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系统调查表明,新疆麦田杂草约有107种,隶属于24个科,常见种46种,主要分布于6个科,以播娘蒿、灰黎、艹扁蓄、田旋花、野燕麦、稗草和狗尾草等为优势种群。麦田杂草群落演替呈现播娘蒿、田旋花等恶性杂草比重上升,传播和蔓延较快,发生呈明显加重趋势的特点。盆地、河谷区域和平原区麦田杂草总体上以双子叶杂草为主;高海拔山地麦区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山地与海拔相对低的绿洲平原之间的过渡麦区,单、双子叶杂草危害程度基本相同。一般春麦区杂草危害重于冬麦区。采取以化学除草为主,农业措施为辅的综合防除技术可有效控制麦田草害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2.
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有20余种。小麦主产区每年发生危害的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猪秧秧、繁缕、野苕子、香附子、三棱草、藜、小蓟、麦瓶草、田旋花、苍耳、打碗花等。  相似文献   

3.
3月下旬是小麦返青时期,也是麦田越年生杂草返青生长危害期,3月底4月初是麦田当年生杂草出土发生危害期,抓住有利时机做好麦田杂草除治是确保夏粮丰收的关键。我市麦田杂草发生种类:越年生杂草以荠菜、播娘蒿、看麦娘、碱茅、米瓦罐杂草为主,当年出土杂草以灰菜、律草、地肤、酸膜叶蓼、离子草、田旋花等杂草为主。在杂草除治时应根据麦田不同草项选择合适时期、对路农药进行除治。  相似文献   

4.
我省麦田杂草种类繁多,约有150余种,其优势种主要为双子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藜、打碗花、田旋花、小藜、麦瓶草、看麦娘、刺儿菜、卷茎蓼、扁蓄等。一般年份造成小麦损失达15%左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麦田杂草优势种正逐渐发生变化。2006年我省南部地区发生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主要种类为雀麦、节节麦、野燕麦,产量损失达20%左右.个别麦田甚至高达50%以上。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杂草势必会蔓延到我省整个冬麦区.造成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长宁镇、桦林乡和斜沟乡3个地区麦田发生较严重的草害种类与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危害大通地区春小麦的田间杂草种类有13种,分别是野燕麦、车前、藜(灰条)、播娘蒿、猪殃殃、繁缕、小蓟(剌儿菜)、扁蓄、田旋花、苣英菜、芦苇、泽漆和宝盖草.其中,发生较为严重的麦田杂草有野燕麦、猪殃殃、繁缕、田旋花和芦苇5种.其...  相似文献   

6.
刘许成 《农技服务》2014,(10):76-76
<正>本人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就麦田化学除草技术作一简要汇总,以供农民朋友在开展麦田化学除草时做参考和借鉴。一、虞城县麦田杂草的种类和特点1.麦田杂草的种类目前,虞城县麦田危害比较严重的杂草主要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黎、田旋花、泽漆、硬草、牛繁缕、牛筋草、麦家公、芦苇等。2.麦田杂草的危害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繁殖迅速、抗逆力强,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  相似文献   

7.
<正>在河北省冬小麦杂草中分布最广的是播娘蒿、荠菜和藜,据统计分别为90.4%、59.5%、27.15%,其次为打碗花、刺儿菜、田旋花、麦瓶草、猪殃殃等。1对症用药根据麦田杂草类型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品种,任何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  相似文献   

