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尤以槐树关甘薯淀粉含量高、适口性好而得名。但是长期自留种薯造成种性严重退化,影响甘薯产量及品质。2006年我县引进秦薯四号、梅营一号脱毒薯种在槐树关镇示范种植,表现出栽后发根成活快、封垄早、地上部分长势旺、很少发生不定根、基本无牛蒡根、薯块产量高的特点,较普通甘薯增产25%以上。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甘薯新品种苏薯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17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苏薯2号×南薯99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高,熟食品质优良,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等特点,2012年3月通过了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17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甘薯是平潭县主要栽培作物,年种植面积在6万亩以上。去年,我县从福州市农科所引进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莆薯9号等9个品种进行比较试种.结果显示,龙薯9号表现较为突出,町作为我县甘薯栽培推广品种。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甘薯新品种苏薯1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1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南薯99×宁97-9-1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薯干产量高、抗根腐病和黑斑病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甘薯品种鉴定,2009年3月通过了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是提高苏薯12号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苏薯2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Palmarep×苏薯12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高,高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2014年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21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食用型甘薯宁薯19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宁薯192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苏薯5号×苏薯4号的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的食用甘薯新品种,2003年和2004年先后通过了国家和江苏省的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鲜薯产量高,适应性广,抗根腐病,结薯早,属高产食用型甘薯品种,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甘薯的消费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新品种泉薯9号甘薯以其高淀粉、抗病害、产量高、鲜食好等特点,受到农户的喜爱,为了更好地在本地推广泉薯9号,探究泉薯9号的特性及其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成为必要;本文就泉薯9号的主要特征以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究,进而提出有效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甘薯新品种苏薯1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14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Acadian×南薯99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食用及食品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熟食品质优、中抗根腐病和黑斑病等特点,2010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甘薯品种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14号的产量.本研究介绍其选育、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赣薯3号是以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品种苏薯17为母本,采用集团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具有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含量高,抗黑斑病和根腐病等特点。介绍了赣薯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紫薯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凌紫×川薯69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紫心型甘薯新品种.在2010-2011年的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22968.0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3.22%,平均干物率28.75%,鲜薯薯块花青素含量0.3529mg/g.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等特点,2012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宁紫薯2号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1.
选用甘薯新品种洛薯13号,研究了猕猴桃套种甘薯、核桃套种甘薯、苹果套种甘薯3个套种模式的鲜薯产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总结出果园套种甘薯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苏薯15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徐薯22×苏薯9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等特点,2011年3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15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苏渝 76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合作从徐薯 18×苏薯 1号的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高产食用、烘烤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鲜薯产量高 ,适应性广 ,抗根腐病 ;栽后发根量多、结薯早 ,薯块较大 ;宜适当增加栽插密度 ,可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4.
苏薯17号是从苏薯2号×南薯99的杂交组合后代中选出的一个淀粉加工用甘薯品种,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了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探明该品种的特性及高产栽培生理,采用多点鉴定的方法对苏薯17号的生产力进行了鉴定,通过不同生育期的挖根调查和不同的肥料处理研究了苏薯17号的高产生理特性和栽培技术。多点鉴定结果表明:苏薯17号的平均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13.80%、22.80%和25.34%,薯块平均干物率33.2%,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为优良的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生理特性研究表明:苏薯17号全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指数为2.12,与对照品种徐薯22相当,平均净同化率为5.45,比对照品种徐薯22高13.97%,苏薯17号块根干物质积累速率在生长后期显著高于徐薯22,生长60 d后的经济系数高于对照。由此表明苏薯17号为高净同化率型品种。栽培研究表明:鲜薯产量、茎叶产量、生物产量和薯干产量肥料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鲜薯产量不仅受氮、磷、钾的施用量影响,而且与氮、磷、钾配比有关,本试验中以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12.5,75,225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5∶1∶3时鲜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朱天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851-3853
[目的]推广高产、优质、高淀粉甘薯品种龙薯10号。[方法]龙薯10号是以岩粉1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通过区域、生产试验总结了龙薯10号的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对该品种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结果]龙薯10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性强、淀粉含量高、食味佳等特点,既可作商品薯鲜食用,也可作淀粉加工用和加工乙醇原料用,已于2006年先后通过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审定和国家甘薯品种鉴定。[结论]该品种适宜在福建省推广种植,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齐宁17号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渝紫薯7号为母本,经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抗病性好、适应性广、食味优等特点,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在山东省区域试验中,齐宁17号熟食味黏、糯、香、甜,食味总评分75.0分,比对照品种济薯21高5分,综合评价口感好,食味优。适宜在山东省及周边甘薯产区作为春、夏薯种植。本文作者从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方面对甘薯新品种齐宁17号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育鲜食、能源兼用型紫甘薯新品种,为促进广西紫甘薯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2009~2011年,以广薯79为母本、越南紫薯紫美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进行系统选育,201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3~2014年参加广西品种区域性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选育出紫甘薯新品种桂经薯3号.2012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桂经薯3号单株结薯数与对照桂引薯9号相当,单株薯重比对照高0.45 kg,鲜薯折合产量为26173.2 kg/ha,比对照增产20.5%.2013~2014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经薯3号平均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干物率分别为26041.5、9649.5kg/ha和37.1%,分别比对照桂薯二号高1.1%、60.3%和58.5%,且食味表现较优;生产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平均鲜薯产量24078.6kg/ha,比对照桂引薯9号增产8.5%.该品种属中熟品种,生育期120 d,植株长势中强,分枝能力中等,结薯较集中,单株结薯数为7个,大中薯率61.4%.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经薯3号薯形美观,薯干和淀粉含量高,于物率高且食味较优,可作为食用能源兼用型品种在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龙薯9号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兼用型品种。在国家南方甘薯区试和福建省甘薯区试中,表现为鲜薯产量高,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种广薯87和金山57,且食味品质好,薯形美观,耐贮藏,抗病性较好。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9.
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1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薯16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Acadian×南薯99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高抗蔓割病、抗黑斑病等特点,201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16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甘薯新品种苏薯11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薯1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用苏薯1号为母本选育而成的一个高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薯块干物率和淀粉率高、抗根腐病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甘薯新品种审定,2007年3月通过了国家甘薯新品种审定。文章介绍了苏薯1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