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30%乙酰甲胺磷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对家蚕毒性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甲胺磷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是通州市的首选品种,然而,该品种属高毒、高残留农药,极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副产品质量,通州市于2001年7月通政办发[2001]61号文件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农药。本试验的目的是及时了解掌握其替代产品——乙酰甲胺磷的防治效果和对家蚕的毒性情况,正确有效地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
丰田灵对家蚕残毒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田灵(40%高渗丙·辛乳油)是一种新的复配农药,具有渗透力强、药效迅速、杀虫谱广的特点,尤其对桑象虫和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据试验调查对低龄鳞翅目害虫防效率达96%,是替代高残留甲胺磷的理想药物。为了及时准确掌握丰田灵对家蚕的毒性情况,确保推广使用安全,笔者于2003年春季在调查防效的基础上,设区进行了残毒期测定,现将丰田灵对家蚕残毒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丰田灵乳油由南通市蚕桑站提供;供试蚕品种为苏五×苏六。1.2 试验地点:启东市新安镇丰盛村黄建平户和汇龙镇永南村陆纯良户。1.3 试验时间:桑园…  相似文献   

3.
茚虫威及其复配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蔬菜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农药品种,为明确此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在蚕区其他农作物害虫防治时避免和减轻对养蚕生产的安全风险,测定了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家蚕的经口急性毒性和熏蒸毒性,以及在桑叶上的残留毒性和内吸传导毒性。结果显示,30%茚虫威悬浮剂、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8%阿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对3龄起蚕添毒24 h的LC50分别为0.3604 mg/L、0.0482 mg/L、0.0071 mg/L、0.0095 mg/L,对家蚕均为剧毒级;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在试验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在桑叶上无内吸传导作用;按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推荐使用浓度药液直接喷酒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均60 d,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很长。结果表明,茚虫威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养蚕生产的安全性风险很高。依据试验结果建议:30%茚虫威悬浮剂、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8%阿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严禁在桑园中使用,桑园附近大田中使用此类农药应注意间隔距离和施药方法,防止药液飘移而污染桑园。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农副产品质量档次,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通州市对甲胺磷的使用进行了有效控制。然而,桑园治虫为何筛选其替代产品,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笔者经反复试验,掌握了33%桑保清乳油的防治效果和对家蚕的毒性情况。  相似文献   

5.
红蜘蛛近年来在我地为害越来越严重,而新的杀螨农药对该虫的防治又很少,目前绝大多数蚕区仍用价格便宜的老农药──三氯杀螨醇,但长期以来对它正确使用浓度、防治效果和对家蚕的毒性反应不一,特别是在蚕期中如何使用该农药,其残毒期就显得特别重要.以往资料中均说三氯杀螨醇对家蚕的残毒期需8天以上,而近期对扬州化工厂生产的三氯杀螨醇(我市蚕区一直都用该厂的三氯杀螨醇),有说3天或2天的。为此,我市根据生产的需要,较详细地进行了试验从而确定了扬州化工厂生产的三氯杀螨醇的正确的使用浓度、家蚕中毒症状、残毒期与产茧量的关系及在春蚕期使用该药的可靠性,在生产上是有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35%的稻康宁是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属有机磷类.1999年我县在早、晚稻大面积推广应用稻康宁防治水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群众深为满意.但稻康宁对蚕桑生产的影响如何?为此,我县蚕桑站、县植保站、通元农科站、石泉农科站在2000年联合对桑树病虫的防效及其对家蚕安全性做了一个较系统的测试.经过夏蚕期、中秋蚕期和晚秋蚕期的四次试验,取得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和结论.现汇总如下: 1 对桑园害虫的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研究4种低毒非桑园农药在田间推荐施用浓度下对家蚕的残毒期,判断是否适宜在粮桑间作、桑园套种蔬菜的栽培模式下使用.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的残毒期短,适宜桑田间套作使用;95%吡唑醚菌酯次之,残毒期小于蚕期间隔时间,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间隔期;15%茚虫威、0.5%印楝素的残毒期长,均大于蚕期间隔时间,后者残毒期最长,因此二者不宜在桑田间套作下使用.  相似文献   

