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农业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实现农业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如何以科技计划项目为依托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更大突破的问题值得关注。虽然我国由政府资助的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中均强调创新性,但对此类项目的创新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却不多见,在评价指标上也未能形成一个既包括立项基本要求又兼顾创新性评价的立项指标体系。因此,在项目立项评价过程中以同行评议制为基础,构建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管理》2017,(3):45-47
文章采取实地调研和数据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广西农科院")科技平台进行了总体评价,研究了其科研建设水平,分析了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科研条件、创新科研服务模式、完善体制机制等建议,以期为促进广西农科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业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农业高校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根据农业高校科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视项目立项,忽视过程管理以及科技成果难以应用等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农业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要创新科技管理理念、健全科技经费管理体制、重视科研选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等建议,为推动农业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九五”以来,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江苏省农科院确立了“以科研为主体,以科技服务和科技开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把“科技服务”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手段加以贯彻实施。多年来,通过面广量大的送科技下乡活动,较快地推动了江苏省农业的科技进步,成效显著。科技服务作为联系科研和开发工作的纽带,既促进了科研的深入开展,为进一步搞好科技服务提供了成果支撑,又推动了科技开发的滚动式发展,使江苏省农科院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一、技术入股,创办示范园区科技示…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资金产出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科研成本较高,科研产出效益较低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要问题。文章在对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科研产出效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坚持产业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凝练目标,建立新的项目立项与评价体系。同时,应注重项目过程管理,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整体科研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在广东立项项目实施成效的分析研究,从项目产业类别,对专项计划在广东的资金投入、实施成效、辐射带动、创新发展、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对专项实施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1983年5月农牧渔业部要求农业高校建立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体制。江苏农学院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贯彻中共江苏省委“加快发展苏北”的战略精神,在省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1986年4月与响水县人民政府签署了组建“生产、教育、科研三结合联合体”的协议。随之又承担了“响水县县级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研究”课题。同年5月部分教师进驻响水县,开始了科技扶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管理模式。介绍了重大科技项目征集和遴选所遵循的程序以及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绩效评估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管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对科研的资助力度逐年加大,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科研项目重复立项的问题。文章针对我国农业科研项目重复立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从科研立项、绩效评价、稳定支持等方面提出了防止和杜绝农业科研项目重复立项的建议,以期为后期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8,15(2):50-50
2008年,我院有3项星火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5项获得天津市科委立项。即国家星火项目包括园艺系高梅秀教授承担的科技特派员专项“解决冬枣低产瓶颈及规范化栽培技术应用”、水产科学系郭永军副研究员承担的“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与开发”、经济管理系朱正根博士承担的“石辛庄生态农业建设科技示范”;天津市科委星火项目包括农学系丁得亮副教授承担的“优质食味水稻产业化开发研究”、园艺系李树和副教授承担的“现代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与示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金银花开花过程中花瓣几种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金银花不同花期(米蕾期、三青期、二白期、大白期、银花期、金花期)的花朵为试验材料,研究金银花开花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在金银花开花过程中,随着花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也随之下降;从银花期到金花期,随花色的变化,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银花花色变化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生物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准确把握生物经济科技行动的指导方针和目标,通过努力实施生命奥秘探索、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资源、生物安全、生物技术和生物科技国际合作等生物经济十大科技行动,实现生物技术领域的重点跨越,培育和和发展生物经济。  相似文献   

13.
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曲延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82-1784
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坚持社队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的原则,大多采取"社办公助"的方式。这一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自我供给和农民的组织化。由此,当前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除了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外,还应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疆正处于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的重要时期,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出发,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法治文化建设上新疆地区与其他地区有所区别的。法治文化是新疆法制建设的灵魂,法治文化建设状况直接影响新疆社会治理的效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疆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应看到各个维度的因素为新疆法治文化建设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时代机遇,新疆亟需抓住机遇选择适合的路径来进行法治文化建设,以推进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姚顺东 《古今农业》2012,(2):100-109
1927—1937年间,湖北地方政府为振兴农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建立和健全农业机构,加强对农业的指导和监管;加强农业科学实验和研究,推进农业改良和推广;建立和健全农村现代金融体系,调剂农业金融;发展农田水利,提高农业预防自然风险的水平。上述农业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试图为农业转型提供组织保障、技术支持、金融支持和公共服务,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湖北的农业转型。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高估其历史作用,这只不过是近代农业转型的准备阶段而已。  相似文献   

16.
阮籍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 ,忧生切骨 ,陷入生命悲剧之中 ,他不屈地探索 ,企图超脱这悲剧人生 ,但往往陷入内心的冲突与矛盾中 ,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生命情结。阮籍的《咏怀诗》把这种情结艺术地再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济世志的追求与裂变 ;礼教的否定与放达不羁的行为 ;归欤之情与归隐的否定 ;玄学生命家园的寻找与失落 ;游仙的矛盾与否定一切。阮籍在极度矛盾痛苦中 ,执着于生命的完美追求 ,在追求中展露出生命的本真 ,凸现出个体生命的意义 ,给人类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7.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只保留粤海关与西方国家海路的贸易职能,直至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广州成为西方国家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和贸易场所。在此期间,花旗参是美国早期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在中美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徐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914-9918
介绍了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及取得的成效,指出这一时期农业领域经由封禁到政策性放荒,由大面积放垦到三大农业区的形成,再由农业初级商品化程度提高到农业产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为商品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85-14486
对中国林蛙胚胎发育时期的划分、胚胎期的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胚胎发育的温度效应等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中国林蛙早期胚胎发育划分为25个时期。中国林蛙在胚胎发育到24期以前性腺并没有分化,在24期以后其原生殖细胞向雌性和雄性2个方向分化。胚胎在7~22℃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发育,在15~25℃范围内,温度越高,雄性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20.
陕西烟草蚜传病毒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烟草炼苗期采用杀蚜剂、病毒抑制剂、纱网罩烟苗 ,田间生长期采用杀蚜剂、病毒抑制剂和不同移栽期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结果表明 ,杀蚜剂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效果较差 ,病毒抑制剂效果一般为 6 0 %左右 ;随移栽期推迟 ,烟草蚜传病毒病发病显著减轻。炼苗期烟草苗床是传毒介体有翅蚜着落的靶子中心 ,是烟田蚜传病毒病的主要初侵染源 ,为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的关键时期。用纱网罩烟苗能阻止传毒介体与烟草接触交叉传染 ,结合适时喷施病毒抑制剂 ,能有效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发生 ,同时能有效保护环境和介体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