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植物源天然产物AHO(3-丙酮基-3-羟基羟吲哚)在烟草漂浮育苗苗期和大田期对烟草花叶病毒(TMV)进行了连续防控试验。结果表明:AHO在烟草苗期和大田期对TMV均有较好的防效,在大田期的平均防效达43.6%,优于其他3种作为对照的生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2.
刘远康 《植物医生》1998,11(1):22-23
烟叶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刘远康湖北省保康县农业局441600)鄂西北烟区是湖北省云烟型烤烟的主要产区之一,病虫害发生是苗期种类多,危害大,病虫均重。后期以赤星病等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为主,虫害较轻。因此,防治策略应以苗期预防为主,强化管理,提高抗病虫...  相似文献   

3.
番茄产量对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状况对番茄产量的影响,根据番茄第一穗果的发育情况,将番茄全生育期划分为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五个生育阶段,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建立产量与土壤含水率间回归模型,对各单一因素效应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并基于Jensen和Blank模型,分析产量对各阶段耗水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其它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为中间水平时,番茄产量随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始花结果期增加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不随苗期而变化。始花结果期与果实生长初期和品质形成期、果实生长初期与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间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促进番茄产量的提高。番茄产量对各生育阶段水分亏缺的敏感性依次为品质形成期、果实生长初期、始花结果期、快速膨大期、苗期,相应的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为0.1658、0.1275、0.0941、0.0448、-0.1813。当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与品质形成期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50%~60%、90%~100%、90%~100%、90%~100%、90%~100%时,番茄可达最高单株产量1 406.04 g。综合分析表明,保证果实生长初期、品质形成期和快速膨大期灌水,减少苗期灌水,适当控制始花结果期灌水可有效提高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4.
棉盲蝽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棉盲蝽混合种群的防治技术进行筛选:在苗期主要采取远离早春寄主,清除苗床四周杂草,制钵播种时使用呋喃丹,齐苗后喷施久效磷等综合措施;大田期采用药肥混合理施的方法。对防治盲蝽等主要害虫具有较好的效果,埋施对棉花生育无不良影响,且有利于保护天敌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胡坚 《植物医生》2005,18(1):11-11
西南烟区烤烟苗床期害虫种类多,根据调查有9种,但主要害虫有4种,即小地老虎、东方蝼蛄、野蛞蝓和蚜虫.以下介绍烤烟苗期4种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敦煌市1983—2012年棉花生育期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不同播种期棉花的生育天数的变化以及棉花在不同阶段生育天数、气温、光照条件的差异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构建了产量与生育天数、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播种日期的迟早主要影响播种出苗期和苗期的生育天数,播种越迟,这两个阶段的天数越短。各发育阶段天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棉花的品质与产量,其中蕾期天数与吐絮期天数相关较好,蕾期天数短,吐絮期天数长,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近30 a来,日平均和总日照时数均有所增加,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2 h·10a-1和96.14 h·10a-1;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达0.29℃·10a-1,近代气候光热条件的变化对喜热植物棉花是十分有利的。在不同生育阶段,棉花对光热条件的需求各异,如吐絮期的日照时数越多、气温越高,则越容易获得高产。根据早熟及抗病为主的品种对发育天数和光热条件的需求,结合当地气候,合理确定播种期,科学地利用气候因子对棉花各生育期的影响,是实现棉花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周兴华 《广西植保》1997,10(4):20-22
根据调查和记载,广西烟草侵染性病害计34种,其中烟草青枯病、赤星病、蛙眼病、黑胫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气候斑病为广西烟草大田期,炭疽病为烟草苗床期的主要病害;广西烟草生长期的害虫有171种,其中主要害虫是烟蚜,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烟草夜蛾、棉铃虫、稻绿蝽等。  根据烟叶生产的特殊性和烟田生态系及烟草病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采取“抓前控中,注意后期”的策略,即选用抗耐病的优良品种,严格苗床和种子消毒,培育无病虫壮苗;合理轮作,特别是烟稻轮作;加强苗床…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稻谷农药残留量,在秧田期采用防虫网控制水稻"两迁"害虫试验。结果表明,在秧苗期"两迁"害虫迁入高峰,罩网能有效地控制"两迁"害虫为害,增强水稻生理机能,减少大田期用药量,减少对环境、农田、稻谷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方法,利用玉米秸秆和芝麻饼肥进行碳氮比的调节,共设置6个碳氮比水平(0,6,20,40,60,90),研究了不同碳氮比的有机物料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化学成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碳氮比过高(C/N=90)或过低(C/N=0,6)均抑制烤烟农艺性状的发育,进而减少了根茎叶干物质累积;而土壤碳氮比在20~40时,则可以提高烟叶的叶面积(圆顶期达到600 m2左右),有利于根茎叶干物质的累积(圆顶期叶片干重达到80~95g·株-1)。碳氮比过高的处理(C/N=90)阻碍了烤烟叶片对氮、磷的吸收,降低了中下部烟叶烟碱的含量,但有利于烤烟中下部叶片钾的吸收和累积,最高达31.3 g·kg~(-1),同时提高了钾氯比。烤烟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基本随土壤碳氮比增加而增加,淀粉含量则呈现相反趋势。综合来看,土壤碳氮比在20~40时,更有利于烤烟农艺性状的发育,同时促进碳氮代谢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烤烟主要化学组分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水分与肥料耦合对龙川江流域早植烤烟红花大金元的生长、产量以及品质影响,设计9个不同水分含量的盆栽试验,对土壤养分、土层温度、根系活力、烟叶SPAD、烟叶化学成分、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团棵期和成熟期各处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评价等级均属于一级;土层日均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15cm,10cm,5cm,月平均活动积温分别为627.03℃,624.63℃和621.00℃;处理C4的烟叶光合作用最强,且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优于其他处理;处理C4的产值最高,每667m2可达3 387.65元.综上,处理C4对烤烟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最优.本研究结果可为龙川江流域红花大金元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锦屏县烤烟全生育期均受到各种病虫的为害,直接影响烤烟的正常生长,造成烟叶减产和品质下降。介绍锦屏县烤烟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以指导烤烟生产。  相似文献   

