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冈市水稻种植面积大、种植结构复杂、病虫种类多、为害重,特别是混栽区一季中稻因生育期较长,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从秧苗期至水稻成熟全程都对水稻造成为害。2010年进行50%吡蚜酮等三种药剂配合使用防治水稻多种病虫的全程防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稻病虫发生严重、用药次数多、用药量大的状况,秀山县植保植检站开展以稻飞虱为重点的减量用药防治技术研究,探讨水稻病虫药剂防治模式,达到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节约防治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和保护天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2016年,我省将"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807),同时列入湖北省农科院创新中心项目(2016-620-000-001-017)。为减少农药用量,我们开展"水稻病虫一施多效减量施药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即在水稻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选择合理高效低毒药剂,达到多种病虫同时兼治的效果,既减少农药用量,又能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水稻高产稳产 ,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外 ,农业部门应紧紧围绕“良种、良法、减灾、增收”的指导思想 ,在如何提高科技含量 ,拓宽高产技术应用规模上下功夫 ,采取“抓项目、带全面” ,实行模式化管理的方法 ,全面实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水稻主要病虫草鼠防治技术模式作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稻高产夺丰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水稻生育期和病虫草鼠发生特点以及各地试验示范应用经验 ,力求适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特制定水稻主要病虫草鼠防治技术模式。一、种子消毒技术水稻播种前做到种子100%浸…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丹阳市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基于种子处理的3种绿色防控方案与常规防治方案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秧苗素质,以及对主要病虫的防效及效益。结果表明,基于种子处理的防控方案的种子发芽及出苗率略有下降。种子处理对水稻前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防效良好;水稻生长中期可通过稻鸭共育减少病虫为害,后期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可减少穗期病虫为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因此,丹阳市水稻病虫可通过种子处理+生态调控+科学用药技术集成新的病虫防控技术方案,在保证病虫防效的前提下减少防治次数,达到绿色防控目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已开始抓综合防治,如“改、治并举”控制蝗害;“防、避、治”结合防治稻螟,以抗病品种和栽培技术为主,辅以药剂防治小麦锈病、小麦吸浆虫、稻瘟病和甘薯黑斑病等,都积累了成功经验。六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外针对病虫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深了解病虫对水稻的为害损失情况,增强植保工作在防灾抗灾减灾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植保工作地位,我站在丁斯墙镇庙龙村兴办了“水稻病虫灾害和防治技术示范对比展示区”。现将展示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宜宾市翠屏区位于四川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常年种植水稻1.7万hm2。为提高水稻生产整体效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解决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问题,推动无公害生产的发展,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和省技监局制定的无农药污染病虫综合防治技术(IPM)规程,本区从2001年开始在水稻生产中试验示范IPM技术,2003年示范面积扩大到3个镇共400hm2。经过3a的试验示范推广,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与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有机结合的技术规范和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抓了5项工作:①选用抗病虫优质…  相似文献   

9.
2012年以来宜兴市水稻上五(3)代稻纵卷叶螟连年偏重发生。通过对宜兴市近15年以来稻纵卷叶发生资料的分析,认为水稻播栽期提前、种植品种改变、病虫防治次数减少、农户防治技术执行力不足等是造成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加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适时防治、选用适合药剂和科学用药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常用药剂对水稻主要病虫防效稳定、效果好枝江市植保站(443200)黄圣翠马国春陈江城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是我市水稻的重大病虫。常年累计发生面积638万hm2次,占全年病虫发生面积的906%,若不及时防治,为害损失可达57874万kg,占全年稻...  相似文献   

11.
开展药剂拌种防控试验,测试两种药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并提出具体施药建议.以供田间防控病虫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西早稻本田病虫草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生 《广西植保》2001,14(1):19-19,28
广西早稻病虫草发生严重,常年为偏重程度发生。要做好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水稻的生长特性,做到合理施肥、科学用水、提高水稻抗性,改善田间水气候、减轻病虫发生、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草害、稻飞虱、穗颈瘟等病虫草的防治。防治的原则是不同的病虫宜采取不同的对策,稻飞虱,三化螟等害虫应采取压前控后;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的防治以保护三片功能叶不受害为目的,孕穗到抽穗期间为防治重点,穗颈瘟、稻曲病、稻粒黑粉病、三化螟等穗期病虫的防治重点在水稻破口至始穗期间;叶瘟、三化螟等要重点做好病虫中心的防治,以控制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3.
《广西植保》1994,(1):16-19
1993年广西水稻主要病虫鼠害发生为害实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993年广西水稻病虫鼠害的总体发生为中等、局部偏重年份。全年水稻病虫鼠害发生面积为8101.58万亩(次),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25.0%,比1992年减少7.0%;防治面积80...  相似文献   

14.
书讯     
由我省植保专家和长期从事测报工作的吴嗣勋、余学宏、向子钧同志编著的《湖北省水稻病虫发生预测与综合防治》一书,1997年经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该书总结了我省40多年的历史资料,并结合专家的实践,从我省实际出发,作出了全省水稻病虫区划,阐明了各病虫的发生规律特点,制定了科学的测报办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防策略和技术措施。该书内容有3个明显特点:一是具有先进性,内容反映了我国80年代以来水稻病虫发生规律研究,常规测报办法和综防技术的先进水平;二是实用性强,”书中的测报办法、综防技术体…  相似文献   

15.
赖文昌 《植物保护》1965,3(4):135-136
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已往多采用药剂浸种和发生期喷药控制。1963年浙江省不少地区,除抓药剂浸种外,还从品种和栽培措施方面着手,开展农业防治,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兹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丰都县社坛镇三桥村实施“重庆市2006年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示范”项目,对水稻穗期病虫的发生危害作了深入探讨。认为水稻穗期病虫的发生具有种类多,危害集中;田间管理粗放,病虫发生量大;发病条件适宜,发生危害严重的特点。并提出了加强领导,提高对水稻穗期病虫综合防治的认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普及水稻穗期病虫综合防治知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仙桃市位于江汉平原南部,现有耕地面积162万亩,是全国商品粮棉基地县之一。为搞好本地的病虫测报和防治,我们市植保站曾印发“病虫情报”到各乡镇,以指导各地的病虫防治工作。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改革不断深入,从1983年起,我们将“病虫情报”内容加以扩充,改名为“植物保护”,除适时提供病虫预报外,增加了有关防治方法、防治适期和适宜的药剂种类和剂量等,并开始向广大农户发行,每年印发20期以上,还将无偿服务改为有偿服务,适当收取成本费。起初每期发行约2万份,由于我们办的“植物保护”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科  相似文献   

18.
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提高系统控制力。优先采用抗(耐)病虫品种、健身栽培、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协调应用高效环保药剂与精准施药防治技术。强调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促进重大病虫害有效治理,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区水稻重大病虫上升原因与治理工作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以来,上海地区水稻病虫发生严重,分析其原因,一是免耕面积增大和暖冬的气候条件增加了部分害虫的越冬基数;二是优质稻和杂交稻面积扩大,利于病虫的发生;三是害虫抗药性上升,缺乏特效药剂,导致残虫数量增加等。通过建立计算机预警系统,开展水稻螟虫综防研究,调整防治策略,大力进行综合治理等,控制了病虫严重为害势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为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粮食安全,搞好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的病虫防治工作,达到“产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夷陵区农技中心2011年在水稻上进行了太阳能杀虫灯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