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盆栽方法,通过人工调控土壤含水率,设置轻度T1(相对含水率65%~70%)、中度T2(相对含水率55%~60%)和重度T3(相对含水率45%~50%)三个水分胁迫水平,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与分析,认为冬小麦旗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水分胁迫密切相关,是保障冬小麦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抗性物质。轻度水分胁迫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生长前期,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全生育期可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特别是乳熟期,中度和重度水分处理分别比CK增加78.6%和144.0%,因此可溶性糖可能是对种子成熟有特别作用的抗性物质。水分胁迫加强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说明脯氨酸也是重要的抵抗干旱的活性物质。在冬小麦全生育期中,开花期脯氨酸含量比正常含量高1倍左右,说明脯氨酸可能是保障正常开花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下氮磷营养对小麦幼苗渗透物质累积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3个水分水平下施肥对春小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处理的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的,尤其以氮磷混施处理的为最高,达到4.6mg/g。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分胁迫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水分胁迫时,氮素可明显增加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 增幅为39.3%~497%;而磷则明显降低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幅为6.8%~17.9%。这些表明施肥可以增加作物体内的渗透物质,加强作物在遭受水分胁迫时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3.
胡春霞  汤洁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36-4838
[目的]研究南果梨水分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以南果梨幼树盆栽苗为试材,人工模拟水分胁迫设4个处理:对照(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40%)和重度水分胁迫(30%),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南果梨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南果梨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IAA值、水势值呈下降趋势。南果梨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在水分胁迫初期增加,4个处理增加程度依次为:重度胁迫>中度胁迫>轻度胁迫;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南果梨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与南果梨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辣椒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以洛研5号、长虹362A辣椒为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辣椒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随干旱胁迫的加剧,2个辣椒品种的幼苗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洛研5号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大,有利于减少水分胁迫的伤害。[结论]洛研5号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辣椒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抗旱性的辣椒(8093号、遵椒2号、8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的加剧,3种辣椒的株高、茎粗、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呈上升趋势;3个材料相比,抗旱性强的品种(8093号)在重度水分胁迫下的茎粗与株高比值大,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小,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大,有利于减少水分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桂两优2号在水分胁迫及复水下的生理效应、产量及其构成,明确桂两优2号的水分胁迫阈值,为桂两优2号的节水灌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桂两优2号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设正常灌溉(CK)和4个水分胁迫处理,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饱和含水量90%~100%(T1)、80%~90%(T2)、70%~80%(T3)、60%~70%(T4).在水分胁迫处理后15d和复水后10d采样测定生理指标,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果]相对于CK,桂两优2号在孕穗期受不同程度水分胁迫15d后,水稻叶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叶绿素相对含量(SPDA值)均不断提高,其中以T4处理最高,分别为7.53 μmol/gFW、36.55 mg/gFW、11.30 mg/gFW和39.08,极显著提高21.84%、57.00%、61.20%和20.36%,而以T1处理最低;复水10d后,T2处理丙二醛、T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及T4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幅最大,分别极显著提高16.09%、54.23%、33.96%和11.31%;两个时期均以T2处理的叶片脯氨酸最高.在灌浆期受不同程度水分胁迫15d后,叶片丙二醛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T2处理最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则不断上升且以T4处理最高;复水10d后,叶片丙二醛、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T1处理稍高于CK但均低于其他处理;两个时期的叶片脯氨酸随着胁迫程度加强而不断降低.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水分胁迫后,T1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综合表现最好,产量较CK分别增加18.15%和10.92%,而其他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综合表现均不如对照.[结论]轻微水分胁迫可提高桂两优2号的抗旱能力并在复水后可获得较好的补偿效应;桂两优2号在孕穗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高于灌浆期.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不同胸径胡杨生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个典型样地中不同胸径胡杨下部披针形叶片为实验材料,对其光合色素含量、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不同胸径胡杨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而叶绿素b、脯氨酸含量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变化不同,表现为轻度胁迫时含量增加,重度胁迫时含量急剧减少.不同胸径间胡杨的各项生理指标大致表现为随着胸径的增大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水分胁迫下,胡杨可以通过生理过程不断调整自身的抗旱能力,但当胁迫加重时,胡杨的生理活动便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5~30 cm,胸径越大的胡杨,忍受胁迫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8.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通过设置80%、65%、50%和35%土壤田间持水量(FC),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碳、氮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短葶山麦冬的水分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短葶山麦冬叶片色素含量对水分胁迫响应规律不同.块根发生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绿素a+b(Chla+b)、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重度胁迫(35%FC)降低了Chla+b、Chla、Chlb含量.胁迫后期,水分胁迫显著降低Chla、Chla+b及Car含量.块根膨大期之前,80%FC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块根膨大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水分胁迫对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因生育期而不同,至胁迫末期表现为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减少.胁迫初期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胁迫时间延长,中、重度胁迫显著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其抗旱.  相似文献   

9.
