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笔者于2006年9月至10月上旬,对陕西白水县7个乡镇14户果农果园的苹果黑点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2006年黑点病发病相当严重,果实黑点病平均发病率达20.5%,部分果园高达80%,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质量。1重发原因1.1用药方面1)忽视农药质量。不少果农购药时图便宜,不重视质量,所购农药有效成分含量达不到标签上写的数量或国家登记的数量,有的农药有效成分不是标签上标的成分或国家登记的成分。2)用药次数少。调查发现,用药次数多,尤其是套袋前用药次数多,发病相对较轻。套袋前用药在3次以上的,能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白水县雷芽…  相似文献   

2.
土壤有机质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红富士"苹果园0~4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分析了相应果园苹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为果园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的果园苹果产量高、果实品质好,几乎不发生苦痘病;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的果园苹果产量低、果实品质差,苦痘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3.
防治苹果果实轮纹病和炭疽病的调查报告为害苹果果实的轮纹病和炭疽病,是仅次于苹果腐烂病的重要病害。许多果园由于用药种类不当,使用浓度和喷药时期欠佳,或喷药次数偏少,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总结经验,使之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1993年我们对本市七个果园...  相似文献   

4.
正苹果作为陕西渭北旱塬的农业主导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面积大、效益高,曾一度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这一老果区的土壤问题对苹果产业提质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各种调查资料看,渭北旱塬90%以上的果园普遍存在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75%以上的果园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下)、有益微生物数量少(特别是蚯蚓的数量急剧下降)等问题。土壤有机质含量直接决定果实品质。为提  相似文献   

5.
<正>1果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1.1用药不科学一部分果农认为,毒性越大,杀虫效果越好,生产中偏重使用高毒、剧毒农药。由于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农药,病虫普遍产生了抗药性,造成农药使用浓度越来越大,效果相对越来越差。1.2管理难度大平山县山区面积占80%以上,山区群众基本上家家户户有果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管理难度大。1.3果农素质差平山县从事果树生产的果农大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底,技术推广难度大。1.4用药次数多以苹果为例,每年果园用药平均次数为8~10次。各种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相配,1次喷药至少3、4种化学物质相互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6.
在富士苹果的主产区,果农普遍认为富士苹果轮纹病较重,每年用于此病防治的喷药次数也在10次左右,投工多,开销大。如能选择一种用药次数少、还能有效防治轮纹病的方法,可大大造福于果农,既减少用工,又降低果园开销,这在全国红富士苹果面积较大的情况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对于一些极早熟的苹果品种,如白粉皮、伏花皮、辽伏、甜黄魁等,在同样的管理条件下,在果实采收前,很少有人谈及树上有烂果的问题。而对于富士苹果,就大不一样。上述提  相似文献   

7.
陕西苹果园土壤污染现状评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佐平 《北方园艺》2015,(11):192-196
为了解陕西果园土壤污染现状,加强果园综合管理、指导果农科学种植。以陕西省果园主要分布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几年有关果园土壤污染资料,分析评估陕西省苹果园土壤污染现状。结果表明:陕西苹果园纯氮施用量平均达671kg/hm2,是苹果树需氮量的近3倍。果园硝态氮累积严重,累积层主要集中在在80~200cm,其含量超过200mg/kg以上。陕西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现状水平符合无公害苹果生产及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要求。但土壤As、Hg和Ni单项污染指数较高。公路两侧果园土壤受汽车尾气铅的影响造成一定的轻度污染。果农缺乏用药常识,不合理的喷施农药造成果园土壤污染。为此提出减轻陕西果园土壤污染的措施:1)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配方施肥,应减少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适当增加磷钾肥,实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2)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3)严控"三废"入园,选园时尽量避开已有的污染源;投入磷、钾、有机肥及微肥时,应注意砷、铬、铅等有害元素的引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优质苹果产区主要集中在陕西、山东、甘肃、山西等8个省份,截至2015年全国苹果面积已发展到3 460余万亩。苹果主产区果树多为上世纪90年代栽植,很多果园都是树龄15年以上的中低产老果园。针对近年我国苹果老果区果品质量较差、效益低的情况,提出我国苹果老果区果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8-2010年连续3年对沂蒙山区苹果产业重点县沂源、沂水、蒙阴的盛果期果园进行肥料管理情况调研。结果发现有机肥肥源严重不足;化肥施用过量,果园土壤已经出现酸化;氮、磷、钾素肥料施用量均偏高;砂性土壤氮、钾素流失严重;各种土质果园磷素出现过量累积等问题。建议在有机肥源不足情况下,倡导实行秸秆覆盖,以尽大限度地培肥地力;根据土壤质地、地力及产量确定施肥量及施肥次数。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苹果采收季,本应是一个欣喜的时节,但果园里出现的一个个软绵绵的"皮蛋子"苹果让很多果农高兴不起来(图1)。由于2018年长时间的持续干旱,造成苹果失水现象较为严重,据调查,一般果园萎蔫果率在20%左右,个别园片高达30%以上,特别是一些管理较为粗放的果园,土壤有机质贫乏,保水蓄肥能力差,在早期  相似文献   