8.
24%帕力特悬浮剂对桑树尺蠖类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秋蚕期对桑园喷施24%帕力特悬浮剂2 000倍液、1 000倍液农药防治桑树尺蠖类害虫的效果与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试验,结果表明:24%帕力特悬浮剂2 000倍液、1 000倍液,喷药后7 d对桑尺蠖和艾枝尺蠖的防治效果达100%,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3 d,对养蚕成绩没有影响,是防治桑树尺蠖类害虫的首选药剂,建议蚕农使用24%帕力特悬浮剂2 000倍液防治桑园尺蠖类害虫。  相似文献   

9.
<正>在桑园害虫防治工作中,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有机磷一类农药品种,造成鳞翅目害虫的抗药性逐年提高,农药的喷施浓度和用量持续增加,防治效果迅速下降。因此筛选新的桑园治虫药剂,扩大桑园治虫农药谱,提高防治效果,是桑保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统一部署,浙江省重点蚕区桐乡市进行了氨基甲酸脂类农药24%万灵水剂和20%灭多威乳剂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药效试验及对家蚕的安全饲喂测试。现将试验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0%保桑灵EC田间防效和对家蚕安全间隔期试验,得出40%保桑灵EC对桑园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桑尺蠖的防效较佳,宜在低龄盛期防治,推荐使用浓度1000倍,同时得出40%保桑灵EC对家蚕安全间隔期为15天。  相似文献   

11.
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及其复配制剂的不断推出,使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明确此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有利于在蚕区其他农作物害虫防治时选择对家蚕相对安全的农药产品。测定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家蚕的经口急性毒性以及在桑叶上的残留毒性和在桑树中的内吸传导毒性,结果表明:12%甲维·氟酰胺ME、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10%阿维·氟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10%四氯虫酰胺SC对3龄起蚕的24 h LC50分别为0.007 6、0.009 6、0.009 8、0.024 7和0.073 0 mg/L,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家蚕均为剧毒级;将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推荐使用浓度药液直接喷洒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均80 d;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可通过桑叶和桑根内吸传导至未喷施药液的桑叶,12%甲维·氟酰胺ME、10%阿维·氟酰胺SC、10%四氯虫酰胺SC无内吸传导毒性。依据试验结果建议:(1)禁止在桑园周围农作物中使用上述5种杀虫剂;(2)必须使用此类杀虫剂时,宜选用对家蚕急性毒性相对较低,且无内吸传导毒性的10%四氯虫酰胺SC;(3)喷药时间应与蚕期保持安全间隔,防止药液飘移污染桑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46种常用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高毒(0.5200 mg/L).根据各种农药田间推荐施用浓度与LC50的比值(毒性比分级法),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家蚕具有极高风险性,50%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等6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高风险性,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等20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中等风险性,40%腈菌唑悬浮剂等19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低风险性.田间喷药试验结果表明:7种对家蚕高风险性杀菌剂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推荐浓度药液喷于桑叶后对家蚕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残留,其中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300 mg/L)和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000倍(424 mg/L)的残毒期均超过60 d.因此,桑园及附近农作物应避免施用对家蚕毒性强、安全风险大、在桑叶上残留时间长的杀菌剂品种,防止污染桑叶而导致养蚕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13.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国  鲁兴萌 《蚕业科学》2012,38(2):329-336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是预警蚕区农药使用对养蚕生产存在的潜在危害风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回顾近20多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当前桑园及周围农作物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慢性毒性以及农药残毒期的测定方法,比较参比法、毒性比法和定级法等毒性分级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针对农药对家毒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中的测定目标全面性、测定方法规范性和评价指标综合性等提出改进和完善意见,并就建立该领域的协作研究网络,制定试验规程与综合评价技术体系,预防家蚕农药中毒的综合减灾措施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桑园间套种作物和桑园周边大田作物使用农药、农林业使用农药防治害虫、桑园使用成份混杂农药、盲目使用新型农药、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污染以及蚕农防毒意识薄弱等造成家蚕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有机磷农药、沙蚕毒素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引起家蚕农药中毒的症状。提出了合理调整桑园布局、设立桑园保护区、普及农药知识、正确使用农药、严防农药二次污染等预防家蚕农药中毒的对策。同时,提出了家蚕农药中毒的防治方法:勤观察、早发现,正确诊断;查明中毒原因,切断毒源;做好中毒后的处理工作,降低因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增强家蚕体质,提高家蚕对农药的抵抗力。以期确保蚕桑产业生产安全,把家蚕因农药中毒所造成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8种农药对家蚕“两广二号”的毒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急性毒性测定和田间施药慢性测定得知,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农药的浓度和家蚕龄期大小不同而有差异,同一种农药低龄蚕比高龄蚕的LC50值小,说明蚕儿越小对农药的抗性越弱。这8种农药2000倍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相差很大,18%杀虫双、2.5%敌杀死安全间隔期均超过60d,不能在蚕期桑叶上使用,蚕农可以用于秋蚕结束后桑园封园治虫,春天桑树发芽后应禁止施用;50gJL锐劲特、40%毒死蜱乳油、0.2696苦参碱水剂的安全间隔期为35d左右,一般不宜在蚕期使用;73%克螨特(7d)和10%甘膦(3d)的毒性相对较低,如在蚕期桑园使用农药,更要正确掌握安全间隔期,过了安全间隔期后,先采少量桑叶饲喂,确认无毒后再大面积使用。  相似文献   

