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光镜观察来源于新疆甜菜根部油壶菌((Olpidium sp.)的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及休眠孢子的形态、大小及特点,结合实验所得油壶菌生理及寄生特性,将来源于新疆寄生甜菜根部油壶菌鉴定为甘蓝油壶菌[Olpidium brassicea(Wor.)Dang.]。  相似文献   

2.
选用十字花科植物上地理来源不同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A.alternata,A.brasicae和A.brasicola3个种,共15个菌系,以PCA培养基上的观察性状和测定性状进行定性分析.初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菌落直径、孢子宽、孢子纵格数、喙长、链长、链分枝数和分链长在种间差异显著,可作为种间分类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PCA培养(在12h的DL+NUV光照和12h黑暗交替条件下)只适合于部分种的区分  相似文献   

3.
选取84份经芜菁花叶病毒,霜霉病菌」Peronospora parasiti a(Pers.)Fr。」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Sacc.」单抗鉴定后筛选出的自交系,于1992-1993年对其上述3种病害苗期人工诱发接种多抗性联合鉴定,获得21份三抗材料。经鉴定,确认为三抗抗源材料。探讨了多抗性联合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证明,某虾场发病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感染无包埋体对虾病毒(NOSV),或称中国对虾类杆状病毒(PCBLV);野生脊尾白虾(Esopalaemon carainicauda)也感染NOSV,并可能经卵垂直传播;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亦可感染该病毒而发病。经PCR扩增纯化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杆病毒(HHNBV)与NOSV的  相似文献   

5.
链格孢属种间培养性状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用十字花科植物上地理来源不同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A.alternata,A.brassicae和A.brassicola3个种,共15个菌系,以PCA培养基上的观察性状和测定性状进行生分析,初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菌落直径、孢子宽,孢子纵格数,喙长,链长,链分枝数和分链长在种间差异显著,可作为种间分类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PCA培养只适合于部分种的区分。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来自香港的4种植物线虫:甘蓝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brassicae)、厚尾矮化线虫(T.classicaudatus)、艾伦短体线虫(Pratylenchusalleni)和咖啡短体线虫(P.coffeae),它们均为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7.
选取84份经芜菁花叶病毒(TuMV)、霜霉病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icae(Berk)Sac.]单抗鉴定后筛选出的自交系,于1992~1993年对其进行上述3种病害苗期人工诱发接种多抗性联合鉴定,获得21份三抗材料。经鉴定,确认为三抗抗源材料。探讨了多抗性联合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桃树流胶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反复切片镜检,病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现已查明,广州地区桃树流胶病可由两种子囊菌分别侵染所引致:一是Leptosphaeria pruni Woronichin;一是Cucuubitaria sp.他们与国内外报道的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Physalospora persicae都不相同。前者为广东省首次报道;后者则为国内首次报道,人工接种结果表明,此病在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担子菌补记(二)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报道了《吉林省真菌志》(第一卷)中示记载的担子菌6种,即红盖环菇Leucoagaricus rubrotinctus(Peck.)Sing,皱波褶尾菌Plicaturopsis crispa(Fr.)Reid.,仙锤Phlegena fainea(Fr.)Link,黑耳Exidia glandulosa(Bull.)Fr.,蓝灰褐腐干酷菌Oligoporus caesius(Schrad.:Fr  相似文献   

10.
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不同菌株的营养生长和产毒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白帮菌系(ABW)地帮菌系(ABG)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差异,同一菌系菌株间差异不显著,其中ABW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是20-22℃、PH4、光照12h/d、间歇振荡和以蔗糖(浓度为3%)为C源;而毒素产生的最佳条件是13-15℃、PH6、黑暗、静止和以葡萄糖(浓度为10%)为C源。ABG菌丝生长的  相似文献   

