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悬挂犁是一种耕地工具,由犁架、犁体、悬挂架、悬挂轴和耕宽调节装置等组成。犁通过悬挂架和悬挂轴上的3个挂接点和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上、下拉杆末端球铰连接。其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入土角调整悬挂犁的入土角,可通过改变拖拉机悬挂机构上拉杆长度的方法来调节。缩短上拉杆,入土角变大;伸长上拉杆,入土角变小。一般在降落中第一犁铧尖着地时,入土角在3°~6°范围内为宜。  相似文献   

2.
悬挂犁入土性能变差的原因主要有:犁的自身技术状况差,如犁铧磨钝或铧尖上翘变形;机具挂结或调整不当,如悬挂点位置确定得不合理,上下拉杆连接位置偏低;土质板结过硬;犁的质量轻。针对不同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方法调整。入土时,犁体必须前倾,铧尖先着地,入土角应在3°~5°范围内;铧刃对土壤的压力应大于土壤的抗压强度。对技术状态良好的悬挂犁,耕地时如果入土性能较差,一般先调整悬挂点位置,使犁的上下悬挂点都挂上孔,以增大犁的入土力矩;如仍难入土,可适当调短上拉杆,以增大入土角,同时调短右提升杆,使犁架呈左前倾…  相似文献   

3.
一、悬挂犁不入土 其原因主要是犁尖过度磨损、入土角过小和土壤硬度过高等。犁尖磨损变钝后要进行修理或更换;人土角过小可调整上拉杆,对于犁柱变形引起的人土角变小,应先修复或更换已变形的犁柱,再按规定调整人土角;土壤过硬时,要先耙后耕,或在犁架上加适当配重。  相似文献   

4.
一、悬挂犁不入土其原因主要是犁尖过度磨损、入土角过小和土壤硬度过高等。犁尖磨损变钝后要进行修理或更换;入土角过小可调整上拉杆,对于犁柱变形引起的入土角变小,应先修复或更换已变形的犁柱,按规定调整入土角;土壤过硬时,要先耙后耕,或在犁架上加适当配重。二、机组操向困难调整偏牵引的原则是:使土壤作用力的作用线接近或通过牵引中心。当拖拉机向已耕地偏头时,可把悬挂轴相对犁向已耕地移动,这样犁在水平面内的瞬心将移向相反方向,使牵引线通过动力中心成为斜牵引状态。在没有悬挂轴而装有耕宽调节器的犁上,可把左耕宽调节器右移一定…  相似文献   

5.
(1)犁的入土角和耕深调节:当犁开始入土时应有一个入土角,即前犁铧尖着地时,犁体支持面与地面的夹角应为3°~5°,待入土达预定耕深时,顺时针方向旋转耕深调节手柄,入土角变小,耕深亦减小;反之耕深增加。(2)耕宽调节:将耕宽调节手柄向左或右调整,使犁体向左或右摆动达到调节耕宽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调节拖拉机的不同轮距来调节耕宽。(3)偏牵引调节:若拖拉机自动偏向一边走,称为偏牵引。原因主要是牵引接头上的两只调整螺栓的长度调整不当,因此不能直线行驶。若向左边偏斜时,调短右边的调整螺栓,调长左边的调整螺栓;若向右偏斜时,则相反。调完…  相似文献   

6.
机引铧式犁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犁不入土。犁架太轻,在犁架上加配重;土质硬或犁铲刃口过度磨损,调整入土角度或更换犁铲;限深轮调整不当,将限深轮调整到与耕深相适应的位置;上拉杆长度调整不当,重新调整上拉杆,使犁有一定的入土角;下拉杆限位链条拉得过紧,适当放松限位链条;犁柱严重变形,矫正或更换犁柱;上拉杆的位置安装不当,重新安装上拉杆。  相似文献   

7.
奥地利威诺公司生产的 M- S950型液压悬挂翻转五铧犁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调整。 1 使用注意事项 1.1 路面运输 (1)将犁升起,翻转 90°后,用位于悬挂架下方的运输销锁定翻转体。 (2)用“运输 /限深两用轮”运输犁时,要将“运输 /限深两用轮”设置在运输位置,将运输销置于销定位置。 (3)运输时必须卸下拖拉机的悬挂上拉杆,锁定下拉杆,以减少横向摆动量。 (4)检查各部螺丝是否松动,予以紧固;各部连接销的安全锁销锁定紧固。 1.2 耕地作业 (1)将位于悬挂架下方的运输锁定销抽出,将犁转动 90°。 (2)连接上拉杆,最好使用连…  相似文献   

8.
机引犁在工作中,常见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犁铧入土困难。①铧刃过度磨损而变钝。应修理或换用新犁铧。②犁体入土角太小或没有入土角。对悬挂犁应适当调短上拉杆长度;对牵引犁应适当调短柔性拉杆长度。③限深轮没有升起。应将限深轮调升到规定耕深位置。④犁柱严重变形。应矫正或更换犁柱。⑤犁的重量太轻。应在犁架上加配重。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悬挂犁耕机组运动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较为精确的解题方法,计算机仿真了悬挂犁的升降过程,给出了多种国产拖拉机悬挂犁耕机组的计算实例,对入土角,入土行程,瞬心位置给出了若干统计规律,探讨了规定瞬心范围的依据,对国标中的规定作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耕深调拨:限深轮下缘至钟刃的垂直高度就是耕深。用改变限深轮的上下高度来调整耕深,轮子抬高,耕深加大,反之耕深减小。二、前后水平调技:耕地时,犁架的前后应与地面平行,以保证前后犁体耕深一致。改变悬挂机构上拉杆长度,调整前后水平。三、左右水平调整:犁架的左右也应与地面平行,保证左右犁体耕深一致。应先将左提升杆调整到一定长度。如泰山一25及泰山一12拖拉机可调到380~390毫米,然后通过伸长或缩短悬挂机构的右提升杆进行调整。四、纵向正位调整:调整犁对拖拉机的左右相对位置,使犁架纵梁与拖拉机前进方向平行。河…  相似文献   

