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木麻黄防护林带对改善农田小气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木麻黄防护林带庇护下的农田小气候进行定位观测,分析了木麻黄林带的防护功能,结果表明:木麻黄农田防护林带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背风面20~100 m,风速比对照点降低27%~67%,且随着风速的增大,降低风速的效果越明显;林带对气温和地温具有调节作用,背风面各点白天增温,夜间降温;林带能够减小蒸发量,林带背风面20~100 m范围内日均蒸发量比对照点降低16.2%~24.2%。  相似文献   

2.
对乌兰布和人工绿洲11条不同配置结构农田防护林带的防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等条件下,窄冠型杨树林带的疏透度均比宽冠型杨树的小,新疆杨较加拿大杨低0.23,箭杆杨较二白杨低0.30;但新疆杨的防风效能较加拿大杨高34.43%,箭杆杨较二白杨高26.46%.宽林带(32 m)的防护作用强于窄林带(4 m),其农田防护率可提高16.55%~54.41%,胁地指数降低0.03~0.22,农作物减产率下降27.5%.(2)小网格灌木防护林的农田防护率、胁地指数和农作物减产率均好于乔木,农田防护率较乔木提高8.00%~13.93%,胁地指数降低0.04~0.05,减产率下降0.8%~49.4%;防风效能提高1.08%~6.3%.(3)乔木混交林的防护效应好于乔木纯林,其中,农田防护率较纯林提高43.8%,胁地指数降低0.27,农作物减产率降低57.5%.(4)新疆杨栽植9 a后即可进入最佳有效防护成熟期,有效防护成熟期在10~27 a.(5)林带配置方式即株行距、行数、林带宽度与林带疏透度显著正相关(R=0.661*、0.707*、0.688*).(6)林带防护距离随林龄增加而增加,林龄与林带间距呈显著正相关,即林带的工艺成熟龄和防护期是确定林带间距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福建滨海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福建平潭岛木麻黄防护林带生物量、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益进行 3a的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木麻黄防护林带现存生物量为 3 5 0 2 5t·hm- 2 ,其净初级生产力为 2 3 91 8t·hm- 2 a- 1 。其有效防护范围为林带迎风面距林带 1 0H和林带背风面距林带 1 5H内。林带风速平均降低 2 4 3 % ,土壤细沙含量平均提高1 1 % ,蒸发量平均降低 1 5 7% ,土壤表层含水量提高 1 1 % ;降水量增加 46 1mm。林带防护范围内大麦产量提高 1 5 % ,大麦千粒重增加 7% ,粗淀粉含量提高 4 8%。表明木麻黄仍是目前我省沿海地区防护林的首选树种 ,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对改善滨海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林带走向与防风效果的关系,国内外有过大量的报道,传统的说法是:当林带与风向成垂直时,防风效果最好,所以主林带应与当地主害风方向相垂直.南京林学院等单位,1960年在对苏北沿海农田防护林防护效果的研究中指出:在林带背风面15倍树高处,当林带与风向垂直时,降低风速17.40%;当林带与风向成67.5度交角时,降低风速14.06%;当林带与风向成45度交角时,仅降低风速9.55%;观测林带宽10米,由5行槐树、4行楝树、4行紫穗槐组成,透风系数为0.41.那么,对于透风系数不相同的林带,在和风向成不同交角时,是否都具有上述的规律呢?我们通过近两年的观测,感到不宜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林带走向与防风效果的关系,国内外有过大量的报道。传统的说法是:当林带与风向垂直时,防风效果最好,所以主林带应与当地主害风方向相垂直。南京林学院等单位,1960年在《苏北沿海农田防护林防护效果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林带背风面15倍树高处,当林带与风向垂直时,降低风速17.40%;当林带与风向成67.5度交角时,降低风速14.06%;当林带与风向成45度交角时,仅降低风速9.55%。观测林带宽10米;由5行国槐,4行苦楝,4行紫穗槐组成;透风系数为0.41。这项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使我们考虑到,对于透风系  相似文献   

6.
克拉玛依农田防护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与面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农田防护林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和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现有林网规划不合理,在达到防护成熟时,林带树高不能满足对所需防护的空间范围形成有效防护的要求。如果要形成有效防护,就需增加主、副林带的密度。一般风速条件下,中等立地条件主林带的间距应为270m,副林带间距以400m为宜。并得出开发区防护林网在降低风速20%~50%的条件下,有效防护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6.55%,13.54%,10.65%,7.54%,4.87%,2.59%和1.12%。  相似文献   

