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筛选出抗玉米黑粉病、优质、丰产的玉米品种,对35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生产特性及黑粉病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玉米品种中,登海3622、龙生1号、正大12、敦玉10号产量较好,分别为12 301.3、11 178.6、10 869.8、10 763.8 kg/hm2,且属中早熟品种,株高、穗位高适宜,高抗黑粉病,是种植首选品种。在鲜食玉米品种中,兴科糯2008、京科糯2000、富尔银糯商品率居前3位,生育期适中,空秆率、倒伏率低,其中京科糯2000双穗率达43%,均高抗黑粉病。对35个玉米品种灌浆期田间自然发病率及抗性评价可知,豫玉22号、庆玉101、种旺花香糯、超甜黑玉米、富尔金糯、绿色超人、甜玉4号为抗病(R),东方甜1号为中抗(MR),其余玉米品种均为高抗。总体来说,常规玉米品种较抗病,甜玉米、糯玉米较感病。  相似文献   

2.
总结要选育出显著优于或优于对照的糯玉米品种的主攻品质育种目标,总结评价糯玉米品质的经验,并提出改进品质评价的建议;通过分析2006-2007年黄淮海糯玉米国家区域试验31个参试品种品质评价的基本情况,糯性和果皮厚薄是选育糯玉米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品质评价鉴定的主要方法、程序和技术,总结要总结科学、客观、公正、准确评价糯玉米品质的经验;要选育出显著优于或优于对照的糯玉米品种的主攻品质育种目标是糯性和果皮厚薄;分期播种保证所有参试品种在其最佳采收期统一收获,合理取样是客观、正确评价参试品种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漳平市种植的高产、抗病、商品品质优良的鲜食糯玉米品种,2016年承担了福建省种子总站鲜食糯玉米品种区试(漳平点试验),通过对鲜食糯玉米品种抗性、产量及商品品质相关的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天贵糯919、甜糯133、彩糯17322等3个品种农艺性状及商品品质表现优良,综合表现好,每667 m~2产量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82~156 kg,产量差异极显著,对主要病害达到抗或中抗水平,建议继续参试或同时生产示范;黔糯601、珍珍糯95、翠糯2号比对照苏玉糯5号减产,田间综合表现较差,建议停止试验。  相似文献   

4.
多渠道引进全国多地鲜食玉米品种52个,并进行玉米粗缩病抗性和鲜穗产量、鲜食品质、风干籽粒产量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为粗缩病感病品种;以鲜食品质为主、兼顾鲜穗产量为原则,推荐糯玉米品种3个(精品超级晶糯、西星白糯2号、渝糯13号)、甜糯玉米品种2个(万糯1号、万糯十一)和甜玉米品种1个(圣园珍甜2号);以风干籽粒产量为指标,推荐西星白糯2号、西星黄糯6号、中糯309、精品超级晶糯和黄糯共5个品种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环境稳定性,为糯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江苏省两个典型的糯玉米品种(苏玉糯5号和连花糯2号)为材料,测定其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的生育期、产量性状、植株性状、果穗性状、抗病性和品质性状,并对其环境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品种效应、年份效应、年份×地点互作效应、年份×品种互作效应和地点×品种×年份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鲜穗产量(P<0.01,下同).不同试点两个参试品种的平均鲜穗产量从高到低排序为:连云港>吴江>丹阳>泰兴>淮安>东台>海门>南京.连花糯2号不同试点的平均鲜穗产量(12927.31 kg/ha)比苏玉糯5号(10680.53 kg/ha)极显著增产21.04%,表明连花糯2号丰产性优于苏玉糯5号.但苏玉糯5号稳产性(变异系数3.74%)略优于连花糯2号(变异系数5.10%).糯玉米柔嫩性、株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鲜出籽率、生育期、茎腐病抗性和大斑病抗性等性状的环境稳定性较好,但皮渣率、穗位高、空秆率、倒伏率、秃尖长、千粒重、纹枯病抗性和粗缩病抗性等性状的环境稳定性较差.[结论]不同年份间的气候差异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外在因素,且穗部性状中的秃尖长和千粒重可能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内在因素,可将其作为糯玉米稳产性、广适性育种的重要指标,并兼顾区域化育种.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1年、2002年、2004年山东省特种玉米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通过对参试糯玉米品种株型、鲜穗采收期、产量性状、商品果穗率、品质性状、抗病性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为指导山东省糯玉米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山东省糯玉米品种紧凑型株型偏少;鲜穗采收期存在较大差异;参试品种的产量和穗粒数差异显著;一些参试品种的双穗率过高,影响商品果穗率偏低;参试品种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赖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差异都很显著,风味品质分差异不明显;参试品种对茎腐病、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天津地区鲜食玉米品种的品尝鉴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择双甜318、中农甜414等8个甜玉米品种,以万甜2000为对照;选择金糯628、景颇早糯等7个糯玉米品种,以乾坤银糯为对照。分别从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进行品尝鉴评,结果表明,金冠218、斯达205、美珍206位列参试甜玉米组的前三名;佳彩甜糯、甜糯182号、农科玉368位列参试糯玉米组的前三名。对照甜玉米万甜2000和糯玉米乾坤银糯品种位列各参试组的第四名,上述品种均可作为天津市鲜食玉米主导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紧密程度,构建理想品种。利用参试品种对理想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为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穗长、生育期、百粒重、秃尖长等,对鲜穗品质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穗粗、株高、出籽率和百粒重。将各品种与理想品种关联度与产量和品质结合分析来看,X7(瑞和白糯80)、X8(瑞和早糯)和X6(澳甜糯65)是兼顾鲜穗产量和品质的优良鲜食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浚单18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维光 《农技服务》2010,27(3):302-303
浚单18为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玉米杂交种,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03010)。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坚韧、气生根发达,抗倒伏能力强。果穗结实性好,无秃尖,出籽率达90%,品质好,商品价值高。该品种于1998~2001年参加国家和河南省夏玉米试验,连续4年产量第一,经生产示范种植,一般产量为9000~10500kg/hm2,在安徽省金寨县已有大面积种植。浚单18高抗大斑病、茎腐病、黑粉病和矮花叶病,抗小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综合抗病虫性好。适宜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超高产田可达到67500株/hm2。夏播制种产量可达到4500kg/hm2,制种产量高,适宜在黄淮海广大夏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2010—2016年浙江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数据为材料,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性状。结果表明,165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性状在品种间、年份间均有显著差异。在产量性状中,甜玉米的变异系数为3.7%(生育期)~17.8%(穗位高),糯玉米的变异系数为2.2%(生育期)~11.5%(千粒质量);在品质性状中,甜玉米的变异系数为2.6%(总评分)~6.4%(风味),糯玉米的变异系数为1.9%(气味)~8.4%(风味)。参试品种对玉米螟的整体抗性较差,无高抗品种;对小斑病抗性水平较低,但抗性品种比例有上升趋势;对大斑病抗性水平总体较好;无对纹枯病高抗的品种,但对纹枯病抗性水平在提高;对茎腐病抗性水平总体较好,抗性品种比例有上升趋势。浙江省鲜食玉米品种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水平较低,但有逐步提高的趋势,综合抗性水平也在不断增强。多数品种产量较高(1×10~4kg/hm~2以上),品质中等(总评分84~86分),处于中抗水平。同时,本研究结合区域试验数据与浙江省的实际生产,提出了鲜食玉米育种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兴达3号为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以外引自交系K12为母本,以自育自交系378599为父本组配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普通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中,兴达3号2 a 14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1 805.75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34%.籽粒(干基)含水分12.3%、灰分10.40 ...  相似文献   

