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河蚌育珠工艺的几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金湖县近年来大力发展育珠生产,推广鱼蚌混养,改革育珠工艺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90年全县鱼蚌混养面积达2000亩,吊养育珠蚌近100万只,生产珍珠近5000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50多万元。该县在育珠工艺上  相似文献   

2.
黄子华育珠致富经江西万年县湖云乡麻垅村农民黄子华1991年承包池塘30亩育珠养鱼,当年放养鱼种1.5万尾,吊养育珠蚌2.12万只。经过二年多的精心饲养,产珍珠173.9公斤,鱼0.8万公斤,总产值达28.73万元,纯收入18万多元,成为全县珍珠养殖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供片蚌和育珠蚌对无核珍珠质量的影响,以三角帆蚌紫色选育系F5为材料,在插植无核珍珠前,测量了供片蚌和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等生长性状,检测了供片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E。经过18个月育珠,测量了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计算其特定生长率,检测了育珠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E,测量了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颜色、大小、圆度、光泽和产珠量。结果发现,供片蚌生长性状与所产无核珍珠大小、圆度和产珠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供片蚌内壳色与无核珍珠颜色相关性极显著(r=-0.400~0.376,P<0.01),供片蚌dE值越大所产紫色珍珠比例越高、dE值越小所产白色珍珠比例越高。育珠蚌特定生长率与所产无核珍珠大小、光泽和产珠量相关性极显著(r=0.237~0.516,P<0.01),相关程度为体重> 壳长> 壳宽> 壳高,育珠蚌特定生长率与所产无核珍珠圆度相关性极显著(r=-0.284~-0.256,P<0.01),相关程度为壳长>体质量>壳宽>壳高。育珠蚌内壳色与所产无核珍珠颜色、大小、圆度、光泽和产珠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综合各性状相关性分析,改良供片蚌内壳色可以改良珍珠颜色,改良育珠蚌的生长性状可以改良珍珠大小、光泽、圆度和产珠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优质的珍珠蚌插片组合,探究不同种类珍珠蚌相互插片后生长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各组合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的差异,利用三角帆蚌(S)、池蝶蚌(C)和褶纹冠蚌(Z)分别作为供片蚌和育珠蚌,获得9个育珠蚌组合,测量各育珠组合的体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比较9个育珠蚌组合及3个未插片的三角帆蚌、池蝶蚌和褶纹冠蚌对照组在1年后生长性状的差异,对各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测量每个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数量和大小,计算成珠率和圆度,分析不同组合之间无核珍珠的差异。结果显示,无核育珠手术影响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以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组,S-S育珠组合在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组合内生长最优,S-C和C-C育珠组合在以池蝶蚌为育珠蚌组合中生长最优,而以褶纹冠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插片后生长性状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除了池蝶蚌同种插片组合(C-C育珠组合)外,其余各育珠组合壳长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C-C育珠组合壳宽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之间的插片组合(S-S、C-S、S-C和C-C育珠组合)及褶纹冠蚌同种插片组合(Z-Z育珠组合)成珠率较高(91.67%~100%)。S-S、S-C和C-C育珠组合所育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内处于中等。研究表明,无核育珠手术改变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不同育珠组合生长性能存在差异,S-S、S-C和C-C育珠组合插片后生长性能较好,成珠率高,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中处于中等,该结果为探索不同珍珠蚌生长性状差异和相关性及其所产无核珍珠成珠率、大小的比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优质的珍珠蚌插片组合,探究不同种类珍珠蚌相互插片后生长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各组合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的差异,利用三角帆蚌(S)、池蝶蚌(C)和褶纹冠蚌(Z)分别作为供片蚌和育珠蚌,获得9个育珠蚌组合,测量各育珠组合的体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比较9个育珠蚌组合及3个未插片的三角帆蚌、池蝶蚌和褶纹冠蚌对照组在1年后生长性状的差异,对各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测量每个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数量和大小,计算成珠率和圆度,分析不同组合之间无核珍珠的差异。结果显示,无核育珠手术影响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以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组,S-S育珠组合在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组合内生长最优,SC和C-C育珠组合在以池蝶蚌为育珠蚌组合中生长最优,而以褶纹冠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插片后生长性状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除了池蝶蚌同种插片组合(C-C育珠组合)外,其余各育珠组合壳长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C-C育珠组合壳宽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之间的插片组合(S-S、C-S、S-C和C-C育珠组合)及褶纹冠蚌同种插片组合(Z-Z育珠组合)成珠率较高(91.67%~100%)。S-S、S-C和C-C育珠组合所育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内处于中等。研究表明,无核育珠手术改变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不同育珠组合生长性能存在差异,S-S、S-C和CC育珠组合插片后生长性能较好,成珠率高,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中处于中等,该结果为探索不同珍珠蚌生长性状差异和相关性及其所产无核珍珠成珠率、大小的比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珍珠采收通常采用杀蚌取珠的传统工艺,其方法是杀死育珠蚌,然后从蚌内珍珠囊袋里取出珍珠,采用该工艺时一只育珠蚌只能培育一次珍  相似文献   

7.
有核再生珍珠(图见彩中插2)培育是采用活蚌取珠的方式,即用开壳器将珠蚌撑开,在珍珠囊中活体取珠,利用珍珠囊上皮细胞重新分泌珍珠质而形成新珍珠,这样一只育珠蚌可循环多次利用,资源利用率高,省工、省本,养殖周期短,年经济效益高。特别是利用培育有核钮扣珠的珠蚌作为再生珠育珠蚌,活蚌取珠后培育有核再生珠。由于培育钮扣珠的珠核形状规则,大小一致,其形成的珍珠囊大,因此培育的有核再生珠大小均匀,规格大,珍珠光滑细腻,珠光强、质量好,适宜加工成多种新奇饰品。目前,该有核再生珠已成为国内外珠商抢手货,市场价5万~10万元/千克之间,  相似文献   

