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分胁迫对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由于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有的阶段反应敏感,有的阶段则表现出较强的忍耐性。这些研究对于水稻的增产有十分深刻的意义。本研究从水稻产量的构成因素出发,详细阐述了水稻的生长动态变化,为水稻的抗旱节水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玉米减产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 1.干旱影响结实拔节期到抽穗期是玉米旺盛生长期,茎叶增长速度快,增长量大,雌雄幼穗不断分化形成,需水量很大。抽穗开花期为需水临界期,需水达到高峰,对水分的反应最敏感。灌浆期需要以水为介质运输营养物质,需水量也较大。  相似文献   

3.
当前,水稻生长即将进入拔节长穗阶段,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搞好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对于保足穗、攻大穗、塑造高产株型、搭好丰产架子至关重要.一、科学管理水浆,增强根系活力水稻在拔节、长穗期需水量最多,此时上层根系和穗分化同步发生,是水稻生育后期的主要功能根系,做好水分管理以提高根系活力是水稻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水稻在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敏感,必须充分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科学施肥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水稻施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因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因子和栽培条件等灵活掌握.大家知道: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表现在营养时期、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如早稻生育期短,需肥量相对要少,施肥要早而集中.中稻、晚稻生育期较长,需肥量大,吸收强度大,则应增加追肥次数,提高追肥比例.水稻氮、磷、肥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三叶期,有时氮、钾的营养临界期还出现在幼穗分化和幼穗形成期.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一种喜水作物,但并非水越多越好。水稻生长除满足本身的生理用水外,还需适当的生态用水才能获得高产。那么单位面积需水多少较为理想,这就要根据水稻的生长规律而定。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在水稻一生中,返青期、幼穗发育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对水分的反应均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江苏里下河地区直播稻品种与播期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4个水稻品种在3/b不同播期的直播种植,筛选适宜里下河地区直播种植的品种和播期。结果表明,播期对水稻有效穗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6月15日是直播播期临界期。连粳6号最适宜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对水分代谢的临界期在开花前8 ̄10d开始的约30d之内。半干旱地区旱作地膜玉米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干旱缺水”,降水高峰期在小暑至立秋的约30d时间,拔节后的水分供应唯一靠自然降水。因此,确定半干旱地区旱作地膜玉米的最佳播期,应以“降水高峰期”因子为主要指标,即应用“调水说”播期理论。  相似文献   

8.
正一、玉米需肥特点1.不同生长时期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玉米营养临界期:玉米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一般是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时期。玉米氮素临界期则比磷稍后,通常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临界期对养分需求并不大,但养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宜。这个时期营养元素过多过少或者不平衡,对玉米生长发育都将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而且以后无论怎样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都无济于事。玉米营养最大效率期:玉米最大效率期在大喇叭口期,  相似文献   

9.
1.插秧及返青期。大多在5月20日至5月末为插秧期,此时期的气温、地温及水温都处在最低时期。插秧时要求浅水层,以利于尽快提高水温和地温,以“花达水”及“瓜皮水”为好,也就是把水层控制在1-2厘米范围内,同时保持浅水层也有利于插秧操作,使秧苗插后深浅一致,不漂秧,不缺穴,能提高插秧速度和质量。一般在插秧后3天秧苗进入返青,水稻秧苗返青期对水分反应特别敏感,因此时秧苗根系受伤,吸水能力减弱,易失去水分平衡,而且抗寒能力也弱,所以保持一定的水层,可使秧苗受到保护,防止低温和风的侵害。此期应把水层控制在3厘米左右,以提高地温,促进早发新根。  相似文献   

