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鳖“白板病”致病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晓凤 《水产学报》1997,21(3):309-315
对福建省福清、莆田和厦门等地区养殖鳖的“白板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菌种鉴定、人工感染及药敏试验等研究,得知该病的致病菌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同时还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和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  相似文献   

2.
鳖穿孔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穿孔病(又称疖疮病、空穴病),为鳖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病鳖体内分离出三株细菌,其中二株经感染健康鳖得到与病鳖相同症状。经过病原学检验和毒力感染试验,证明了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气单胞菌(Aeromonassp)和产碱菌(Alcaligemessp)。本文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菌分离、鉴定、毒力感染试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鳖穿孔病的观察与防治张元柱,戴年华,刘玮,任本根(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鳖(Trionyxsinensis),别名甲鱼,是驰名中外的珍馐佳肴,又是一味常用的中药药材,其经济价值高居各类淡水水产品之冠。鳖的自然资源在我国原本极为丰富,由于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4.
鳖的养殖     
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一讲亲鳖的选择与培育一、亲鳖的标准1.亲鳖的来源与选择亲鳖有天然野生鳖和人工养殖鳖两种,现将野生鳖与养殖鳖两者之间的区别列于表1。人工养殖的鳖,年龄易掌握,可避免因捕捉而引起的损伤。但亲鳖必...  相似文献   

5.
野生亲鳖的人工饲养与繁殖试验刘仲琪,周瑞琼,刘志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为探索野生亲鳖的人工饲养与繁殖规律,以提高产卵效果,获得更多的鳖卵,满足新兴的养鳖业对稚鳖的需要,我们于1993年3月至1995年10月,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病是集约化温室养鳖的主要疾病之一。1994—1997年间先后从垂死病鳖的血液和肝脏分离到94—10—28、95—3—20、96—2—1、96—3—A和97—6—13五菌株。经细菌学鉴定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任选其中二菌株进行人工感染,均使鳖100%患病。发病鳖的症状与自然病鳖的症状一致,再分离菌株的各种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比较了八种药物对上述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5号药的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从病鳖肝脏,颈,腿部皮肤溃烂处分离得到菌株m-3,m-6,J-8,J-10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这四株菌为鳖皮肤溃烂病的病原菌,对菌体形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化反应的鉴定证明了J-8,J-10,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ira)M-3,M-6O为摩根氏菌(Morganellamorganii)。  相似文献   

8.
“玉垒菌”对温室养鳖池水质净化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玉垒菌”对温室养鳖池水质净化效果的试验翟士君,朱选才(崇明县大新镇养鳖场,202179)(上海市水产研究所,200433)近年来,国内采用了温室养鳖新技术,使商品鳖的养殖周期从原来自然环境条件下的3~4年缩短为14~16个月,大大提高了人工养鳖的经...  相似文献   

9.
中华鳖爱德华氏菌病病原和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完其 《水产学报》1997,21(4):428-433
从中华鳖病病鳖的肝脏分离得到菌株s-1。用菌株S-1进行人工感染,100%的鳖患病,从感染的病鳖的肝脏分离到菌株s’-1,经生理生化反应测定,它与菌株s-1特性一致。经鉴定,菌株s-1是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型。爱德华氏菌感染会引起鳖的脏器发生变质性病变。主要症状呈肝脏型,肝局部坏死,有结节状肉芽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基因工程疫苗,注射饲养于土池中的自然越冬和温棚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结果表明:一次性注射疫苗对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引致的鳖主要疾病具免疫保护作用,毒力攻击保护率为100%;免疫幼鳖饲养190d和216d存活率比对照鳖分别高12.1%和19.2%;对其它细菌引起的病害延缓作用,对已发病的鳖无治疗作用。基因工程疫苗在当今养鳖业中将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佛罗里达鳖(Apaloneferox),俗称珍珠鳖,原产于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和阿拉巴马州)。该品种适温性广、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适于进行人工养殖。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1998年起引进并进行了养殖、繁育技术试验,现在海南基地拥有佛罗里达鳖亲本共3000多组,具备了规模化苗种生产能力。近年来,根据北京市的自然和养殖条件,推广佛罗里达鳖的庭院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添加氟安定对鳖摄食和增重的影响葛盛芳,顾世誉(安徽大学生物系,合肥230039)巢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流域水产资源丰富,野生鳖较多。近年来鳖的消耗量激增。已达供不应求状态,鳖价飞涨。随着人工养鳖的发展,对鳖的摄食量、生长速度、饲料系数的研...  相似文献   

13.
利用工厂余热水饲养商品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工厂余热水饲养商品鳖技术研究曹杰英,刘希泰(河北省畜牧水产局)(保定地区水产研究所)1991年6月-1992年12月,我们在保定市热电厂利用其余热水,采取人工控温、全人工配合饲料及科学管理技术,对商品鳖的饲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喻清明 《淡水渔业》1998,28(2):32-34
温室养鳖池水质变化规律分析喻清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探讨人工温室养鳖池水质变化规律,可为制定和改善温室鳖池中生态条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这一研究对指导生产,促进温室养鳖的规范化,科学化及提高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温...  相似文献   

15.
目前,鳖的人工养殖热潮已慢慢退去,那么养电的前途又会如何呢?我们不妨以养鳖的历程来对比一下。以养鳖来说,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揪起人工养殖热潮,至1995年达glJ顶峰(每只小鳖售价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yi]400~600元),前后经过15~16年稳步的上?..  相似文献   

16.
赵春光 《淡水渔业》1996,26(3):36-38
鳖饲料的合理配比与投喂技术赵春光(浙江省萧山市养鳖研究所311214)随着人工养鳖业在我国篷勃兴起,鳖饲料的生产规模也相应增加,这些饲料虽有明确的营养成分和饵料系数标铭,但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报道。特别是个别厂家在饲料中添加激素,给许多养殖单位带来严重...  相似文献   

17.
鳖的人工养殖技术问答(连载)郭成舜,夏惠芝辽宁省凤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邮编118100八、鳖在什么时间开始交配产卵?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鳖便开始在池内、池沿等处寻偶交配,在池内交尾。交尾前雄鳖急游,追逐雌鳖,然后抱对交配。发情交配时间可持续5—6...  相似文献   

18.
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TrionyxsinensisAeromonashydrophilasepticemias)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不分性别和个体大小皆可感染,分布面亦广,国内外养鳖场均有发生。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属弧菌科,气单胞...  相似文献   

19.
林辉 《内陆水产》2008,33(4):20-21
为避免鳖苗在夏季高温运输时成本大、成活率低,间接提高鳖苗的价格,大量养殖者开始采取产苗区购进鳖卵(鳖的受精卵、下同)到养殖地进行人工孵化鳖苗的方法,这种方式具有运输简便、成本低、运输量大的特点,较鳖苗运输提高了运输的成活率,孵化出的鳖苗价格也相应降低。本文就中华鳖卵的人工孵化、人工运输的几个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鳖的营养价值与抗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学名为中华鳖(Pelodicussinensis),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养鳖生产正在蓬勃发展,成为名、特、化水产业中的较姣者。我国人工养殖的鳖类主要是中华鳖和山瑞鳖oelodiscussteind。hue…,中华鳖的野生种群除了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没有分布外,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山瑞鳖的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贵州南部,其人工养殖的数量和产量,远不如中华鳖的数量多、产量高。近年来,作者发现在湖南、湖北人工饲养的中华鳖种群中混杂有一种九助鳖(PePlodiscussP),外部形态和体色与中华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