12.
忻玉60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忻9101-1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6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0 984.5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9.0%。2007—2008年山西省区域试验(2年)中,平均产量为10 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8位。在2008年的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31.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1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4.49%,属于高淀粉品种;抗玉米穗腐病(病级3)、粗缩病(病株率2.9%~4.4%),中抗玉米大斑病(病级5)、茎腐病(病株率13.8%~29.0%),感玉米丝黑穗病(病株率3.6%~17.8%)、矮花叶病(病情指数15.4~59.1);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 880.5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甘玉2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玉23号是以自育自交系甘1478为母本、甘3401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007年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2 501.0 kg/hm2,较对照品种酒试20号减产0.4%;2009年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2 430.5 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1.5%。高抗红叶病...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在郑州对糯玉米品种“郑黑糯1号”分6个不同密度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密度的生育期、株高、鲜果穗性状与品质、鲜穗产量、干籽产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若以收获鲜穗为目的,郑黑糯1号适宜种植密度为6~6.75万株/hm2;若以收获干籽为目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7.5万株/hm2,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糯玉米郑黑糯1号鲜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6年在郑州进行了糯玉米新品种郑黑糯1号肥料密度双因子裂区试验,通过对鲜穗产量、鲜果穗性状和种植效益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若以收获鲜穗为种植目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2B2:种植密度60000株/hm2,施肥量为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240 kg/hm2。  相似文献   

16.
石彩糯1号糯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在石家庄对糯玉米品种"石彩糯1号"分7个不同密度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密度的株高、穗位、鲜果穗性状、产量、效益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若以收获鲜穗为目的,石彩糯1号适宜种植密度为4.50万~5.25万株/hm^2。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忻玉6009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增产潜力。[方法]介绍忻玉6009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最后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忻玉600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Z295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7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 460.0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3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6%。2008~2009年在山西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7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7位。在2009年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 103.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6位。忻玉6009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2.8%,属于高淀粉品种。忻玉6009中抗矮花叶病,抗玉米穗腐病、粗缩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结论]忻玉6009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8.
杀虫剂防治糯玉米田玉米螟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糯玉米吐丝期,开展了6种药剂喷灌"4腋1顶"防治糯玉米田玉米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灌25 g/L多杀菌素悬浮剂800倍液、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15%茚虫威悬浮剂2 000倍液,雌穗被害率均被控制在3%以下,防治效果达95%以上。建议生产上优先选用这些药剂用于糯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针对糯玉米杂交育种中存在的问题,首次对我国糯玉米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生态类型划分,创建了生态型聚优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以申W22为父本骨干自交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育成4个通过省市级以上品种审定的糯玉米杂交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益,并提出今后糯玉米育种深入发展的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