11.
甜菜甘蓝夜蛾的发生规律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向甜菜种植户提供有效防治甘蓝夜蛾的指导,笔者概述了甘蓝夜蛾在中国甜菜产区的发生情况及对甜菜生产的影响,综述了这种害虫在国内的分布与危害、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以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使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方法控制该害虫的一系列技术,最后展望了甘蓝夜蛾无公害控制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生理学研究表明,丛根病病毒侵染甜菜后引起了体内氨基酸总量及各种氨基酸代谢的改变。以无病地为对照,病地上各品种叶丛和根中总氨基酸量及各氨基酸相对含量较高;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块根和叶丛中均有相对较高的ASP、SER、GLY、VAL、LYS、PRO,其中PRO增加明显,故这些氨基酸特别是PRO累积量可以作为病地选育的生理指标。病地较无病地上的各品种具有较强的氨基酸代谢,以及相对较多的氨基酸参与到植株抗病中去。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是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按0.5∶1复合而成的。为了掌握其对甘蓝夜蛾的毒杀效果,用蒸馏水将其稀释成2.0×10~3、2.0×10~4、2.0×10~5、2.0×10~6、2.0×10~7PIB·mL~(-1)五个所需的浓度进行测试,并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法测验。结果表明:复合型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毒杀效果差异显著。饲毒后第2天,甘蓝夜蛾对复合剂较敏感;饲毒后第3天对复合剂敏感性均增强;饲毒后第4天,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死亡率均在80%以上,斜纹夜蛾死亡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宁夏甜菜丛根病的病原分离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表明,甜菜丛根病根部呈典型的丛根症状,叶片有焦枯、黄化、坏死黄脉3种类型;病毒粒子杆状,宽18~20nm,长度有65~110nm、270~300nm、390~400nm 3种类型,外壳蛋白分子量20KD,对西德、美国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抗血清有反应,与TMV抗血清无亲缘关系.可侵染甜菜、菠菜、昆诺阿藜、苋色藜和番杏,并与P.batae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个可同时检测豇豆花叶病毒属(Comovirus)和蚕豆病毒属(Fabavirus)病毒的通用RT-PCR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基因组序列的多重比对分析,在其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用于这2个病毒属病毒的通用RT-PCR检测,并进行灵敏性、特异性试验。为便于PCR产物直接测序,在简并引物中引入通用测序引物(RV-M和M13-47),并通过序列分析对病毒种类鉴定。利用该方法对来自福建柘荣的太子参病毒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建立了一个用于扩增豇豆花叶病毒属和蚕豆病毒属病毒部分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dRp)基因的通用RT-PCR方法。该方法成功用于检测安第斯马铃薯斑驳病毒(ApMoV)、蚕豆染色病毒(BBSV)、蚕豆真花叶病毒(BBTMV)、菜豆荚斑驳病毒(BPMV)、豇豆花叶病毒(CPMV)、豇豆重花叶病毒(CPSMV)、南瓜花叶病毒(SqMV)、红三叶草斑驳病毒(RCMV)和萝卜花叶病毒(RaMV)9种豇豆花叶病毒属病毒;蚕豆萎蔫病毒1号(BBWV1)、蚕豆萎蔫病毒2号(BBWV2)2种蚕豆病毒属病毒共计17个分离物,而不能与同亚科的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病毒及健康寄主植物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广谱性和特异性。在简并引物的5′端分别加入一段非互补的通用测序引物序列(RV-M和M13-47),不仅可以利用该通用测序引物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而且检测灵敏度可以提高10-100倍。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扩增的序列可以把豇豆花叶病毒属和蚕豆病毒属病毒区分到种的水平。利用该方法测定了BBSV的部分RdRp基因序列,显示出与RCMV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利用该方法在太子参中检出BBWV2。【结论】建立的通用RT-PCR方法可用于豇豆花叶病毒属和蚕豆病毒属病毒的广谱性检测,结合序列可进行病毒种类的快速鉴定,并且可能用于新病毒种类的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16.
文章报道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和苏云金杆菌菌株2(0 Bt20)混用对甘蓝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Bt20菌株对MbNPV具有增效作用,用浓度为5×106、1×107芽孢.mL-1的Bt20与MbNPV混用,能显著提高MbNPV的杀虫效果和杀虫速度,研究结果表明,Bt20与MbNPV复配生物制剂的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不连续系统的 SDS-PAGE 法对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brassica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MbNPV)的多角体蛋白,病毒粒子结构多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和温和碱解的多角体蛋白呈现一条带,分子量为28.2×10~3±500道尔顿。病毒粒子至少有15种多肽.MbNPV 多角体蛋白富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未检出色氨酸、限制性内切酶 ECoR Ⅰ,HindⅢ,BamH Ⅰ和 Pst Ⅰ分别把 MbNPV-DNA 酶解成15,13,7和10个限制性片段.由片段积加法计算得平均分子量为95.905±2.164Kbp.  相似文献   

18.
为探寻根肿菌侵染拟南芥后期寄主代谢的生物标志物,将罹患根肿病的油菜根切块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较为纯化的、单一的根肿菌接种体,与拟南芥种子在1/2MS培养基上共培养,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根肿菌侵染后期拟南芥根部代谢物差异。组织培养结果表明,根肿菌可以在愈伤组织中生长和繁殖;共培养结果显示45d后拟南芥侧根尖端肿大,显微观察显示根肿菌能完成侵染循环;代谢组数据PCA和PLS-D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接种根肿菌)和对照组(未接种根肿菌)明显分离;OPLSDA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重要的差异代谢物包括油菜素内酯、类黄酮、木质素、萜类、甾体皂苷和磷脂等物质。提示这些物质可能在根肿菌侵染后期时拟南芥与根肿菌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温度与光周期对甘蓝夜蛾哈尔滨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度和光周期对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哈尔滨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测定5个温度和7个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的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有显著影响,温度与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有联合作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甘蓝夜蛾光周期反应类型不同,在20、22、25及30℃其光周期反应属于长日照反应型,在28℃则为短日照-长日照反应型。甘蓝夜蛾临界光周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影响最大,在20~30℃,光周期L16 D8与L18 D6是抑制甘蓝夜蛾滞育发生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