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黄河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43万多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8%,其中年土壤侵蚀模数5000t/km~2以上的就有15.6万km~2,年侵蚀模数10000t/km~2以上的有7.7万km~2,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极为重视,50年代初期起,就在这一地区投入经费,培养人员,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截至“八五”期未止,扣除人为破坏,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万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在开展治理的同时,各级领导对水土保持科研工作也非常重视,50年代初期即建立水土  相似文献   

2.
正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施行10周年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海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水土保持重点省份之一。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施行后,我省配套法规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强化水土保持监管,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0年来,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11年的7.03万km~2减少到2019年的5.96万km~2,其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由2011年的4.54万km~2减少到2019年的3.66万km~2;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土保持》1997,(10):22-24
<正>1 治理开发的成效延安市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2.88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78.4%,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9000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是导致群众生活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七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长期战略任务来抓,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认识和探索,全市的水土流失治理进入了讲求科学、注重效益、大现模治理开发的新阶段.到1996年底,全市共兴修基本农田25.16万hm~2,人均0.16hm~2,造林76.9万hm~2,种草37.18万hm~2,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4.4%提高到42.9%;完成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面积1.67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七五”以来的11年间,年平均治 理面积超过1000km~2,治理速度是“七五”前的6.3倍.  相似文献   

4.
方山县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重点县,全县总面积1 434.1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到62.6%。在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战略思路指导下,长期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至2015年底,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6.0 km~2,治理度达到64.2%。介绍了水土保持发展历程、治理成效与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现有水土流失面积56.2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2%,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5.3%,年侵蚀量22.4亿贫,年侵蚀模数3981.8t/km~2.经过40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长江流域已高标准地完成治理面积4.58万km~2,既提高了林草覆盖率,减少了土壤侵蚀量,又增加了粮食产量,培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的治理目标是:“九五”期间治理5.0万km~2,2000~2010年治理15万km~2,2010~2025年治理30万km~2,基本实现15年初见成效,30年大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晋西沿黄地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西沿黄地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水土流失面积为20777.0km~2,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79.30%,较70年代末水土流失面积17 912.54 km~2增加了2 864.46km~2,平均每年以143.23 km~2的速度在扩展。水土流失造成该区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田水利设施被破坏、生态失调等危害。为此,本文依据研究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提出了以山西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窟野河流域位于黄河中游晋陕蒙接壤地区,总面积8706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8244km~2,占总面积的95%。截至2000年底,该流域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措施面积11.71万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4.2%。应结合流域内黄土丘陵、砾质丘陵、沙质丘陵三大地貌类型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以恢复植被、减少入黄泥沙为目标,从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入手,以沟道坝系建设为切入点,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8.
<正> 甘肃省庆阳地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境内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土壤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面积25050.5km~2,占全区总土地面积27119km~2的92.4%,年流失泥沙2亿t,是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区的水保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治理面积9092.42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6%.但是,长期以来边治理、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甘肃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法规颁布实施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区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至1996年11月,我区各县(市)全部通过了水土保持执法试点验收,成为黄河流域第一个水土保持执法优秀达标地区.1 转变职能,健全执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我市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支持下,在广大群众和水保专业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在1984~1991年期间,全市先后开发治理了17条小流域,流域面积达876.72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88.47km~2,到1991年底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2.21km~2,占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47.9%;人均粮食由治理前的320kg提高到  相似文献   

10.
永和县位于临汾市西北边缘黄河岸畔,属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全县土地总面积1 21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1 072 km~2,占到88.4%。2010年,被列为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至2016年底,共实施坡改梯4 707.84 hm~2,修筑和改造生产道路37.07 km。对坡改梯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点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运城市水土流失面积 8491km2 ,年输入黄河泥沙 4110 6万t。“十五”期间全市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每年以 1 33万hm2 的速度增加 ,到 2 0 0 0年底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 436 9km2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山丘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工程 ,把水保与水利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山丘区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 ,2 1世纪前 10年拟抓好治理、监督两个重点 ,推行治理机制、投资体制改革 ,抓好小流域和“四荒”治理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土保持》2001,(11):20-21
运城市水土流失面积8491km2,年输入黄河泥沙4110.6万t"十五”期间全市水土流失初步冶理面积每年以1.33万hm2的速度增加,到2000年底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4369km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山丘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工程,把水保与水利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山丘区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21世纪前10年拟抓好治理、监督两个重点,推行治理机制、投资体制改革,抓好小流域和"四荒”治理开发  相似文献   