10.
水稻群体结构在探讨二化螟防治指标上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代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田块,不同生育期为害造成的枯鞘和枯心与产量损失的关系中探求防治指标。结果认为:二化螟为害造成产量损失的大小与水稻群体结构和生育期有密切关系。在有效分蘖临界期前因水稻群体较小,侵入的蚁螟多、为害期较长,造成产量损失较大,而有效分蘖临界期后侵入的蚁螟则因水稻已有相当大的群体,对产量影响较小,甚至有增产作用。群体结构较好的稻田对二化螟为害的忍耐力较强。因此,制定一代二化螟的防治策略时应考虑消灭有效分蘖临界期前侵入的蚁螟为主。确定防治指标时应考虑到水稻的生育期和群体结构;制定防治方法时应考虑到尽快地实现水稻丰产群体结构的优良农业技术措施,放宽防治指标的措施。分蘖临界期前已达到有效穗预定苗数的田块防治指标宜放宽,否则宜严。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作物综合抗旱性指标的研究进展、各指标应用的局限性。目前评价作物抗旱性的综合指标都仅仅是从产量方面去考察,为此,本着作物产量与品质并重的原则,提出了作物的“综合抗旱指数”(CDI),数学表达式如下:CDI=(DC或DI×100 I)/2。通过对两个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程度的控水处理,发现长穗期综合抗旱指数最小,因此,长穗期不仅是水稻产量的水分敏感期,也是品质的水分敏感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水分是制约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水稻产量及品质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分析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水稻生产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8—2019年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教学试验基地大棚进行盆栽试验,选用宜香优2115(杂交籼稻)、IR72(常规籼稻)、南粳9108(常规粳稻)3种不同类型水稻为材料,分别于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轻度(LD,-20 kPa)、中度(MD,-40 kPa)、重度(SD,-60 kPa)3种水分胁迫处理,以淹水灌溉作为对照(CK,0 kPa),采用土壤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势,各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处理时间均为10 d;分析3个生育时期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产量、抗旱系数、抗旱指数及稻米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在3个时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就产量而言,孕穗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均会导致水稻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下降而减产,宜香优2115、IR72和南粳9108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的平均产量分别较对照减少25.5%,28.4%和15.8%,开花期轻度水分胁迫可促进千粒质量增加而增产,IR72和南粳9108分别较对照增产1.1%和7.3%,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可促进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增加进而提高产量,宜香优2115、IR72和南粳9108分别较对照增产10.6%、7.3%和15.5%;就品质而言,孕穗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均会导致稻米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降低,宜香优2115、IR72和南粳9108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的平均整精米率分别较对照减少7.5%,7.5%和4.6%,开花期和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可提高稻米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增加胶稠度,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可降低稻米的消减值、提高最高黏度和崩解值,从而改善食味品质,宜香优2115、IR72和南粳9108的崩解值分别较对照增加29.5%,34.8%和18.2%.3个水稻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IR72、宜香优2115、南粳9108.[结论]综合水稻产量和品质分析表明,开花期和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有利于节水增产,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3.
水稻幼穗分化期生育最旺盛,对水肥的需求和吸收骤增。群体和个体,个体和各器官之间都在激烈的矛盾关系中发展或存亡,此时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对于在此期田间出现的严重草荒,有部分农户使用2.4-D丁酯进行化学除草,每公顷用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对水分胁迫响应的差异,以桂两优 2 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孕穗 期和灌浆期进行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研究其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叶片 SOD、POD、CAT 活性,成熟期株高,干物质 积累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及复水后,水稻根长、根数、根鲜重发生明显变化,影响成熟期株高及干物质的积 累,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升高。 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生理的影响与水分胁迫程度及生育时期有关,适当水分胁迫不 会影响水稻的生长生理。 孕穗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比灌浆期大。  相似文献   

15.
<正>适期播种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加强田间土肥水管理是小麦丰产的重要环节,抓好冬小麦后期管理对夺取小麦丰产非常关键。小麦生长后期管理主要包括防虫、防病、壮秆、防倒伏、增粒重。1土壤水分管理挑旗至灌浆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强度最大的时期(此期称水分需求临界期)。这一时期若水分供应不足,小麦穗粒数减少,灌浆速度减慢,籽粒空秕,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因此,这个时期保持  相似文献   

16.
<正>晚稻拔节之后,便陆续进入孕穗时期。孕穗期水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处在旺盛时期,水肥的吸收量最大,病虫害的防治任务重。为了夺取晚稻丰收,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保证水分晚稻孕穗期的气温处于较高温度,田间的水分蒸发量大。水分供应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孕穗期是水稻一生中水分吸收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充足的水分供应能够满足幼穗发育,  相似文献   

17.
根据物候观察,生长速度测定和某些生理指标的材料,在我们的试验中把毛白杨的年生育过程分为六个时期:1、萌动期;2、展叶拔节期,即生根初期;3、新梢生长停滞期,即生根临界期;4、二次生长期;5、封顶充实期;6、越冬休眠期。 在插条苗的发育过程中观测了下列主要生理特点: 1、插穗中贮藏的营养物质在扦插后不断消耗。直到二次生长开始前(6月中旬)插穗中没有积累新的营养物质。 2、从四月中旬到五月初,尚未生根的插条苗中发生水分亏缺。到五月末水分亏缺变得十分严重,其水分饱和差达25—29%。 3、处在生根临界期的插条苗其光合作用由于水分亏缺而中断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8.
作物啥时追肥好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冯国民(131300)据研究发现,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性的施肥期,那就是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强度营养期.一、农作物的营养临界期这个时期一般出现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早期,即幼苗阶段.但不同作物也不尽相同.如...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分别测定了两个大豆品种在四种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叶柄和茎中游离脯氨酸浓度的变化。并对大豆在开花期、结英期以及鼓粒期体内脯氨酸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水条件下,从开花期到鼓粒期随着生育期的进展,两个大豆品种叶片、叶柄和茎中的脯氨酸浓度均保持着增长趋势,并且脯氨酸浓度在各生育期都是按叶片、叶柄、茎而依次降低。正常供水条件下,抗旱性较强的“7605”各测定部位的脯氨酸浓度在各生育期均高于抗旱性较弱的“鲁豆四号”。“鲁豆四号”体内的脯氨酸对水分胁迫的反应要比“7605”敏感得多,而且在水分胁迫下脯氨酸累积能力明显高于“7605”。两个大豆品种体内脯氨酸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因部位不同、生育期不同以及胁迫程度不同而不同。我们认为脯氨酸不能作为大豆抗旱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科学施肥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水稻施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因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因子和栽培条件等灵活掌握。大家知道: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表现在营养时期、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如早稻生育期短,需肥量相对要少,施肥要早而集中、中稻、晚稻生育期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