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垒菌”对温室养鳖池水质净化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玉垒菌”对温室养鳖池水质净化效果的试验翟士君,朱选才(崇明县大新镇养鳖场,202179)(上海市水产研究所,200433)近年来,国内采用了温室养鳖新技术,使商品鳖的养殖周期从原来自然环境条件下的3~4年缩短为14~16个月,大大提高了人工养鳖的经...  相似文献   

2.
水温和水质的调节控制是加温养鳖的关键,传统的加温送热方式主要有三种:①直接将蒸汽(或热水)输入养鳖池中,热效率高,但升温快而不均匀,管理极不方便,时有烫伤烫死鳖苗的事故发生。②蒸汽(或热水)输入温室的空气中,通过空气间接提升水温,水体表层与底层温差过大,热效率太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③池底回形管道散热加温,从底层向表层水温呈递减分布,池水越深越明显,所用管材也较多。养鳖池的水质控制常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地泼洒,使水质状况波动较大,鳖体也时常受到消毒药物的过多刺激。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养鳖温室中,…  相似文献   

3.
<正> 冬季塑料大棚养鳖,因通风条件差,换水量小,饲养池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使池水易富营养化进而老化,从而影响生态环境,影响鳖的正常生长。因此,如何加强冬季塑料大棚养鳖池的水质管理,减少鳖病,提高成活率,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经验,谈几点体会:1 坚持科学的投饵方法,减少水质污染1.1 建池时在养鳖池北侧修建一略高于水面  相似文献   

4.
鳖在控温养殖过程中 ,池水的水质好坏是鳖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使池水PH值保持在适宜范围则是水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认为养鳖水PH值应控制在7.0 -9.0范围内 ,最佳值为 7.5-8.5。为了更好的掌握池水PH变化规律 ,我们采用泼洒生石灰和漂白精的方法来进行调控水质 ,并设计了稚鳖短期试验和长期跟踪试验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稚鳖阶段短期试验1、试验地点 :幼甲 -厂 2 #温室 9P1、8P2两个池子 ,每池面积为放养密度 3 0只 /m22、测试仪器 :PH -2 0 1C型酸度计3、试验时间 :9月 2 3日— 9月 3 0日4、测试数据池号 9…  相似文献   

5.
刘文斌 《科学养鱼》1997,(11):24-24
近几年来,温室养鳖在我国,无论从规模上或范围上,都在不断扩展。但由于温室养鳖开展时间不长,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鳖病防治,更缺乏系统研究,所以鳖病成为温室养殖的突出问题,直接造成鳖的成活率下降,影响温室养鳖的经济效益,成为温室养鳖的主要制约因素。现将温室养鳖发病主要原因及防洽措施介绍如下:一、鳖人池时带人的致病因子在温室养鳖过程中,经常遇到鳖的移池和分池,鳖进人新池时,不能把病鳖或不健康的鳖放人池中,以免把病菌带人池中,尤其从外地购进的苗种。人池前应逐个检查,发现病鳖立即检出,每…  相似文献   

6.
养鳖温室水质管理技术措施养生水体中氨氮浓度低于0.02mg/L、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mg/L、溶氧高于6mg/L,水温维持30℃为理想的养鳖水环境。但通常这种水体无专门的净化设施是很难长久维持的,特别是在温室内养鳖,因鳖密度高、排泄物、残饵量大、换...  相似文献   

7.
光明型生态养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保温型混凝土永久结构并配以保温性能良好的透光材料,达到室内光照度可以人工调控的目的,称之谓光明型生态养鳖系统。光明型生态养鳖系统是工业化养鳖技术与绿色植物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这种新型的食品生产系统以鳖的排泄物培育蔬菜、花卉和其它水生植物,又以绿色植物吸收利用并净化鳖池水质为机理,从而形成了光明型生态养鳖系统内物质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产品和绿色植物的产量,同时,把水质及空气的污  相似文献   

8.
在集约化养鳖生产中,其水质监管相当重要,特别是温室内鳖池,放养量大,大量的排泄物和残饵短时间内会造成鳖池中氨、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过多及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等致病菌的大量滋生,易引发各种疾病,降低成活率,故应注重水质管理。因排污设施不科学加上其它原...  相似文献   

9.
养鳖池的水质要求清新、无病菌、各项理化因子和生态环境具体要求如下:1.水温:鳖是喜温动物,适宜鳖摄食生长的水温为25~32℃,最适水温30℃,鳖在3O℃中生长最快,饲料系数最低。在20~25℃水温下,鳖摄食量明显减少,低于20℃几乎不摄食。温室养鳖保持25~32℃的水温.可以使憋常年外于最适水温状态,达到常年生长的目的,同时提高饲料利用率2.水色:养鳖最理想的水体环块是保持稳定的绿色状态,使油水中的绿藻类、兰藻类等繁殖,不但可补充溶氧,抑制病原菌繁殖,促进有机物分解,而且,油绿色黄褐色的水能降低透明度使鳖处于隐蔽…  相似文献   

10.
温室养鳖非生物性病害防治及水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亚东  杨兴丽 《淡水渔业》2000,30(10):31-33
温室养鳖非生物性病害与水质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 ,但在生产实践中 ,养殖者往往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致在养鳖生产中造成较大损失。温室养鳖非生物性病害防治和水质管理对甲鱼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以下就此两方面作一讨论。1 温室养鳖非生物性病害防治①脂肪代谢障碍症状 :发病初期 ,外部症状不明显。病重后出现外表病症为 :身体浮肿或极度消瘦 ,病鳖腹部呈暗褐色 ,并有灰绿色斑纹 ,无光泽 ,四肢和颈部肿胀 ,皮下出现水肿 ,四肢肌肉软而无弹性 ,裙边薄而有皱纹。解剖 ,有恶臭味 ,体内脂肪组织呈土黄色、黄褐色 ,肝脏发黑 ,骨质软化。鳖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