16.
虫螨克生物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民  王建新 《中国蚕业》2006,27(4):18-19
在桑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既要有效地防治好桑园病虫,又要使养蚕生产能安全进行不使蚕中毒。然而,桑园害虫的发生与家蚕的饲养往往是同步的。目前在桑园病虫防治上农药品种单一,为了将生物农药用于防治桑园害虫,1998年中秋蚕期和2000年春蚕期,我们对生物农药虫螨克对家蚕的毒性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与方法1.1材料虫螨克生物农药系广西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提供。其有效成分AvermectinB1>0.9%,属抗生素杀虫杀螨剂,具有广谱、高效、安全、无抗药性等特点。1.2试验方法1998年中秋蚕期和2000…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农药对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 N)DNA的损伤作用,从细胞毒理学方面确证农药对家蚕的残留毒性,并探讨家蚕培养细胞作为农药危害及残留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以有机磷杀虫剂辛硫磷以及Bm N细胞供试,用0.05 mg/L辛硫磷药液(约为家蚕5龄第1天幼虫24 h LC50的1/100)处理正常Bm N细胞,24 h后观察到处理组Bm N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到Bm N细胞的DNA条带有95.43%出现拖尾现象。试验结果表明Bm N细胞对辛硫磷非常敏感,低浓度辛硫磷即会对细胞DNA造成严重损伤,该项技术可用于农药对家蚕的危害及残留毒性鉴定,同时也说明Bm N细胞可以作为农药的细胞毒性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8.
对50%桑虫净乳油新农药进行桑蚕室内毒力水平测试和桑园田间害虫防治效果试验;同时进行该药对桑叶养蚕安全期的测定、对桑树生长影响的观察试验。结果说明该农药分解较快,残毒期短,对蚕较安全,对桑树生长无不良影响,芽叶生长正常,对桑树害虫桑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适合桑园防治害虫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15年春季田间施药慢性中毒试验结果表明,维桑乳油农药1000倍液对桑园桑尺蠖、桑象虫、桑蓟马、桑螟虫、桑粉虱、桑毛虫、野蚕等害虫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后10d用叶,家蚕无中毒症状,是蚕种生产上比较安全的桑树用农药。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为蚕区桑园及周围农田安全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部分常用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比较了同一类型不同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相同但由不同生产商生产的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并根据其毒性强弱进行分级。结果表明:蛀迪(20%三唑磷EC)等5种有机磷类农药和比奇(4.5%高效氯氰菊酯EC)等1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高毒性(0.1 mg/L≤LC50<10 mg/L),农斯特(48%毒死蜱EC)等5种有机磷类农药和甲功(2.5%高效氯氰菊酯EC)等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中等毒性(10 mg/L≤LC50<1 000 mg/L);同一类型农药不同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相同但由不同生产商生产的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不同。因此,在桑园及周围农田用药时应仔细分辨药剂生产商和有效成分种类,尽可能避免使用对家蚕高毒性的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