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给云南铁壳麦在小麦抗穗发芽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以收获后保存于-20℃和常温下的云南铁壳麦为材料,研究了其穗发芽抗性的多样性及其形成因素。结果表明,32份云南铁壳麦平均穗发芽率为14.3%,穗发芽度为6.01%,具有很强的穗发芽抗性;整粒平均发芽率为24.3%,发芽指数为21.8%,表现出较强的休眠性;其中有3份铁壳麦休眠性较弱,2份在常温保存3个月后发芽率依然低于50%,休眠期较长。半粒的平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40.2%和28.7%,推测休眠性与种皮以及种子内的抑制物质有关。在颖壳+籽粒发芽实验中,-20℃保存材料的平均发芽率为11.8%,发芽指数为9.4%,说明颖壳浸出液对籽粒发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温下保存材料的平均发芽率在第1、第3、第5和第7天分别为27.4%、7.5%、1.9%和0.6%,8 d后仍有34.1%的籽粒未能发芽,说明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颖壳中抑制物质的浸出液浓度逐渐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从抑制率来看,种皮抑制率>颖壳机械抑制率>颖壳浸出物抑制率,表明云南铁壳麦的穗发芽抗性主要来自于种子的强休眠性,颖壳的机械作用和浸出物的抑制作用也是主要的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2.
春小麦颖壳中水溶性物质对成熟籽粒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8个穗发芽不同敏感程度的春小麦品种,研究了成熟小麦颖壳中水溶性物质对籽粒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颖壳中存在着某种发芽抑制物质,品种间存在着的差异,颖壳中的发芽抑制物质对发芽后,48h的胚芽生长有普遍抑制作用,能胚根生长影响不大,但明显降低3-5条胚根的化值,因品种而异,颖壳中的发芽了制物质对穗发芽的抑制程度最多可达40%。  相似文献   

3.
利用 8 个穗发芽 不同敏感程度的春 小麦品种,研 究了成熟 小麦颖壳 中水溶性 物质对籽 粒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颖壳中存在着某种发芽抑制物质,但品种间存在着量的差异;颖壳中的发 芽抑制物质 对发芽 后 48 h 的 胚芽生 长有普 遍抑制 作用,对 胚根生 长影 响不大, 但明显 降低 3~5 条 胚根的 比值;因品种而异,颖壳中的发芽抑制物质对穗 发芽的抑制程度最多可达 40% 。  相似文献   

4.
白粒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穗发芽抗性机制,应用与抗穗发芽有关的功能标记 Vp1B3 Vp1b2 Dorm1并结合整穗发芽、籽粒发芽、籽粒+芒、籽粒+穗轴、籽粒+颖壳和籽粒+芒+穗轴+颖壳共6种发芽试验处理,分析了11个小麦品种(系)的穗发芽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红粒抗穗发芽对照京9428和京冬8号的抗性受粒色、Vp1Bc、颖壳或颖壳抑制物控制;9个白粒品种(系)穗发芽抗性均不同程度的受芒和颖壳或它们的抑制物控制;强抗穗发芽品系CA0431的抗性与 Vp1B3Dorm1和粒色无关,而与其他遗传因素有关;强抗穗发芽品系山东046432属于由Vp1BcDorm1控制的基因型;中抗穗发芽品种矮抗58的抗性与穗轴有关;Vp1Bb基因对CA95502的穗发芽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芒和颖壳或它们的抑制物对白粒中感穗发芽品系CA9640、CA0459、CA0493和白粒高感穗发芽品系山东928802和CA0306的穗发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 Vp1Bb基因型与山东928802和Vp1Bc基因型与CA0306的穗发芽并无相关。  相似文献   