11.
阳辉  吴爱珍 《广西园艺》2007,18(6):29-30
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 Mcg)是临桂县柑桔的重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世代多,危害严重,每年防治该虫的用药次数达10次以上,而且有的果园用药次数越多发生越严重。为了选择一种高效和持效期长的杀螨剂,笔者在当地果园进行了本次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山楂叶螨是苹果、梨、桃等果树的主要害螨,在冀中南苹果产区发生的尤为严重。在防治上,目前生产上仍沿用过去在发芽前、花前或花后和麦收前后三个时期防治的方法。有些果园还使用高浓度的有机磷农药,全年防治次数一般为3~4,多则6~7次。因此,在防治上存在着用药不当、费  相似文献   

13.
氨钙宝在红富士苹果上的补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性土壤和果实套袋易引起苹果果实缺钙,诱发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病,为此设计用800倍氨钙宝于套袋前和去袋后3周分别进行不同时期不同喷施次数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喷施800倍氨钙宝能有效控制苹果果实缺钙症的发生强度,以采用套袋前喷2次加去袋后喷2次和套袋前喷3次加去袋后喷1次效果为好。对发病重的果园可以增加喷施次数。  相似文献   

14.
目前,苹果提早落叶仍是生产上普遍发生的一个突出问题。2004年,在河南苹果主产区,苹果早期落叶病的病叶率在60%以上。严重感病果园,病叶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个别果园,还不到果实成熟期,叶片已几乎全部落光,仅果实挂在树上。2006年至2007年。情况虽有所好转,但至10月中旬病叶率在30%以上,落叶率在10%以上的果园仍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5.
我市果园多为棕壤。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烟台市(包括威海市)棕壤土面积为131088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9.91%,耕地面积为67033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5.45%。因此,棕壤是我市果园的主要土壤类型。棕壤在成土卜过程中的特点主要是有强烈的淋溶淀积作用,表现为土壤风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钙、镁、钾、钠等盐基被淋失,土壤反应呈酸性至微酸性,盐基不饱和。因此,在该类土壤上种植苹果往往存在着交换性钙不足的问题,同其它土类相比,苹果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病等缺钙生理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树施用锌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树施用锌肥试验庞占荣,朱世新(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122000))辽西地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pH值大都在7.5以上,影响土壤有效锌含量,果树缺锌较为普遍。缺锌严重的果树常发生小叶病。为了探讨该地区苹果缺锌的状况和施用锌肥的效果,我们于1986-1990年进行了本试验。材料与方法1朝阳地区果园土壤和国光苹果叶片锌素营养诊断本地区果园土壤大致可分7类,即砂砾土、红粘土、黄壤土、白汤土、黑砂壤土、黄粘土、石灰质砂砾土。分别取各类土样和相应的国光苹果叶样。分析土壤有效锌和叶样锌含量。并根据苹果缺锌的各种症状采取叶样,进行分析,以确定锌素营养的临界指标。2施用锌肥试验2.1施用方法试材为27年生国光,设发芽前喷0.2%ZnSO_4、土施ZnSO_4(250g/株,4月中旬)和对照(不施)三个处理。三株小区,二次重复。2.2施用时期试材为8年生金冠、鸡冠、国光。设发芽前、盛花期、落花后三周喷0.3%ZnSO_4、土施ZnSO_4(100g/株,4月中旬)和对照(不施)5个处理。二株小区,3-5次重复。结果与分析1朝阳地区果园主要类型土壤和苹果叶片锌素营养诊断结果诊断结果(表1)表明,该地区果园土壤有效锌含量  相似文献   

17.
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县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大量发生,2003年许多果园发病率达70%以上,给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增产不增收。为此,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甲基托布津防治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的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乾县阳峪镇田家坳村田新海、田生海、罗振生果园进行。果园为等高梯田,海拔850m,土壤为黄土,水肥充足。试验面积0.6hm 2,品种为长富2号,树龄10年,株行距3m×4m,树形为改良纺锤形。试验设4个处理,均在花后1周、套袋前连续喷药3次。其一,只喷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其二,第1次喷大生M-45800倍液,后2次…  相似文献   

18.
<正>在雨季,果园多是杂草丛生,有必要使用除草剂除草。草甘膦是较为理想的果园除草剂,对果园常见的恶性杂草都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且施用得当果树不易受药害。现将其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用药次数果园杂草按发生期有春草(6月底以前)和夏草(7月以后)之分,所以喷药次数一般为1~2次。2用药时期  相似文献   

19.
正葫芦岛地区是辽宁省果树主产区之一,果园土壤管理主要采取传统的清耕方法。从2008年开始,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专家的指导下,葫芦岛市果蚕管理总站开展了果园生草覆盖技术推广工作。项目实施5年来,累计推广6 700 hm2。项目区水果666.7 m2产量达到2 200 kg以上,平均增产10%;优质果率为85%以上,增长15%。同时有效缓解了果园地力下降的问题。现将3个苹果示范点的效果和主要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2~1994年,笔者在完成山东省“五万亩无公害优质果品开发”丰收计划项目的基础上,1995年又承担了烟台市“绿色苹果生产技术规程研究”课题。1994~1996年,曾先后三次拟定、修改“无公害优质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近来不断收到读者来信,问询关于生产绿色苹果用药方面的一些问题。现就少用果园常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