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奶牛脂肪肝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泌乳早期奶牛一种主要的代谢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奶牛脂肪肝会导致医疗成本上升,产犊间隔延长,泌乳量下降以及平均使用年限下降等[1].目前,脂肪肝只能通过肝组织活检才能确诊,因而脂肪肝带来的额外损失是很难估计的.据统计,在分娩后第1个月里,5%~10%的奶牛有严重的脂肪肝,30%~40%有中等程度的脂肪肝,也就是说超过50%的奶牛面临着疾病和繁殖问题.因此,深入了解脂肪肝的病理、病因学和预防、治疗措施,对保证奶牛健康和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脂肪肝是奶牛围产期常见多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特别是高产奶牛的发病率极高,常常伴随难产,并诱发多种炎性反应等疾病.此外,还会导致奶牛产奶量减少和平均寿命降低,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探究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发展进程,对于切实提升高产奶牛的经济价值,和对奶牛脂肪肝的预防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奶牛围产期脂肪肝的研究情...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较常发生于奶牛,尤其是围产期高产奶牛发病率更高。由于肝脏脂肪浸润,不仅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机能,而且常继发或伴发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生产瘫痪及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等疾病,结果降低奶牛产奶量和繁殖力,甚至影响机体免疫力,对奶牛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危害。近年来对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研究较多,但河北省奶牛脂肪肝发病状况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我省某国营奶牛场奶牛脂肪肝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是一种由能量负平衡引起的营养代谢性疾病,通常发生在代谢剧变和生理应激的围产期,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的前2周,其特征是肝脏和其他器官有脂肪浸润[1].依据化学提取法分析肝样三酰甘油(TG)或总脂占湿组织的百分含量,将脂肪肝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肝脏TG含量分别为1% ~5%、5%~l0%和≥10%,或者总脂含量分别...  相似文献   

5.
营养素负平衡是奶牛围产期的典型生理特征,为满足机体营养需要,奶牛大量动员体组织的脂质、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素。机体营养素的大量动员易造成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如酮病、脂肪肝、瘤胃酸中毒等,并诱发肝脏和其它器官的氧化应激及免疫抑制,降低肝脏功能和机体健康。文章系统论述了奶牛围产期特殊生理代谢的通路和机理,阐明主要代谢病的发生机制,旨在为实施围产期奶牛精准营养调控和精细化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脂肪又称肥胖奶牛综合征,是泌乳初期高产奶牛易患的一种代谢病,当肝脏吸收的脂质超过其氧化和分解的能力时,脂质在肝脏中沉积,导致肝细胞变性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于处于从产犊前2~3周开始至产后4~5周为止的分娩期的高产奶牛,发病率高,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危害大。1发病原因及机理奶牛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为干奶期奶牛日粮中精料喂量过大、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过高、母牛实际进食量超过营养需要量。泌乳早期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渭南市某奶牛场脂肪肝发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较常发生于奶牛,尤其是围产期高产奶牛发病率更高。由于肝脏脂肪浸润,不仅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机能,而且常继发或伴发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生产瘫痪及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等疾病,结果降低奶牛产奶量和繁殖力,甚至影响机体免疫力〔1,3 ,4〕,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饲养生产过程中,奶牛脂肪肝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肝脏病理变化,是营养代谢性疾病之一,对奶牛的健康影响很大.在做好疫病防控的同时,要重视奶牛脂肪肝病的发生,如果有奶牛患病就要对症下药,加以治疗,减少损失.本文主要从奶牛脂肪肝的病因人手,剖析危害,加强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常伴有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但其明确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发病假说是"二次打击"学说[1].该学说认为,以胰岛素抵抗[2] (insulin resistance,IR)和脂质代谢异常造成的肝脏脂质堆积为初次打击,而二次打击主要是有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引发的炎症、坏死甚至是纤维化、肝硬化.肝脏脂质蓄积引发机体内脂质的利用与清除发生失衡,最终导致了肝脏的受损.  相似文献   

10.
脂肪肝是许多奶牛泌乳早期主要的代谢性疾病,并常引起奶牛疾病的发生和繁殖力下降.严重的病例,泌乳量和能量摄入减少.因此,病理学研究可为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每年可节省数百万美元的损失.脂肪肝是由于肝脏摄取脂类的量超过肝脏氧化和吸收的量,脂肪动员高浓度的血浆非酯化脂肪酸引起的.过量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肝脏,造成细胞完整性和功能降低,从而造成肝脏功能改变.文章从脂肪肝的基础病理、临床病理、免疫病理以及生殖病理方面,论述了脂肪肝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是一种由能量负平衡引起的营养代谢性疾病,通常发生在代谢剧变和生理应激的围产期,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的前2周,其特征是肝脏和其他器官有脂肪浸润[1]。依据化学提取法分析肝样三酰甘油(TG)或总脂占湿组织的百分含量,将脂肪肝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肝脏TG含量分别为1%~5%、  相似文献   