5.
杂交早,中稻几种浸种催芽方法的发芽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河 《作物研究》1998,12(1):10-11
针对杂交早、中稻种子带病较多,颖壳闭合不完全,活力低于常规稻,对贮藏、浸种、催芽、育秧等过程中的不良环境条件反应特别敏感的特点,进行了几种浸种催芽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少浸多露、湿润吸水浸种催芽法,能较好地协调杂交水稻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水分、温度和氧气三者之间的矛盾,为种子吸水和发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效地提高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出芽快而整齐,根粗芽壮,种芽素质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作物种由于生态环境不同.其发芽所要求的条件也有所差异。根据种子发芽的生理特性,控制不同作物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条件。对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良好生长发育.获得准确可靠的发芽试验结果非常重要。影响种子发芽需要有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等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云南铁壳麦(Triticum aestivum ssp.yunnanense)的穗发芽抗性及其机制、筛选抗性材料,以白粒推广良种云麦53号为对照,采用整穗发芽、整粒发芽及分子功能标记的方法,鉴定了55份云南铁壳麦的穗发芽抗性及种子的休眠特性,分析了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在穗发芽抗性级别不同的材料间、分子功能标记基因等位变异间的差异及籽粒发芽率(germination percent,GP)在不同休眠级别的材料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以整穗发芽率(spikes germination rate,SGR)为鉴定指标,在对照云麦53号的SGR达76.2%的前提下,云南铁壳麦除1份材料SGR为2%外,其他材料的SGR都为0,与对照相比,对穗发芽的抗性都很强。以GI为鉴定指标,供试云南铁壳麦对穗发芽的抗性则较弱,抗性材料较少,GI为15.5%~72.8%(对照的GI为65.7%),GI在抗性级别不同的材料间明显不同。以籽粒发芽率为依据,云南铁壳麦的种子休眠性可分为休眠、中度休眠、浅休眠和无休眠4级,GP在不同休眠级别的材料间也显著不同。用STS功能标记 Vp1B3扩增出A带(652 bp)、C带(无带)的材料,其GI均与扩增出B带(569 bp)材料的GI有明显差异;用标记Vp1A3扩增出B带(170 bp)材料的GI与C带(无带)材料的GI也有明显差异,其他3个功能标记( Tasdr-B1、 Tamyb10D1、 Tamyb10D)扩增到不同带型材料的GI则无明显的不同,用分子标记获得的结果不能解释云南铁壳麦的穗发芽抗性或种子休眠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低温冻害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杂交种富农1号、郑单958和辽单565的成熟鲜果穗为试验材料,通过0℃、-5℃、-10℃、-15℃、-20℃和-25℃低温处理12 h,研究不同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当种子水分含量低于15%时,低温冻害对种子的萌发活力影响不明显;当水分含量处于15%~25%之间、温度低于-20℃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明显;当水分含量处于25%~30%之间、温度低于-15℃时,会明显影响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同一水分下,温度低于-20℃时,郑单958和辽单565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幅度最大,富农1号下降幅度远小于前两者;当温度降至-25℃时,3个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降到了最低值。  相似文献   

9.
从单交组合“绵阳15号(白壳,白粒,长芒)×绵阳225(红壳,红粒,长芒)”后代中,用系谱法选育出习性、株高、熟期、穗型和芒型相近,仅壳色和粒色不同而形成的4个稳定品系──白壳红粒、白亮白粒、红壳红粒和红壳白粒。蜡熟期摘取带穗下节间的无赤霉病等危害的完整穗子,采用4×4拉丁方设计,直播室内沙床,喷水保湿。自第4天起开始计数发芽数,每日一次,至第11天时计数每穗总粒数和发芽数。计算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壳色和粒色均是影响抗穗发芽的重要形态因素,壳色相同,红粒较白粒抗穗发芽;粒色相同,红壳品系较白亮品系抗穗发芽。  相似文献   

10.
种子水分的控制直接影响着种子的贮藏及发芽能力。为了提高种子的活力及商品价值,打造精品种子、提升企业形象,作为种子企业,必须科学地进行种子的水分控制。1种子中水分的状态种子中的水分有两种状态——游离水和结合水。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种子的生产、销售、调运和贮藏环节中都要由种子的发芽率做出判断和决定 ,但种子发芽 ,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结果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 打破休眠 对刚收获的棉花种子 ,因品种的不同 ,休眠期长短不一。在休眠期内 ,有活力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无法发芽。在此期间 ,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就要先人工打破种子的休眠。据研究表明 ,人工打破棉花种子的休眠 ,一般采用打破种皮、赤霉素处理、 80℃水浸种、 4 0℃高温处理等方法。2 水分 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 ,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才能…  相似文献   

12.
试验探究了普通麻育秧膜和壳寡糖麻育秧膜在室内和田间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麻育秧膜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根活力指数、幼茎高度、幼茎活力指数、幼苗生物量和秧苗素质;壳寡糖麻育秧膜处理的水稻秧苗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生物量和根系活力显著高于普通麻育秧...  相似文献   

