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试验设计袁以不施肥和施用化肥为对照袁研究北方旱地平菇菌渣还田的最佳施用量袁以及还田后对玉米生理性状尧产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遥结果表明袁平菇菌渣对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遥菌渣施用量为22 500 kg/hm2时袁玉米生长状况尧果穗性状和玉米籽粒产量均优于20 000 kg/hm2尧25 000 kg/hm2的菌渣施用量和化肥施用处理袁玉米各生长期植株和叶片数也高于其他处理袁玉米籽粒产量比不施肥增产17.39%袁比化肥施用处理增产8.06%曰同时袁平菇菌渣还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无机氮和速效磷尧钾含量袁有利于培肥地力遥土壤养分含量均为施用量越大袁培肥效果越明显袁土壤速效钾尧速效磷含量分别较CK1 提高16.58%耀34.98%和45.70%耀86.20%遥平菇菌渣施用量为22 500 kg/hm2时袁玉米生长状况最佳袁果穗性状最优袁籽粒产量最高袁对土壤的培肥效果较好袁是较理想的施用量遥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观测石膏基盐碱土调理剂对饲料玉米产量、土壤pH和全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基盐碱土调理剂施用量为9 000 kg/hm2时,饲用玉米的生物产量最高,同时显著降低土壤pH和土壤全盐含量。河西走廊盐碱土改良及增加饲料玉米产量,以施用石膏基盐碱土调理剂9 0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宁夏平原有机肥施用量对饲料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安全施用量,为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宁夏青铜峡市甘城子村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共设6个用量水平:0、3750、7500、15 000、30 000、45 000 kg/hm2,以非有机肥(0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施用适量有机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30 000 kg/hm2对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最高产量下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27 880和25 030 kg/hm2;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0~30 cm层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处理对增加土壤细菌数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52.1%和202.4%,且2019年微生物总数高于2018年;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增加土壤酶活性,0~...  相似文献   

4.
在临泽县鸭暖镇华强村开展了不同用量磷石膏改良盐碱地种植玉米试验。结果表明:磷石膏施用量为1 500 kg/hm~2、3 000 kg/hm~2、4 500 kg/hm~2、6 000 kg/hm~2时,玉米增产分别为5.90%、10.28%、18.38%、15.87%。磷石膏施用量为6 000 kg/hm~2时虽然增产效果明显,但用量较大,同时投入的人工多,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建议在重度盐碱地上施用3 000~4 500 kg/hm~2磷石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力,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土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中施用脱硫废弃物能够改善玉米的生长发育,即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和和产量,以秋施15 000 kg/hm2和春施7 500 kg/hm2脱硫废弃物效果较明显.同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玉米后,增加耕层土壤的总盐含量,且使盐分组成明显发生变化,SO42-、Ca2+、Mg2+增加,HCO3、K+、Na+减少,土壤中的Na+明显降低,说明施加脱硫废弃物有利于土壤中交换性Na+的代换,从而降低Na+导致的危害;土壤pH和中微量元素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施用不同菌渣肥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小麦季施用不同菌渣、牛粪配比的菌渣肥(JZA(纯菌渣)、JZB(菌渣∶牛粪=1∶2)、JZC(菌渣∶牛粪=1∶1)、JZD(菌渣∶牛粪=2∶1))在3 000(JZ1),6 000(JZ2),9 000(JZ3)kg/hm~2这3个施用量水平上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不施菌渣肥为对照(CK-JZ0)。结果表明,与CK-JZ0相比,在菌渣肥施用量为3 000 kg/hm~2或6 000 kg/hm~2时,JZA,JZB,JZC,JZD配比的菌渣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轮作系统总生产力提高不明显,甚至减产,可持续性和施用效果也较差;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当季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养分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影响不显著;随着施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对耕层土壤养分逐渐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规律不明显。菌渣肥施用量为9 000 kg/hm~2时,JZB,JZC配比菌渣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轮作系统总生产力的提高较大,可持续性和施用效果较好;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当季小麦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小,能提高玉米季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降低当季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下茬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或提高玉米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施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施用JZB,JZC菌渣肥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氮含量(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趋势变强,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P≤0.05);能够明显提高或改善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有机无机玉米专用掺混肥在玉米种植的施用效果并广泛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上推广施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本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玉米专用掺混肥具有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等作用,施用有机无机玉米专用掺混肥的处理1产量比对照高出480kg/hm2,增产幅度达到4.9%,处理2比对照产量增加405kg/hm2,增产幅度达到4.2%。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甘蓝生产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方法种植甘蓝,在控制化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设计空白、3 750、7 500、11 250、15 000 kg/km2共5个不同猪粪有机肥用量的处理,测定土壤施肥前后的养分含量变化和甘蓝产量,探索不同猪粪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甘蓝产量增加。当有机肥用量为7 500 kg/hm2时,甘蓝产量最高为52 376 kg/hm2,进一步增大有机肥用量,甘蓝产量有下降趋势。[结论]施作为基肥7 500 kg/hm2的猪粪有机肥后甘蓝产量最高。增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状。  相似文献   