13.
<正> 庄浪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是甘肃省中部地区干旱县,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6万人。全县总面积1533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473km~2,占总面积的90%;总耕地面积6.27万hm~2,人均0.177hm~2,其中粮田面积5万hm~2,人均0.14hm~2,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短缺、人多地少的贫困县。 从70年代起,庄浪县委、县政府在调查研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天水市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主要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程,涉及7县区,总面积859.16 km~2,水土流失面积799.7 km~2,占93.1%。5年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1.9 km~2,累计治理程度达到78.59%。介绍了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黄河中游地区目前已建成淤地坝近10万座,淤地面积27万hm~2,为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减少入黄泥沙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设计标准低、工程老化等问题。治沟骨干工程是在总结过去淤地坝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作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侵蚀模数在5000t/km~2以上)一项重要水土保持沟道工程措施,国家计委和水利部从1986年开始,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安排了治沟骨干工程建设试点。经实践证明,治沟骨干  相似文献   

16.
<正>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异常严重且一直是区域最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72×10~5 km~2,其中侵蚀模数大于8 000 t/(km~2·a)的极强度以上水蚀面积为9.12×10~4km~2,占中国同类面积的64.95%,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进入黄河,导致黄河下游成为世界著名的悬河,严重威胁黄河下游堤坝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 信丰县地处江西省赣南老区,居贡水流域桃江中游,人口60万,土地总面积2878km~2,其中山地面积2071.5km~2,水土流失面积6.78万hm~2.信丰是江西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县之一,在水土流失面积中,强度以上流失面积即达2.73万hm~2.水土流失给信丰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危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县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积极推行“股份制”形式筹措资金,带动了机关、集体、户包、联户承包治理开发水土流失山地,兴办各种果园场.开发促进了治理,治理推动了开发,目前全县已有股份制等形式投入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兴办果园场121个,治理面积达1.6万hm~2,其中:万亩集中连片治理的小流域5条,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及乡镇兴办股份制果园场有88个;租赁、承包治理开发建立的果园场33个,治理专业户达7000多户.股份制等形式治理开发水土流失的推行,为我县农民致富奔小康、财政增收添后劲实现水保大跨越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县实现“在山上再造一个新信丰”的宏伟目标开辟了广阔前景.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执法检查团和水利部水保司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我县水土保持工作所取得的成绩.1 推行?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期间,安定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660 km~2,建成各类淤地坝工程160座,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0.45%,土壤侵蚀量减少59%。安定区紧紧围绕“致力乡村振兴、强化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安定”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水保立区”战略,全面落实历史赋予的时代任务,科学指导安定区水土保持“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曹县地处鲁西南边缘的黄泛平原风沙区,全县有31个乡(镇),1256个行政村,131万人,总面积1974km~2,其中耕地面积10.47万hm~2,是个平原农业大县。境内有骨干河道15条,在黄河故道和太行堤水库(1958年兴建,后又废库还耕)内,分布有大量沙丘和沟壑。历史上,曹县因多次受到黄河泛滥的冲积,形成了西高东低、岗坡洼相间的地貌特征,风蚀、水蚀明显。全县风沙区面积1315km~2,水土流失面积1173km~2,分在31个乡(镇)、863个行政村。 1985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和水土保持法,积极探索平原风沙区治理的成功之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治水保土、防风固沙的群众性治理活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正>1 进一步加快“长治”工程治理步伐“长治”工程自1989年启动以来,到1996年底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8万km~2.在控制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及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领导肯定、群众称赞、社会公认,充分体现出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长江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治理速度还比较缓慢.目前,仅上游首批规划区还有近1/3的县尚未开展治理,全长江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尚待治理,涉及贫困人口2500余万人,这与治理开发长江、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及《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的要求,制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