13.
棉种发芽力是制约棉花一播全苗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储存环境条件对棉种发芽力的影响极为显著 ,其中关于含水量影响的报道较多 ;但是关于温湿度的交互作用以及棉种发芽力的复苏现象的报道较为少见。为了进一步探清此问题 ,专门设置了该次正规试验。1 试验方法选用某部队农场提供的抗虫棉品种中棉所 30一代种毛子 ,测定健子发芽率已达 90 %左右。试验采用 2因素、2× 3水平、6个处理、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种子水分含量处理 :共两个水平 ,1(干 )未加水的干种子 ,水分含量 1 0 % ;2 (湿 )加水种子 ,水分含量 1 8%。储存温度处理 :共三个…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水氮处理下收获的百农207种子发芽特性和贮藏物质转运的差异,以百农207为材料,结合当地冬小麦灌溉施肥制度设置水氮两因素裂区试验,水分为主区,氮素为副区,设置W0(返青后不灌水)、W1(返青后灌拔节水)、W2(返青后灌拔节水和开花水)、W3(返青后灌拔节水、开花水和灌浆水)4个灌溉水平以及N0(不施氮)、N1(120kg·hm-2)、N2(180kg·hm-2)、N3(240kg·hm-2)4个施氮水平。在百农207收获后进行标准发芽实验,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生长特性和贮藏物质转运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灌水和施氮对收获后的百农207种子活力指数、幼苗根冠比、贮藏物质转运率和转化效率的影响呈正向耦合效应。水分是决定收获后小麦种子活力指数、种子贮藏物质转运率和转化效率的主要因子;氮素是决定收获后种子发芽阶段根冠比的主要因子。高水肥处理(N3W3)的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水分和养分胁迫(N0W0和N1W0)下发芽阶段的根芽长比值较高。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增加灌水并不能促进收获种子在发芽阶段幼苗根冠比的增加。在W2和W3水平下,不同施氮处理的百农207种子贮藏物质转运率和贮藏物质转化效率均高于60%。种子发芽阶段幼苗生长相对最优的水氮处理为N2W2。这说明一定水分和氮素营养供应范围内降低氮肥用量,不会降低收获后百农207种子的贮藏物质转运率和转运效率,符合当前的减肥增效原则。  相似文献   

15.
发芽率是检验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种子分级的主要依据 ,对于种子收购、贮藏、调运和确定播种量都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 ,认为要做好棉种发芽试验需注意以下方面 :1打破休眠刚收获的棉花种子 ,因品种的不同 ,休眠期长短不一。在休眠期内 ,有活力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无法发芽。在此期间 ,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就要先人工打破种子的休眠。据研究表明 ,人工打破棉花种子的休眠 ,一般采用打破种皮、赤霉素处理、80℃水浸种、40℃高温处理等方法。2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 ,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才能将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盘锦地区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难点,从种子处理、发芽测试、出苗前温度与水分管理、客土盐碱性调节等方面分析解决出苗不齐问题;从温度、水分、肥料管理和药剂防病等方面总结离乳期管理的关键技术;简单介绍混拌机械和遮阳设备配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对235个品种(系)进行了小麦成熟期的穗发芽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红粒品种普遍抗穗发芽,但不少白粒品种抗性亦较强,颖壳颜色与抗性无关,山西省育成品种(系)的抗性比国外品种较差。从山西省的152份白粒品种中鉴定出8份较抗穗发芽的品种,以供育种及专题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制种中,由于九二○的大量使用,促使种子在母株上过早地突破休眠,加上种子本身颖壳封闭不严,颖壳过薄,裂壳粒多,种子易吸水,从而促使种子在成熟后期收获之前即发芽。据调查,杂交水稻制种一般年份穗发芽率为2%~5%,特殊年份芽谷率可选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种子的发芽与活力,是作物出苗好坏的前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低温和水分亏缺常是种子发芽期间的限制因子。中东国家广大地区,大田作物常在晚秋初冬期间播种,由于低温、降雨量缺乏,致使作物出苗稀疏而使全部旱地小麦遭受损失。据报导:低温及低的有效水分会降低发芽率和麦苗的生长,这种下降可以遗传、并随作物种类和品种而不同。Read等发现低温和降低土壤含水量会明显地降低发芽速度。但对发芽总数影响不大。Tadmor等发现在4个大气压以上的渗透张力下,全部供试不同种的小麦种子萌发均被推迟,低温也加重干旱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并比较不同栽培土壤条件下种植的灵芝经济性状、三萜及甾醇类成分、多糖类成分以及水分和浸出物含量,探讨山核桃壳、山沙土、玉米芯及玉米秸秆4种栽培土壤对灵芝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20版)方法,对山核桃壳、山沙土、玉米芯及玉米秸秆栽培土壤培育的灵芝中灵芝三萜及甾醇、多糖、水分及浸出物含量进行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