8.
3月底~4月上旬:主要做好麦田杂草化学除治工作;我市麦田杂草种类主要以碱茅、播娘蒿、荠菜、离子草、麦瓶草、看麦娘等为主.  相似文献   

9.
麦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规律 麦田杂草发生的第一次高峰期是在秋季10月中下旬,杂草优势种主要有:石竹科米瓦罐;十字花科荠菜、播娘蒿;藜科小藜、灰藜;禾本科节节麦、罔草;紫草科麦家公等一些越年生杂草.秋冬杂草除少数自然死亡之外,大多数能安全越冬,来年4~5月份开花结实.第二次高峰期是在翌年春季的3月底至5月初.除上述几种杂草能继续发生外,还有旋花科打碗花、田旋花:石竹科王不留行;禾本科看麦娘;菊科刺儿菜等.春生杂草在麦收前开花、结实并成熟,约占杂草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曲周县麦田春季杂草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制定科学的草害防治措施,2014年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曲周县10个乡(镇)麦田春季杂草的发生种类和密度;采用农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部分麦田杂草严重发生的成因;还结合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3种管理措施(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春草秋治)对麦田杂草发生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曲周县麦田杂草种类主要有播娘蒿、荠菜、麦瓶草、节节麦和麦家公5种;基于不同杂草在各乡(镇)的发生密度,认为播娘蒿、荠菜、麦瓶草、节节麦、麦家公的防治区域重点分别在曲周镇和槐桥乡,槐桥乡和依庄乡,南里岳乡,南里岳乡和曲周镇,槐桥乡;不合理增加秸秆还田量和增施有机肥均会增加播娘蒿的发生密度,而采用春草秋治技术会显著降低播娘蒿、荠菜和节节麦的发生密度。在曲周县及其所在的华北平原,应加强春草秋治技术的应用,并合理调节有机肥和还田秸秆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晋中盆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受杂草为害较为严重.为化学防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晋中盆地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及演替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晋中盆地麦田杂草共约有22种,大多为阔叶杂草,其中为害严重,分布较广的有8种,即:藜、刺儿茶、萹蓄、播娘蒿、麦瓶草、离子草、田施花、苦菜.并对各种杂草出现的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进行了化学防除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2.
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关中西部麦田杂草主要有22种,分属10科22属,危害严重的有10种。6个生态区杂草种类,优势组合分布特点有一定差异,尤以地灌区与塬区旱地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杂草分布的因素 地理条件外,还有人为传播,耕作栽培,降雨量,化学除措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方法]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调查玉米大豆轮作区翻耕和免耕2种耕作模式下大豆田0~30 cm土层土壤杂草种子库组成及特征。[结果]2013—2015年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翻耕大豆田杂草共有16科28种,免耕大豆田杂草共有15科26种,有22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大豆田均有分布。翻耕田主要优势杂草为稗草、铁苋菜、龙葵、藜和委陵菜,免耕田主要优势杂草为龙葵、铁苋菜、稗草、藜和马唐,杂草类型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较少。翻耕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为3 248.2粒/m2,主要分布在0~5、15~20、20~25 cm土层,其中稗草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免耕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为3 181.5粒/m2,主要分布在0~5、20~25、25~30 cm土层,其中龙葵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不同耕作模式优势杂草在土层中的分布有一定差别,稗草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0~5、10~15、20~25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 cm土层;龙葵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5~10、20~25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 cm土层。[结论]免耕和翻耕对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影响不大,不同耕作模式对杂草相对优势度和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冬麦主产区麦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为制定区域性杂草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调查新疆北疆主要小麦种植区域奇台县和额敏县的冬小麦田杂草。【结果】小麦田杂草共计60种,隶属于20科52属,以菊科、豆科、禾本科为主;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 Beauv.为新疆北疆区域麦田的优势杂草,区域性常见杂草有2种,为灰藜Chenopodiumglaucum L.和卷茎蓼Polygonum convolvulus L.;3个调查区域内杂草的危害程度存在差异,额敏县麦田杂草种类有47种,奇台县南部丘陵区域和中部平原区域杂草种类分别有32、31种;从物种多样性来看,额敏区域杂草香农-威纳指数最高,为2.51,辛普森指数则是奇台中部平原区域最高,为0.19,额敏麦区麦田杂草群落的均匀度高于奇台区域,均匀度指数为0.65。【结论】稗草在新疆北疆冬小麦种植区域大面积发生,对小麦生长、产量有较明显影响,其次为灰藜和卷茎蓼,在局部区域出现,但对发生地小麦造成一定影响,其他一般性杂草均在部分田块发生,对该区域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小。3个调查区域内额敏杂草物种丰富度最高,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而奇台县中部平原区杂草优势种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烟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烟草大田期,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贵州省烟田杂草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烟田杂草共计有39科121属167种,根据对每种杂草重要值的评价,最主要的杂草有15种,包括马唐、狗尾草、早熟禾、狗牙根、牛筋草等。其中马唐、香附子、牛筋草3种,为贵州省烟地杂草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6.
宿迁市区草坪杂草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9年宿迁市区草坪杂草进行调查发现,杂草种类112种,隶属32个科;调查冬春季草坪优势杂草为多头苦荬、黄鹌菜和大巢菜,多头苦荬危害程度最高;夏秋季的优势杂草为马唐、小飞蓬、狗尾巴草和香附子,马唐危害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麦田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86~1988年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4个农区,对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涉及6个市、23个县(市)和1个大型农场,计7000多块样田,取样面积约667hm^2。调查结果,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共有杂草50科277种,杂草群落结构复杂,危害程度较高,杂草群落组成与地域、地势、土质、前茬作物及耕作习惯等有关。最后提出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防除对策和措施,并附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名录。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了菏泽市麦田主要杂草的种类、发生及为害特点。结果显示:该市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超过20种,主要阔叶杂草有15科30种以上。根据杂草发生为害的特点,确立了杂草防治的3个关键时期,并对不同时期、不同麦田的杂草防治药剂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明确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研究翻耕和免耕模式下玉米田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方法]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将0~5、5~10、10~15、15~20、20~25、25~30 cm 6个不同土层的土壤样本分别装盆,在自然条件下生长60 d后调查杂草种类和数量,计算种子库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结果]翻耕玉米田共有杂草15科24种,免耕玉米田有15科23种,其中19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玉米田均有分布,主要优势杂草为稗草、藜、铁苋菜、龙葵和马唐,杂草类型上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较少。翻耕玉米田杂草种子库总密度为4 292.4粒/m2,主要分布在0~5、20~25、25~30 cm土层,其中稗草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免耕玉米田总密度为3 337.0粒/m2,主要分布在15~20、20~25 cm土层,其中藜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不同耕作模式的优势杂草在土层中的分布有较大差别,稗草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25~30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0~5 cm土层;藜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cm土层,而在翻耕田各土层呈较均匀分布。[结论]明确了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为农田杂草的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