7.
林带防风效应的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采用野外模式林带的观测与风洞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三种结构林带的防风性能和机制:林带垂直和水平影响范围分别达到4H和50H左右(测试仪器NLF2型四道电子风速仪,精度±0.5m/sec),透风系数为0.35的疏透结构林带减低风速20%的有效防护距离(L_(20))为18.5H;林带影响下的风速与湍流度的大小呈密切的负相关(r=-0.94)。同时提出了一个评价林带防风效应的新指标——隙高比(X_i),并阐明了如何应用隙高比值与林带的行距、行数的关系,来规划设计防风林带以及判断现有林带的防风性能。文中按有效防护距离(L_(20))给出了1—8行通风结构林带各行的最佳隙高比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测定了3种配置仿真防护林带的水平与垂直方向风速变化,分析其防风效能。结果表明:2种非均匀配置防护林带风速降低的观测点分别为84.61%和82.00%,而均匀结构防护林风速降低的测点只有74.61%。在水平方向,非均匀结构防护林的前高后低型配置的林带风速降低最大区域出现在林带后树高的2~4倍和林带前1.5~2倍树高范围,有2个风速明显降低区;前低后高型仿真防护林则在树高的1~2倍,而均匀结构林带的风速降低区在林带后树高的4~5倍范围。在垂直方向,前高后低型林带的风速降低最大区域为树高0.5~1倍树高范围,前低后高型林带的风速降低最大区域在0.5~0.75倍树高范围,均匀型林带的风速降低率较大区域高度为0.75~1倍树高范围。防护林组成前高(3行)后低(3行)非均匀配置防护林的防风效能相对均匀结构较大,是一种相对较优的防护林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9条分布均匀、相对较窄的不同疏透度(透光疏透度,下同)(0.13~0.33)的树木林带和不同疏透度(0.00~0.80)风障组合的野外风速观测,确定了树木林带和风障的最适疏透度分别为0.25和0.13。基于林带结构(疏透度)与风速降低的关系,确定了林带主带间距离的主要参数,即,林带结构系数(δ)和以主害风为代表的小气候参数(Lrp)。另外,通过对林带树木的野外调查,应用树木解析技术确定林带成林高(H0)。因此,树木林带的主带间距可以通过林带结构系数、希望降低风速的比例和树木生长模型来确定。本文以杨树林带为例,具体确定了杨树林带的主带间距。该研究结果不仅适于树木林带的设计,同时适于其它生物材料或人工风障的设计。图4表5参40。  相似文献   

10.
“树大招风”——这是旧社会明哲保身的信条。在自然界中,树大不是“招风”,而是“防风”。树是风的障碍物。当流动的空气遇到树木时,由于树干及枝叶的机械阻力,迫使大股气流分散成多股小气流而改变原流向,多股小气流相互干扰,消耗了风的动能、削弱了风势、减低了风速。据测定,林带的有效防护范围约为树高的二十五倍。在这个范围內,平均风速为旷野风速的百分之十二,降低旷野风速的百分之三十八。一亩防风林带,一般可保护农田面积一百亩。林带面积占农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八,  相似文献   

11.
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试验示范区布设试验,采集数据,对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胁地对棉田的影响范围为10~12m;在棉花耕作层范围内,随着测点由靠近林带向棉田中部延伸,土壤含水率逐步增高;东、西、南、北4个方向林带对棉花产量都有明显影响,减产幅度在28.0%~68.2%,减产幅度最大的为南侧林带。提出了胁地解决对策:(1)解决农田防护林灌溉问题;(2)开挖断根沟;(3)机械深翻;(4)胁地范围内适宜作物搭配。林带虽对农作物产生明显的影响,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在胁地范围内种植苜蓿等耐阴饲草及作物,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2.
At present, the most researches on the protected effect of shelterbelt are on the basis of the two scales of forest belts and networks. However, with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mor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regional climate effect of shelterbelt. In present study, we analyzed the temperature effect of the shelterbelt at regional scale by using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data from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at Yushu, Nong’an, Dehui, and Fuyu in Jilin Province of China from March to October in 2008.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lterbelt can increase the soil temperature of the protected farmland as compared with no shelterbelt zone, with the increment of 0.57oC per day in fine shelterbelt and 0.38oC per day in the normal shelterbelt. Moreover,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the soil type and the shelterbelt effect shows that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helterbelt effects, that is, the more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re, the less the effect produced. While the impact of the soil types on the shelterbelt’s effect is not very obvious as a whole. This paper draws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the shelterbelt on the soil temperature at regional scale utilizing the remotely sensed data and GIS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3.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盐池沙区林业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盐池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化模型,提出了盐池县风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林种、树种的最优比例。林地面积由原来的6.894万hm^2增加到10.905万hm^2,固沙林、饲料林、草原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分别占25.68%、20.39%、14.09%、12.09%、10.59%、8.78%、8.39%。  相似文献   

14.
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 ,从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的角度出发 ,在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的基本特征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提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内涵。并运用数学方法 ,从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生态功能指标、政策、技术保障功能指标等 6个方面构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计算结果表明 ,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力指数为 0 .4 780 ,为基本不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吉林省梨树县农田防护林为对象,进行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及时进行幼林抚育,可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提高11.8个百分点和14.8个百分点;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0%和24%。修枝强度不同效果差异显著,以1/3修枝强度效果最佳,可降低风速26.2%,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6倍。间伐强度控制在25%~30%时效果最好,间伐后林木分布均匀,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所提高,林带内卫生状况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东北平原农田防护林规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雨森 《林业研究》2002,13(4):289-293
东北平原农田防护林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林网体系。本研究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网全方位的防风作用、防霜作用以及林网内的综合气候效益场。在林网内,全方位防风效能大于10%的区域为防护效益区。作物产量和质量分析表明,林网的防护范围为25倍树高。根据高生长分析确定了构成农田防护林主要杨树品种的成林高度。根据综合分析确定适宜农田防护林网的规格为400m×400m。图7表3参11。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立标准地、走访农户的方法研究辽宁风沙区农田防护林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宁风沙区,农田防护林能减轻农作物受风沙危害;在彰武冯家镇得力村玉米平均增产35.0%,花生平均增产40.6%;昌图县三江口镇庄稼窑村玉米平均增产为17.8%,花生平均增产23.9%。在风沙区,农田林网比带状防护林、块状防护林对农田的防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集中分布的13个县(市)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带土壤特征和林带林木生长状况。通过林带土壤理化性状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林带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农田,土壤容重偏高,盐碱地分布地区的林带土壤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农田防护林网对农田地土壤水分的影响,分别于无叶期、半叶期、全叶期,分3次对商都县西井子镇农田防护林带林网内外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在改善农田土壤水份、调节小气候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