11.
一台泰山—25型拖拉机悬挂LXT25—3—20型三铧犁可正常作业,而改挂与12型拖拉机配套的LXT12—2—20型双铧犁耕地.犁不入土。原因分析如下: 正常情况下,犁入土时,犁体必须向前倾斜,使第一铧犁尖首先落地,才能保证犁正常入土。如果落犁时不是第一铧犁尖先落地,而是最后一铧的犁踵先碰地,犁就无法入土。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纵向垂直平面内的悬挂犁看作是挂在abcd四杆机构上(如图1所示)。由于  相似文献   

12.
1犁的调整及使用1.1犁的调整(1)犁的入土角和耕深调节。顺时针方向旋转耕深调节手柄,入土角变小,耕深亦减小;反之耕深增加。(2)耕宽调节。将耕宽调节手柄向左或右调整,使犁  相似文献   

13.
(1)深浅的调节。深浅调节主要靠拖拉机的悬挂系统来进行,调节悬挂系统的中央拉杆,当中央拉杆缩短,犁铲入土角增大,深度就增加;反之,中央拉杆伸长,入土角减小,深度亦变浅。还可以通过调整地轮与输送分离链的支架纵梁连接孔来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犁耕作业质量.拖拉机在进行犁耕作业前.必须先下田试耕。在试耕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调整,使悬挂犁具有良好的入土性能、稳定的作业耕幅,耕深能达到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1正确牵引轮式拖拉机配挂悬挂犁时,拖拉机的轮距必须与犁的总耕幅相适应,才能保证正确牵引,也有利于采用内翻法耕地时耕到地边。拖拉机轮距可按下式调整:拖拉机轮距=犁总耕幅+1/2单犁体宽+轮胎宽度(cm)履带式拖拉机,例如东方红—802型配挂悬挂犁时,可采用两点悬挂,即左右下拉杆的前端合并成一个铰接点,这样有利于拖拉机耕地时走直。悬挂犁正确牵引的标志是耕地过程中拖拉机左右下拉杆处于对称位置,犁架纵梁与机组前进方向一致,前犁铲翼偏过拖拉机右轮内侧约10~25mm,即单犁耕宽的重叠量。2调整犁的前后、左右水平调整。应根据…  相似文献   

16.
与牵引犁相比,悬挂犁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机组转弯半径小等特点,它去掉了地轮、沟轮、尾轮和起落机构等易损件,使用寿命长且保养方便,作业时由于牵引阻力的作用使拖拉机驱动轮上垂直载荷增大,有利于拖拉机功率的充分发挥.由于上述优点,悬挂犁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悬挂犁重量轻,又无尾轮平衡侧压力,其入土能力和保持耕深、耕宽的稳定性要比牵引犁差.下面谈谈悬挂犁在使用中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7.
1.调整 (1)深浅的调节。深浅调节主要靠拖拉机的悬挂系统来进行,调节悬挂系统的中央拉杆,当中央拉杆缩短,犁铲入土角增大,深度就增加;反之,中央拉杆伸长,入土角减小,深度亦变浅。还可以通过调整地轮与输送分离链的支架纵梁连接孔  相似文献   

18.
一、入土困难或不入土。其原因主要是犁尖过度磨损、入土角过小和土壤硬度过高等。犁尖磨损变钝后要进行修理或更换;入土角过小可调整上拉杆,对于犁柱变形引起的入土角变小,应先修复或更换已变形的犁柱,再按规定调整入土角;土壤过硬时要先耙后耕,或在犁架上加适当配重。 二、耕作阻力过大。犁铧表面锈蚀,刃口磨钝,  相似文献   

19.
悬挂犁在使用中常发生犁不入土或入土性能差的故障,遇到这种情况,部分机手只知道调整悬挂犁的上、下拉杆或在犁架上加配重。其实犁不入土的原因较多,排除的方法也不只这些,机手应作全面检查,以便及时排除故障。 1.铧刃磨损严重或变形。若铧刃磨损严重,  相似文献   

20.
悬挂犁的调整,应先检查、调整拖拉机后轮胎内侧距,使其近似等于犁的总耕幅加1/2个犁体耕幅的宽度。 悬挂系列犁在悬挂架的上下悬挂点各有两个挂接孔位,使用时应根据土壤条件、耕作要求、机组类型及技术状况选用。一般情况下,用高度调节的机组,应先满足入土性能的要求,并兼顾重量转移,以下悬挂点靠下挂、上悬挂点靠下挂或上挂为主;用力调节的机组,只取决于入土能力的需要,以下悬挂点靠上挂、上悬挂点靠上挂或下挂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