以草莓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草莓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草莓叶片生理特性发生明显变化: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增加,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渗透胁迫下北美香柏抗旱动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3年生北美香柏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期间.PEG6000处理的北美香柏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随时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以30%PEG6000处理对北美香柏的伤害最大.胁迫处理2h,30%浓度处理植株的相对含水量(57.53%)高于其他胁迫处理,脯氨酸含量(33.46μg·g-1)低于其他胁迫处理,是对照的70.43%;10%浓度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升高了57.83%.处理6h时.Chla和Chlb的比值开始增大,30%浓度处理最高(2.75).10%和20%浓度处理的植株叶片脯氨酸积累量较多,分别为对照的1.25倍和1.23倍,显著高于30%浓度处理.在PEG6000处理过程中,处理0-2h为北美香柏在胁迫下的预警阶段;处理2~6h,植株进入抗性阶段;处理6~24h进入耗尽阶段.可见,北美香柏在干旱胁迫下通过改变渗透调解物质含量和水势,进而加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忍受较强的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1.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affect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 plant is salinity. Therefor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some physiological aspect of Strawberry (Fragaria x ananassa Duch.) plants cv. Camarosa, a greenhous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Vali-e-Asr University of Rafsanjan in 2009.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as Factorial experiment based on RCD design with 4 replication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alinities (0, 30, 60 and 9 mMol.L-1) on proline, soluble sugars content, chlorophyll a (CHLa), chlorophyll b (CHLb), total chlorophyll (TC), Spad and chlorophyll florescenc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resh leaves tissue were used to measure proline, soluble protein and soluble sugars content, CHLa, CHLb, TC. Salinity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roline content, soluble sugars while chlorophyll a (CHLa), chlorophyll b (CHLb), Spad and chlorophyll florescenc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Nine day after NaCl exposure, Fv/Fm and Spad in 60 and 90 mM NaCl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is cultivar of strawberry may uses osmoregulation by increasing proline and soluble sugars level in order to tolerate salinit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用量保水剂对玉米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新型保水剂对玉米苗期形态及生理特征变化的影响及最佳使用量,设置了30、60、90、1201、50 kg/hm25个用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能显著提高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且表层水分含量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玉米的株高、茎粗、叶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保水剂用量为6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玉米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60 kg/hm2、120 kg/hm2、60 kg/hm2时;而玉米叶片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在保水剂用量为60 kg/hm2时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3.
以3年生文心兰‘金辉’为试验材料,测定其4个不同生育期顶叶和假鳞茎中叶绿素、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脯氨酸(Pro)和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膨大期顶叶叶绿素含量最低,而相对电导率则最高,两者随后趋于稳定。不同时期假鳞茎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淀粉的含量均高于顶叶;可溶性糖含量均先升后降,在成熟期时最高;顶叶中还原糖含量先降后升,在假鳞茎中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分别在膨大期和成熟期时最高;淀粉含量均先升后降,在侧芽期时最高。Pro含量、POD活性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成熟期和侧芽期时较低,在膨大期和子茎期时较高。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水稻叶片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测定了水稻品种金优402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经50g/L PEG-6000处理5d的植株,其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增加。PEG处理1d,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上升到最大值,并分别达到对照的1.6倍和1.98倍;PEG处理3d,游离脯氨酸上升到最大值,达到对照的1.6倍,游离脯氨酸维持较高值的时间比可溶性糖多2d。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的累积在水分胁迫前期均表现为急剧上升的趋势,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下降的趋势为先剧烈后缓慢,最后在胁迫解除2d后减少到接近对照的水平。试验期间,水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数在处理与对照间无明显差异,两者均在4%左右。  相似文献   

15.
灌浆期Cd、Cu、Zn胁迫对小麦旗叶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模拟Cd、Cu、Zn污染的试验方法,以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灌浆期Cd、Cu、Zn胁迫下小麦旗叶的呼吸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六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小麦灌浆过程中,Cd、Cu、Zn胁迫均降低了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旗叶呼吸速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MDA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这3种重金属元素中,Cd对小麦旗叶的伤害作用在灌浆前期较强,而Cu则在灌浆后期显示出较强毒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大白菜耐盐机理、筛选耐盐性鉴定指标,建立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选用了6个具有不同耐盐性的大白菜材料,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大白菜盐害指数、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大白菜幼苗叶片中的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大白菜品种的盐害指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盐害指数和MDA含量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了明显差异,能较好地反映大白菜各品种苗期的耐盐性,可作为大白菜耐盐性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乌桕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梯度盐(NaCl)胁迫对1 a生乌桕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叶片叶绿素、质膜相对透性、MDA、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土壤盐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很小,对脯氨酸含量有较大影响.与对照相比,低盐处理(0.20%~0.40%)叶片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但高盐处理(0.60%~1.00%),其含量急剧增加;随着土壤中NaCl浓度的升高,MDA的含量有所增加,但都小于对照,说明盐溶液可降低MDA在乌桕组织体内的积累;盐度从0.20%~0.60%变化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高盐处理(0.80%~1.00%)可溶性糖含量则呈下降趋势.盐胁迫时细胞膜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但总体受害程度较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乌桕具有一定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玉米苗期根系局部供水条件下生长、生理指标对不同灌水下限(占田间持水量60%、65%、70%、75%)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占田间持水量65%的灌水下限(T2)处理的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与全面灌溉(CK,占田间持水量60%)相比,T2处理的生物积累总量提高了1.2%,而其他处理的生物积累总量降低;随着灌水下限的不断提高,苗期玉米叶片组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植物组织相对含水量等生理指标不断降低,占田间持水量65%的灌水下限(T2)处理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CK处理结果相近,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小麦幼胚形成后叶、旗叶和茎秆含糖量的变化对小麦幼胚退化率的影响,以穗粒数显著差异的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幼胚形成至籽粒发育至乳熟期过程中,茎秆、叶片和旗叶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结果表明,幼胚形成至乳熟期,茎秆和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变化量以及旗叶的蔗糖和果糖的变化量,与幼胚退化率有关系,幼胚退化率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