12.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等营养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和调控是提高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关键.胆碱作为一种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在奶牛肝脏脂肪代谢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饲粮中适当补充胆碱可以有效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和预防脂肪肝,并维持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胆碱主要通过上调脂肪分解和下调脂肪生成途径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来调节脂肪代谢,从而减少脂肪沉积,缓解脂肪肝.本研究在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阐述了胆碱的特性和功能,围绕胆碱对动物肝脏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维持机体健康、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奶牛肝脏脂肪在代谢过程发生障碍,脂肪在肝脏内大量蓄积,肝脏脂肪含量超过5%以上,使奶牛发生脂肪肝疾病。此病多发生于奶牛的围产期,又称分娩综合症、母牛肥胖综合症。  相似文献   

14.
奶牛生产疾病(production diseases)是奶牛不能满足高产代谢需求所引发疾病的统称。奶牛生产疾病以往主要是指低钙血症、酮病、脂肪肝和低镁血症等主要的代谢病,现已将瘤胃酸中毒、真胃变位、胎盘停滞和蹄叶炎等疾病也纳入生产疾病范畴[1]。过渡期(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疾病的高发期。因此,生产疾病对奶牛的健康、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奶牛产后亚临床酮病(SCK)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奶牛产后肝脏脂代谢紊乱影响卵泡发育的机制。根据奶牛血清中葡萄糖、β-羟丁酸含量,将产后14~21 d奶牛分为SCK组和健康对照组,跟踪至产后45~60 d。SCK组中无发情表现的奶牛被选为N组(无优势卵泡,n=6);健康对照组中有发情表现的奶牛被选为C组(有优势卵泡,n=6),在产后45~60 d采集N组和C组奶牛肝脏组织样本,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奶牛肝脏代谢质谱,应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分析奶牛肝脏中38种中长链脂肪酸含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在N组和C组奶牛的肝脏中鉴定出35种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包括氨基酸生物合成、cAMP信号通路、丙酮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等。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N组奶牛肝脏中有30种脂肪酸含量升高。因此,本试验确定了SCK奶牛肝脏脂质代谢变化影响产后卵泡发育,肝脏差异代谢物主要通过胆碱能突触、组氨酸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等途径影响产后奶牛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16.
肝脏在调节禽类脂质代谢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核心作用。为了满足产蛋需求,蛋鸡肝脏内脂质代谢活跃,较容易诱发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S)。综述了蛋鸡FLS的发病机制,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肝脏是鸡进行脂质代谢的重要场所,脂肪肝综合征是产蛋期母鸡常见的一种亚临床生理性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综合征呈渐进性发展,特别是进入产蛋后期会严重影响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雌激素水平与母鸡产蛋和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密切相关,雌激素的作用主要由雌激素受体(ER)介导.大量的数据表明,ERα和ERβ在哺乳动物的...  相似文献   

18.
钴胺素以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和蛋氨酸合成酶的形式调控反刍动物瘤胃丙酸产生、肝脏糖异生和一碳循环代谢过程。瘤胃微生物利用日粮钴合成钴胺素的量不能满足高产奶牛的需要,因此,奶牛日粮中需要添加钴胺素。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钴胺素的来源、吸收和代谢,钴胺素在牛生产中的应用以及钴胺素对脂质代谢调控的研究,以期为钴胺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鸡脂肪肝综合征(FLS),又叫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是由于饲料中营养物质过剩而某些微量营养成分不足或不平衡,造成鸡体内代谢机能紊乱,肝脏内脂肪蓄积量超过正常的范围,致使肝细胞脂变和血管壁脆弱,以鸡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出血,有时导致急性死亡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1-2].目前,在我国的陕西、江西、浙江、辽宁、北京、江苏等地区也先后发现了该病,患病鸡死亡率不高,但造成整个鸡群的产蛋率下降,影响正常产蛋高峰期的出现,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3].  相似文献   

20.
酮病奶牛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脂肪组织大量动员,产生大量的非酯化脂肪酸(NE-FA)进入血液。而肝脏作为机体脂类代谢的主要器官,脂肪酸氧化代谢状态直接影响酮体和甘油三酯的生成,是控制酮病和脂肪肝等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关键代谢途径。文中综述了酮病奶牛肝脏脂肪酸的摄入、代谢及其与酮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