个跨棉区多年的品种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棉花铃重、绒长、衣分及子指四项重要经济性状在西北内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三大棉区表现明显的差异;在西北内陆棉区铃重、绒长、衣分及子指都表现最高;长江流域棉区绒较长,衣分较高,但铃重轻;黄河流域棉区铃重较重,但绒长和衣分均较差。经分析看出:西北内陆棉区具有热量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并且可以人工灌溉等良好生态条件,十分有利于棉铃、种子和纤维的发育。因此可以考虑选择适宜区域(南疆一带)发展棉花生产;长江流域棉区具有温度较高,雨量充沛,棉田土壤肥力较好的条件,有利于纤维增长和衣分提高;黄河流域棉区的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雨量适中,比较有利棉铃增大及种子的发育。鉴于这些性状在不同棉区表现的差异,在跨区引种时对此应予以充分考虑和估计;在确定育种目标和良种繁育选择标准时,不同棉区都应有相应的差别;在耕作栽培措施上应针对本棉区生态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使之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978-2007年三大棉区陆地棉品种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中国棉花品种志(1978-2007)》及品种审定公告,建立了1978-2007年间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审定推广的839份陆地棉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第一果枝节位、铃重、衣分、皮棉产量、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等14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纤维长度、衣分、生育期、马克隆值、铃重在不同棉区不同品种间差异小,稳定性好,枯、黄萎病抗性、叶色和种植密度在各棉区品种间变化差异均很大。西北内陆棉区的枯、黄萎病抗性最好,长江流域棉区的枯、黄萎病抗性最差,种植密度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比强度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且相同棉区不同品种间变化差异较大;皮棉产量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综合以上结果说明西北内陆棉区特别是新疆棉区有利于发展优质棉,长江流域棉区应加强抗病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省常年的气候特点,沿江棉区八月间多伏旱,九月间多秋雨;淮北棉区八月间常有暴雨;沿海棉区八、九月间常有台风过境。 如果气候正常,沿江棉区的棉花于8月20日前出现的蕾,淮北棉区于8月10日前出现的蕾,只要能够开花成铃,还可在霜前成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省棉田面积约500万亩,在全国居第六位,在南方八省市中占第三位,是主要产棉省之一.我省棉田按自然区划分为淮北平原棉区、江淮丘陵棉区和沿江棉区.这三大棉区的管理水平、耕作制度以及产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产量来看,近十年(1970—1979年) 的皮棉平均单产,沿江棉区为81.27斤,比江淮丘陵棉区的41.41斤高近一倍,产量高低差距较大. 再从耕作制度来看,淮北与江淮丘陵棉区多是一年一熟制,不能充分发挥土地  相似文献   

18.
次宜棉区棉花栽培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喜温好光作物,次宜棉区气温变化大,大风降温天气频繁。无霜期较宜棉区短,早春气温低,易烂种,难抓全苗,经常有补种、重种现象,≥10℃的积温较宜棉区少,种植棉花具有一定风险。但近年来棉花市场价格好,销路畅,植棉效益高于种其它作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棉花主产区的优势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良斌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3195-3198
利用比较优势模型和中国三大棉区2006-2010年的数据对中国棉花主产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检验,旨在为中国主棉区提供一个动态优势比较。结果表明,在2006-2010年间,规模比较优势最高的为新疆;效率比较优势最高的是黄河中下游棉区的河南省;效益比较优势最高的是长江中下游棉区的安徽省。三大主产区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以新疆棉区最高。  相似文献   

20.
棉花红蜘蛛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红蜘蛛的习性棉花红蜘蛛,又叫棉叶螨、火龙等,学名叶螨,属蛛型纲。北方棉区1年发生12~16代,长江流域棉区一般发生17~21代。10月中下旬由棉田迁至干枯的棉叶、棉秆和土壤及杂草根际等处,聚集成块越冬。气温在10℃以上时,越冬雌螨开始大量繁殖,6月上旬-8月中旬进入棉田盛发期。棉叶螨喜高温干燥条件,它活动的最适温度为25℃~35℃。在温度26℃~30℃,最适相对湿度为35%~55%时,发育速度最快,繁殖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