9.
严建辉 《农学学报》2019,9(11):17-20
为研究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黄泥田花生产量和土壤酸化改良的影响,通过在黄泥田种植的花生上分别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和1500 kg/hm2加常规施肥处理与不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加常规施肥处理对比,以研究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对花生产量以及土壤酸化改良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后花生产量分别增加16.8%和10.1%,纯收入分别增加1750.0元/hm2和900.0元/hm2,花生的各项农艺性状也得到提高。施用不同量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后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土壤pH分别提高了0.8和0.5。本研究结果为黄泥田花生增产和土壤酸化改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用菌菌糠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用平菇菌糠作底肥,以番茄玛瓦为材料,于2002~2005年设计0(对照)、5、10、15、20 kg/15 m2 5个施肥处理,测定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和番茄产量。[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菌糠后蔬菜保护地有机质增加0.7%~23.2%,全氮增加4.3%~57.1%,速效磷增加22.3%~170.8%,速效钾提高9.0%~64.0%,番茄产量增加1.5%~20.3%。20kg/15 m2处理的番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 kg/15 m2处理与对照的番茄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施用菌糠能够有效地增加保护地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蔬菜产量,对蔬菜的长期生产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梁永松  曹国璠  龚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14-7816,7822
[目的]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综合收益以实现农业的高效生产。[方法]2006年以玉米间作绞股蓝套作平菇的净收益为研究对象,开展玉米密度(30000~90000株/hm2)、绞股蓝密度(15000~75000株/hm2)以及玉米施肥量(纯N 75~255 kg/hm2)对净收益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在这种种植模式中,玉米的种植密度对净收益有极显著的影响,绞股蓝密度有显著影响,而玉米纯N施肥量无显著影响。在玉米密度为75000株/hm2、绞股蓝种植密度为45000株/hm2、玉米纯N施肥量为210 kg/hm2时,净收益最高,达到33285元/hm2。[结论]玉米种植密度是影响净收益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绞股蓝种植密度,玉米施肥量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3 年和 2004 年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二十里堡乡七号村进行了膜上灌条件下的覆膜春小麦和玉米的灌水技术及地膜覆盖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效应,在作物苗期增温效应尤为显著。覆膜农田地表下 5cm、10 cm、15 cm、20 cm 和 25 cm 在 8:00,14:00 和 18:00 三个时刻,苗期平均地温比露地玉米分别高 3.3 ℃,2.9 ℃,3.2 ℃,2.2 ℃和 2.1 ℃。在灌溉定额和畦长相同的条件下,春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单宽流量为 1.3L/(m·s),在膜宽为 1.25 m的畦田内水流推进速度是露地畦灌的 1.64 倍,并且不会发生冲苗冲埂现象。在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和作物栽培方式下,覆膜春小麦、玉米在全生育期内较当地露地节水灌溉系统的灌溉量(4 800m3/hm2和 9 000 m3/hm2)分别节水 2 000~2 400 m3/hm2和 4 000~4 500 m3/hm2,产量分别提高了 10 %~20 %和12 %~45 %。  相似文献   

13.
多功能玉米专用肥筛选及改土培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西灌区玉米制种田风沙土设计玉米多功能专用肥配方,并通过盆栽试验筛选配方和观测改土培肥效果。结果表明,最佳配施组合为牛粪、糠醛渣、复混肥、聚乙烯醇、保水剂,用量分别为3480、2667、462、39、21mg/1000g土,配施比例为520:400:71:6:3。,施用玉米多功能专用肥可使耕种风沙土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0.25mm团聚体、自然含水量、蓄水量、有机质等理化性状有所提高,使容重、土壤酸碱度有所降低,能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施入最佳配方多功能专用肥7042.25kg/hm^2时,玉米折合产量为5691.20kg/hm^2,较传统施用等N、P2O5量化肥增产472.0kg/hm^2,增产率9.06%,增收238.55元/hm^2.  相似文献   