8.
我县申港公社四大队第十生产队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利用村前屋后原来荒废水面开展河蚌育珠生产,获得较好成绩。在一九七二年十月上旬,把养殖了12—18个月的育珠蚌进行破蚌采珠,平均每只蚌产珠6克,最高产珠28.5克,共破蚌800只,产珠9斤多。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有如下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两种育珠蚌即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进行培育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生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所育珍蛛层厚度和珍珠质量均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至2005年4月,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珍珠产量和所培育无核珍珠的3级、8、9、10mm以上珍珠比例都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显示出较大的经济优势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北票市近几年来普遍采用日本的削膜法制片育珠技术,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一倍多,经济效益也提高一倍多,养殖周期缩短一年。1990年90亩育珠水面,68400只育珠蚌,采收珍珠512.1公斤、收入40.968万元。其中以削膜法制片的54720只蚌,采收珍珠456公斤,收入36.48万元,平均120只  相似文献   

11.
育珠富了不忘本、投资建校育新人──江西省万年县珠田乡珠田村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利用老水沟和鸡口田改造建成四口引用生活污水养鱼育珠的40亩池塘。1992年春与县湖云塘水产场联营养珍珠并由场方提供珠蚌和技术。当年5月利用13苗池塘吊养育珠蚌11.5万只。经...  相似文献   

12.
于1997年诸暨市“国营白塔湖鱼场”,产出了一颗直径1.46厘米,重为7.4克的大型晶莹、色彩鲜艳的园珠(我国古时珍珠以5克以下称珠,5克以上为“宝”)曾引起珍珠界人士注目。而今处于白塔湖畔的山下湖镇个体育珠、经销大户何小法,却从一只重为1.5公斤,育珠龄为六年的珠蚌中,获得一颗重达10克,直径为1.96厘米的珠形园浑、色泽晶莹的更大宝珠。见珠者均称稀罕!实属珠中之宝。国外珠商对此珠大感兴趣,有一意大利珠商,欲以3.5万元购去,而何小法挽言谢绝出售。“珍珠之乡”诸暨市又现巨珠$浙江诸暨市白塔湖渔…  相似文献   

13.
茈湖口水产场位于洞庭湖滨,地坦水好,蚌源丰富。利用河蚌育珠始于一九六九年,十一年来共收获无核珍珠890.36市斤,收入585338元。其中经济效益较高的一九八○年,五十三亩水面,除现有存(?)珠蚌12万只外,已开壳的四万只,取珍珠210.2斤,产成鱼6572斤,收入267489元,占全场总收入76.5%,纯利192730元。每  相似文献   

14.
育珠蚌管理五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6,31(12):14-14
育珠蚌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在其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关键: 1合理吊养目前,育珠蚌的养殖方式以吊养为主,且大都实行蚌鱼混养,每667 m~2水面适宜的吊养密度为:第一年饲养一般吊养2000只左右,育珠蚌长到12 cm后减少至1000只左右。同时,要根据季节和水温变化,适  相似文献   

15.
在育珠蚌池塘中进行混养不同品种鱼的试验。结果表明:鱼蚌混养的珍珠生长速度都比单养蚌快,混养草鱼《混养鲫》混养鳙;混养鱼在育珠蚌伤口愈合后放养优于在伤口愈合前放养。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工养殖的淡水珍珠,如何提高质量,已成为当前淡水育珠的重要课题。我们从几年来的淡水养殖珍珠的生产实践认识到,人工育珠的质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育珠蚌的种类,暂养蚌的饲养管理,制片与插片技术,育珠蚌的饲养管理好环等都影响人工淡水珍珠的质量。现就以上几方面谈点粗浅看法。一、育珠蚌的种类淡水育珠蚌的种类,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珍珠蚌,背瘤丽蚌等。一般来说,以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育成珠的质量比其他蚌的质量好,尤其是三角帆蚌  相似文献   

17.
池蝶蚌育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近年来,我国主要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因近亲繁殖,引起种质退化严重,育珠性能下降,育珠蚌抗病力低,培育的珍珠产品颗粒小、质量差,从而造成珍珠品位低,经济效益差。为此,我市于1997年底,引进池蝶蚌原种,1998年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18.
育珠蚌在15-30℃的水温范围内,生长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夏秋季节是蚌体、珍珠生长的关键时期。抓好夏秋季育珠蚌的管理,对提高珍珠产量、质量和养蚌育珠的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夏秋季管理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屯岭水库养鱼水面11.33ha,1991年开展鱼畜禽蚌配套的综合养殖,当年总产成鱼36423kg、采珍珠21kg,鱼、珠销售产值128741.8元,获利58526.3元.另产肉猪115头,鸡7800只,鸭2023只,蛋42500kg。  相似文献   

20.
珍珠蚌通过手术作业后,通常须经2—3年的培育,才能育成合格的商品珍珠。要培育出高品位的优质珍珠,手术操作只是珍珠优质的一个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育成工作的好坏。一、优质珍珠养殖水域的非生物和生物环境育珠蚌只有生活在一个比较适合而又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蚌体才会生长良好。对育珠蚌来说,“适合而又稳定的环境”主要是由水域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所构成。 (一)优良育珠水域的非生物环境 1、水域的热力状况育珠蚌必须依靠太阳辐射形式的能量流来维持其生命,珍珠质沉积的速度亦随蚌的生活水温的升高而加快。所以育珠蚌珍珠质沉积量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