12.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中分布广泛、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可以侵染烟草的任何生育阶段,主要为害大田期烟株。概述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放线菌、木霉菌4种生物防治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进展,为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烟草野火病属细菌性病害。云南主要烟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着烟叶质量,成为我省烤烟上主要病害之一。一、病害症状野火病在烤烟苗期和生长期均可出现。开始叶上呈黑褐色水渍小斑,圆形,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几个病斑可愈合形成不规则状斑块,有的产生轮纹,干燥时...  相似文献   

14.
姜分为根、根茎、茎、叶等四个部分。根据生姜地下茎分生的形态及植株形态变化,可将其生育阶段分为六期。 出苗期:顶芽破土出现青叶鞘,顶芽茎部膨大,开始形成母姜,约35d。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明确了宜宾烤烟上常见病害18种,其中真菌病害8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4种,线虫病3种,非侵染性病害1种。在烤烟不同生育期都有不同病害为害。猝倒病等苗期病害造成缺苗,黑胫病等土传根茎类病害易形成毁灭性损害,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等分布广、发生普遍,炭疽病等叶部病害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为此,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烟叶生产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烟草移栽期与施氮量对烤烟生产影响重大,本研究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移栽期与施氮量对重庆奉节烟区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移栽烟草(4月30日)对烤烟的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达到最优,且上部叶和中部叶各化学成分均达到优质烤烟适宜值范围,烟叶内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最好;当每667m2施氮量为5.5~8.5kg范围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每667m2施氮量为7kg时,上部叶和中部叶各化学成分达到优质烤烟适宜值的范围,烟叶内在品质最佳.通过分析移栽期与施氮量双因素互作对烤烟经济性状与化学成分影响,建议在重庆奉节烟区,提前烤烟的移栽期,每667m2施氮量控制在7kg左右.  相似文献   

17.
烟草蚜虫又名桃蚜 ,是桐梓县烤烟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它不但直接危害烤烟 ,而且还是传播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的主要媒介。1 为害症状烟草蚜虫发生数量大 ,危害时间长 ,从烟草苗期开始直到大田采收都有为害。烟蚜以刺吸式口器吸收烟株叶、茎、花等部位的汁液 ,使被害烟株生长迟缓、叶片薄 ,严重时叶片向背面卷缩、变形 ,烟叶组织被破坏 ,烘烤后的烟叶缺乏光泽 ,容易破碎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2 生活习性烟草蚜虫发生代数多 ,在全县每年发生 2 0代左右 ,主要以有翅蚜和无翅蚜在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上越冬 ,其次是以卵在桃、李、杏等果树上…  相似文献   

18.
分根交替灌溉对烤烟生理特性和烟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利用射频反射仪(FDR),在人工控水条件下研究了分根交替灌溉对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根交替灌溉可增强烟株的根系活力,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提高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使烟株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减小,茎粗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烟田灌水量节省41.07%,烟叶产量、产值分别提高1.96%和12.1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3.81%。表明分根交替灌溉是烤烟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水氮打顶配合对烤烟化学品质及产值产量的影响,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的土壤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打顶时间采取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打顶时间配合对烤烟化学品质影响显著;当土壤田间持水量为65%、施氮量为5 kg·666.7 m~(-2)与烤烟打顶时间为初花后7天时,各烟叶化学成分综合评分均达到最高值,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增加,对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具有显著效果;(2)水氮打顶配合条件下,可以实现最优的产量配合处理为A2B3C1,产量达到145.51 kg·666.7 m~(-2);最优的产值配合处理为A2B2C2,产值为1 924.95元·666.7 m~(-2),其中水氮配合对烟叶的产量产生极显著性影响,不同土壤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打顶时间的配合对烤烟产值具有显著的影响;产值最大时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综合评分最高,印证了烟草品质与产值的关系。因此,适宜土壤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适时的打顶时间配合,将改善烟叶的化学成分,提高烟叶的品质,增大烤烟产值。  相似文献   

20.
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酸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它们是生物体内能量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介质,参与能量、酸碱平衡等一系列重要代谢过程,与气孔开放、离子运输以及逆境生理等密切相关[1]。烟草中的有机酸主要指除了氨基酸以外的有机酸,其种类繁多,含量差异大,占烟叶干物质总含量的12%~16%,占烟叶鲜重的2.1%~2.4%[2]。有机酸广泛存在于烟草中,对烟草生长过程中的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3]。有机酸主要通过改善土壤及烟株根系微生态环境,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提高根际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土壤中物质的转化,促进烟株生长[1],同时许多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是烟草香味的主要成分[4]。它们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又是合成糖类、氨基酸和脂类的中间产物[5-7],直接影响烟叶及其制品的质量。有机酸是烟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烤烟中还原糖与多元有机酸总量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不同烟区烤烟的香气风格和香气品质,同时糖酸比也可以反映出生态环境对烤烟中的还原糖及其转化产物多元有机酸的影响。糖酸比可以衡量烤烟中和碱性化合物的强度。树立生态、营养调控理念,研究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意义重大。笔者对烟草中有机酸的种类和作用、施用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烟叶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烟草有机酸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