14.
炭基肥料种类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炭基肥料是利用生物质炭与其他肥料混合制成的长效肥料,具有肥效高、无毒无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不污染环境、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等优点。为了筛选适于玉米生产的炭基肥料,以玉米郑单958为试材,以玉米专用肥为对照,在施肥量均为1 08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炭粉和氮磷钾养分配比不同的4种炭基肥料对商丘地区土壤pH值和容重的影响以及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炭基肥料可以调节土壤pH值向中性靠近,提高疏松土壤的容重从而改善其通气透水性能,且这种调节作用均随炭粉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大,但在较短时间内效果并不显著。不同炭基肥料对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不同,其中,施用YT3炭基肥料的玉米穗长、穗粗、出籽率、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最大,最终产量最高为9 726.90 kg/hm2,较CK增产10.94%,增产极显著;施用YT2炭基肥料的产量(9 339.45 kg/hm2)次之,增产率为6.52%,增产显著。在商丘地区,施用YT3和YT2炭基肥料均可以优化土壤的物理性状,改善玉米的产量性状,最终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效果明显优于施用化学肥料。  相似文献   

15.
玉米配方肥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验证玉米测土配方肥在怀远县的田间使用效果。基于怀远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土壤养分测试结果,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生产出了总养分含量36%(N-P2O5-K2O=16-8-12)的玉米专用肥(基肥型),并于2006年夏季在怀远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进行了田间肥效试验。玉米配方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果穗粗大,穗粒数多49个,千粒重高18 g,增产410 kg/hm2,增产率5.5%,增收514.50元/hm2。总养分含量36%的玉米配方肥表现出较好的节本增收效果,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宣威当地推广品种——桥丹二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密度和5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跟产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追肥量(尿素)对产量的影响不大。试验中在种植密度为120000株/hm2,追肥量(尿素)为75kg/hm2即可以达到高产,但无论鲜产量还是干物质产量均不是最高,只有追肥量(尿素)达到300kg/hm2时鲜产量、干物质产量才均达到最高,而且对土壤营养成分含量影响较小。种植密度的提高不利于植株粗蛋白含量的提高,追肥量的增加有利于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提高,但也提高了粗纤维和粗灰分的含量;种植密度为120000株/hm2,追肥量(尿素)为300kg/hm2的处理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地区春玉米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纪元一号玉米品种为试材,采用3414完全方案设计,另增加1个单施有机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北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玉米主要肥料需求量及比例。结果表明:不施任何肥料处理的产量最低,仅占正常施肥产量的80.6%,平衡施肥对提高春玉米产量至关重要。目前推广使用的N2P2K2配方(N施用量310.5 kg/hm2、P2O5施用量157.5 kg/hm2、K2O施用量162.0 kg/hm2),氮、磷用量合理,钾用量偏低,可采用稳氮、控磷、增钾予以调整。本研究条件下,纪元一号在N2P2K3处理下产量最高为13 530.0 kg/hm2。有机肥是完全肥料,施用有机肥取代化肥,高产肥田效果好。本研究结果对指导北方地区春玉米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钾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和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为探明长期施钾对大田玉米产量和耕层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在东北三省的代表性土壤上连续13年的定位施钾试验进行研究。【结果】东北3个定位试验点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长期施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辽宁13年间(1993~2005)施钾效应不稳定,吉林自第3年(1995年)开始施钾显著增产,黑龙江自定位开始施钾显著增产;辽、吉、黑3点长期施钾条件下作物产量13年平均分别增加9.9%~10.3%、12.6%~13.6%和17.5%~21.7%。辽宁、吉林两点施K2O 112.5 kg•ha-1时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处于较明显的亏缺状况,而施K2O 225.0 kg•ha-1时3个定位点钾素均有较多的盈余。长期施钾均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且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长期施钾对3个定位点缓效钾含量的影响有所不同。【结论】基于产量、效益和土壤钾素状况,3点的适宜钾(K2O)用量为112.5 kg•ha-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